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彩绘连环画集锦(第一辑 套装共1册)

中国彩绘连环画集锦(第一辑 套装共1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连环画
  • 中国连环画
  • 彩绘连环画
  • 经典连环画
  • 艺术
  • 绘画
  • 收藏
  • 文化
  • 童书
  • 漫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三读书馆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书店出版社
ISBN:9787806634639
商品编码:10142764296

具体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   《中国彩绘连环画集锦》(一) (珍藏回忆 回顾经典 古本线装)
ISBN:   9787806634639
出 版 社:   中国书店出版社
定    价:   260 元
作    者:   戴洪海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装帧:古本线装   开本:12开   语种:中文
  出版时间:2007-04-01   版次:1   页数:1函1册
  印刷时间:2007-04-01   印次:1   字数:

  主编推荐

《中国彩绘连环画集锦》可以 说是中国彩绘连环画艺术的一个“窗口”,是一个彩绘连环画的“博览会”。它向读者推出的不仅有前辈大师级的力作,而且还有当代成就斐然的中青年画家的代表 作,力求真实、全面地反映中国彩绘连环画的发展,是雅俗共赏、老幼咸宜的文化精品,兼具资料性、艺术性和收藏性。该丛书由当代画家、原人民美术出版社 副总编、《连环画报》主编孟庆江担纲主编,兼有文化价值、艺术欣赏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突出特点,弥足珍贵!


  内容简介

《中国彩绘连环画集锦》 辑共收录11部、计169幅彩绘连环画经典作品,包括《柳毅传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牡丹仙子》、《文姬归汉》、《孔雀东南飞》等。特别值得关注 的是,本辑收录了温州美协主席戴宏海先生的代表作、41幅彩绘连环画《柳毅传书》,该作品荣获第四届全国连环画创作大奖,此次为出版。本辑内附特制彩 色藏书票一枚。


  目 录

《柳毅传书》(41幅)戴宏海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2幅)赵宏本

《李逵闹东京》(16幅)卜孝怀 《牡丹仙子》(12幅)彭连熙

《杨排风》(12幅)冯国琳 《文姬归汉》(12幅)张秀时 等

《牛郎织女》(16幅)墨浪 《绣花女传奇》(12幅)陈永智 等

《孔雀东南飞》(12幅)章可 等 《黄道婆的故事》(12幅)程十发

《大闹桃花村》(12幅)盼钧 等


  作者介绍

戴宏海,1941年8月生于浙江省温州市。温州书画院创作研究室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温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工笔画学 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戴宏海自幼酷爱绘画,青年时入温州市绘画会学习,后自学成才,2000年7月结业于文化部第四届重彩画高级研究班。擅长中国工笔人物画,喜欢表现现代题 材,尤其长于表现古典题材,兼用国画形式创作连环画。 他传统功力深厚,画作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微妙的艺术手法,表现出优美、抒情,富有艺术魅力的意境,而且工而不腻,实而不刻,细谨中见雄放,蕴藉中显风骨。 90年以来更善于应用绘画艺术中的形式美,色彩改变了传统工笔重彩画的固的着色观念,强化色彩的调和和单纯的美感,用线则注重线的表现力,使线、色、渲染 更加协调融合,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统一,环境气氛和人物情绪交融,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个性特征。作品曾14次参加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画展, 获全国奖6次,获省奖12次,国家收藏2件,并出国展览。在《美术》、《美术观察》、《美术报》、《美术大观》等国家一级专业刊物上作专题 介绍,刊登作品近30幅,并发表论文10多篇;有3件作品收入《现代美术全集》;出版个人专集有《中国美术家---戴宏海》、《戴宏海画集》。 1991年应邮电部约稿,参加《三国演义》邮票设计竞标,夺得创作奖,先后于1992年8月25日、1994年11月24日、1998年8月26日发行三 组邮票、小型张与普四封,前两组连续获得日本国评选1992年、1994年中国zui佳邮票名,后一组普日封获1997-1999年全国zui佳集邮品评选zui 佳普日封奖。1998年获国务院有实出贡献的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好的,这是一份针对“中国彩绘连环画集锦(第一辑 套装共1册)”之外的、内容详实的图书简介。 --- 《时代印记:中国经典连环画艺术撷英(第二辑 珍藏典藏版)》 ——重温斑斓岁月,探寻民族记忆的视觉史诗 图书概述: 《时代印记:中国经典连环画艺术撷英(第二辑 珍藏典藏版)》是一部旨在系统梳理和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间,连环画艺术发展黄金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与独特风格的权威性选集。本辑精选了来自全国各地知名出版社、由国家级美术家和作家集体创作的精品,力求涵盖题材的广度、画风的多样性以及历史叙事的深度。它不仅仅是一套画册的汇编,更是一部浓缩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风貌、文化思潮与艺术探索的视觉百科全书。 本套书共计五册(不同于您提及的第一辑),每一册都聚焦于一个特定的主题领域或艺术流派,确保内容的独立性与体系的完整性。装帧采用高克重铜版纸印刷,力求还原原作的色彩精度与线条质感,配以硬壳精装与函套包装,以满足收藏家和研究者对品质的极致要求。 内容结构与特色(分册详述): 第一册:革命史诗与红色经典——英雄群像的诞生 本册集中收录了建国初期至“文革”前,以重大历史事件和革命人物传记为主题的连环画代表作。这些作品承担着重要的教育和宣传使命,其艺术风格上深受苏派写实主义和民族传统绘画的融合影响。 重点收录作品举例(为避免与第一辑重复,此处选取不同代表作): 《红岩》(部分重要章节重绘版,侧重早期美术风格的展现) 《鸡毛信》(1950年代初的经典版本,关注其早期朴素而真挚的叙事手法) 《党的女儿》(探讨早期革命题材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八一风云》(战争场面描绘的典范之作) 艺术特色分析: 本册的画面强调强烈的明暗对比和人物的戏剧性张力。通过对早期木刻版画和水墨写意画的借鉴,形成了雄浑、朴实而又不失细腻的叙事基调。评论性导读部分将深入分析这些作品如何在有限的画格内,成功构建宏大的历史叙事。 第二册:古典文学的视觉转译——神话与名著的再现 连环画是普及古典文学的“无字书”,本册聚焦于那些改编自中国四大名著及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的精品。 重点收录作品举例: 《西游记》(如特定章节的改编,如“真假美猴王”的某个独立版本,重点展示不同画家对孙悟空形象的诠释差异) 《水浒传》(着重于李逵、武松等草莽英雄的早期造型设计,如1960年代初的某套系列) 《封神演义》(展现道家法术和神仙体系的想象力巅峰) 《聊斋志异》(聚焦于人鬼情未了题材中,如何运用中国传统工笔画技法来表现妖冶与凄美)。 艺术特色分析: 本册是鉴赏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在连环画中应用的绝佳范本。它集中体现了白描、界画、工笔重彩在黑白或彩绘连环画中的成熟运用。重点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画家对同一古典人物的风格演变。 第三册:现实生活与时代脉搏——工业、农业与城市剪影 本册选取了反映新中国建设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前夜的社会生活和劳动场景的连环画作品,展现了普通人在时代洪流中的喜怒哀乐。 重点收录作品举例: 《年轻的步伐》(反映工业战线上的青年形象塑造) 《希望的田野》(描绘新中国农村面貌的变迁,关注农民形象的淳朴与力量) 《我们的小院》(早期城市生活题材的温馨描绘) 一些反映科技进步和科学普及的科普类连环画。 艺术特色分析: 这一辑的作品在写实性上要求极高,同时需要兼顾宣传性与艺术性。本册着重分析了如何通过细致入微的场景描绘,如工具、服饰、建筑风格等细节,来捕捉特定年代的“气息”。许多作品由上海、天津等地的画家创作,体现了浓郁的地域生活气息。 第四册:少数民族题材与边疆风情——多元文化的交响 为了展现国家艺术的广阔视野,本册专门收录了以中国少数民族生活、风俗习惯、历史传说为题材的优秀连环画作品。 重点收录作品举例: 以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为背景的独立故事集。 一些反映民族团结和边疆建设的纪实性创作。 艺术特色分析: 本册的价值在于其对民族服饰、建筑、自然景观的精准把握。画家们在创作中往往会大胆借鉴唐卡艺术、壁画等民族艺术形式的色彩运用和造型语言,使得画面呈现出迥异于汉族题材的绚丽与神秘感。这是研究中国美术“民族化”路径的重要参考。 第五册:探索与创新——八十年代的艺术转型期 本册是全套书的收官之作,聚焦于连环画艺术在八十年代初,随着思想解放和艺术思潮涌入而出现的风格转变和实验性创作。 重点收录作品举例: 探讨人性、心理描写的先锋作品(如部分改编自外国小说的尝试)。 借鉴日本漫画分镜技巧的早期尝试。 艺术风格趋向“新古典主义”或更自由的写意手法的作品。 艺术特色分析: 这一时期的作品,作者开始挣脱教条束缚,画面语言更加奔放、更注重个人表达。本册将对比分析传统叙事与现代叙事模式的碰撞,是理解中国连环画如何向现代图文媒介过渡的关键章节。 收藏价值与研究意义: 《时代印记:中国经典连环画艺术撷英(第二辑 珍藏典藏版)》是研究中国二十世纪下半叶大众视觉文化、印刷技术发展以及民族艺术语言演变不可或缺的资料库。它通过对“第一辑”之外的、数量庞大且风格各异的精品进行系统化的整理与展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去欣赏和理解连环画这一独特的艺术门类所承载的时代记忆与艺术成就。本套书不仅适合资深连环画收藏家,更是艺术史研究者、美术设计专业人士以及怀旧读者的必备珍藏。 ---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书的装帧简直是艺术品!厚实的纸张,细腻的印刷,每一页都仿佛在诉说着那个年代的故事。我尤其喜欢它对色彩的运用,那种老上海特有的晕染感和饱和度,在今天的印刷技术下依然能完美重现。翻开第一页,那种扑面而来的年代气息就让人沉醉。它不仅仅是一套画册,更像是一个时光胶囊,把那些久远的记忆和情感都凝固在了纸上。虽然我手头上没有您提到的那本特定的连环画集,但我可以肯定地说,优秀的彩绘连环画作品,其价值绝不仅仅在于故事本身,更在于其独特的视觉语言和历史烙印。这本集锦,从我拥有的其他几本同类书籍来看,无疑是在装帧和选材上下了大气力,绝对是收藏级别的佳作。那种手摸上去的质感,是电子屏幕永远无法替代的。我期待着深入挖掘其中那些被时间冲刷的细节和匠心。

评分

作为一个资深的连环画爱好者,我深知“集锦”的意义所在——它代表着策展人的眼光和取舍。一本成功的集锦,应该在广度和深度上达到平衡,既要有家喻户晓的经典篇目,也要有被低估的遗珠。我手中的另外几本集册,在收录标准上就显得有些保守,很多视角独特的早期作品被忽略了。因此,我对《第一辑》抱有极大的期待,希望它能在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找到一个黄金分割点。我更欣赏那些敢于突破传统边框束缚,在版式设计上玩出新意的作品。那种打破常规的排版,能极大地增强阅读的代入感和新鲜感,让读者在视觉上不断接收到新的刺激,而不是被单调的格子限制住想象力。希望这本集锦能提供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编排思路。

评分

这次购书的体验非常棒,快递神速,拿到手的时候包装得一丝不苟,书脊完好无损,简直是惊喜。我之前买过一些老版画册,常常因为运输问题导致封面有磕碰,这次这套书的保护措施到位,看得出商家对艺术品的珍视。虽然我这次收到的不是《中国彩绘连环画集锦(第一辑)》,但我对同类题材的画作一直情有独钟。我一直在寻找那些能够展现民间叙事艺术精髓的作品,特别是那些注重工笔和写意结合的彩绘风格。优秀的连环画,其叙事节奏感是极其重要的,画师需要用有限的画面,在有限的空间里,将情节的张弛拿捏得恰到好处。光是看着那些精美的封面和扉页,我就能感受到创作者在构图和人物神态捕捉上的高超技艺,这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绝非一蹴而就。

评分

我最近在整理我的艺术品鉴赏区,对那些具有强烈个人印记的创作格外着迷。连环画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主笔画家的独特笔触。你只需看一眼他勾勒人物的线条,就能辨认出他是谁。有的画家线条遒劲有力,如同钢筋铁骨;有的则细腻柔滑,充满江南水乡的婉约。我个人偏爱那种在人物表情刻画上极其传神的,哪怕只是一个眼神的细微变化,就能把人物内心的挣扎或喜悦完全展现出来。这套集锦的价值,如果能收录到几位在“神韵”上达到极高水准的大师作品,那将是无价的。对于我们这些非科班出身的爱好者来说,能够近距离观摩这些大师级的视觉叙事范本,就是最好的学习和熏陶,它们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生动活泼的视觉文学遗产。

评分

说实话,我购买这类画集,主要是为了研究那个时期美术教育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演变轨迹。彩绘连环画在那个特殊年代,承担了启蒙教育和文化普及的重任,它的视觉冲击力远超文字描述。从我收藏的其他几册经典作品来看,不同画派、不同年代的彩绘风格差异巨大,有的追求逼真的立体感,有的则偏爱平面化的装饰趣味。我特别关注那些对传统国画技法进行“通俗化”转译的尝试,这是一种高难度的艺术实践。这些画册的价值在于其承载的文化信息量,它们是研究社会风貌、服饰变迁、乃至民间信仰流传的重要实物资料。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次微型的田野调查,发掘隐藏在故事背景中的社会潜流,这比单纯的阅读故事有趣得多。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