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節選本) [Historiae]

曆史(節選本) [Historiae]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希羅多德 著,王敦書 編
圖書標籤:
  • 曆史
  • 羅馬史
  • 古典文學
  • 節選本
  • 拉丁文
  • 曆史學
  • 古羅馬
  • 文化
  • 學術
  • 史料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034326
版次:1
商品編碼:10053444
品牌:商務印書館(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漢譯名著隨身讀
外文名稱:Historiae
開本:64開
齣版時間:2002-01-01
頁數:148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是古希臘曆史學傢希羅多德(公元前484-425年)記述希臘波斯戰爭史的巨著。除對希波戰爭作瞭詳細敘述外,它對當時希臘、波斯與他們有接觸的各族人民的風俗習慣、宗教、藝術、政治製度以及農牧業、手工業等都有豐富的、有價值的資料性記載,直到今天,它所收集的大部分資料仍然是古代希臘社會研究者的重要依據。

作者簡介

  希羅多德(Herodotus,約公元前484-前430/前420),古希臘曆史學傢,所著《曆史》一書為古代第一部偉大的史書。他生於小亞細亞的哈利卡納索斯城,曾被該城暨主放逐,後與人共同推翻暴君,恢復瞭憲政,其後,移居雅典人在南意大利的殖民地圖裏城,最終客死他鄉。他不僅從當時的傳統中掌握瞭史學研究方法,並在曆史上人與環境的關係、劃分曆史與史前的分界綫等方麵作齣瞭卓越的貢獻,被尊為西方史學之父。

目錄

第七捲
第8-9章、第19-26章、第32-36章 波斯王薛西斯舉國動員,準備禦駕親徵希臘
第37章、第40-41章、第44-60章、第100章 波斯大軍離撤爾迪斯齣徵和薛西斯沿途的檢閱與點兵
第131-133章、第138章 希臘各邦對波斯的態度
第139-144章 雅典在希波戰爭中的作用和泰米斯托剋利的興起
第145章、第172-174章 希臘同盟的建立及其應敵措施
第175-177章 希臘同盟決定在德摩比利山隘和阿提米西塢海麵迎擊波斯陸海大軍
第201-207章 斯巴達王李奧倪達率希臘陸軍前往扼守德摩比利
第208-212章 薛西斯派探馬刺探希臘陸軍軍情和波斯陸軍進攻德摩比利連續失利
第213-218章 薛西斯派軍齣間道繞攻德摩比利
第219-222章 李奧倪達率斯巴達軍和底比斯人、帖斯皮人堅守德摩比利,其他人撤離
第223-228章 波斯陸軍進攻德摩比利,李奧倪達率軍英勇奮戰,全體陣亡
第八捲
《帝國餘暉:羅馬共和國的興衰與轉摺》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深入剖析古羅馬共和國從其早期艱難的城邦崛起,到最終被內部矛盾和外部擴張所吞噬,最終蛻變為帝國的復雜曆程。我們聚焦於共和國時代的核心特徵、製度演變、關鍵人物的決策及其深遠影響,力求還原一個立體而充滿張力的曆史畫捲。 第一部分:共和的基石與早期擴張(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64年) 共和國的建立並非一蹴而就,而是曆經瞭貴族和平民之間長期、殘酷的階級鬥爭。我們將詳細考察公元前509年推翻王政後的早期政治結構:元老院的權力基礎、兩名執政官的設立及其對王權的限製、保民官製度的誕生如何初步平衡瞭公民間的權力分配。 這一階段的關鍵議題是“平民階層的崛起”。通過對《十二銅錶法》的分析,展現瞭法律規範化對保障公民權利的初步意義。隨後,我們將梳理羅馬如何通過一係列戰爭(如薩莫奈戰爭、皮洛士戰爭),將意大利半島從南到北納入其勢力範圍。這不僅是軍事上的勝利,更是羅馬在徵服地推行“拉丁同盟”與“公民權授予”的獨特政治智慧的體現,為後續的帝國擴張奠定瞭龐大的人力與資源基礎。我們尤其關注羅馬公民權與同盟者身份的層級差異,及其如何塑造瞭共和國初期的社會結構和軍事動員能力。 第二部分:地中海霸權的奠定與內部張力加劇(公元前264年—公元前133年) 布匿戰爭無疑是共和國曆史上的決定性轉摺點。本書將細緻描繪與迦太基的兩次史詩級對抗。重點分析漢尼拔的軍事天纔如何一度將羅馬逼入絕境,以及羅馬人所展現齣的堅韌不拔、不惜一切代價的民族性格。重點探討迦太基的覆滅如何使羅馬從一個地區強國蛻變為無可爭議的地中海霸主。 然而,勝利的陰影開始籠罩共和國的內部。龐大的海外領地帶來瞭巨額財富,但同時也深刻地扭麯瞭原有的社會經濟結構。我們將深入探討: 1. 農業危機與“無産者”的産生: 大批小農戶在長期服兵役和失去土地後,湧入羅馬城,成為依賴國傢救濟的“無産者”。 2. 奴隸製的泛濫: 戰爭俘虜的大量湧入,加速瞭大型奴隸莊園(Latifundia)的形成,進一步擠壓瞭自由農民的生存空間。 3. 元老院階層的“貴族化”: 掌握行省資源和軍事指揮權的貴族,其個人權力日益膨脹,對共和機構的集體約束力開始減弱。 第三部分:改革的嘗試與血腥的內戰(公元前133年—公元前30年) 格拉古兄弟的改革嘗試是共和國晚期政治鬥爭的開端。提比略·格拉古試圖通過土地法重新分配財富,保障公民兵源,但他的悲劇性結局預示著,在權力真空和暴力日益被政治化的時代,和平的製度改革幾乎不可能實現。 隨後,馬略改革打破瞭羅馬軍事製度的傳統,使軍隊的忠誠對象從國傢轉嚮瞭為他們提供土地和財富的將軍本人。這一轉變是共和國走嚮軍事獨裁的關鍵一步。我們詳細剖析瞭蘇拉的“恐怖統治”如何確立瞭以軍事武力推翻閤法政府的先例,以及其對後世政治決策産生的負麵示範效應。 本書的後半部分聚焦於“三巨頭”時代的權力博弈。剋拉蘇的財富、龐培的軍事威望、凱撒的政治野心,構成瞭共和國晚期最動蕩的政治版圖。對高盧戰爭的詳盡考察,不僅展現瞭凱撒的軍事纔能,更揭示瞭他如何利用徵服帶來的聲望和財富,挑戰瞭元老院的權威。盧比孔河的跨越,標誌著共和時代最後的外衣被撕去。 最後的內戰,從斐薩盧姆的決戰到屋大維與安東尼的對峙,是共和理念在個人野心麵前的最終潰敗。我們將著重分析屋大維如何通過其卓越的政治手腕,在保持共和錶象的同時,逐步積纍並集中瞭絕對權力。 結論:共和的終結與帝國的序幕 本書的結論部分將總結羅馬共和國滅亡的深層原因:製度的僵化無法適應超負荷的帝國規模、公民權的泛濫與地域的擴大導緻的政治整閤失效,以及軍事力量對文官政府的結構性顛覆。羅馬共和國並非死於外部敵人,而是被其自身的成功所壓垮。它的終結,為我們理解所有擴張型政治實體在麵對治理危機時可能齣現的曆史宿命,提供瞭深刻的教訓。本書旨在引導讀者思考,一個追求“自由”的城邦,在追求“霸權”的過程中,是如何不可避免地放棄瞭其賴以生存的內在平衡。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莊重而不失靈動”。它繼承瞭古典史學的那種磅礴大氣,比如描述古代戰爭場麵時,筆力遒勁,如同韆軍萬馬奔騰而過,讀起來氣勢恢宏,讓人心潮澎湃。但最妙的是,作者懂得在適當的時候,用極其現代、甚至略帶諷刺的口吻,對那些陳舊的觀念進行一次精準的“點睛”。這種古今交錯的語言張力,使得那些遙遠的事件仿佛獲得瞭即時的生命力。它不隻是在記錄過去,更像是在對過去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我甚至能感覺到作者在某些段落的潛颱詞中,對他所記錄的那些曆史人物的命運,流露齣一種超越時代的同情與無奈。這種風格的轉換非常自然,絕非生硬的拼貼,而是一種深厚的文化積澱下自然流淌齣的獨特韻律,讓閱讀過程成為一種沉浸式的、多維度的感官體驗。

評分

這本厚厚的《曆史(節選本)》拿到手裏,沉甸甸的,光是封麵那種泛黃的紙質感,就讓人仿佛能嗅到舊時光的味道。我原本以為這會是一本枯燥的教科書式解讀,畢竟“節選本”聽起來就意味著精簡和刪減,但翻開第一頁,就被作者那種娓娓道來的敘事方式吸引住瞭。他沒有像某些曆史學傢那樣堆砌晦澀的術語,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者,坐在壁爐旁,嚮你講述他親眼所見的那些波瀾壯闊的瞬間。特彆是在描述早期文明的興衰時,那種對人性細緻入微的洞察力令人拍案叫絕。比如他對某個國王決策失誤的分析,不是簡單地歸咎於“野心”或“愚蠢”,而是從當時的社會結構、權力製約乃至個人情感的微妙變化中層層剝筍,讓人不禁反思,我們今天所做的許多選擇,是否也正被類似的復雜因素所裹挾。閱讀過程中,我常常停下來,閤上書本,望嚮窗外,試圖在眼前的日常景象中,找到那曆史長河中人類行為的某種永恒的影子。這本書真正讓人體會到,曆史不是年代和事件的堆砌,而是一部關於人類如何掙紮、如何榮耀、如何失敗的宏大戲劇。

評分

我這次閱讀體驗簡直是一場關於“視角轉換”的極限挑戰。這本書最讓我震撼的地方在於,它並非按照我們傳統曆史課本中那種清晰的時間綫索推進,而是像打亂瞭的拼圖,將不同地域、不同時代的片段散落在各個章節,需要讀者自己去建立聯係。這種非綫性的編排,初看之下確實有些令人摸不著頭腦,感覺像是在迷霧中行走。但一旦你適應瞭這種節奏,你會發現作者的用意——他試圖打破我們對“主流曆史”的固有偏見。例如,在某一段落,他對一個被主流史學忽略的小部落的祭祀儀式的描寫,其細膩程度遠超對某個著名戰役的描述。這種“以小見大”的寫法,讓我意識到,那些被宏大敘事所掩蓋的、微小的生活細節,往往纔是構成曆史肌理的真正韌性所在。我甚至懷疑,作者是不是故作姿態,就是要讓我們這些習慣瞭被喂養知識的現代人,重新體驗一把“考古學傢”的艱辛與樂趣。那種在碎片中重建完整的曆史圖景的成就感,是讀一本循規蹈矩的通史所無法比擬的。

評分

坦率地說,這本書的某些部分讀起來確實需要極大的耐心,尤其是在涉及到古代法律條文的引用和對外交往的冗長記錄時。我承認,有那麼幾次,我差點就要直接跳過那些密密麻麻的引文,直奔下一段精彩的軼事去瞭。然而,正是這些看似“無用”的細節,支撐起瞭整個曆史敘事的骨架。它提供瞭一種無可辯駁的真實感。作者的態度非常嚴謹,他似乎在對讀者說:“我不能替你想,我隻能把所有我能找到的材料都擺在你麵前,好與壞、真與假,你自己判斷。”這種近乎冷峻的客觀性,雖然偶爾會犧牲閱讀的流暢性,但卻極大地增強瞭作品的信服力。它迫使你慢下來,去揣摩每一個名詞的精確含義,去理解當時社會環境下,一個簡單的契約條款背後蘊含的巨大權力博弈。對我來說,這更像是一份需要解碼的古代檔案,而不是單純的故事書,這無疑提升瞭閱讀的門檻,但也帶來瞭更深層次的智力滿足。

評分

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英雄”與“暴君”這些傳統二元對立角色時的手法。通常,曆史敘事總傾嚮於將人物臉譜化,非黑即白。但在這本節選中,我們看到的幾乎都是灰色的陰影。書中對一位以鐵腕著稱的統治者的描繪,細緻到足以讓人感到毛骨悚然,他為瞭維護秩序所采取的殘酷手段被毫不留情地揭示齣來;可緊接著,作者又會筆鋒一轉,引用瞭他對貧睏階層的救助政策,以及在文化藝術上做齣的巨大貢獻。你無法簡單地給他貼上“好人”或“壞人”的標簽。這種不帶感情色彩的描述,像是在解剖一具復雜的生命體,而非簡單地蓋棺定論。這讓我開始反思我們日常生活中對人物的快速判斷——我們是否總是在追求敘事的簡潔性,而犧牲瞭對復雜人性的尊重?這本書像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自身簡化世界的傾嚮,並且溫柔而堅定地要求我們直麵曆史的全部麵貌,包括那些令人不適的矛盾之處。

評分

不錯………………………………

評分

因為不是搞史學研究的,所以就看看,挺好的

評分

節選本,口袋本,隨身讀讀挺有意思

評分

節選本,口袋本,隨身讀讀挺有意思

評分

雖然是節譯本,但是很見功底!

評分

促銷時買的,很實惠!愛圖書,愛京東,購書就來京東!

評分

我隻是覺得配送員的速度有點慢吧,不過還是在規定的時間內送來瞭

評分

“北京四中人文課”叢書之一。作為一所以理科見長的名校,北京四中重視並切實實踐人文教育,努力培養健全的人。叢書意在深入挖掘並弘揚各學科中的人文教育元素及其價值,使課堂不“北京四中人文課”叢書之一。作為一所以理科見長的名校,北京四中重視並切實實踐人“北京四中人文課”叢書之一。作為“北京四中人文課”叢書之一。作為一所以理科見長的名校,北京四中重視並切實實踐人文教育,努力培養健全的人。叢書意在深入挖掘並弘“北京四中人文課”叢書之一。作為一所以理科見長的名校,北京四中重視並切實實踐人文教“北京四中人文課”叢書之一。作為一所以理科見長的名校,北京四中重視並切實實踐人文教育,努力培養健全的人。叢書意在深入挖掘並弘揚各學科中的人文教育元素及其價值,使課堂不止於知識的傳授,還能讓學生從育,努力培養健全的人。叢書意在深入挖掘並弘揚各學科中的人文教育元素及其價值,使課堂不止於知識的傳授,還能讓學生從揚各學科中的人文教育元素及其價值,使課堂不止於知識的傳授,還能讓學生從一所以理科見長的名校,北京四中重視並切實實踐人文教育,努力培養健全的人。叢書意在深入挖掘並弘揚各學科中的人文教育元素及其價值,使課堂不止於知識的傳授,還能讓學生從文教育,努力培養健全的人。叢書意在深入挖掘並弘揚各學科中的人文教育元素及其價值,使課堂不止於知識的傳授,還能讓學生從止於知識的傳授,還能讓學生從

評分

不錯,很小巧精緻,屬於口袋書籍,快遞小哥也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