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5-06
恩斯特·貢布裏希教授,功勛團成員(O.M ),高級英帝國爵士(C.B.E)。1909年生於維也納,1936年進入倫敦的瓦爾堡研究院任教職,從1959年起,擔任倫敦大學古典傳統史教授及院長,直至1976年退休。
主要著作有《藝術的故事》(第16版,1995年),《藝術與錯覺—圖畫再現的心理學研究》(第6版,2002年),《秩序感——裝飾藝術的心理學研究》(1979年)。還齣版有論文集,“文藝復興藝術研究”四捲,第一捲《規範與形式》(1966年)、第二捲《象徵的圖像—貢布裏希圖像學文集》(1972年)、第三捲《阿佩萊斯的遺産》(1976年)、第四捲《老大師新解》( 1986年),《木馬沉思錄——藝術理論文集》(1963年),《圖像與眼睛—圖畫再現心理學的再研究》(1982年),《敬獻集——西方文化傳統的解釋者》(1984年),《我們時代的話題——20世紀的藝術與學術問題》(1991年),以及《藝術史反思錄》( 1987年),《偏愛原始性——西方藝術和文學中的趣味史》(2002年)。
本書是貢布裏希教授極具影響力的文藝復興研究係列文集的第一捲。其中十一篇論文,以作者一貫深厚的學識和清晰的思路,探討瞭關於風格、贊助人、趣味、研究方法和藝術理論等最根本的問題。本書不僅是研究文藝復興學生的必讀書目,對於有誌加深對這段西方藝術最具創造力的曆史時期的認識的讀者同樣有所裨益。
規範與形式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規範與形式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學科的劃分、程式的固化使藝術發展從概念到實踐以各種“規範”為人所知/所用,它強化瞭長期以來的權威,大多數藝術史概念都是在此基礎上建築高樓,貢布裏希以一貫的批判思維拆解掉一些過於理所當然的“基礎”,不僅是質疑我們習慣性的思維傾嚮,更是提齣一種內在精神的運作,喚起每一種不同“形式”的産生,無論是贊助人、藝術傢還是創作範式,都不可簡化成一個名詞術語。這本書對理解他的視覺心理學為基礎的再現觀很有幫助,這些再現不是某種模仿,而是一種企圖擁有現實事物的心理衝動驅動的替代行為,如他引用的“你必須是一片混沌,纔能産生齣跳躍的星辰”。
評分##被國美的翻譯體規訓瞭。。越讀越順暢。。《規範與形式:藝術史風格範疇及其在文藝復興理想中的起源》最重要
評分##這種文圖分離的編法不能接受,看的過程裏,我不止一次想把書拿來自己裁過。 而且我一再說瞭,21世紀瞭,一本定價超過十頓早餐的西方藝術史書籍沒有彩圖,這放在哪兒也說不過去,放哪兒也。 貢布裏希的書,配得上有個大開本的版本。要不您把書齣成兩本唄,一本就文字一本就配圖也好啊。 三顆星都是貢布裏希的,編者完全敷衍。但我還是再提一句,內容除瞭一些文藝復興藝術的考證梳理之外,基本是在細化和補充《圖像與眼睛》裏的一些論點,比如說針對代替原則提供瞭犧牲原則等。同時對圖式的演化,做瞭較為具體但說服力不完全充分的演繹。 貢布裏希真的是波普爾的鐵粉。
評分 評分##重點看圖,正文隻讀瞭與文集同名的這篇。昨天剛看瞭鮑勃迪倫的藝術展,看瞭很多鮑勃迪倫的素描手稿與油畫,還有他的鐵藝,今天看書裏文藝復興以來的繪畫,覺得還是有很大差距吧。偉大的藝術,神韻和技巧都是完美的。鮑勃迪倫的繪畫,神韻足夠,技巧還是差很多,看一些傳世名畫就懂瞭。不過,他畫的夕陽和公路,有幾張特彆打動我,他有大藝術傢的氣質,足以掩蓋技巧的不成熟,而且一直在尋求突破。藝術史是以前從不涉足的領悟,想要讀懂藝術史,看足夠的作品是關鍵,否則可能就是隔靴搔癢,很難達到那個點。
評分 評分##這種文圖分離的編法不能接受,看的過程裏,我不止一次想把書拿來自己裁過。 而且我一再說瞭,21世紀瞭,一本定價超過十頓早餐的西方藝術史書籍沒有彩圖,這放在哪兒也說不過去,放哪兒也。 貢布裏希的書,配得上有個大開本的版本。要不您把書齣成兩本唄,一本就文字一本就配圖也好啊。 三顆星都是貢布裏希的,編者完全敷衍。但我還是再提一句,內容除瞭一些文藝復興藝術的考證梳理之外,基本是在細化和補充《圖像與眼睛》裏的一些論點,比如說針對代替原則提供瞭犧牲原則等。同時對圖式的演化,做瞭較為具體但說服力不完全充分的演繹。 貢布裏希真的是波普爾的鐵粉。
規範與形式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