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事與新說:我的父親馮友蘭

舊事與新說:我的父親馮友蘭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宗璞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05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新星齣版社
ISBN:9787802258211
版次:1
商品編碼:10050165
包裝:平裝
開本:大32開
齣版時間:2010-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89
字數:218000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澄清事實,傾訴親情 俯仰無愧怍,海闊天空我自飛 八十老作傢講述心中永遠的父親: 父親很艱難,父親不孤單!

內容簡介

  一代哲學大師馮友蘭先生已漸行漸遠,他對中國哲學的非凡建樹、謹嚴的治學精神、執著的人生態度和豐富的人生經曆,卻是後代學人常說常新的話題。他的女兒宗璞年逾八十,不辭勞纍,蒐集舊作新章,編成此書,以告訴讀者一位真實的馮友蘭先生。

作者簡介

  宗璞,原名馮鍾璞,哲學傢馮友蘭先生之女,一九二八年七月生於北京,一九五一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外文係。曾任《文藝報》、《世界文學》等報刊編輯。一九八一年調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英美文學研究室。一九八八年退休。一九四○年代開始文學創作,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說《紅豆》、《魯魯》、《我是誰》、《三生石》、《四季流光》等,長篇小說《南渡記》、《東藏記》、《西徵記》,散文《西湖漫筆》、《紫藤蘿瀑布》、《廢墟的召喚》、《花朝節的紀念》、《三鬆堂斷憶》,等及童話、短詩和譯作多種。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馮先生是用生命來寫作的,他留下的寶貴學術遺産,永遠是我們的財富。
  ——張岱年
  馮先生對中國文化最熱愛最熟悉,他反對割斷曆史的立場也最堅定。他以卞和獻璞的精神把學術獻給國傢,留給後人。
  ——任繼愈
  現在經常說西化和傳統文化,但能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對西方文化有透徹的理解,並把這二者融閤起來形成自己的思想體係的人,在當代實在很少,馮先生是其中的佼佼者。
  ——資中筠
  馮先生在那個時代能夠為瞭保護和繼承中國的傳統文化·提齣“抽象繼承法”。現在看起來是非常勇敢的.而且是很正確的。
  ——餘敦康
  馮先生在晚年倡導“和諧哲學”這是他晚年一個最瞭不起的貢獻。
  ——牟鍾鑒

目錄

齣版前言
那青草覆蓋的地方
夢迴濛自
漫記西南聯大和馮友蘭先生
耳讀《硃自清曰記》
三鬆堂斷憶
蠟炬成灰淚始乾
散失的墨跡
他的“跡”和“所以跡”
——為馮友蘭先生一百一十年冥壽作
《馮友蘭集》序
人和器
——第八屆馮友蘭學術思想研討會“舊邦新命:馮友蘭與西南聯大”書麵發言
一九八二年九月十日
安波依十日
道具
九十華誕會
心的囑托
三鬆堂歲暮二三事
今日三鬆堂
一九九三年歲未五日記
書當快意
人老燕園
憶當年
——《新理學》七十歲
對<梁漱溟問答錄>中一段記述的訂正
嚮曆史訴說
緻丁果先生信
給古人少許公平
花朝節的紀念
怎得長相依聚
——蔡仲德三年祭
哭小弟
悼張躍
憶硃伯岜
馮友蘭先生著述
祭母文
國立西南聯閤大學紀念碑碑文
在哥倫比亞大學授予名譽人文博士學位儀式上的答詞
附錄
文武閤一的橋梁
——記軍官與教授座談會
宗璞:我的父親馮友蘭
國學訪談:<新理學>七十年
馮友蘭在哲學上的地位鍾肇鵬
滿紙荒唐言李真
——評何兆武的口述臆想曆史
馮友蘭鄭朝宗
論教育傢馮友蘭蔡仲德
馮友蘭先生傳陳來
後記

精彩書摘

  那青草覆蓋的地方
  那青草覆蓋的地方,藏著一段曆史和—段我一生中最美好的記憶。
  清華園內工字廳西南,有一片小樹林。幼時覺得樹高草密。一條小徑彎麯通過,很是深幽,是捉迷藏的好地方。樹林的西南有三座房屋,當時稱為甲、乙、丙三所。甲所是校長住宅。最靠近樹林的是乙所。乙所東、北兩麵都是樹林,南麵與甲所相鄰,西邊有一條小溪,溪水潺潺,流往工字廳後荷花池。我們曾把摺好的紙船塗上蠟,放進小溪,再跑到荷花池等候,但從沒有一隻船到達。
  先父馮友蘭先生作為哲學傢、哲學史傢已經載人史冊。他自撰的塋聯“三史釋今古,六書紀貞元”,概括瞭自己的學術成就。他一生都在學校工作,從未離開教師的崗位,他對中國教育事業的貢獻是和清華分不開的,是和清華的成長分不開的。這是曆史。
  一九二八年十月,他到清華工作,找到“安身立命之地”。先在南院十七號居住,一九三。年四月遷到乙所。

前言/序言

在綫試讀

《舊事與新說——我的父親馮友蘭》前言

宗璞坐在三鬆堂的老式舊宅裏,緩緩地說著傢事。空氣中有久遠的東西在流動,是受傷的嘆息和哀婉。能看齣來,她最看重的隻有兩樣:她的創作,和她父親的聲譽。她愛父親,為之辯護,甚或有“護之過甚”之嫌。但我是理解的。在那個時代,誰的靈魂沒被扭麯?尤其是知識分子,馮友蘭不過是一個代錶。隻追究個人責任是不公平的,所以她要為古人討公平。


舊事與新說:我的父親馮友蘭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舊事與新說:我的父親馮友蘭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舊事與新說:我的父親馮友蘭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舊事與新說:我的父親馮友蘭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原著精選與原著導讀。在精選齣馬剋思主義經典著作後,進一步對經典著作進行解析,既闡明每篇著作寫作發錶的曆史背景,讓讀者明白作者為什麼要寫這一經典著作,又進一步提煉經典著作的主要思想內容,讓讀者能更好的掌握原著的主要思想觀點。

評分

1931年和1934年,他的《中國哲學史》上下捲齣版問世。該書是繼鬍適《中國哲學史大綱》之後又一部具有廣泛影響的中國哲學史著作,代錶瞭30年代中國哲學史研究的最高水平。此書後來還被馮的美國學生蔔德譯成英文,成為現今西方人係統瞭解中國哲學的為數不多的著作之一。在這部巨著中,他自稱為&ldquo;釋古派&rdquo;而與鬍適的&ldquo;疑古派&rdquo;相區彆。他著力論證瞭儒傢哲學在中國哲學史上的正統地位。這為他後來創立新理學思想體係積纍瞭思想材料,作瞭必要的理論準備。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1923年,馮友蘭在杜威等的指導下,完成瞭博士論文《人生理想之比較研究》(又名《天人損益論》),在此文中,馮友蘭將世界上的哲學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損道;第二類是益道;第三類是中道。這三派哲學的分歧導源於對&ldquo;天然&rdquo;與&ldquo;人為&rdquo;的不同看法。他認為,人類所經驗之事物、無非兩類:一是&ldquo;天然&rdquo;,一是&ldquo;人為&rdquo;。&ldquo;自生自滅,無待於人,是天然的事物。人為的事物,其存在必倚於人,與天然的恰相反對&rdquo;,有的哲學傢有見於天然之美好,而力反人為境界,是為損道派,如中國古代主張&ldquo;絕聖棄智&rdquo;、&ldquo;絕仁棄義&rdquo;、&ldquo;絕巧棄利&rdquo;之老莊即是典型;有的哲學傢有見於人為境界之美好,而提倡改造天然境界,是為益道派,如主張改造、徵服自然的西方哲學和&ldquo;人力勝天行&rdquo;之中國墨傢學派即屬於此類;而有的哲學傢則持調和摺中的態度,主張兼收天然和人為的益處,是為中道派,此派當以主張&ldquo;天人閤一&rdquo;的儒傢哲傢為代錶。對此三派,馮主張采取寬容的態度,讓其各行其道,並行不悖,但對儒傢思想的偏愛,又使他明顯地偏嚮於中道派的儒傢哲學。馮友蘭這種中西哲學之比較觀,與梁漱溟的&ldquo;文化三路嚮&rdquo;說,雖說法有異,基本精神卻是一緻的,這不能不說是受瞭梁氏文化理論的影響。所不同的是,梁以印度文化作為人類的最後歸宿,馮則以儒傢文化為歸趨,並隨著研究的深入,馮友蘭最終還是超越瞭這一觀點。1923年,馮友蘭考察迴國。

評分

原著精選與原著導讀。在精選齣馬剋思主義經典著作後,進一步對經典著作進行解析,既闡明每篇著作寫作發錶的曆史背景,讓讀者明白作者為什麼要寫這一經典著作,又進一步提煉經典著作的主要思想內容,讓讀者能更好的掌握原著的主要思想觀點。

評分

馮友蘭一生勤勉,著述宏富。畢生以復興中華傳統文化、宏揚儒傢哲學思想為己任。如果說,馮氏前期(抗戰以前)的治學旨趣在於整理研究中國傳統哲學,而直可稱其為哲學史傢的話,那麼,他後期(抗戰爆發後,尤其是抗戰期間)的為學進路則重在以&ldquo;六經注我&rdquo;的精神,運用西方新實在論哲學重新詮釋、闡發儒傢思想,以作為復興中華民族之理論基礎。這一時期寫成的《新理學》為核心的&ldquo;貞元六書&rdquo;構成瞭一套完整的新儒傢哲學思想體係。它既是馮氏哲學思想成熟的標誌,也是他一生治學的最高成就,並因此而奠定瞭他作為&ldquo;現代新儒傢&rdquo;的基礎。

評分

其實林達是兩位作者閤用的筆名。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移居美國後,就像他們在一本書的前言中所寫:最初落腳點的選擇十分偶然,他們落在瞭美國南方,那是在現代機械化大農業擠兌之下的傳統農村。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舊事與新說:我的父親馮友蘭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