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经管书籍】套装共2册:带人的技术(团队篇)+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做到死! (日)石田淳 著

后浪经管书籍】套装共2册:带人的技术(团队篇)+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做到死! (日)石田淳 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石田淳 著,李江英,孙玉珍 译
图书标签:
  • 管理
  • 团队建设
  • 领导力
  • 沟通
  • 职场
  • 个人成长
  • 石田淳
  • 后浪
  • 经管书籍
  • 高效工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墨轩书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鹭江出版社
ISBN:9787545911244
商品编码:10796246839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10-01
用纸:胶版纸
套装数量:2
正文语种:中文
店铺:墨轩书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鹭江出版社
ISBN:9787545911879
定价:36.0

具体描述



  • 店铺:
  • 出版社: 
  • ISBN:9787545911879
  • 定价:36.00
  • 包装:平装
  • 开本:16
  • 出版时间:2016-10-01
  • 用纸:胶版纸
  •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有三个“新”: 
  一个新理念。“行为科学”在团队管理中的使用尚属首例,而这个理论也包含了一个新的理念。我们常常执着于改善别人的态度、状态和性格,但是本书却反其道而行,认为不用改变别人的态度和性格,也能带好团队,因为行为科学理论能够让你引导、改变他人的行为,达到你所期望的目的。 
  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本书并未浓墨重彩地阐述行为科学的理论,而是将重点放在这一理论引用于团队管理的55中可行的技巧,或者说是55个小贴士。让读者随便翻开其中一页都能迅速地运用于实践中、工作中,就像一本实用的带人手册。 
  一次首发。本书日版和台版的《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做到死》长期居于日本yamaxun同类书的di一名和台湾诚品书店商业书畅销榜。本书是简体中文版的首次引进。 

作者简介

  石田淳,研究日本行为科学管理di一人。社团法人行为科学管理研究所所长、株式会社WILLPM International创办人、社长兼执行长、美国行为分析学会(ABAI)会员、日本行为分析学会会员。 
  他将科学分析人类行为的行为分析学和行为心理学方法改进为“行为科学管理”。这个方法获得包括美国太空总署和波音公司在内的六百多家公司采用,在美国的企业界创造出juejia 的成绩。除了担任日本各大企业的顾问,他还协助解决人才培育和组织活化的问题,同时还举办研讨会或公司内的研修课程。截止目前为止,已指导超过六百家公司和一万名以上的上班族。 

  孙玉珍,辅仁大学翻译学研究所硕士。曾入围第二十九届金鼎*佳翻译人奖,译有《一个人的经济》、《粮食争夺战》、《上班族不买房,过富裕人生》等十部作品。 


  • 出版社: 
  • ISBN:9787545911244
  • 包装:平装
  • 定价:36.00
  • 开本:16开
  • 出版时间:2016-06-01
  • 用纸:胶版纸
  • 字数:104000
  • 正文语种:中文

编辑推荐简单:无论是谁,在何时何地使用,都能得到相同的结果。篇幅小,容易理解,容易掌握,容易运用。  
精准:数据为基础,实践为导向;关注行为,可以准确拆分,准确指导。  
迅速:带人不用带心,只要让团队成员做出正确的行为,见效快。  
日本畅销书:1个月内登上日本总榜277名,重刷3次。  
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领导团队的技巧,教你怎样成为一个被下属信赖的上司,怎样和下属进行沟通,怎样下达团队任务,怎样塑造团队氛围、提高团队活力,怎样召开会议有效率。如同作者所倡导的行为科学一样,每一小节介绍的带人技术虽然有限,却让人印象深刻,有助于读者记忆和强化重点,让人很容易就能学会和运用。  
在这本团队篇中,作者还连线了上一本《带人的技术》,在相应的章节提示了可以参照的带人技术,让领导团队和领导下属相互呼应,让管理者能够更加得心应手,高效地处理与下属和团队成员的关系。  
作者简介石田淳,日本研究行为科学管理一人。社团法人行为科学管理研究所所长、株式会社WILLPMInternational创办人、社长兼执行长、美国行为分析学会(ABAI)会员、日本行为分析学会会员。  
他曾前往美国,学习以科学方法分析人类行为的行为分析学和行为心理学。这个方法获得包括美国太空总署和波音公司在内的六百多家公司采用,在美国的企业界创造出好的成绩。返回日本后,他将这个方法改进为“行为科学管理”。  
“行为科学管理”不讨论任何精神理论,而是将焦点集中于人的“行为”,在短时间内,便能让公司内八成的员工从“庸才”摇身一变成为“英才”,大受企业主和一线的主管欢迎。目前,石田淳除了担任日本各大企业的顾问,协助解决人才培育和组织活化的问题,同时还举办研讨会或公司内的研修课程。企业界之外,他还活跃于教育和体育界。截至目前为止,已指导超过六百家公司和一万名以上的上班族。  

李江英,安徽大学日语系毕业,现兼职日语翻译。译有《子猫的冒险圆舞曲——虎子与豹太》等作品。  
目录前 言 一切成果都是行为的积累 1  
引 言 什么样的领导和团队需要本书 7  
第1章 提高成果应该做的事情 001  
01 使现有团队成员拿出大成果 003  
02 成为“被信赖的上司”很简单 006  
03 养成发现团队成员优点的习惯 011  
04 领导不等于权力掌握者 014  
第2章 行为科学管理思考方式的基础 017  
05 不必在意和下属“气场不合” 019  
06 集中于行为要点,沟通并不难 022  
07 表扬和认可,终是为了行为 024  
08 与团队成员搭话,量比质重要 027  
第3章 领导的倾听技巧和说话技巧 031  
09 领导应该拥有的倾听技巧 033  
10 区分不同语言行为是掌握倾听技巧的关键 035  
11 营造倾听的环境 037  
12 偶尔也要谈些私事 041  
13 了解下属工作的理由 044  
14 酒桌交流术 046  
15 如何与比自己年长的下属相处 048  
第4章 召开短会的积极作用 051  
16 普通审查式面谈的缺点 053  
17 召开短会可以稳定行为 055  
18 工作忙碌,你需要每月召开两次短会 058  
19 让短会发挥其意义的诀窍 061  
20 表达的顺序 064  
21 对下属理当做到的事也要明确认可 065  
22 召开会议鼓舞下属 067  
23 让下属接受不擅长的工作,而不是命令和恳请 069  
第5章 正确地报告、联络、商谈 073  
24 对下属而言,报告、联络、商谈是否是惩罚游戏? 075  
25 报告、联络、商谈的意义何在? 077  
26 下达的指示正确吗? 080  
27 述说工作全貌和公司愿景 083  
28 让下属能轻松向自己汇报坏消息 085  
29 将“日报”与成果挂钩 088  
30 应对宽松世代,指示要彻底具体 091  
31 应对宽松世代,对报告、联络、商谈要当即予以表扬 094  
第6章 创造充满愉悦氛围的职场环境 097  
32 触发团队工作氛围的整体薪酬回报 099  
33 整体薪酬回报的六大要素 101  
34 用感谢卡巧妙表达出心意 105  
35 活用社交网站,“强化”彼此的行为 108  
第7章 使团队富有活力的技术 111  
36 注意不和谐的声音,以及相关的“不公平感” 113  
37 进行公开交流 115  
38 不要为了工作成果,让团队成员相互竞争 117  
39 相互教导的风气使团队成长 119  
40 用这些方法强化部下“当众讲话的行为” 121  
第8章 为了得出结果而召开的会议 125  
41 仅仅召开会议还不满足? 127  
42 分解并整理会议 129  
43 类型 1 上意下达型会议的要点 134  
44类型 2 自下而上型会议的要点 136  
45 类型 3 全员参与型会议的要点 138  
后想说的话 能自我管理的人,才是真正的领导 140  
结 语 143  
出版后记 146 
 
《卓越团队的秘密:赋能与协作的智慧》 内容简介: 在这本深入探讨卓越团队构建与管理的著作中,我们将一同踏上一段变革之旅,旨在揭示真正高效团队的核心驱动力。这本书并非空谈理论,而是融合了前沿的管理理念、心理学洞察以及大量真实世界的案例分析,为读者提供了一套系统而实用的方法论,以应对当下组织管理中普遍存在的挑战。我们将挑战那些“一人做事”的困境,深入剖析为何许多管理者身陷泥潭,最终淹没在无休止的事务中,而未能真正激发团队的潜能。 本书的立足点在于,优秀的管理者不应是“全能超人”,而是卓越的“赋能者”和“协作者”。我们将首先从认识“人”的本质出发,理解个体动机、能力差异以及团队动力学。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跳出简单的指令与执行模式,转而关注如何创造一个能够让每个人都感到被重视、被激发、并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环境。我们将探讨如何精确识别团队成员的潜能,并有效地将其引导至最能产生价值的领域。这其中包含了对人才招聘、岗位匹配、能力发展以及激励机制等多个层面的深度解析。 在“赋能”层面,本书将详细阐述如何通过有效的授权,让团队成员承担更大的责任,并在过程中获得成长。这并非简单的任务分配,而是包含清晰的期望设定、充分的资源支持、以及持续的反馈与指导。我们将学习如何信任并放手,同时又如何在关键时刻提供必要的支持,避免“放任自流”的弊端。此外,本书还会深入研究如何通过建立清晰的目标和愿景,将个体目标与团队目标、组织目标紧密连接,让每个人都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工作对整体目标的贡献,从而增强工作的意义感和价值感。 在“协作”层面,本书将聚焦于如何打破部门壁垒、促进跨职能沟通,以及营造积极的团队氛围。我们将探讨冲突管理的艺术,如何将分歧转化为创新的催化剂,而不是破坏团队和谐的元凶。本书会提供具体的沟通技巧和方法,帮助管理者和团队成员更有效地表达观点、倾听他人,并达成共识。我们还将深入研究如何建立和维护信任,信任是高效协作的基石。这包括透明的信息共享、兑现承诺、以及公平公正的处理方式。 更重要的是,本书将超越传统的管理框架,引入“成长型思维”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我们将探讨如何培养团队成员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让他们能够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技术革新。这涉及到如何提供学习资源、鼓励尝试与试错、以及建立知识共享的机制。管理者自身的学习与成长同样至关重要,我们将探讨管理者如何通过反思、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领导力,成为团队的榜样。 本书的结构设计循序渐进,从基础的“认识人”到深层的“赋能与协作”,再到超越性的“学习与成长”,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完整的实践框架。每一章节都将配以丰富的理论支撑、实用的操作指南、以及精选的案例分析,帮助读者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本书将带领您: 洞悉个体差异,释放人才潜力: 掌握识别团队成员优势、劣势、动机和潜在能力的方法,实现人岗匹配的最大化,让每个人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发光发热。 精通授权艺术,驱动团队自主: 学会如何进行有效授权,既能让团队成员独立完成任务,又能确保目标达成,最终培养出更具责任感和执行力的团队。 构建信任桥梁,激活协作能量: 掌握建立和维护团队信任的秘诀,打破沟通壁垒,鼓励开放对话,让团队成员能够坦诚交流,形成强大的协作合力。 化解冲突矛盾,激发创新活力: 学习冲突管理的有效策略,将团队中的不同意见转化为推动创新的驱动力,而非阻碍团队发展的绊脚石。 塑造学习型组织,迎接未来挑战: 培养团队的成长型思维和终身学习习惯,提升团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从容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和技术。 超越个体局限,实现高效领导: 帮助管理者跳出“一人做事”的困境,将精力聚焦于更具战略意义的工作,通过赋能团队,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双重成功。 本书适合所有渴望提升团队管理能力、激发团队潜能、并希望在工作中获得更大成就感的管理者、领导者、以及团队成员。无论您是初入管理岗位的新手,还是身经百战的资深经理,都能从中汲取宝贵的智慧和实用的工具,开启一段更加轻松、高效、充满成就感的管理之旅。让我们一同告别“自己做到死”的疲惫,拥抱“赋能与协作”的无限可能。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书的《带人的技术(团队篇)》真的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作为一名初级管理者,我常常感到在团队协作和人员管理方面力不从心。这本书提供的很多实用技巧,比如如何清晰地分配任务,如何设定合理的期望,以及在团队成员遇到困难时如何提供有效的支持,都让我茅塞顿开。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反馈”的部分,书中强调了正面反馈和建设性反馈的重要性,并且提供了具体的沟通模板,让我不再害怕与团队成员进行坦诚的交流。以前我总觉得直接指出问题会打击士气,但这本书让我明白,恰当的反馈不仅能帮助员工成长,更能提升整个团队的效率。此外,关于团队激励的章节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原来激发团队成员的内在动力比单纯的物质奖励更有效。书中列举的几个案例也非常贴合实际,让我能够将书中的理论知识立刻应用到我的日常工作中。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能够切实解决管理者痛点的书籍,非常值得推荐给所有想要提升团队管理能力的朋友。

评分

《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做到死!》这本书的标题就足够吸引我了,因为我深有体会,很多时候确实是自己一个人在默默地承担所有事情。这本书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剖析了为什么我们宁愿自己辛苦也不愿意把事情交给别人。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要授权”,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要授权,以及“如何”有效地授权。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些小故事和比喻,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反而能引发我很多思考。比如,书中提到“授权不是推卸责任,而是信任和培养”,这句话真的点醒了我。我以前总担心别人做不好,不如自己做,现在我明白了,这是因为我没有真正学会如何去教导和支持我的团队成员。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关于如何评估任务适合授权、如何选择合适的人选、以及授权后如何跟进和给予支持的具体方法。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领导力”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指令,而是与团队成员共同成长的过程。

评分

《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做到死!》这本书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就是那种典型的“事必躬亲”型领导,总觉得交给别人不放心,最后累得像条狗。这本书用一种非常犀利且幽默的笔触,直接戳中了我的痛点。它让我认识到,这种“一个人做到死”的状态,不仅是对自己的压榨,更是对团队成员成长机会的剥夺。书中关于“授权的误区”以及“如何建立信任”的部分,让我幡然醒悟。我以前总觉得授权就是把事情推出去,却忽略了中间的沟通、培训和支持。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从“甩手掌管”变成“赋能型领导”,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和明确的期望,让团队成员能够自信地承担起责任。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卸下了很多不必要的负担,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我不再害怕失败,而是更愿意去尝试赋能我的团队,相信他们能够做得更好。

评分

我一直认为,管理不仅仅是安排任务,更是一门关于“人”的艺术。而这套书恰恰从“带人”这个核心切入,让我看到了管理的新视角。《带人的技术(团队篇)》中关于如何理解团队成员的个性差异,并据此调整管理方式的内容,让我受益匪浅。我以前总是试图用一种统一的方式去管理所有人,结果总是事倍功半。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关键在于如何发掘和利用这些差异,形成互补的团队。书中提到的“教练式领导”的理念,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以往的沟通模式。与其直接给答案,不如引导团队成员自己找到解决方案,这样更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本书中的很多工具和方法,比如“目标设定SMART原则”的细化运用,以及“倾听的艺术”,都非常实用,可以直接应用到日常的团队管理中,让我感觉自己的管理技能得到了质的提升。

评分

这两本书的内容虽然是分开的,但结合起来看,却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带人”体系。《带人的技术(团队篇)》更侧重于团队整体的协作和氛围建设,而《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做到死!》则更聚焦于个人在授权和赋能方面的转变。我特别喜欢《带人的技术(团队篇)》中关于“冲突管理”的章节,书中提供的多种解决团队冲突的策略,让我不再对团队中的分歧感到恐惧,而是学会了如何将其转化为促进团队进步的契机。而《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做到死!》则为我提供了如何从个体层面破除“不愿授权”的心理壁垒。通过这些书籍,我学到了如何建立一个高效、有活力、并且能够持续成长的团队。我不再是那个埋头苦干的领导,而是学会了如何激发团队成员的潜力,让他们成为我最得力的助手。这套书的价值,远不止于解决眼前的问题,更是帮助我构建了一种全新的、更具可持续性的领导力模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