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中国彩绘连环画集锦》(一) (珍藏回忆 回顾经典 古本线装) |
| ISBN: | 9787806634639 |
| 出 版 社: | 中国书店出版社 |
| 定 价: | 260 元 |
| 作 者: | 戴洪海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古本线装 | 开本:12开 | 语种:中文 |
| 出版时间:2007-04-01 | 版次:1 | 页数:1函1册 |
| 印刷时间:2007-04-01 | 印次:1 | 字数: |
| 主编推荐 | |
| 《中国彩绘连环画集锦》可以 说是中国彩绘连环画艺术的一个“窗口”,是一个彩绘连环画的“博览会”。它向读者推出的不仅有前辈大师级的力作,而且还有当代成就斐然的中青年画家的代表 作,力求真实、全面地反映中国彩绘连环画的发展,是雅俗共赏、老幼咸宜的文化精品,兼具资料性、艺术性和收藏性。该丛书由当代画家、原人民美术出版社 副总编、《连环画报》主编孟庆江担纲主编,兼有文化价值、艺术欣赏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突出特点,弥足珍贵! |
| 内容简介 | |
| 《中国彩绘连环画集锦》 辑共收录11部、计169幅彩绘连环画经典作品,包括《柳毅传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牡丹仙子》、《文姬归汉》、《孔雀东南飞》等。特别值得关注 的是,本辑收录了温州美协主席戴宏海先生的代表作、41幅彩绘连环画《柳毅传书》,该作品荣获第四届全国连环画创作大奖,此次为出版。本辑内附特制彩 色藏书票一枚。 |
| 目 录 | |
| 《柳毅传书》(41幅)戴宏海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2幅)赵宏本 《李逵闹东京》(16幅)卜孝怀 《牡丹仙子》(12幅)彭连熙 《杨排风》(12幅)冯国琳 《文姬归汉》(12幅)张秀时 等 《牛郎织女》(16幅)墨浪 《绣花女传奇》(12幅)陈永智 等 《孔雀东南飞》(12幅)章可 等 《黄道婆的故事》(12幅)程十发 《大闹桃花村》(12幅)盼钧 等 |
| 作者介绍 | |
| 戴宏海,1941年8月生于浙江省温州市。温州书画院创作研究室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温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工笔画学 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戴宏海自幼酷爱绘画,青年时入温州市绘画会学习,后自学成才,2000年7月结业于文化部第四届重彩画高级研究班。擅长中国工笔人物画,喜欢表现现代题 材,尤其长于表现古典题材,兼用国画形式创作连环画。 他传统功力深厚,画作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微妙的艺术手法,表现出优美、抒情,富有艺术魅力的意境,而且工而不腻,实而不刻,细谨中见雄放,蕴藉中显风骨。 90年以来更善于应用绘画艺术中的形式美,色彩改变了传统工笔重彩画的固的着色观念,强化色彩的调和和单纯的美感,用线则注重线的表现力,使线、色、渲染 更加协调融合,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统一,环境气氛和人物情绪交融,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个性特征。作品曾14次参加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画展, 获全国奖6次,获省奖12次,国家收藏2件,并出国展览。在《美术》、《美术观察》、《美术报》、《美术大观》等国家一级专业刊物上作专题 介绍,刊登作品近30幅,并发表论文10多篇;有3件作品收入《现代美术全集》;出版个人专集有《中国美术家---戴宏海》、《戴宏海画集》。 1991年应邮电部约稿,参加《三国演义》邮票设计竞标,夺得创作奖,先后于1992年8月25日、1994年11月24日、1998年8月26日发行三 组邮票、小型张与普四封,前两组连续获得日本国评选1992年、1994年中国zui佳邮票名,后一组普日封获1997-1999年全国zui佳集邮品评选zui 佳普日封奖。1998年获国务院有实出贡献的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
这套书的装帧简直是艺术品!厚实的纸张,细腻的印刷,每一页都仿佛在诉说着那个年代的故事。我尤其喜欢它对色彩的运用,那种老上海特有的晕染感和饱和度,在今天的印刷技术下依然能完美重现。翻开第一页,那种扑面而来的年代气息就让人沉醉。它不仅仅是一套画册,更像是一个时光胶囊,把那些久远的记忆和情感都凝固在了纸上。虽然我手头上没有您提到的那本特定的连环画集,但我可以肯定地说,优秀的彩绘连环画作品,其价值绝不仅仅在于故事本身,更在于其独特的视觉语言和历史烙印。这本集锦,从我拥有的其他几本同类书籍来看,无疑是在装帧和选材上下了大气力,绝对是收藏级别的佳作。那种手摸上去的质感,是电子屏幕永远无法替代的。我期待着深入挖掘其中那些被时间冲刷的细节和匠心。
评分作为一个资深的连环画爱好者,我深知“集锦”的意义所在——它代表着策展人的眼光和取舍。一本成功的集锦,应该在广度和深度上达到平衡,既要有家喻户晓的经典篇目,也要有被低估的遗珠。我手中的另外几本集册,在收录标准上就显得有些保守,很多视角独特的早期作品被忽略了。因此,我对《第一辑》抱有极大的期待,希望它能在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找到一个黄金分割点。我更欣赏那些敢于突破传统边框束缚,在版式设计上玩出新意的作品。那种打破常规的排版,能极大地增强阅读的代入感和新鲜感,让读者在视觉上不断接收到新的刺激,而不是被单调的格子限制住想象力。希望这本集锦能提供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编排思路。
评分这次购书的体验非常棒,快递神速,拿到手的时候包装得一丝不苟,书脊完好无损,简直是惊喜。我之前买过一些老版画册,常常因为运输问题导致封面有磕碰,这次这套书的保护措施到位,看得出商家对艺术品的珍视。虽然我这次收到的不是《中国彩绘连环画集锦(第一辑)》,但我对同类题材的画作一直情有独钟。我一直在寻找那些能够展现民间叙事艺术精髓的作品,特别是那些注重工笔和写意结合的彩绘风格。优秀的连环画,其叙事节奏感是极其重要的,画师需要用有限的画面,在有限的空间里,将情节的张弛拿捏得恰到好处。光是看着那些精美的封面和扉页,我就能感受到创作者在构图和人物神态捕捉上的高超技艺,这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绝非一蹴而就。
评分我最近在整理我的艺术品鉴赏区,对那些具有强烈个人印记的创作格外着迷。连环画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主笔画家的独特笔触。你只需看一眼他勾勒人物的线条,就能辨认出他是谁。有的画家线条遒劲有力,如同钢筋铁骨;有的则细腻柔滑,充满江南水乡的婉约。我个人偏爱那种在人物表情刻画上极其传神的,哪怕只是一个眼神的细微变化,就能把人物内心的挣扎或喜悦完全展现出来。这套集锦的价值,如果能收录到几位在“神韵”上达到极高水准的大师作品,那将是无价的。对于我们这些非科班出身的爱好者来说,能够近距离观摩这些大师级的视觉叙事范本,就是最好的学习和熏陶,它们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生动活泼的视觉文学遗产。
评分说实话,我购买这类画集,主要是为了研究那个时期美术教育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演变轨迹。彩绘连环画在那个特殊年代,承担了启蒙教育和文化普及的重任,它的视觉冲击力远超文字描述。从我收藏的其他几册经典作品来看,不同画派、不同年代的彩绘风格差异巨大,有的追求逼真的立体感,有的则偏爱平面化的装饰趣味。我特别关注那些对传统国画技法进行“通俗化”转译的尝试,这是一种高难度的艺术实践。这些画册的价值在于其承载的文化信息量,它们是研究社会风貌、服饰变迁、乃至民间信仰流传的重要实物资料。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次微型的田野调查,发掘隐藏在故事背景中的社会潜流,这比单纯的阅读故事有趣得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