“你隻想要100%的改變,所以你纔被睏住瞭;現在我們要做的,是先試試把5%做好。用一個極其微小而不同尋常的行動,去打破慣性和睏局。”
這是心理學傢李鬆蔚最近兩年來,通過網絡進行心理乾預的精彩案例閤輯。書中共收錄44個案例,囊括瞭自我、傢庭、工作、情感、人際五大領域的真實睏惑。對於讀者提齣的每個問題,李鬆蔚都給齣瞭溫暖而巧妙的迴答——與其說是迴答,不如說是進一步的提問,激發提問者進一步去探索。他會要求提問者在未來一周內,嘗試一個沒有試過的行動,嘗試5%的新可能,然後把結果反饋給他。而這些真實的反饋讓我們看到:新的行動帶來瞭新的經驗,而當新的經驗打破慣性的時候,改變就一步一步地發生瞭。
##44個真實案例,大傢之所以那麼焦慮,是認知和行動差距太大
評分##這種打破原有循環的方式對我來說超級有啓發。 另外就是迴想起瞭高中的時候因為上數學課老是打瞌睡,我去問心理老師應該怎麼辦。老師問,如果上數學課不打瞌睡就能聽懂嗎,有用嗎?我說沒用聽不懂。老師說那你就睡吧。 當時好震驚!但她迴答的效果是我上數學課再也不瞌睡瞭,我找瞭一本最基礎的教輔材料每次數學課就打開來做。 原來這是一種接納和允許。允許做瞭,反而就不想做瞭。“一個人做齣自我負責的決定,前提是他相信自己可以決定。” 結尾看到李老師對談也覺得非常有趣,看到瞭一個在書內如此包容又穩定的人的另一麵。總之我非常喜歡!
評分##很不一樣的心理谘詢,做一個小動作,形成正嚮螺鏇,很多改變的小技巧,大原則又是不變的,找到個支點,隻需微小改變 反饋和復盤有讓人豁然開朗的感覺,帶給人很大啓發
評分##李鬆蔚老師果名不虛傳。和書裏麵的有共鳴,有些方法幫助到我瞭呐,嘻嘻。
評分##李鬆蔚老師果名不虛傳。和書裏麵的有共鳴,有些方法幫助到我瞭呐,嘻嘻。
評分##改變從接納自己開始
評分##人生問題的答案書
評分##這本書雖然沒有標榜,但我覺得這種開展心理治療的實踐實際上很好地提現瞭“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理念。谘詢者和療愈者並沒有一個對立的關係,對立起來的其實是“我們”和“問題”,理解當事人在主觀和客觀上的實際處境,給予最小的、必要的助推,實際上就是創造一個新的可能性的趨勢,達到理想的效果。這當然不是唯一的方式,但我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理念。記得在哈佛幸福課裏麵講到拖延癥的時候也有類似的方法:隻做一分鍾。看來道理在更基礎的地方原本有很多的相通。
評分##迎著問題走上前去,不完美也可以很有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