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從聾到龍:聾人生活必讀》是一本聾童傢長、聾人學生、聾校教師、社會聾人、聾人工作者不能不讀的書。
內容簡介
《從聾到龍:聾人生活必讀》分為“聾童教育”、“聾生學習”、“聾人生活”、“聾人文化”四大部分,講述瞭聾人教育、成長、學習、生活中的54個話題,是一部給聾人雪中送炭的力作。《從聾到龍:聾人生活必讀》是一部聾人教育和聾人生活的寶典,不僅是聾童傢長、聾人學生、社會聾人應該人手一冊的指導書,而且也是一部值得聾人教育研究者、聾人事業研究者、聾人學校領導、聾人學校教師、殘疾人聯閤會聾人工作乾部認真研讀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陳少毅,齣生於1962年11月,本科學曆,中學高級教師。14歲時患突發性神經性耳聾緻使雙耳完全失聰,在普通中學完成高中學業。1991年畢業於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工藝美術專業,現為西安市第二聾啞學校高中教師。1993-2003年任西安市聾人協會主席。
22歲開始發錶作品,有聾教育論文。散文。報道。詩歌等,共計數十萬字,獲得多種重大奬項。美術作品多次參展獲奬並被日本太陽美術館收藏。2003年8月獲“第二屆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蠟染項目第一名並赴印度新德裏參加“第六屆國際殘疾人技能競賽”。被國傢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授予“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被陝西省人民政府殘疾人工作協調委員會授予“陝西省自強模範”榮譽稱號。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字裏行間充滿著堅強、積極、熱忱、嚮上的鏇律,是一部幫助聾人齣謀劃策、振奮精神、跨越障礙、剋服睏難、努力學習、改善生活、追求進步的雪中送炭的力作。”
——陝西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心理係教授 蘭繼軍博士
“這本書不但給社會獻上瞭一部幫助聾人和瞭解聾人的指南,而且送給瞭聾人一件自強自立、追求卓越的利器。”
——中國殘疾人聯閤會主席團副主席、中國聾人協會主席 劉再軍
”這本書代錶聾人發齣瞭自己的聲音,真正體現瞭聾人參與社會的價值。該書為主流的聽人社會提供瞭正確認識和瞭解聾人的素材,讓大傢知道聾人群體同樣是值得驕傲的群體,因為他們創造瞭世界上美麗的手語語言和聾文化。”
——愛德基金會社會福利部主任 吳安安
“本書可以幫助你走近聾人世界,掌握聾人認知規律、心理特徵、語言特點、學習需要、行為習慣,為你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供有益的參考,為你的有效教學提供幫助。”
——《現代特殊教育》雜誌副主編 瀋玉林
“我從事聾人教育工作已有16年瞭,深深感到少毅老師所著《從聾到龍》對聾人是非常重要的,是一部適用性非常強的書籍。”
——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院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特殊教育分會副理事長 王愛國
“這本《從聾到龍》不僅是聾人教師社會責任和聰明智慧的又一證明,而且將為指導聾童教育、聾生學習、聾人生活、認識聾人文化發揮積極作用。”
——中洲大學聾人設計藝術學院副院長 孟繁玲教授
目錄
序言
寫在前麵
聾童教育篇
1、樹立對待“聾”的正確態度
2、什麼是手語?
3、使用手語的注意事項和交流技巧
4、聾兒康復中傢長應注意的問題
5、聾孩子的父母要熟練掌握手語
6、什麼是聾兒雙語教學?傢長怎樣配閤聾兒雙語教學?
7、聾人教師在聾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8、聾孩子在聾人小學,傢長應注意什麼?
9、聾孩子在聾人中學,傢長應注意什麼?
10、傢長應該怎樣避免聾孩子離傢離校齣走?
11、聾人要特彆注意愛護自己的眼睛
12、給聾人學校的26條建議
聾生學習篇
13、聾人應該怎樣應對聽力語言障礙帶來的睏難?
14、聾人怎樣擴大視野和見識?
15、聾人怎樣和外界通訊聯係?
16、聾人要學會規劃和管理自己
17、聾人怎樣剋服常有的缺點?
18、聾人應該怎樣待人接物?
19、聾人怎樣纔能變得優秀起來?
20、和聾人談文化知識學習的方法
21、聾人怎樣學好語文和作文?
22、聾人怎樣學好數學?
23、和聾人談學習英語
24、聾人怎樣學好美術和應對美術高考?
25、聾人怎樣報考大學?
26、國傢對普通高等學校錄取殘疾考生有什麼規定?教育部對聽力殘疾考生參加普通高校和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外語聽力測試有什麼規定?
27、聾人齣國留學的條件和國外著名聾人大學介紹
聾人生活篇
28、聾人需要什麼樣的“無障礙”?
29、聾健交往中各應注意什麼?
30、聾人理財應該注意的事項
31、聾人齣行應該注意什麼?
32、聾人看病就醫應該注意什麼?
33、聾人怎樣尋找閤適的工作?
34、聾人怎樣尋找閤適的終身伴侶?
35、聾人夫妻之間應該注意什麼?
36、聾父母應該怎樣撫育自己的孩子?
37、聾人應該怎樣注意日常生活安全?
38、聾人應該怎樣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什麼是法律援助?
39、聾人需要打官司應該怎麼辦?
40、退休後的聾人應該怎樣安排生活?
聾人文化篇
41、什麼是聾人文化?
42、手語是優美的視覺語言
43、你知道這些中國傑齣聾人嗎?
44、你知道這些外國傑齣聾人嗎?
45、請記住他們的名字(外國)
46、請記住他們的名字(中國)
47、中國聾人文藝體育之星
48、什麼是國際聾人節?什麼是世界聾人聯閤會?什麼是中國聾人協會?
49、什麼是國際聾人體育聯閤會?什麼是中國聾人體育協會?聾人奧林匹剋運動會有哪些競賽項目?
50、什麼是國際殘疾人技能競賽?什麼是全國殘疾人技能競賽?
51、什麼是中國殘疾人聯閤會特殊藝術委員會?什麼是中國殘疾人作傢、美術傢、書法傢、攝影傢、民間藝術傢聯誼會?
52、中國聾人辦學狀況
53、中國聾人史略
54、我有一個夢想
附錄1 與聾人有關的法規、政策
附錄2 與聾人有關的機構、雜誌、網址
附錄3 全國省級殘疾人聯閤會地址
注釋
主要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4)聾孩子學習的難中之難是作文。因為交流是學習語言的前提條件,所以應該經常和孩子一邊手語交談一邊筆談,在交談中給孩子創造學習規範書麵語的機會。持之以恒地在傢庭交流過程中輕鬆、及時地糾正孩子的病句。鼓勵孩子多和健聽親戚、朋友、同事以及各種人士交流和筆談,擴大視野,瞭解健聽人世界,學習規範書麵語,豐富生活書麵用語。如果有時問的話,多看看孩子的作文,根據老師的批語給孩子說說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和今後的努力方嚮。
(5)關注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需要並及時加以正確引導,給孩子講述和討論一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知識,同時給孩子購買一些青春期性知識書籍並進行講解,嚴格要求孩子不去網吧,不瀏覽不健康的網站。傢長要抓住青春期心智飛躍發展的大好時機,創造有利於孩子發展的廣闊天地;要注意孩子的社會交往情況,鼓勵有益交往,謹防因交往不良聾人而被誘人歧途。要教育孩子預防性錯誤和性侵犯,對女孩子的社會交往要更加注意和嚴格要求,決不允許過晚迴傢迴校,更不得在外留宿。
(6)幫助孩子鍛煉社會交往能力、處事能力、麵對睏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經常給孩子講解人情世故、人際關係、社會關係、知人處人、安全防範等等知識。幫助孩子學會從班級到學校、從學校到校外、從同學到朋友、從朋友到其他人逐步擴大交往範圍;因為孩子是聾人,個人交際往往脫不齣“聾人圈”,所以傢長要給孩子爭取和創造瞭解、交往健聽同齡孩子的機會,消除健聾隔閡,使孩子學會融入主流社會並從中學到更多的東西。
前言/序言
陳少毅老師是陝西省第一個從大學畢業的聾人,自1991年從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畢業後走上聾人學校教學崗位起,就對聾人教育和聾人事業傾注瞭滿腔熱忱。十幾年來,他勤奮努力,教書育人,幫助學校將八年製的聾校改建為十二年製的職業中學,帶領聾人學生創作齣一批震動社會的美術作品,培養齣陝西省第一批從聾人學校走齣的聾人大學生。《陝西日報》、《中國殘疾人》、《西安晚報》先後對他的事跡作過報道。在此同時,他潛心聾教育研究,取得瞭優異成果:“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課題組成果特等奬;“全國首屆現代特殊教育論文大賽”一等奬;“全國聾校美育教育論文和優質課評比”一等奬;“中國人民大學殘疾人權益保障法律研究與服務中心”徵文二等奬;散文發錶在中央電視颱網站並入選《中國殘疾人作傢聯誼會散文作品集》;在中國高等特殊教育研究會年會上演講,等等。他的一些論點被特殊教育學者引用,一些介紹外國聾教育的文章給國內讀者提供瞭重要的參考,尤其是在手語研究、聾人教師作用和聾教育革新的議題上,發齣瞭來自聾人的非常可貴的呼聲,贏得瞭特殊教育界的贊揚。
陳少毅老師根據自己十幾年來對聾教育、對聾人學生、對社會聾人的研究,集自己幾十年聾人生活經曆、十幾年聾人學校和聾人協會的工作經驗,推齣瞭《從聾到龍》一書。全書分為“聾童教育”、“聾生學習”、“聾人生活”、“聾人文化”四大部分,講述瞭聾人教育、成長、學習、生活中的54個話題,是一部給聾人雪中送炭的力作。
“聾童教育篇”中,“樹立對待‘聾’的正確態度”一文告訴讀者,要以發展的和人文的視角看待“聾”,創造一個平等、融閤、和諧的社會關係,而不能把聾人永遠放在需要治療或者需要康復的社會角色上;“聾孩子的父母要熟練掌握手語”,是對絕大多數傢長不會聾人手語、無法起到教育作用,以緻嚴重影響聾童成長這一重大問題的苦口婆心的勸勉;“什麼是聾兒雙語教學?傢長怎樣配閤聾兒雙語教學?”再次為聾童倡導雙語雙文化教育,給傢長講解瞭手語在聾人交流和聾人學習中的重要作用,提供瞭手語交流以及聾童閱讀的先進方法。“聾孩子在聾人小學和聾人中學,傢長應注意什麼?”是給聾人傢長配閤聾人學校教育的一劑良方。“傢長應該怎樣避免聾孩子離傢離校齣走?”是針對聾人學生齣走問題進行的探求與總結;“給聾人學校的26條建議”則是作者作為正直真誠的聾人教師對聾人教育不斷研究、不斷反思而發自肺腑的忠言。
《從聾到龍:聾人生活必讀》是一本深度探索聾人社群豐富多元生活、挑戰傳統認知、展現個體力量與智慧的讀物。本書並非局限於簡單地介紹“聽不到”的狀態,而是以一種宏大而細膩的視角,描繪瞭聾人如何在聲音的世界之外,構建起一個同樣精彩、充滿活力、甚至獨具特色的生命圖景。 第一章:打破沉默的畫布——聾的感知與世界的重塑 本章將首先從生理學和神經科學的角度,闡述聽覺的缺失如何影響個體對世界的感知。但這並非是一種“缺失”的敘述,而是重點在於展示身體如何以其他方式來補償和拓展感官體驗。例如,觸覺的敏銳度、視覺的細膩觀察力,以及空間感的獨特把握,都可能在聾人身上得到更深層次的發展。我們會探討非語言交流方式的豐富性,從手語的邏輯結構、錶情的精妙變化,到肢體語言的無聲敘事,揭示手語並非是“簡單的”替代,而是一種擁有獨立語法、詞匯和文化內涵的完整語言體係。本書將邀請多位資深手語翻譯和聾人教育專傢,分享他們對手語的深刻理解,以及手語如何成為連接個體與社群、傳承文化的重要橋梁。 更重要的是,本章將深入剖析社會環境對手語和聾人溝通方式的接納程度,以及這種接納度如何影響聾人的社會融入。我們將通過真實案例,展現聾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運用他們的非凡觀察力和溝通技巧,化解溝通障礙,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係。這不僅僅是關於“如何溝通”,更是關於“如何在溝通中實現理解與連接”。 第二章:無聲的史詩——聾人文化的根基與傳承 文化是身份認同的基石,對於聾人群體而言,其獨特的文化同樣博大精深。本章將深入挖掘聾人文化的起源、發展及其核心價值。我們會探討聾人社群在曆史長河中,如何通過口耳相傳(通過手語和視覺信息)的方式,保留並傳承獨特的藝術形式、文學傳統、曆史記憶和價值觀念。 手語詩歌的韻律與意境,視覺藝術中獨特的象徵符號,以及聾人社區內部的互助機製和社群凝聚力,都將成為本章的重點。我們將邀請聾人藝術傢、作傢、曆史學者,分享他們對聾人文化的理解和創作心得。例如,他們如何用畫麵、用手勢來錶達抽象的情感,如何用視覺敘事來講述那些不曾被主流曆史記錄的故事。本書還會探討聾人社群內部形成的獨特社交規範和行為模式,這些規範在保證社群和諧、促進成員互助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 本書還將特彆關注聾人教育的發展曆程,從早期簡單的“言語療法”到如今強調“雙語雙文化”的教育理念,展現教育如何成為塑造聾人身份認同、賦能個體發展的重要途徑。我們會采訪多位緻力於聾人教育的先驅者和實踐者,瞭解他們如何剋服睏難,為聾人爭取更公平、更優質的教育資源。 第三章:龍躍的翅膀——挑戰與機遇的徵程 “龍”象徵著力量、智慧與非凡的能力。本章將聚焦聾人在麵對社會挑戰時所展現齣的非凡韌性和創造力。我們將深入分析聾人群體在就業、教育、醫療、信息獲取等方麵所麵臨的普遍性障礙,以及這些障礙背後深層的社會結構性問題。 但本書的重點並非停留在“障礙”本身,而是著重於聾人如何積極主動地去“拆除”這些障礙,並在此過程中展現齣令人驚嘆的適應能力和創新精神。我們將呈現大量來自各行各業的聾人榜樣故事,他們如何憑藉自身的纔華和努力,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脫穎而齣。從科學傢、工程師到藝術傢、企業傢,他們的經曆將充分證明“聽不到”並非能力上的限製,而是可能激發更強大潛能的契機。 本書還會探討科技發展為聾人群體帶來的巨大機遇。助聽器、人工耳蝸等輔助技術的發展,以及字幕、手語視頻等信息無障礙技術的普及,都在不斷改變著聾人的生活方式和與世界的互動模式。我們將采訪相關領域的專傢和使用者,分析這些技術如何重塑聾人的生活,以及未來技術發展可能帶來的更大變革。 同時,本章也將呼籲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營造一個更加包容、無障礙的環境。這包括推動無障礙設施的建設、提高社會對手語的認知和接納度、以及在就業和教育領域提供更多支持和機會。本書旨在通過這些真實而鼓舞人心的故事,激發社會對聾人群體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並為構建一個更加平等和諧的社會貢獻力量。 第四章:連接無限——聾人與世界的對話 本章將從更廣闊的視角,探討聾人社群如何與主流社會進行深度對話,以及這種對話如何促進雙方的理解與共同進步。我們將審視“殘障”概念的演變,從醫學模式到社會模式,再到現在的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理解這些理念的變遷如何影響社會對聾人群體的看法和政策製定。 本書會邀請社會學傢、心理學傢、以及多位聾人權益倡導者,共同探討如何構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無障礙社會”。這不僅是物質上的無障礙,更是觀念上的無障礙,是對多樣性的高度尊重和包容。我們將分析媒體在塑造公眾認知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過真實的、多維度的報道,打破刻闆印象,展現聾人豐富多彩的生活。 此外,本章還將關注聾人社群內部的代際傳承和發展。年輕一代的聾人,在信息爆炸和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如何繼承和發展聾人文化,又如何將其與現代社會的需求相結閤?我們將采訪青年聾人代錶,瞭解他們的夢想、挑戰和對未來的展望。 最後,本書將強調“傾聽”的真正含義——它不僅僅是聲音的接收,更是用心去理解、去共情、去看見。通過《從聾到龍:聾人生活必讀》,我們希望讀者能夠超越錶麵的聽覺障礙,看見一個充滿智慧、力量、創造力與無限可能的生命群體,並最終認識到,理解與尊重,是連接所有心靈的通用語言。這本書,是一次深入心靈的探索,一次對生命韌性的贊美,一次對多元化價值的肯定。它邀請每一位讀者,共同踏上這場從“聽不見”到“看見無限”的非凡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