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時寒冰說:歐債真相警示中國
:39.90元
作者:時寒冰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9-01
ISBN:9787111394730
字數:
頁碼:30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99kg
編輯推薦
穿越,還是輪迴?
序麯,還是尾聲?
一場危機參透的不隻是經濟
國傢博弈 世事變遷 人生機緣
直到2020年,歐債危機都將影響全球
看破貨幣大格局 把握未來大趨勢
債務是一條決定全球大趨勢的帶血的主綫。如果弄清瞭債務主綫在未來趨勢中的作用,就等於藉助瞭一雙洞悉世界格局和發展趨勢的慧眼。歐債危機之後,馬上要輪到的是誰?中國該如何應對?企業傢、投資者、普通百姓該怎麼辦?
凡是觸碰美國*核心利益的國傢,不是遭到軍事打擊,就是遭到嚴厲製裁,不是發生動蕩,就是發生經濟或金融危機。這種規律一再被驗證,難道還僅僅是巧閤嗎?
自從歐元問世,針對歐洲或圍繞歐洲發生的戰爭、動蕩、金融危機一直連綿不斷。當歐洲和歐元一起在顫栗中呻吟,美元已經王者歸來。這一點正是對美國*為有利的結果。
內容提要
這是人類經濟、金融史上一次空前大危機,也是強者鬥智鬥勇的大博弈。
歐債危機是當今影響乃至主導世界格局、趨勢的一條帶血的主綫。每一個人都越來越清晰地感受到歐債危機:對歐齣口商因為歐元的貶值損失慘重,股票市場因為歐債危機的惡化跌跌不休,工業企業利潤下滑,失業率上升……人們看到瞭歐債危機的開頭,卻看不到它的盡頭。看懂歐債危機,不再是一種附加,而是一種必須。
它既與次貸危機密切相關,也將催生新的危機,日本和中國都在其列。未來的危機,無論何時降臨,都會與兩個字相關:債務!然後,再由此滋生齣一係列的危機:貨幣危機、金融危機、經濟危機、社會危機……
本書將從全球貨幣大博弈的高度縱橫古今,俯視當前的歐債危機,為讀者講述全新的利益角逐,找到整個趨勢的真相,同時為中國的決策者、企業經營者、投資者、普通老百姓,就政策走嚮、貨幣保值、投資增值等方麵給齣重要、具體、有針對性的建議。
目錄
推薦序
自序
第1章 一場血腥的貨幣戰爭
節 碰者死:美國的核心利益
第二節 歐元碰瞭美國的底綫
第三節 中國痛失的貨幣霸權
第2章 美元與英鎊的廝殺
節 白銀改變世界,英鎊崛起
第二節 白銀改變中國
第三節 美元與英鎊的對決(上)
第四節 美元與英鎊的對決(下)
第3章 法德從對抗到和解
節 法國孤獨的抗爭
第二節 歐洲一體化起錨
第三節 法德之間的宿怨
第四節 從仇恨走嚮和解
第4章 歐洲團結起來抗衡美元
節 英法一體化中的博弈
第二節 歐洲聯盟的貨幣閤作
第三節 索羅斯逼退英國
第四節 歐元時代開始瞭
第5章 歐元傢門口的戰爭
節 波黑戰爭
第二節 科索沃戰爭
第三節 伊拉剋戰爭
第四節 利比亞戰爭
第6章 債務危機來瞭
節 次貸危機真相
第二節 把歐洲拖下水
第三節 袖手旁觀和落井下石
第7章 歐盟的製度缺陷
節 既鬆散又脆弱
第二節 法德帶頭違規的後果
第三節 歐央行的缺陷和過失
第8章 難以彌補的裂痕
節 差異之下的瘋狂
第二節 燃燒的房地産
第三節 日漸擴大的差距
第9章 高福利之重
節 福利的限度
第二節 債務危機的誘因
第三節 高福利下的高失業
第10章 難以逾越的老齡化
節 歐洲老瞭
第二節 老齡化的影響
第三節 鼓勵生育之睏
第四節 移民之睏
第11章 歐債危機的根源
節 尋找癥結
第二節 增長的延續性
第三節 歐債危機的源頭
第12章 破解歐債危機
節 警惕錯誤的建議
第二節 對癥下藥
第三節 改革福利製度
第13章 歐債結局:邦聯或分裂
節 建立邦聯
第二節 走嚮分裂
第三節 誰先離開
第14章 歐債對中國的警示
節 兩種隱患的閤體
第二節 債務危機隱憂
第三節 經濟增長?創新
第15章 中國如何應對歐債危機
節 外儲?外貿?中國股市
第二節 中國對策之外匯儲備
第三節 中國對策之外貿
第四節 中國對策之歐資撤離
第五節 對投資者的建議
作者介紹
時寒冰
字暖之,70年代生人。工商管理博士。經濟趨勢研究專傢,曾任《上海證券報》評論主編、首席評論員等職,2012年起專職做趨勢研究。2011年起,受聘於上海交通大學擔任兼職教授,同時擔任上海復旦大學、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總裁班授課教師。
十多年來,潛心做趨勢研究,建立“利益分析法”體係,對經濟趨勢有著驚人準確的判斷。其博客訪問量在經濟學人中排名全國之首。他站在民生的角度研究經濟問題,一直為民生呼籲,提齣瞭許多推動民生改善的可行性建議。同時,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纍計資助貴州、河南等地200多名貧睏孩子讀書,嚮雲南旱區農民和旱區小學捐建水窖,嚮河南艾滋村小學捐建多媒體圖書館等。
兩本著作《時寒冰說:經濟大棋局,我們怎麼辦》(2011年,含中國颱灣繁體字版)和《中國怎麼辦:當次貸危機改變世界》(2009年),對趨勢的預言一一應驗,分彆成為中國受歡迎、影響大的經濟類圖書之一。
2010年12月,被中國網民公推為“中國互聯網九大風雲人物”之一。2011年,獲中國證券市場20年具影響力財經傳媒人奬。2012年1月,獲得中國《齣版人》“年度作者”大奬。
文摘
序言
《時寒冰說:歐債真相警示中國》這本書,讀起來真是讓人心潮澎湃,特彆是對於我這種對國際金融市場略有關注的普通讀者來說。作者時寒冰先生的筆觸非常犀利,他毫不留情地揭露瞭歐洲債務危機背後錯綜復雜的利益糾葛和深層原因。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他對於“歐元區”這個概念的剖析,不僅僅是簡單的貨幣聯閤,更是背後政治、經濟力量的博弈。書中大量的案例分析,從希臘的破産邊緣到意大利的債務睏境,再到西班牙的房地産泡沫破裂,每一個細節都描繪得淋灕盡緻,仿佛親身經曆一般。讀完這些,我纔真正理解到,所謂的“主權債務危機”,其本質往往是政治決策失誤、金融監管漏洞以及投機資本瘋狂逐利的集閤體。他並沒有迴避那些令人不適的真相,而是直接將它們擺在我們麵前,讓我們不得不去正視。更重要的是,他並沒有止步於對歐洲現狀的描述,而是著眼於這些危機對全球經濟,特彆是對中國可能産生的連鎖反應,這讓我感到一種強烈的警醒。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它對曆史事件的梳理,更在於它所蘊含的深遠洞察力,為我們理解當今世界經濟格局提供瞭寶貴的視角。
評分《時寒冰說:歐債真相警示中國》這本書,其深度和廣度都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我原以為這僅僅是一本關於歐洲某個地區經濟危機的分析,但讀下來纔發現,它觸及到瞭全球金融體係最核心的問題。時寒冰先生並沒有簡單地羅列數據和事件,而是深入到曆史、政治、文化等多個層麵,去探究問題的根源。他對於“民族國傢”與“超國傢機構”之間關係的分析,尤其讓我覺得有啓發性。在歐元區這個例子中,我們看到瞭一個超越主權的貨幣聯盟,是如何在麵臨危機時,暴露齣其固有的脆弱性和內部矛盾的。書中對“主權”這個概念的討論,也讓我有瞭新的認識。當一個國傢的經濟命脈被緊緊攥在其他經濟體或國際金融機構手中時,其“主權”又還有多少實際意義?這種思考,讓我對中國所處的國際經濟環境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書中對中國經濟的警示,並非是危言聳聽,而是基於對全球經濟規律的深刻把握,以及對曆史經驗的總結。它提醒我們,在享受全球化紅利的同時,也必須警惕其帶來的風險,並做好充分的準備。
評分坦白說,剛拿到這本書時,我對“歐債真相”這個標題並沒有太多的期待,以為不過是一些陳詞濫調的經濟分析。然而,當我翻開第一頁,就被時寒冰先生的文字所吸引。他以一種非常獨特且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將復雜的金融概念解讀得通俗易懂,同時又不失深刻性。書中對“金融衍生品”的討論,讓我第一次真正理解瞭這些工具的強大力量,以及它們是如何在不經意間,將一個健康的經濟體推嚮深淵的。他沒有迴避那些令人心驚肉跳的細節,比如那些巨大的金融杠杆,以及它們如何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引發瞭連鎖反應。我特彆欣賞他對於“信息不對稱”的剖析,在金融市場中,信息就是財富,而當信息被少數人壟斷時,就可能導緻整個市場的失衡。書中對於“信用評級機構”的批判,也讓我覺得非常到位,它們在很多時候,扮演的角色並不是公正的裁判,而是利益集團的代言人。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金融市場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全新的高度,也對未來的經濟走勢,有瞭更清晰的判斷。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就像是在經曆一場思想的風暴。時寒冰先生的語言風格非常有力量,他敢於挑戰權威,敢於直麵那些被刻意掩蓋的真相。我尤其喜歡他對“凱恩斯主義”和“貨幣主義”等經濟學派的批判性審視,他認為這些理論在現實世界中的應用,往往會走嚮其初衷的反麵,甚至成為加劇危機的催化劑。書中對“通貨膨脹”的解讀,也讓我印象深刻,它不僅僅是貨幣超發的問題,更是社會結構、財富分配等多種因素綜閤作用的結果。他對於“泡沫”的描述,讓我看到瞭一個經濟體從繁榮到衰退的完整路徑,而歐洲債務危機,隻是這個路徑上一個令人警醒的樣本。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他將這些宏觀的經濟現象,與我們普通人的生活緊密聯係起來,讓我們意識到,這些發生在遙遠國度的金融危機,並非與我們無關。這本書就像一個警鍾,敲響在我們耳邊,提醒我們要保持警惕,要學會獨立思考,要為未來的不確定性做好準備。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一劑猛藥,讓我從一個相對樂觀的視角,一下子被拉入瞭冰冷而殘酷的金融現實。時寒冰先生的文字,與其說是“說”,不如說是“揭示”。他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偵探,帶著我們一層層剝開歐洲債務危機的迷霧,展現在我們麵前的是一個充斥著謊言、欺騙和貪婪的世界。我特彆喜歡他對於“道德風險”的解讀,金融市場在利益的驅動下,往往會滋生齣各種各樣的“不負責任”行為,而政府和央行的乾預,有時反而會加劇這種風險,形成惡性循環。書中對“量化寬鬆”等非常規貨幣政策的批判性分析,讓我受益匪淺。過去我對這些政策的理解可能比較片麵,以為它們是拯救經濟的萬能藥,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它們背後隱藏的巨大隱患,比如資産價格泡沫的膨脹、貧富差距的進一步擴大,以及對未來經濟穩定性的侵蝕。他對於“金融精英”的描寫,也讓我覺得非常真實,仿佛看到瞭那些在幕後操縱著全球財富流動的身影。讀完這本書,我不再對所謂的“經濟學傢”和“金融專傢”抱有盲目的信任,而是學會瞭保持審慎的態度,去質疑和獨立思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