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大夏書係·教育隨筆》係列分為四輯:清談與憂患;在聽說讀寫的背後;日本教育管窺;在白紙黑字的沃野上。都是有關作者和教育的故事,記錄著作者教育生命一次次花開的軌跡,為學生創設瞭廣闊的心靈和精神空間,同時以情動人,以自己的火點燃瞭學生,使整個教學過程成為關注和豐富情感世界的過程,成為智慧生成和人生態度、生活品質提升的過程。語言單純,感情真摯。
作者簡介
竇桂梅,清華大學附屬小學副校長。特級教師,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師德標兵,全國十傑教師提名。2001年作為教育部更新教育觀念演講團主講人之一,在人民大會堂作專題報告。竇桂梅老師已齣版著作:《激情與思想》、《和教師一起成長》、《和學生一起成長》、《創造生命的課堂》、《竇桂梅與主題教學》、《梳理課堂——竇桂梅課堂捉蟲手記》。
目錄
自序·我在成長,我在寫
第一輯 清談與憂患
1 小紅花的背後
2 嘆息,不敢讓孩子聽見
3 有夢總是好的
4 做一個有專業尊嚴的教師
5 她們缺少的是什麼?
6 大敬佩與小遺憾
——有感於“張思明教育思想研討會”
7 執子之手,與子偕行
8 清兮濁兮滄浪水
——我在清華這幾年
9 生命因感恩而美麗
10 玫瑰與教育
第二輯 在聽說讀寫的背後
1 順風逆風,我心飛翔
2 考試:不要讓學生的生命支離破碎
3 最好的禮物
4 受教的,其實是我
5 心中盛滿陽光
6 無風格何以立身
7 找迴失落的童話
——寫在安徒生誕辰200周年之際
8 我們的語文怎麼啦?
9 語文老師碎語
10 年年歲歲,歲歲年年
第三輯 日本教育管窺
1 日本養護學校見聞
2 教育公平,我該怎樣安頓自己的靈魂?
3 僅是教育本身的問題麼?
4 刻在日本國土上的漢字
5 誰的負擔更有價值?
6 這樣的培訓能讓我們走多遠?
7 學習更重要
8 一個有兩個高中生的日本傢庭
9 日本農村小學的魅力
10 怎樣培訓“確保受人愛戴的教師”?
11 宣傳冊及其他
12 究竟什麼是“以人為本”?
第四輯 在白紙黑字的沃野上
1 也有那淡淡的哀愁
——有感於曹文軒的《草房子》
2 父輩:用生命延續生命的人生
——讀《許三觀賣血記》
3 並非一個人的苦難
——讀《尋找傢園》
4 我信,故我幸福
——讀《生命不能承受的輕》
5 現實主義:人類受難的背影
——讀《活著》兼答網友老伯牙
6 品味愛情的傳說
7 另一種談話形式
——讀《查特萊夫人的情人》
8 玉的悲歌
——讀《穆斯林的葬禮》
9 眼淚伴隨我們一生
——讀《約翰·剋利斯朵夫》
10 愛的底色
——兼讀李烈的《給生命塗上愛的底色》
11 讓我飛翔的是書
——體驗讀書
精彩書摘
1 小紅花的背後
這是一年級的漢語拼音課。
邁進學校還不到1個月,孩子們的臉上寫滿天真與快樂。看到我們坐在後麵,一個個仰起笑臉嚮我們問好。
教學內容是“b、p、m、f”四個聲母。剛開始,就明顯感覺張老師總是叫前麵的幾個同學——因為那高高舉起的小手,總在老師眼前晃動。可是,如果整堂課40分鍾,就這樣一直隻叫前麵的學生,後麵的大部分學生就有可能一次發言的機會都沒有。
我開始擔心,一節課這樣、一天這樣、一星期這樣,長此下去,那些被忽視的學生,自然也就失去瞭錶達的機會。長此以往,麻木的將不僅是他們的錶情,更可能是學習興趣的那根弦。
於是聯想到自己的課堂教學——我不也是看哪個同學在我眼前舉手歡就叫哪個同學嗎?
正在這時,忽然看到老師拿齣一朵小紅花給瞭一個男孩——我不也經常這樣做嗎?
當年,為瞭讓學生中午吃飯吃得快、吃得飽,我曾經規定吃飯快而且吃得乾淨的前十名同學得紅花。孩子們便為瞭那朵小紅花,狼吞虎咽起來——幸虧我發現及時,具體提齣吃飯要求。但,學生吃飯是“正常”瞭,可小紅花卻一直發著……
真可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啊。今天,我纔發現瞭小紅花背後藏著的危機。
這堂課上,老師給那些積極發言的同學,或者是發言精彩的同學奬勵小紅花。可以說,整堂課,小紅花的發放成瞭激勵學生學習的主鏇律。隻見,學生為瞭小紅花爭先恐後地“爭奪”著。
得主的眼裏流露齣自豪得意的神色,手裏拿著小紅花左看右看愛不釋手,而接下去的學習早已被拋到九霄雲外。那些沒有得到小紅花的孩子呢?他們的錶情告訴我——他們心中還有希望,但這希望被寄托在瞭下一堂課。可是,如果下節課還是沒有得到小紅花,再下一節課仍然沒有得到小紅花呢?久而久之,孩子沒有得到紅花,而得到的又是什麼呢?
那些總是得到小紅花的學生,在一次次得到小紅花的結果中,最終沉澱在他們心中的,會是老師所期待的那種健康的自信嗎?在他們的潛意識中,學習是否僅僅成瞭得到小紅花、得到老師的錶揚的途徑?想想,有些課堂,老師動不動就在孩子的臉上貼一個小星星,動不動就“你真聰明!”、“你真棒!”、“你迴答得很好!”、“掌聲響起!”——這種“原始”激勵的後果是什麼呢?
這樣廉價的贊揚,在我的課堂上,不也是屢見不鮮、屢聞不鮮嗎?自己以及彆人的課堂,毫無節製、隨隨便便地塞給學生泛化的、拔高的“評價”。這評價最終飄起來的、鼓起來的,是學生自我膨脹的、驕傲的、不能正確認識自我的心!
快下課瞭,老師統計有多少同學得到小紅花,結果40位學生中,有12位兩手空空。雖然統計的目的是讓這些學生讀讀紅花上的聲母,但這12位學生豈止根本沒有心思讀同桌獲得的紅花上的聲母——他們臉上復雜的錶情可想而知。
坐在我旁邊的柏杉同學,在整堂課上都積極舉手、希望得到發言的機會,遺憾的是,由於她坐在最後一排,老師看不見,所以就沒有得到小紅花。記得在講怎樣記住聲母的時候,有個學生結閤圖畫,說“m”就像兩個小門的時候,老師誇他會利用圖畫記憶這個聲母,於是就送他一朵紅花——其實,我身邊的這個小女孩在下麵也是這樣自言自語的,隻是沒有機會站起來當著大傢的麵迴答。
課結束瞭。我在這個女孩的本子上寫瞭一句比較“俗”的話:你也是最棒的!她不認識“棒”,當我把這句話讀給她的時候,她咧開嘴,笑瞭。有意思的是,臨走的時候,她塞給我一遝山楂片。我說什麼也不要,可她硬是把它們按在我手裏。
在走廊裏,有兩個沒有得到小紅花的孩子在嚮老師索要……我走到近前,隻聽其中一個說:“老師,你給我一朵唄。”“那能行嗎?你要在課堂上努力!”孩子在課堂上沒有努力嗎?孩子剛上學,可能還不知道“羞恥心”是怎麼迴事。我敢說,一年之後,這倆孩子絕對不會這樣厚臉皮地索要紅花瞭。但到那時,老師又將以什麼樣的方式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呢?
這樣的“演齣”不斷被重復——前幾天,我作為海澱區中心學區“創新杯”教學大賽的評委,又聽瞭28節課。課上依然存在著這種“奬勵”。當然,大多教師采用語言激勵,可仍然有掌聲不斷響起的“噪音”乾擾,仍然可以看到教師到學生麵前送、或者學生到講颱前拿小紅花時來迴走動的“忙碌”。其中,有一位英語教師講“交通工具”。隻見該教師的黑色毛衣上布滿瞭“人行道”、“汽車”、“紅綠燈”、“指示牌”。我們當時非常驚奇於這位老師的上衣,沒想到,老師在講課的過程中,看哪個同學錶現好就將“道具”從身上取下來送給該同學,最後老師後背上的一輛“小汽車”,是同學們上前幫忙拿下來奬勵給一名學生的。至此,黑毛衣纔消停下來……
如果說,以前看到自己或彆的老師這樣做,沒有深入思考,總以為用這樣的方法也是為瞭激勵學生。那麼,現在,當我靜靜看著這“熱鬧”的場麵時,我難過瞭。
熱鬧的背後是什麼呢?學生在哪裏?
對學生奬勵的原則是什麼呢?通常,我們把奬品送給勝利者,送給我們看來突齣的學生,這看來沒有什麼問題,且這個原則在成年人的世界裏是行得通的,但孩子畢竟不是成年人,課堂學習更不是競技比賽,沒有誰是失敗者,每一個學生都是需要鼓勵和撫慰的。而且,那些通常在老師眼裏不積極的學生更應該得到鼓勵,因為我們麵對的是一個個期待我們用溫暖、公正的心去鼓勵的孩子。我們沒有權利用成人世界的勝敗、積極或不積極之類的原則去約束他們和評價他們,相反,我們要做的是激起每一個孩子對學習和未來的熱情,激起他們對榮譽的尊重。
因而,如果我們的形形色色的小紅花在鼓勵甚至驕縱瞭一部分學生的同時,傷害瞭另外一些無辜的學生,那我們的動機雖然美好,但效果也是可疑的。我們肯定會說,尊重學生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的第一原則。我們寫文章時總是強調:學生有受人尊重的權利。但是,我們對學生往往缺乏真正的尊重和關懷——許多班級的牆壁上,一串串小紅花、一排排小紅旗,對於那些榜上有名的孩子來說是榮耀的記錄,可是對於錶格空白的學生來說,則恰恰是他們難看的記錄。當“六一”兒童節錶彰一些孩子的時候,它無疑也是另一些孩子的恥辱日。
很多時候,看起來有利的做法,卻在無形當中把對學生的傷害從皮膚深人到心髒。我們有太多太多的沒想到:沒想到一個漫不經心的錶揚,會對一些孩子幼小心靈造成傷害;沒想到一朵奬勵的紅花,會讓一些孩子濛上難以磨滅的陰影;沒想到一次不公正的評比,會在一些學生心中種下刻骨銘心的痛苦。
因此,不要僅僅以競技的原則發放小紅花,或者說不可將競技的奬懲原則過早地引入到小學生的學習中去。小紅花固然可以是對優秀者的奬勵,同時也該是對那些暫時落後或者不積極學生的鼓舞。更深入地說,我們麵對的是一個個等待滋潤的孩子,每一個靈魂無論其智力高下,都應得到尊重、得到溫暖的照耀,從而讓每一個孩子的心中都生長齣鮮艷的花朵而不是陰暗角落裏的毒蘑菇。
孩子的心是透明而脆弱的,“小心輕放”孩子的心——這是為人師的底綫。
2 嘆息,不敢讓孩子聽見
女兒讀初中的3年裏,因為傢長會,我到過中學4次。
第一次傢長會給我很大的刺激。尚未開始,年級組長便衝上前來,宣布考試成績,把全年級學生的分數按照分數段進行檔次劃分,讓學生傢長對號入座,找到自己孩子的成績範圍。更要命的是,老師的態度十分明朗:學生到瞭初中,小學時那些模糊的“優秀”統統不好使,要看的就是你的學習成績,至於其他,無所謂。好在我女兒的成績還算可以,這臉麵上還能過得去。
第二次要開會瞭,首先想到的就是女兒的成績排名,以及在班級、年級乃至在海澱區的位置。就這樣,坐在女兒的位置上,心都提著——甚至不敢看擺在眼前的成績排名錶。
臨近中考瞭,又開傢長會,這一次更是非同尋常。校領導把當年海澱區考試人數,以及本校學生在海澱區所在的位置加以說明後,五個學科的教研組長分彆就自己學科的進度以及對傢長配閤的要求進行瞭分析。
數學老師先介紹區裏的齣題範圍,然後強調每周一次的“統練”每天至少要做一張捲子,而且練習冊也要做,還要準備一個本子記下“方程不等式”、“綜閤題型”等,並要求學生經常翻閱這個小本子。
語文呢,每天也是一張捲子,還要背誦、默寫近年來學習的文章以及段落,爭取每天獨立翻譯一段文言文、做一道閱讀題。當然,每周必須寫一篇作文,同時閱讀下發的“範文”,仿寫並寫齣點評……
英語老師是個年輕人,他從聽力講起,要求每天聽英語單詞和文章;每天背誦鞏固下發的一本英語單詞和句型集中的內容;每天閱讀一篇英語文章;每周仿寫一篇作文;有能力的傢長爭取和學生進行英語對話——因為畢業考試有口試一項;最後,老師要求孩子要每天浸泡24小時“英語”——話音剛落,傢長們都笑瞭。
接著是化學老師,她說,英語要浸泡24小時,那她的化學每天浸泡半小時就可以瞭。於是,這個老師又提齣瞭“原子結構”、“酸堿鹽”的復習範圍以及注意事項。
最後是物理。老師也從“力學”、“光學”、“圖像”等方麵進行瞭詳細地復習規劃……
下午3點,年級會議結束,班級會議開始,班主任老師以及相關學科的老師又開始“輪番轟炸”,直到晚上六點半。
頭開始發脹,倒不是因為時間長瞭——想想上麵的復習內容和要求,這個學科要求浸泡,那個學科要求浸泡,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如此生命之重怎麼堪負?
每一次傢長會迴來,必須一臉輕鬆——為瞭給女兒看。她每次都會觀察我的錶情,之後再輕鬆地和我說話,之後再吃晚飯,之後全傢人就坐在一起召開傢庭會議。
首先由我作“報告”,其實就是根據傢長會的內容,結閤孩子的情況進行一次特彆的疏導。她呢,靜聽我的“教導”,然後發錶意見。當然孩子的爸爸也會適當進行點撥。最後由我作總結性發言。也許讀者覺得我過於嚴肅,好像“學校行為”。不過,會後女兒有兩次流著眼淚走進自己的書房。我知道,那是因為我的理解和鼓勵令她感動。
就是覺得孩子太苦瞭,擔心她的承受力。她是個要強的孩子,語文和英語的單科成績在班級總是在前十名,可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成為第一,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成為全校頂尖的前十名學生,我的孩子盡力瞭就行瞭。
和彆的同學一樣,每天她都要學習到很晚,基本是十一點半纔睡。當然,這也因為她磨蹭,這裏有她學習效率的問題。不過,最重要的還是作業太多。每晚她都要完成五科作業——數學、語文、英語、化學、物理。尤其是語文、英語、數學還各有一張捲子,有時候甚至一個學科好幾張。她告訴我,住校的學生有些每晚學到兩點。
深夜,看到她房間的燈還在亮著,我總會走到她麵前逼她馬上就寢。如果沒有完成作業,明天就跟老師說自己太纍瞭,甚至我還給老師寫條,為孩子沒有完成作業開脫。我女兒倒是很有辦法。她說,白天的政治課及其他中考不考的學科的課堂上,她可以和同學們大睡一場。每每老師還會吆喝一句:“醒醒,過站瞭!”大多數同學都會利用這個時段休息,老師呢,也沒有辦法——好“聰明”的學生。
北京颱播齣的宋丹丹演的百集係列劇,每晚她都能看上一集,不時哈哈大笑幾聲。睡前總是看幾頁擺放在床頭的自己喜歡的書——這讓我感到欣慰。
這不,她告訴瞭我一件事情:她們班的一名男同學從傢裏拿瞭的情況進行一次特彆的疏導。她呢,靜聽我的“教導”,然後發錶意見。當然孩子的爸爸也會適當進行點撥。最後由我作總結性發言。也許讀者覺得我過於嚴肅,好像“學校行為”。不過,會後女兒有兩次流著眼淚走進自己的書房。我知道,那是因為我的理解和鼓勵令她感動。
就是覺得孩子太苦瞭,擔心她的承受力。她是個要強的孩子,語文和英語的單科成績在班級總是在前十名,可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成為第一,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成為全校頂尖的前十名學生,我的孩子盡力瞭就行瞭。
和彆的同學一樣,每天她都要學習到很晚,基本是十一點半纔睡。當然,這也因為她磨蹭,這裏有她學習效率的問題。不過,最重要的還是作業太多。每晚她都要完成五科作業——數學、語文、英語、化學、物理。尤其是語文、英語、數學還各有一張捲子,有時候甚至一個學科好幾張。她告訴我,住校的學生有些每晚學到兩點。
深夜,看到她房間的燈還在亮著,我總會走到她麵前逼她馬上就寢。如果沒有完成作業,明天就跟老師說自己太纍瞭,甚至我還給老師寫條,為孩子沒有完成作業開脫。我女兒倒是很有辦法。她說,白天的政治課及其他中考不考的學科的課堂上,她可以和同學們大睡一場。每每老師還會吆喝一句:“醒醒,過站瞭!”大多數同學都會利用這個時段休息,老師呢,也沒有辦法——好“聰明”的學生。
北京颱播齣的宋丹丹演的百集係列劇,每晚她都能看上一集,不時哈哈大笑幾聲。睡前總是看幾頁擺放在床頭的自己喜歡的書——這讓我感到欣慰。
這不,她告訴瞭我一件事情:她們班的一名男同學從傢裏拿瞭6000元錢,離傢齣走已經兩個星期瞭,學校和傢長都報瞭警……我的心立刻揪瞭起來。
“因為他學習不好……”女兒嘆道。
幾天之後,女兒告訴我,那個男同學已經迴來瞭,他自己到黃山“旅遊”瞭一趟……再問細情,孩子說不知道。老師不讓同學們議論此事。
前幾天在萬泉小學聽《荷花》一課。課尾,老師讓學生錶達對荷花的贊美,沒想到一個男孩站起來說:“我多想成為一朵荷花,這樣我就不用天天寫作業啦。”教師讓孩子錶達對荷花的喜愛,我們三年級的小孩子卻羨慕荷花可以穿著雪白的衣裳,亭亭玉立地“舒展”。可見學生的壓力已經大到什麼地步。
“女兒啊,要挺住,再有3年的高中,你就可以輕鬆瞭。”
“嗯。”
我們彼此都知道,這是真正的“漫應”——這一代孩子,當童年、少年、青年過得如此沉重的時候,他們還有可能擁有真正舒展的人生嗎?
長達4年,清華大學美院陳丹青教授無法招到一名碩士生。他說:“現行人文藝術教育體製雖然便於管理,但與‘人’、與‘文化’處處發生尖銳深刻的衝突。我不相信現行考試製度,不相信教學大綱,不相信目前的排課方式,不相信學生的品質能以‘課時’與‘學分’計算,但我不得不服從規定。今天的學生是考試的連體兒,既想掙脫對方,又必須與對方同呼吸。一方麵接受教育的惟一途徑是上大學,一方麵幾乎聽不到他們對教育的感激之情……”
嘆息,不敢讓孩子聽見。
……
前言/序言
大夏書係·教育隨筆:玫瑰與教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