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工程師教程

網絡工程師教程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鬍維華 編
圖書標籤:
  • 網絡工程
  • 網絡技術
  • 計算機網絡
  • 網絡管理員
  • CCNA
  • 網絡搭建
  • 網絡配置
  • 網絡安全
  • 網絡協議
  • 信息技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高等教育齣版社
ISBN:9787040290523
版次:1
商品編碼:10381473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0-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796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網絡工程師教程》由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辦公室組編,是作者在多年網絡教育和工程實踐的基礎上,根據該科目的考試大綱(2010)編寫完成的。全書在詳細闡述計算機與網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重點強調網絡係統分析、設計、實現、管理和安全方麵的實用技術。書中有大量網絡配置案例。每章後麵都有最近幾年網絡工程師考試的典型試題分析和一些模擬試題,幫助讀者提高應試能力。
  全書共14章,分為上、下兩篇。上篇著重於基礎和理論方麵的知識,下篇著重於服務器和網絡設備的規劃和配置。上篇共9章,包括第1章計算機係統知識、第2章係統開發和運行基礎知識、第3章數據通信基礎、第4章網絡體係結構、第5章TCP/IP協議、第6章局域網與網絡連接設備、第7章網絡管理、第8章網絡安全和第9章標準化和信息化基礎。下篇共5章,包括第10章網絡係統的分析設計與管理維護、第11章網絡設施及配置、第12章Windows網絡應用與服務、第13章Linux網絡應用與服務和第14章網絡新技術。
  《網絡工程師教程》可作為網絡工程師考試的教學用書,也可供高等學校計算機及相關專業研究生、本科生和網絡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內頁插圖

目錄

上篇
第1章 計算機係統知識
1.1 計算機係統
1.1.1 計算機的硬件組成
1.1.2 計算機硬件的典型結構
1.1.3 計算機體係結構分類
1.2 處理機
1.2.1 計算機中數據的錶示
1.2.2 運算器
1.2.3 控製器
1.2.4 寄存器
1.2.5 處理機性能
1.2.6 並行處理技術
1.2.7 商用處理器介紹
1.3 指令係統
1.3.1 機器指令
1.3.2 尋址方式
1.3.3 CISC和RISC
1.3.4 指令流水綫
1.4 存儲器係統.
1.4.1 存儲器的層次結構
1.4.2 存儲器的分類
1.4.3 主存儲器
1.4.4 高速緩存
1.4.5 輔助存儲器
1.5 輸入輸齣係統
1.5.1 輸入輸齣控製係統
1.5.2 輸入輸齣接口
1.6 嵌入式係統
1.6.1 嵌入式係統基礎
1.6.2 嵌入式係統軟件
1.7 操作係統
1.7.1 操作係統基礎
1.7.2 進程管理
1.7.3 存儲器管理
1.7.4 設備管理
1.7.5 文件係統管理
1.8 計算機可靠性概述
1.8.1 可靠性指標RAS
1.8.2 故障診斷與容錯技術
1.9 典型試題分析
1.10 模擬試題

第2章 係統開發和運行基礎知識
2.1 軟件工程概述
2.1.1 軟件的概念和特點
2.1.2 軟件的分類和發展
2.1,3 軟件工程
2.2 基本理論
2.2.1 軟件生命周期
2.2.2 軟件生命周期模型
2.2.3 軟件開發方法
2.2.4 軟件開發工具和環境
2.3 結構化方法
2.3.1 結構化分析
2.3.2 結構化設計
2.3.3 麵嚮數據流的設計
2.3.4 麵嚮數據結構的設計
2.4 麵嚮對象方法
2.4.1 麵嚮對象的概念和特徵
……
下篇
參考文獻
《星辰的低語:宇宙文明的古老織錦》 簡介 在浩瀚無垠的宇宙深處,無數顆星辰閃耀,它們不僅僅是燃燒的等離子球,更是承載著無聲故事的古老燈塔。然而,在人類尚未觸及的遙遠星係,是否曾存在過,或依舊迴蕩著,那些我們從未想象過的文明的低語?《星辰的低語:宇宙文明的古老織錦》並非一本關於技術藍圖或網絡架構的書籍,它是一次深入心靈的宇宙漫遊,一次對可能存在的地外智慧生命的哲學猜想與藝術描繪。 本書將我們從地球的喧囂帶離,踏上一段虛構的探索之旅,去追尋那些隱匿在星塵與引力波中的失落文明的痕跡。它不會告訴你如何配置路由器,如何優化網絡帶寬,也絕不會涉及任何關於服務器、防火牆或數據傳輸的實際操作細節。相反,它將引導我們去思考:如果生命在宇宙中是普遍的,那麼智慧生命的形式又會是怎樣的?它們的社會結構、藝術錶達、哲學觀念,甚至它們對宇宙本身的理解,會與我們有何異同? 《星辰的低語》首先從對宇宙起源的古老神話與現代科學理論的交織之處齣發。它將我們帶迴到宇宙大爆炸的餘暉中,追溯物質與能量如何在混沌中凝聚,如何在時間和空間中演化。我們將在宇宙的黎明中,想象第一個能夠感知自身存在的生命火花是如何悄然點燃,它們可能是在冰冷岩石的縫隙中,或是在沸騰氣態星雲的深處。本書將詳細探討各種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從碳基生命的狹隘視角,拓展到矽基、能量基,甚至我們無法理解的生命形態。這並非基於工程學的可行性分析,而是基於想象力與對生命本質的深刻洞察。 接著,我們將目光聚焦於那些可能已然存在,又可能已然消逝的文明。它們或許曾建立過橫跨星係的宏偉帝國,用我們無法理解的語言吟唱過宇宙的贊歌。它們可能已經掌握瞭操縱時空、改變星辰軌跡的強大力量,或者它們選擇瞭一種與宇宙和諧共存、內斂而深刻的生活方式。書中將通過一係列精心構建的虛構場景,描繪這些文明的方方麵麵: 失落的城市與遺跡: 想象在遙遠的行星上,曾經矗立著比埃及金字塔更古老的建築,它們用我們無法辨識的材料建造,承載著失落的智慧。我們會探索那些被風沙侵蝕的巨型雕塑,那些記錄著宇宙奧秘的抽象符號,那些在星光下沉默瞭億萬年的遺址,它們無聲地訴說著一個文明的輝煌與終結。這些並非基於考古學原理的考證,而是對曆史可能性的詩意遐想,是對人類自身在時間長河中渺小的警醒。 宇宙的藝術與哲學: 如果存在其他智慧生命,它們會如何錶達情感?它們的藝術形式會是什麼樣子?本書將嘗試描繪那些超越人類感官的色彩、聲音與形體,那些用光綫編織的交響樂,用引力波雕刻的雕塑。同時,我們也將深入探討這些文明可能擁有的哲學體係。它們是否也會思考生與死,愛與恨,存在的意義?它們對宇宙的終極命運,對時間的本質,是否有我們無法企及的深刻見解?例如,一個文明可能通過集體意識連接到整個星係,它們的“自我”概念可能與我們的個體主義截然不同。 溝通的挑戰與可能: 如果我們真的遇到瞭其他文明,我們該如何溝通?本書將拋開二進製代碼和TCP/IP協議的束縛,去想象那些基於情感共鳴、基於宇宙基本法則的溝通方式。例如,通過分享夢境,通過改變量子狀態,甚至通過直接的心靈感應。它探討的不是技術上的協議匹配,而是文明間理解的鴻溝與彌閤的可能,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更深層次上的哲學延展。 文明的興衰與循環: 曆史總是驚人地相似,即使在遙遠的星係。本書將審視那些可能導緻文明興盛的因素,以及那些加速其衰亡的潛在危機。這並非關於經濟崩潰或政治動蕩的綫性分析,而是對宇宙尺度上生命周期的一種哲學思考。它們可能因過度開發資源而枯竭,因無法控製自身科技而毀滅,或者,它們可能在達到某種巔峰後,選擇瞭主動的“消隱”,融入宇宙的寂靜之中,成為我們無法察覺的“暗物質”。 《星辰的低語》並非提供任何實際的操作指南,它不教你如何連接到網絡,也不幫你解決網絡故障。它所做的,是打開一扇通往宇宙深邃思想的大門,激發讀者對生命、智慧、存在以及我們在宇宙中位置的無限好奇。它是一本關於想象力的書,一本關於哲學的書,一本關於探索未知邊界的書。 書中充滿瞭對宇宙現象的文學性描繪,對未知生命形態的藝術性構思,以及對人類自身在宇宙圖景中角色的深刻反思。它鼓勵我們跳齣技術本身的局限,去感受宇宙的宏大與神秘,去思考那些比我們生活中的任何技術挑戰都更加古老、更加根本的問題。 它是一次精神上的遠徵,一次對人類想象力極限的挑戰。在閱讀《星辰的低語》時,你不會學到任何關於網絡工程師的實際技能,但你可能會重新認識宇宙,重新認識生命,重新認識我們自身。它是一份送給所有仰望星空者的禮物,一份關於可能性與未知的低語,一份關於宇宙古老織錦的動人傳說。它將帶領你思考,當一顆遙遠的恒星熄滅,當一個古老的文明化為塵埃,它們留下的,又將是什麼?或許,隻是星辰間一抹永恒的低語,等待著下一個能夠聆聽的耳朵。

用戶評價

評分

哇,最近剛啃完一本號稱是網絡工程師入門的寶典,說實話,我的期待值本來挺高的,畢竟書名聽起來就專業範兒十足。但實際閱讀體驗嘛,有點像在高速公路上開一輛剛學會換擋的車,雖然方嚮盤在手裏,可總覺得離老司機還差著十萬八韆裏。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堆砌瞭大量的概念,從OSI七層模型到TCP/IP協議棧,每一個術語都像一個閃閃發光但又冰冷堅硬的磚頭,作者很努力地想把這些磚頭拼成一座知識的殿堂,可對我這個新手來說,它更像是一堆散落的零件。我花瞭大量時間去理解那些復雜的縮寫和看似密不透風的流程圖,但當我想把這些理論應用到實際的故障排除場景時,就如同對著一堆電路圖卻不知道哪個電阻該焊在哪裏。書中對實際操作的指導非常含糊,似乎默認讀者已經擁有瞭基礎的實驗環境和操作經驗。比如講到ACL(訪問控製列錶)的配置,它羅列瞭各種命令的格式,但對於為什麼在這個場景要用“deny”而不是“permit”,或者當規則衝突時係統的實際處理邏輯,隻是蜻蜓點水般帶過。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像個剛學會背誦字典的語言學傢,雖然認識很多單詞,但組織不成一句流暢自然的對話。這本書更像是一份詳盡的參考手冊,而不是一本真正意義上的“教程”。它缺少那種引導你思考、激發你探索的火花,更多的是一種知識的灌輸,過程顯得有些枯燥和機械。我更希望看到一些生動的案例分析,哪怕是模擬一個常見的局域網擁堵問題,然後一步步帶我用書裏的知識去診斷和解決,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理論的描述上。

評分

說句實在話,這本書的價值,對於一個從未接觸過網絡的人來說,可能更接近於一本高階的詞匯錶,而非一本實用的操作指南。它的語言風格非常“學術化”,充滿瞭嚴謹但晦澀的術語,這讓初學者在麵對它時,很容易産生一種“我可能不適閤學這個”的挫敗感。我特彆關注瞭關於路由協議的部分,比如OSPF的鄰居建立過程,書中詳細描述瞭每一步的狀態機轉換,這無可厚非,但當涉及到BGP這種復雜的外網路由協議時,描述的深度又顯得有些不足,很多關於路由策略和AS Path屬性的實際應用場景描述得過於簡略,仿佛隻是為瞭完成“介紹”這個任務而草草瞭事。這使得這本書在“入門”和“深入”之間形成瞭一個巨大的鴻溝。你似乎可以背下書裏關於網絡層次結構的所有定義,但當你麵對一颱需要配置復雜路由策略的真實設備時,你會發現書本上的知識點之間缺乏有效的銜接點,無法快速形成一個解決問題的完整思路鏈條。它更像是將不同專傢的筆記拼湊在一起,缺乏一位主編統一的、連貫的教學思路。整本書讀下來,我的感覺更像是參加瞭一場漫長的、沒有互動環節的講座,信息量很大,但吸收率不高,因為缺乏及時的反饋和應用驗證。

評分

這本書在細節處理上的疏忽也著實讓人頭疼。例如,在關於子網劃分(VLSM)的練習題部分,給齣的示例計算過程非常簡略,有時候甚至會齣現計算結果與步驟不匹配的小錯誤,這對於正在努力建立精確計算概念的新手來說,是非常具有誤導性的。我不得不花費額外的時間去交叉驗證這些基礎的數學運算,這完全是學習過程中的不必要乾擾。更讓人惱火的是,書中對常見設備廠商的CLI(命令行界麵)區分處理得不夠清晰。它似乎試圖用一套“通用”的命令來覆蓋思科、華為、HPE等主流廠商的差異,結果就是很多命令隻給齣瞭一個模糊的通用形式,當你真正打開設備界麵時,會發現實際的命令結構、參數順序甚至關鍵字都有顯著不同。這種“一刀切”的處理方式,使得本書的指導性大打摺扣。學習網絡,動手敲命令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但這本書的“動手”部分更像是讓你去一個不存在的虛擬設備上操作。它沒有教會我如何“看懂”設備返迴的錯誤信息,或者如何利用這些信息反推齣配置的邏輯錯誤,而僅僅是提供瞭一個靜態的、有時還略顯失真的操作藍圖。總而言之,它更像是一個厚厚的理論框架,但缺乏打磨精良的實操工具箱。

評分

我對這本書的“時代感”也感到一絲擔憂。網絡技術日新月異,特彆是SDN和雲計算的興起,已經對傳統的網絡架構帶來瞭顛覆性的影響。然而,這本書的內容似乎還停留在非常傳統的、基於命令行配置的時代。當然,理解底層協議是基礎,這一點無可爭議,但一本閤格的“教程”不應該完全忽視新興技術對這些基礎知識的影響和拓展。例如,在談到VLAN劃分和Trunking時,它詳細描述瞭802.1Q的封裝細節,但對於虛擬化環境中Overlay網絡(如VXLAN)是如何在承載網絡之上實現L2/L3擴展的,幾乎沒有涉及。這讓這本書的實用性大打摺扣,感覺它更像是一份曆史文獻,而不是麵嚮未來的學習材料。如果一個新人完全依賴這本書,他可能會在未來的麵試或工作中,因為缺乏對現代網絡架構的認知而顯得格格不入。網絡工程師的職責已經從單純的“連通性配置”轉嚮瞭“服務交付和自動化”,這本書在自動化和腳本化配置方麵的缺失尤為明顯,完全沒有提及Ansible或Python在網絡管理中的應用潛力,這無疑是它最大的時代性局限。

評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內容組織方式,老實說,讓我這種追求效率的讀者感到有些抓狂。它就像一個知識的迷宮,章節之間的邏輯跳躍性太大,很多關鍵的知識點似乎被隱藏在瞭不那麼顯眼的小節裏。我花瞭大量時間在尋找“重點”上,結果發現整本書似乎都在強調“重點”,這就導緻瞭閱讀時注意力極度分散。比如,在講解交換機MAC地址學習機製的那部分,作者用瞭整整三頁篇幅來描述理論模型,但對於如何通過命令行工具查看和驗證當前MAC地址錶的狀態,卻隻用瞭寥寥數行,甚至沒有提供具體的終端輸齣示例。這種“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嚮在全書中非常明顯。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是希望能夠快速上手,掌握企業級網絡設備的基本配置和維護技能,結果發現自己更像是在進行一場高強度的記憶訓練。每當遇到一個陌生的概念,我不得不跳到書的後麵章節,甚至去搜索引擎查找相關的背景知識,纔能勉強理解當前段落的上下文。這無疑大大降低瞭學習的流暢性。如果說網絡學習是一場探險,那麼這本書提供的地圖就是一張概念圖,而不是一張實際的路徑圖。它並沒有幫我“導航”,反而讓我因為地圖的復雜性而迷失瞭方嚮。我期待的是那種能夠像私人導師一樣,在你快要放棄的時候,輕輕拍拍你的肩膀,告訴你“嘿,看這裏,這個配置纔是關鍵”的引導,而不是這種冷冰冰的知識堆砌。

評分

很好,這樣就可以瞭啊啊啊啊啊啊

評分

很不錯!就是感覺發貨速度好像很慢!

評分

內容很全麵,紙張還可以,適閤有一定基礎的朋友看(內容比較涉及的比較的廣[底層的硬件知識,命令指令,高級的軟件),看瞭第一章之後有個小小的錯誤,收獲還是不小.瑕不掩瑜,一百分給98分.

評分

書寫的相當不錯,對我 很有啓發

評分

很厚的一本,800頁,有的好看瞭。字跡、插圖都清晰,不錯。考軟網的人看。

評分

不過這本書比以前2009那本黃色藍色封皮那本要詳細些。內容新些。還是推薦買這本吧。

評分

正版的書,很厚一本,很厚啊,內容很詳細,需要仔細閱讀,

評分

書很好,隻是有幾本沒有塑料封皮!

評分

內容沒細看,京東活動太多,太給力,不過看書的外觀沒有損壞我很高興。活動價超級便宜。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