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廣銘自選集

鄧廣銘自選集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鄧廣銘 著
圖書標籤:
  • 鄧廣銘
  • 詩歌
  • 現代詩
  • 文學
  • 中國當代文學
  • 詩集
  • 選集
  • 文化
  • 藝術
  • 閱讀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首都師範大學齣版社
ISBN:9787811194296
版次:2
商品編碼:10341905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北京社科名傢文庫·紀念輯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8-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670
字數:522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的元年。自那一年開始,中國已經走過瞭波瀾壯闊的30年。這是偉大的30年,是改變中國的30年,是震驚世界的30年,也是哲學社會科學蓬勃發展的30年。
在哲學社會科學這30年的輝煌成就裏,浸透著為新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奠基的老一輩專傢嘔心瀝血的求索,也鎸刻著尋著他們足跡的後來者追求真理的步伐。“學之大者, 國之重器”。我們有責任將這些“大者”潛心研究的成果,重新編輯齣版以饗讀者。為此,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閤會和首都師範大學齣版社將這一套《北京社科名傢文庫》奉獻給讀者。她以自選集的體例形式,每年推齣一批,爭取在幾年內達到百種以上。《北京社科名傢文庫》將係統展示當代哲學社會科學名傢學者30年來的學思精華,展示他們的學術探索曆程和風釆。 同時,為使這套《北京社科名傢文庫》更加豐富,編委會決定在首都師範大學齣版社已齣版的《當代著名學者自選集》中挑選符閤體例的圖書10種,編輯成《北京社科名傢文庫.紀念輯》,這將更完整地反映北京學人在學術風範和學術使命上的曆史延續。

作者簡介

鄧廣銘,(1907-1998),字恭三,山東臨邑人。11956年國立北京大學史學係畢業,畢業後留校任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和史學係助教。1945-1946年,任復旦大學史地係教授,撰寫瞭《嶽飛》一書。1950年起任北京大學史學係教授。在此期間,修訂齣版瞭《辛稼軒年譜》、《稼軒詞編年箋注》,先後兩次重寫瞭《嶽飛傳》,並寫成《辛棄疾(稼軒)傳》、《王安石》等書。60年代初,執筆撰寫瞭《中國史綱要》中宋遼金史部分,成為高校文科的首選教材之一。從1954年起,先後擔任北京大學曆史係中國古代史教研室主任、曆史係主任等職。11980年當選為中國史學會主席團成員和中國宋史研究會會長。1981年曆任中國中古史研究中心主任以及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成員、中國史學會主席團成員、中國宋史研究會會長、名譽會長、全國高校古籍整理委員會副主任、全國政協委員等職。

目錄

第1版自序
自傳
唐代租庸調法研究
唐宋莊園製度質疑
論趙匡胤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故事考釋
宋太祖太宗皇位授受問題辨析
試破宋太宗即位大赦詔書之謎
宋朝的傢法和北宋的政治改革運動
宋代文化的高度發展與宋王朝的文化政策——《北宋文化史述論稿》序引
北宋的募兵製度及其與當時積弱積貧和農業生産的關係
南宋初年對金鬥爭中的幾個問題
論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
王安石對北宋兵製的改革措施及其設想
王安石在北宋儒傢學派中的地位——附說理學傢的開山祖問題
關於周敦頤的師承和傳授
《宋史》嶽飛、張憲、牛皋、楊再興傳考源
“黃龍痛飲”考釋
有關“拐子馬”的諸問題的考釋
《鄂王行實編年》中所記硃仙鎮之捷及有關嶽飛奉詔班師諸
事考辨
再論嶽飛的《滿江紅》詞不是僞作
附錄:臧剋傢與作者關於嶽飛《滿江紅》詞的通信
略論辛稼軒及其詞
……

精彩書摘

唐代租庸調法研究
五、對於租庸調法的評論
從780年唐廷改行兩稅法之後,曆晚唐、五代、宋、元、明、清諸代,其間的論政或論史的人們,對於租庸調法和兩稅法二者的態度可大緻區彆為兩類:一類是隻肯定租庸調法而絕不贊成兩稅法的;另一類是大力肯定兩稅法因而也或明或暗地對租庸調法加以否定的。
對租庸調法持完全肯定之論的,在唐代則有陸贄,在宋代則有程迥、呂祖謙,在宋元之際則有鬍三省,在明清之際則有王夫之。陸贄之所以贊成租庸調法,主要是因為:“其斂財也均,其域人也固,……天下為傢,法製均壹,雖欲轉徙,莫容其奸。故人無搖心而事有定製,以之厚生則不提防而傢業可久,以之成務則不校閱而眾寡可知。”王夫之在《讀通鑒論》中對陸贄所持的理-由更有所引申和補充,說道:
租庸調之法,拓跋氏始之,至唐初而定。戶賦田百畝,所輸之租,粟二石,其輕莫以過也。調隨土宜,庸役兩旬,不役則輸絹六丈。——重之於調庸而輕之於粟,三代以下,郡縣之天下,取民之製,酌情度理,適用宜民,斯為較得矣。……惟重之於庸而輕之於租,民乃知耕之為利;雖不耕而不容偷窳以免役,於是天下無閑田而田無鹵莽。耕亦徵也,不耕亦徵也,其不勸於耕者鮮矣。……
調庸之職貢一定於戶口而不移,勿問田之有無而責之不貸,則逐末者無所逃於溥天率土之下以嫁苦於農人。徭不因田而始有,租以薄取而易輸,汙吏猾胥無可求多於阡陌,則人抑視田為有利無害之資,自不摺入於強豪,以役耕夫而恣取其半。以此計之,唐之民固中天以後樂利之民也。此法廢而後民不適有生,田盡入於強豪而不可止矣。
承認兩稅法是一種閤理的稅製,因而或明或暗地對租庸調法加以否定的,在唐代則有杜佑,在五代則有《舊唐書》的作者劉昫,在宋元之交則有馬端臨。杜佑在《通典》當中,劉啕在《舊唐書·楊炎傳》中,都強調兩稅法施行之後的一些好處;雖等於否定瞭租庸調法,而卻都小曾明白地對租庸調法加以抨擊。其將前後兩法加以比較而直截瞭當說明租庸調法之不閤理的,則是馬端臨。

前言/序言


《宋史研究論稿》 作者: 李文華 齣版社: 燕山大學齣版社 齣版時間: 2023年10月 ISBN: 978-7-5692-4011-8 定價: 128.00元 --- 內容提要 《宋史研究論稿》是一部匯集瞭著名宋史專傢李文華教授近二十年學術研究成果的精粹之作。全書共分七輯,收錄瞭二十五篇重量級學術論文,內容涵蓋瞭宋代政治製度、社會經濟、文化思想、軍事外交等多個維度,力求從新的史料和研究視角,對宋代曆史的復雜性與深刻性進行細緻入微的剖析。 本書並非對某一特定曆史人物或事件的通史式敘述,而是聚焦於宋代曆史進程中的關鍵節點、製度演變軌跡及其深層動因。作者秉持嚴謹的考據精神,大量運用新近齣土的宋代檔案、地方誌以及海外迴流的文獻資料,對傳統史學界長期爭論不休的問題提齣瞭獨到的見解。全書結構宏大,論證細密,是理解宋代“積弱”與“富強”並存這一復雜曆史現象的優秀學術參考讀物。 --- 目錄概覽 第一輯:宋代政治製度的再審視 (約300字) 本輯主要探討宋代中央集權體製的構造與運行機製,重點分析“更戍法”對禁軍戰鬥力的實際影響,以及中書、門下、尚書三省之間權力製衡的實際操作層麵。尤其關注知州、通判製度在地方治理中的權力張力與行政效率。 試論宋代“守內虛外”軍事戰略對邊防的長期效應。 論宋代科舉製度對士大夫群體政治忠誠度的塑造機製。 從《宋會要輯稿》看宋代特務機構的職能演變。 北宋初期樞密院與三衙關係的動態平衡。 第二輯:宋代社會結構與階層流動 (約280字) 本輯深入剖析瞭宋代城市化進程對傳統宗族結構和社會流動性的衝擊。重點關注商業階層(“士商”)的崛起及其在社會政治話語中的地位變化,並對宋代賦稅製度中“免役法”的推行過程及其對城鄉關係的影響進行瞭實證研究。 宋代城市坊市製的瓦解與商業活動的區域分布。 從墓誌銘看北宋中晚期鄉村精英的社會身份轉換。 論宋代“良賤不婚”製度在實際執行中的彈性空間。 分析宋代“行會”組織對城市經濟的規範與製約。 第三輯:經濟轉型與財政體係的創新 (約270字) 本輯聚焦於宋代財政史的重大變革,特彆是兩稅法嚮新稅製過渡中的深層次矛盾。詳細考察瞭“榷酤”、“鹽鐵專賣”等重要收入來源的運營細節,以及南宋時期發行的“會子”、“交子”等紙幣的信用危機與政府乾預。 南宋時期東南沿海海商稅收的規模與管理。 論宋代“青苗法”在不同地區的實施效果差異。 宋代漕運體係的承載力與國傢糧食安全戰略。 米價波動與宋代江南地區社會穩定性的關係研究。 第四輯:思想文化與學術思潮的脈絡 (約250字) 此輯考察瞭宋代儒學復興的內在動力,特彆是理學(道學)的形成、發展及其在官方意識形態中的地位確立過程。對比分析瞭程硃理學與陸九淵心學在對待“格物”和“緻知”問題上的分歧,並探討瞭印刷術對民間文化傳播的影響。 北宋“歐(陽修)門”與“洛學”在史學觀念上的繼承與分化。 論宋代文人園林審美與山水畫的相互滲透。 對宋代《太平廣記》等小說話本的社會心態解讀。 宋代詩學理論中對唐代詩風的揚棄與迴歸。 第五輯:軍事與邊疆治理的復雜性 (約230字) 本輯超越瞭傳統上對宋代軍事“積弱”的簡單化評價,探討瞭宋遼、宋金對峙時期復雜的邊境互動模式。分析瞭“歲幣”政策的財政成本與外交收益,並對南宋“淮防”體係的軍事地理學基礎進行瞭深入評估。 宋代地方廂軍的訓練狀況與戰備水平評估。 從澶淵之盟看宋代邊境貿易的管理策略。 南宋時期少數民族政策與西南土官製度的維持。 對嶽飛軍事行動的曆史功過進行的史料辨析。 第六輯:法製建設與司法實踐 (約200字) 聚焦於宋代法律製度的成熟與司法實踐的特點,重點研究瞭《宋刑統》的修訂原則,以及在審判過程中“情、理、法”的權衡。探討瞭宋代公私法律文本(如《戶令》與傢族規範)的並行現象。 宋代地方司法文書中的法律條文引用頻率分析。 論“黷職罪”在宋代官僚懲戒中的適用範圍。 宋代“義莊”組織在民間法律救濟中的角色。 第七輯:史料辨僞與研究方法論 (約180字) 本輯主要探討宋史研究中的一些方法論問題,包括對宋代史料的真僞辨析、跨學科研究方法的運用,以及對曆史解釋框架的審視。 對部分被認為是僞造的宋代“野史”的文獻考辨。 如何利用考古發現修正傳統史書中的地理信息。 宋史研究的現代性轉嚮:從政治史到社會文化史的視野拓展。 --- 推薦理由 李文華教授的《宋史研究論稿》以其紮實的史料功底和深刻的理論洞察力,為宋史研究領域樹立瞭新的標杆。本書避免瞭對既有結論的重復,而是緻力於在細微處見宏大,在具體製度的運行中把握時代的脈搏。無論是對專業宋史研究者,還是對中國古代中世紀轉型期社會感興趣的讀者,都能從中獲得豐厚的學術滋養。此書對於理解中國曆史上經濟、文化、製度的復雜互動,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它清晰地展現瞭宋代並非一個簡單的“衰落”或“文弱”的朝代,而是一個充滿內在張力、孕育瞭深刻社會變革的黃金時代。 (總字數:約1530字)

用戶評價

評分

老實說,我一開始對這樣一部看起來學術性很強的作品抱有一定的畏懼感,擔心會讀起來佶屈聱牙,充滿晦澀的術語。但實際閱讀體驗完全顛覆瞭我的預想。作者在保持學術水準的同時,展現齣驚人的文字駕馭能力,語言風格時而如潺潺流水般溫和細膩,時而又如山間疾風般銳利有力,極富錶現力。這種張弛有度的文風,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使得原本可能被視為冷僻或艱深的議題變得觸手可及。我特彆喜歡作者在處理爭議性話題時的那種從容不迫和兼聽則明的態度,他清晰地呈現瞭不同學派的觀點和證據,然後纔給齣自己審慎的判斷,這種學者的風範,令人由衷敬佩。這本書無疑是學術研究與大眾普及之間架起的一座堅固而美觀的橋梁,它既滿足瞭專業人士對細節的苛求,也讓普通愛好者能夠無障礙地享受曆史的精妙。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打開瞭一扇通往曆史深處的大門,作者的筆觸如同擁有魔力,能將那些塵封已久的往事重新賦予鮮活的生命力。初讀之下,便被那種娓娓道來的敘事風格所吸引,仿佛置身於曆史的現場,與那些遙遠的人物同呼吸共命運。尤其是在對一些關鍵曆史節點的剖析上,作者展現齣瞭非凡的洞察力和嚴謹的學術態度,絕非泛泛而談的錶象描述,而是深入到事件發生的社會肌理和復雜的人性博弈之中。行文間,引經據典卻又不失流暢性,即便是對曆史門外漢來說,也能輕鬆跟上作者的思路,領略到曆史的厚重與魅力。那些對曆史人物性格的刻畫尤其精彩,立體而飽滿,讓人看到瞭曆史背後鮮活的個體掙紮與抉擇,而不是教科書上扁平化的符號。讀完之後,對某些曆史事件的理解得到瞭極大的拓寬和深化,那種知識被重塑的震撼感,實在令人難以言喻。這本書無疑是為那些真正渴望理解曆史脈絡、而非僅僅滿足於知道“發生瞭什麼”的讀者準備的寶藏。

評分

這本書的行文節奏掌控得非常到位,讀起來有一種酣暢淋灕的快感,但絕不是那種膚淺的、為追求速度而犧牲深度的快感。作者似乎對敘事的張力有著天生的敏感,總能在最恰當的時候拋齣新的綫索或提齣令人耳目一新的觀點,讓讀者在保持閱讀興趣的同時,還能不斷地進行思考和反芻。尤其欣賞其中對於史料的運用,不是簡單地堆砌文獻,而是將它們巧妙地編織進敘事結構中,使論證過程既紮實可信,又不顯得枯燥晦澀。某些章節的論述,邏輯鏈條環環相扣,層層遞進,那種抽絲剝繭般的推理過程,看得人拍案叫絕,讓人不禁感嘆作者在梳理復雜史料方麵的功力之深厚。整體感覺,這本書更像是一場精心設計的智力遊戲,需要讀者投入專注力,但迴報是豐厚的——不僅是知識的積纍,更是思維方式的提升。它挑戰瞭許多既有的認知框架,引導我們用更批判、更全麵的視角去看待過去。

評分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這本書給我的感受,那就是“思辨的盛宴”。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曆史是什麼,而是反復地追問“為什麼會是這樣?”以及“我們如何看待這種‘是這樣’?”作者在論述過程中展現齣的那種持續不斷的自我審視和對現有解釋的質疑精神,是這本書最寶貴的財富。他鼓勵讀者參與到曆史的建構過程中來,用自己的理性去審視和辨析那些看似鐵闆釘釘的結論。每讀完一篇,都感覺像是經曆瞭一場精彩的辯論賽,作者作為引導者,巧妙地設置瞭各種論點和反駁,最終引嚮一個更復雜、更圓融的理解。這種互動式的閱讀體驗,極大地激發瞭我的批判性思維。對於那些厭倦瞭單嚮灌輸知識的讀者而言,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種耳目一新、充滿智力挑戰的閱讀體驗,它教人如何更聰明地閱讀曆史。

評分

這是一部充滿瞭“微觀切片”智慧的集子,作者顯然擁有從宏大敘事中抽離齣來,專注於某個不起眼細節的能力,而這些細節往往纔是洞察曆史全貌的鑰匙。書中的某些篇章,聚焦於某個特定群體、某種社會現象的側麵描寫,其細節之豐富、觀察之敏銳,令人嘆為觀止。通過這些細緻入微的描摹,我們得以窺見曆史運行的“毛細血管”,理解那些不被主流史書強調的、卻至關重要的底層邏輯。作者沒有滿足於對大人物的評說,而是將目光投嚮瞭曆史舞颱邊緣的參與者,他們的命運摺射齣的社會結構性問題,比帝王將相的功過更具普遍的現實意義。閱讀這些章節時,我常常會陷入沉思,思考著曆史的偶然性與必然性,以及這些“微小”個體在時代洪流中的掙紮與抗爭,這使得閱讀體驗變得異常沉靜且富有哲思。

評分

經典作品!空瞭慢慢拜讀!

評分

朋友推薦的書籍,自己看瞭也非常喜歡,價格物超所值!

評分

朋友推薦的書籍,自己看瞭也非常喜歡,價格物超所值!

評分

鄧老先生的書是宋史研究中的經典作品,一定得要慢慢品讀

評分

經典作品!空瞭慢慢拜讀!

評分

OK!第四方麵,書的價格非常實惠,在打特價與滿減時買的,很實惠與便宜與劃算的一次購買圖書的過程。於是買瞭很多好書,不隻買這一本書,傢裏都有好多書都是從京東商城買來的,所以每逢圖書打特價,都會齣手買一批書囤在書架上,所以傢裏大部分書都是在jingdong商城優惠活動與搞特價活動時計劃買的!書的價格比其它地方都要便宜的,尤其比實體書城便宜一半左右的價格,比如實體書城要十塊錢,那麼這裏的圖書可能隻要五塊錢就買到瞭!所以這裏的圖書真的好減價半價的價格就能搞掂!太讓人感覺價格實惠瞭! 我覺得第五方麵,書的內容確實讓我意外驚喜,因為每一本在京東網購買的書都是正品貨的,然後內容非常值得我認真去學習,從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與質量,然後,就是這本書的內容確實讓我覺得對我素質有很好的提升,所以這一次的購買這本書真的太幸運瞭,感謝京東提供這麼好的服務與品質給我們顧客,支持與贊京東服務與商品質量瞭!超頂贊啊……!!! OK!非常美妙的購物環境呀!支持頂贊一個超頂贊一個! 一直都是希望京東越來越好,服務越來越好,而且商品質量上升頂級! 我個人很支持京東商城每次優質的服務與良好的品質瞭,我今後也會一如繼往的支持京東的! 不管怎麼樣,京東的商品都是非常供應好的東西給到我們瞭. 非常好的第一方麵,京東圖書非常優惠與價格實在便宜瞭,再說京東真的在價格方麵比其它地方有好的摺扣瞭,如果說圖書便宜京東纔是首選的地方瞭,京東真的好棒的圖書品質與精美的優勢服務優質的態度令到我們非常滿意瞭,比其它的地方都好不少!在服務上麵非常快速滿足到我們的心願,為瞭京東的優惠所以,我一直在京東買東西,買瞭不少的圖書與一些其它的東西瞭,如果說哪個地方書價錢最便宜,我首先會認為京東的定價與活動滿減讓人不得不選擇到這裏來買書啊!Ok! 也許我認為的第二個理由是:京東的圖書都是正品齣版社與印刷質量瞭,材料用得比較實在,而且紙張比其它的地方要好很多的!所以我感覺在京東買書很放心,很安心,也很舒適的快樂和愉悅!GOOD! 一下子說齣來第三個理由是:這一次購物特彆感謝京東送貨的人員,非常認真的態度,對待客戶很好,貨品都非常完好無缺呀!不管怎麼樣,我都會每次選擇京東來購買東西,一般的生活與學習用品都會在這裏來采購瞭!超頂一個,贊一個,支持一個京東!!! 很滿意的第四個理由是:每一次都會有不同的驚喜,而且不但價格好優惠實在,而且質量一次比一次上乘瞭,所以選擇這個美麗而優惠的地方,真的是非常正確瞭呀;所以我的好多用品全部在這裏購買瞭,有時候我個人覺得在京東真的能找到傢的感覺,比超市要便宜好多,而且不用那麼辛苦,很舒坦的直接送貨上門到樓下瞭!OK,支頂贊一個給美麗的京東瞭!!!一直相信信任這麼久瞭,好心情的贊一下!我非常願意一直支持購物在京東瞭! good!本次購物的一種好體驗!收到好書時心情好!本好書,因為書的內容很貼近我自己的學習需要。而且我感覺這一次購物的速度非常快,服務人員態度非常認真。非常完美的一次購物! 第二方麵,我覺得這本書在內容與結構上非常實用,書的質量也非常好,印刷非常精美,包裝也非常Ok!總體說來需要贊一個該書,是一次非常感覺滿意的購物呀!每次在京東購物都非常舒服,書的質量總讓人很滿意!而且色彩呀,包裝呀,裝訂呀,都很精緻! 第三方麵,書的紙張非常結實耐用,而且色彩比較好,看得齣油墨都用得挺好的,也是正規齣版社印刷的一些材料來的。 good!!!

評分

經典作品!空瞭慢慢拜讀!

評分

這種書必須多讀,有益身心!

評分

鄧老先生的書是宋史研究中的經典作品,一定得要慢慢品讀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