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皂苷NMR标准图谱

人参皂苷NMR标准图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平亚 等 编
图书标签:
  • 人参皂苷
  • NMR
  • 核磁共振
  • 标准图谱
  • 化学
  • 药物分析
  • 天然产物
  • 结构鉴定
  • 光谱数据
  • 药学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16727
版次:1
商品编码:10895112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2-01-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人参皂苷NMR标准图谱》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总结了存在于人参、西洋参及三七中人参皂苷(元),以及通过结构修饰或转化的人参皂苷,首次将人参皂苷在达玛烷型、齐墩果酸型、奥克梯隆型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分为83种特征结构,在每种特征结构中分别以结构式、结构特征、NMR谱特征、化合物与文献加以阐述。下篇,选择了代表性100个人参皂苷或苷元,分别以中文名、系统命名、结构式、局部相关放大谱、C、H信号全归属表加以描述,力争达到具有代表性、适用性、科学性。

目录

上篇人参皂苷特征结构
第1章 概述
1.1 NMR判断人参皂苷母环类型
1.1.1 利用13C NMR谱区分不同类型的皂苷母环
1.1.2 利用1H NMR谱区分不同类型的皂苷母环
1.2 NMR判断人参皂苷侧链类型
1.3 NMR判断人参皂苷的立体构型
1.3.1 达玛烷型皂苷
1.3.2 侧链变化的达玛烷型皂苷
1.3.3 奥克梯隆型人参皂苷
1.4 NMR确定人参皂苷糖基数量、种类和链接方式
1.4.1 苷化位置的确定
1.4.2 糖数目的确定
1.4.3 糖种类的确定
1.4.4 糖构型的判断
1.4.5 糖的链接顺序和位置
第2章 人参皂苷特征结构
1.(20S)�苍�人参二醇型
2.(20R)�苍�人参二醇型
3.达玛��20(22),24�捕�烯��3β,12β�捕�羟基型
4.(E)�泊锫戟�20(22),24�捕�烯��3β,12β�捕�羟基型
5.达玛��22,24�捕�烯��3β,12β,20S�踩�羟基型
6.达玛��23,25�捕�烯��3β,12β,20S�踩�羟基型
7.达玛��20(21),24�捕�烯��3β,12β�捕�羟基型
8.(E)�泊锫戟�20(22)�蚕┆�3β,12β,25�踩�羟基型
9.达玛��20(22)�蚕┆�3β,12β,25�踩�羟基型
10.达玛��22�蚕┆�3β,12β,20S,25�菜聂腔�型
11.达玛��23�蚕┆�3β,12β,20S,25�菜聂腔�型
12.达玛��24�蚕┆�3β,12α,20S�踩�羟基型
13.达玛��23�蚕┆�25�布籽趸���3β,12β,20S�踩�羟基型
14.达玛��25�蚕┆�3β,12β,20S,24ξ�菜聂腔�型
15.达玛��22�蚕┆�3β,12β,20S,24ξ�菜聂腔�型
16.达玛��25�蚕┆�3β,12β,20S�踩�羟基型
17.达玛��24�蚕┆�3β,12β,20S,27�菜聂腔�型
18.达玛��3β,12β,20S,24ξ,25�参弭腔�型
19.达玛��3β,12β,20S,25�菜聂腔�型
20.达玛��3β,12β,20R,25�菜聂腔�型
21.达玛��25�布籽趸�/乙氧基��3β,12β,20S�踩�羟基型
22.达玛��25�惨已趸���3β,12β,20R�踩�羟基型
23.达玛��3β,12β,20ξ�踩�羟基型
24.达玛��24�餐���25�蚕┆�3β,12β,20S�踩�羟基型
25.达玛��24�补�氧羟基��25�蚕┆�3β,12β,20S�踩�羟基型
26.达玛��25�补�氧羟基��23�蚕┆�3β,12β,20S�踩�羟基型
27.达玛��12�餐���24�蚕┆�3β,20S�捕�羟基型
28.达玛��20(22)�蚕┆踩オ�24,25,26,27�菜奶吉�3β,12β,23�踩�羟基型
29.(20R)�踩瞬味�醇型
30.(20S)�踩瞬味�醇型
31.(12R,20S,24R)��20,24;12,24�菜�环氧��24�瞕eisopropyl�泊锫戟�3β�掺腔�型
32.达玛��5,24�捕�烯��3β,7β,12β,20S�菜聂腔�型
33.达玛��12,23�不费酹�24�蚕┆�3β,20S�捕�羟基型
34.达玛��24�蚕┆�3β,20S�捕�羟基型
35.达玛��23�蚕┆�25�餐���3β,12β,20S�踩�羟基型
36.(20R)�泊锫戟�20,25�不费酹�3β,12β,24ξ�踩�羟基型
37.达玛�踩オ�22,23,24,25,26,27�擦�碳��20酮��3β,12β�捕�羟基型
38.(20S)�苍�人参三醇型
39.(20R)�苍�人参三醇型
40.达玛��20(22),24�捕�烯��3β,6α,12β�踩�羟基型
41.(E)�泊锫戟�20(22),24�捕�烯��3β,6α,12β�踩�羟基型
42.(E)�泊锫戟�20(22),25�捕�烯��3β,6α,12β,24ξ�菜聂腔�型
43.达玛��20(21),24�捕�烯��3β,6α,12β�踩�羟基型
44.达玛��22�蚕┆�3β,6α,12β,20S,25�参弭腔�型
45.达玛��22�蚕┆�3β,6α,12β,20R,25�参弭腔�型
46.达玛��23�蚕┆�3β,6α,12β,20S,25�参弭腔�型
47.达玛��22�蚕┆�3β,6α,12β,20S,24ξ�参弭腔�型
48.达玛��22�蚕┆�3β,6α,12β,20S,24ξ,25�擦�羟基型
49.(E)�泊锫戟�20(22)�蚕┆�3β,6α,12β�踩�羟基型
50.达玛��24�蚕┆�3β,6α,12β,20S,27�参弭腔�型
51.达玛��25�蚕┆�3β,6α,12β,20S�菜聂腔�型
52.达玛��23�蚕┆�25�补�氧羟基��3β,6α,12β,20S�菜聂腔�型
53.达玛��25�蚕┆�24�补�氧羟基��3β,6α,12β,20S�菜聂腔�型
54.达玛��24�蚕┆�12�餐���3β,6α,20S�踩�羟基型
55.(20R,22ξ,24ξ)�泊锫戟�25(26)�蚕┆�3β,6α,12β,20,22,24�擦�羟基型
56.达玛��25�蚕┆�3β,6α,12β,20S,24ξ�参弭腔�型
57.达玛��25�蚕┆�24�餐���3β,6α,12β,20S�菜聂腔�型
58.(20S)�踩瞬稳�醇型
59.(20R)�踩瞬稳�醇型
60.达玛��12,23�不费酹�24�蚕┆�3β,6α,20S�踩�羟基型
61.Isodehydroprotopanaxatriol型
62.达玛��3β,6α,12β,20S,24ξ,25�擦�羟基型
63.达玛��3β,6α,12β,20R,25�参弭腔�型
64.(20R)�泊锫戟�25�布籽趸���3β,6α,12β,20�菜聂腔�型
65.达玛��3β,6β,12β,20S�菜聂腔�型
66.(20R)�泊锫戟�3β,6β,12β,20�菜聂腔�型
67.(E)�泊锫戟�20(22)�蚕┆�24(25)�不费酹�3β,6α,12β,23ξ�菜聂腔�型
68.(E)�泊锫戟�20(22)�蚕┆�24(25)�不费酹�23�布籽趸���3β,6α,12β�踩�羟基型
69.达玛��20S�惨已趸���24�蚕┆�3β,6α,12β�踩�羟基型
70.(20R)�泊锫戟�20,25�不费酹�2�蚕┆�6α,12β�捕�羟基型
71.(20R)�泊锫戟�20,25�不费酹�3�布谆��踩オ�28�蔡吉�2�蚕┆�6α,12β�捕�醇型
72.达玛��25,26,27�踩ト�碳��24,24�捕�甲氧基��3β,6α,12β,20S�菜聂腔�型
73.3β,6α,12β�踩�羟基��22,23,24,25,26,27�踩チ�碳�泊锫戟�20�餐�型
74.(E)�泊锫戟�20(22)�蚕┆�3β,6α,12β,25�菜聂腔�型
75.(20S,24R)�泊锫戟�20,24�不费酹�3β,12β,25�踩�羟基型
76.(20S,24R)�泊锫戟�20,24�不费酹�3β,6α,12β,25�菜聂腔�型
77.(20S,24S)�泊锫戟�20,24�不费酹�3β,12β,25�踩�羟基型
78.(20R,24S)�泊锫戟�20,24�不费酹�3β,12β,25�踩�羟基型
79.(20R,24R)�泊锫戟�20,24�不费酹�3β,12β,25�踩�羟基型
80.(20S,24S)�泊锫戟�20,24�不费酹�3β,6α,12β,25�菜聂腔�型
81.(20S,24R)�泊锫戟�20,24�不费酹�12�餐���3β,25�捕�羟基型
82.(20S,24S)�泊锫戟�20,24�不费酹�12�餐���3β,25�捕�羟基型
83.齐墩果酸型
参考文献
下篇人参皂苷NMR图谱
第1章 达玛烷型三萜皂苷(元)
1.1 原人参二醇型三萜皂苷(元)
1.(20S)�苍�人参二醇
2.(20R)�苍�人参二醇
3.达玛��3β,12β,20S,25�菜拇�
4.达玛��3β,12β,20R,25�菜拇�
5.达玛��25�布籽趸���3β,12β,20S�踩�醇
6.(E)�泊锫戟�23�蚕┆�3β,12β,20S,25�菜拇�
7.达玛��25�蚕┆�3β,12β,20S�踩�醇
8.达玛��25�蚕┆�3β,12β,20S,24ξ�菜拇�
9.达玛��20(21),24�捕�烯��3β,12β�捕�醇
10.(20R)�踩瞬味�醇
11.(20R)�泊锫戟�20,25�不费酹�24�餐���3β,12β,15α�踩�醇
12.(20R)�泊锫戟�20,25�不费酹�24�餐���3β,7β,12β,16α�菜拇�
13.(20R)�泊锫戟�20,25�不费酹�3β,12β,24α�踩�醇
14.(20R)�泊锫戟�20,25�不费酹�3β,12β,15α,24α�菜拇�
15.(20R)�泊锫戟�20,25�不费酹�24�餐���3β,7β,12β�踩�醇
16.(20R)�泊锫戟�20,25�不费酹�3β,7β,12β,23α�菜拇�
17.(20R)�泊锫戟�20,25�不费酹�3β,12β,15α,24β�菜拇�
18.(20R)�泊锫戟�20,25�不费酹�3β,12β,15β,24α�菜拇�
19.(20R)�泊锫戟�20,25�不费酹�3β,12β,24α,29�菜拇�
20.(12R,20S,24R)�泊锫戟�24�踩ヒ毂�基��12,24;20,24�菜�环氧��3β�泊�
21.人参皂苷B
22.人参皂苷C
23.人参皂苷CK
24.人参皂苷Ra
25.人参皂苷Rb
26.人参皂苷Rb
27.人参皂苷Rb
28.人参皂苷Rc
29.人参皂苷Rd
30.人参皂苷F
31.人参皂苷R
32.人参皂苷Rg
33.(20R)�踩瞬卧碥誖g
34.人参皂苷Rh
35.(20R)�踩瞬卧碥誖h
36.异人参皂苷Rh
37.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Rb
38.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Rc
39.西洋参皂苷A
40.西洋参皂苷B
41.西洋参皂苷C
42.西洋参皂苷D
43.西洋参皂苷F
44.西洋参皂苷F
45.西洋参皂苷F
46.西洋参皂苷L
47.西洋参皂苷L
48.西洋参皂苷L
49.西洋参皂苷L
50.西洋参皂苷L
51.西洋参皂苷L
52.西洋参皂苷L
53.西洋参皂苷L
54.西洋参皂苷L
55.西洋参皂苷L
56.西洋参皂苷L
57.西洋参皂苷L
58.三七皂苷元C
59.三七皂苷Fe
60.七叶胆皂苷 Ⅸ
61.七叶胆皂苷ⅩⅦ
62.珠子参皂苷F
63.3 �睴��β�睤�玻�6�惨阴;�) 吡喃葡萄糖基�泊锫戟�24�蚕┆�3β,12β,20S�踩�醇
64.3 �睴��β�睤�策拎�葡萄糖基�泊锫戟�3β,12β,20R,25�菜拇�
1.2 原人参三醇型三萜皂苷(元)
65.(20S)�苍�人参三醇
66.(20R)�苍�人参三醇
67.达玛��3β,6α,12β,20S,25�参宕�
68.达玛��3β,6α,12β,20R,25�参宕�
69.达玛��25�蚕┆�3β,6α,12β,20R,22ξ,24ξ�擦�醇
70.(20R)�踩瞬稳�醇
71.(20R)�泊锫戟�20,25�不费酹�3β,6α,7β,12β,15α�参宕�
72.人参皂苷A
73.人参皂苷F
74.人参皂苷F
75.(20E)�踩瞬卧碥誇
76.人参皂苷F
77.人参皂苷Re
78.人参皂苷Rf
79.人参皂苷Rg
80.人参皂苷Rg
81.人参皂苷Rg
82.人参皂苷Rh
83.人参皂苷Rh
84.(24S)�踩瞬卧碥誐7cd
85.西洋参皂苷F
86.西洋参皂苷L
87.西洋参皂苷L
88.西洋参皂苷L
89.三七皂苷A
第2章 奥克梯隆型三萜皂苷(元)
90.奥克梯隆
91.拟人参皂苷元DQ
92.拟人参皂苷HQ
93.拟人参皂苷F
94.(20R)�材馊瞬卧碥誇
95.拟人参皂苷GQ
96.(24R)�材馊瞬卧碥誈Q
97.拟人参皂苷 RT
98.拟人参皂苷RT
99.拟人参皂苷 G
100.拟人参皂苷 G
第3章 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元)
101.齐墩果酸

前言/序言

人参(Panax ;ginseng ;C�盇�盡eyer)系五加科(Araliacede)人参属(Panax)植物,主要产于中国东北及朝鲜半岛,素有“百草之王”的美誉。
人参有三大属性:传统中药属性、现代中药属性和文化属性。
(1)传统中药属性我国最早的医药名著《神农本草经》记述:人参“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益智,久服轻身延年”。具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等功能;人参甘、微苦,平;人参归脾、肺、心经;大量的处方中包含人参,且多为君药入药。
(2)现代中药属性现代中药化学研究表明,人参含有人参皂苷、人参多糖、人参多肽、人参炔醇、人参蛋白等有效成分;现代医学和药理学证明,人参具有抗肿瘤、调节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免疫系统、抗心律失常、抗溶血等多重药理活性作用。现代中药制剂中,有的只含人参,有的包含人参、人参皂苷单体、人参总皂苷或人参总多糖有效部位、人参不同药用部位等。
(3)文化属性人参有许多美好传说,如人参姑娘、人参娃娃;描述人参药效方面称人参为“仙草”,可“起死回生,返老还童”;人参文化属性也在价格方面给予充分体现,如1棵野山参卖出300万元价格。
人参为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的健康提供了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的保障,为世人所瞩目,因而潜心研究人参的科研人员越来越多,层次越来越高,人参皂苷作为人参主要有效成分,是科学家关注的焦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分离手段不断提高,不同结构修饰方法被引入,在提高了人参的生物活性同时,扩大了人参的利用范围,随之而来的是不断有微量的、新的人参皂苷被发现,归纳总结人参皂苷的特征结构、总结核磁共振波谱规律、编辑人参皂苷NMR标准图谱是十分必要的。
本书共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总结了存在于人参、西洋参及三七中人参皂苷(元),以及通过结构修饰或转化的人参皂苷,首次将人参皂苷在达玛烷型、齐墩果酸型、奥克梯隆型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分为83种特征结构,在每种特征结构中分别以结构式、结构特征、NMR谱特征、化合物与文献加以阐述。
下篇--选择了代表性100个人参皂苷或苷元,分别以中文名、系统命名、结构式、1H ;NMR、13C ;NMR、HMQC、HMBC谱、局部相关放大谱、C、H信号全归属表加以描述,力争达到具有代表性、适用性、科学性。
本书中记载的人参皂苷或苷元NMR谱,部分为引用文献,并进行了科学整理,在此对其作者表示感谢!
在编著的过程中,因水平有限,书中肯定有许多不足之处,敬请广大同行及学者给予斧正!
李平亚
2011年7月于长春

《现代生物化学技术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生物化学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关键应用,旨在为生物科学、医药研发、食品科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教师和学生提供一本深入且实用的参考教材。全书内容涵盖了从基础的分子分离纯化到复杂的基因调控与蛋白质组学分析等多个层面,力求展现当代生物化学研究的广阔图景和技术深度。 第一部分: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技术 本部分重点阐述了如何高效、高纯度地获取目标生物大分子。 第一章: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 详细介绍了基于物理化学性质差异的分离技术。首先,从盐析与等电点沉淀入手,阐述了蛋白质溶解度和等电点对初步分离的指导意义。随后,深入探讨了层析技术的核心原理与操作细节。 亲和层析(Affinity Chromatography):作为高选择性的纯化手段,本书详细讲解了配体设计、介质选择以及针对特定靶点(如His-tag、抗体结合位点)的层析策略,包括流速控制、洗脱梯度优化等实践要点。 离子交换层析(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区分了强/弱阴离子和阳离子交换剂的特性,并提供了在不同pH环境下优化离子强度梯度以实现精细分离的案例分析。 凝胶过滤层析(Gel Filtration/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着重讲解了分子量测定原理、填料孔径选择对分辨率的影响,以及在多肽和蛋白质复合物分离中的应用。 此外,书中还收录了电泳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SDS-PAGE、等电聚焦电泳(IEF)以及二维电泳(2DE)在高分子量蛋白质组分析中的应用,并对高效液相色谱(HPLC)在蛋白质分析中的定量和定性作用进行了深入剖析。 第二章:核酸的分离与分析 本章聚焦于DNA、RNA的提取、纯化和初步分析。内容涵盖了酚氯仿抽提法的改进型操作、硅胶柱吸附法的机制,以及针对不同生物材料(如植物组织、微生物细胞壁)的优化方案。在核酸分析方面,重点介绍了核酸电泳(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的分辨率差异,以及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核酸浓度和纯度评估中的应用标准(如A260/A280比值)。 第二部分:分子结构解析与相互作用研究 理解生物分子的三维结构和动态相互作用是现代生物学的核心。本部分集中探讨了高分辨率解析技术。 第三章:蛋白质高级结构解析技术 X射线晶体学(X-ray Crystallography):系统介绍了蛋白质结晶的条件筛选、数据收集(衍射图谱解析)、相位问题解决(分子替代法、SAD/MAD法)以及最终三维模型构建与验证的流程。特别强调了新型重原子标记技术对解析复杂结构的贡献。 冷冻电子显微镜(Cryo-EM):作为革命性的结构生物学工具,本书详细阐述了从样品制备(单层/微孔膜)、数据采集(高能电子束成像)到三维重建(2D分类、3D重建算法,如单粒子重建法)的全过程。重点讨论了Cryo-EM在解析膜蛋白和大型分子机器结构中的优势。 核磁共振波谱(NMR Spectroscopy):侧重于溶液状态下蛋白质的结构测定和动力学研究。阐述了多维NMR(如HSQC, TOCSY, NOESY)在解析骨架和侧链位移上的应用,以及弛豫时间测量在蛋白质柔性分析中的价值。 第四章: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实时监测 本章专注于体外(in vitro)和表面(on-surface)的相互作用分析。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详细解释了SPR的“基线漂移”校正、传感器芯片的准备、配体固定化方法以及动力学参数($k_a, k_d, K_D$)的精确计算。书中包含了针对低亲和力分子对和寡聚体结合研究的实用技巧。 生物层干涉仪(BLI):介绍了与SPR相媲美的技术,重点对比了其在样本准备的便捷性和对小分子测定的适用性。 等温滴定量热法(ITC):阐述了ITC在直接测量结合热力学参数($Delta H, Delta S, K_D$)中的不可替代性,并提供了解决高/低结合焓值样品处理的建议。 第三部分:基因工程与分子生物学工具 本部分涵盖了在分子水平上操作和分析遗传物质的现代方法。 第五章:基因克隆与表达系统 详述了从目标基因的PCR扩增到质粒构建的全过程。重点讨论了限制性内切酶消化与连接技术的效率优化,以及Gibson Assembly和Golden Gate Assembly等无缝克隆技术在复杂基因线路构建中的应用。同时,对比分析了原核表达系统(E. coli)、酵母系统(Pichia pastoris)以及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CHO, HEK293)在蛋白质表达量、翻译后修饰(PTMs)方面的优劣及选择标准。 第六章:高通量测序技术与基因组学 本书系统梳理了二代测序(NGS)技术,包括Illumina平台的边合成边测序原理,以及在全基因组重测序(WGS)、RNA测序(RNA-Seq)和ChIP-Seq等应用中的数据预处理、比对和差异分析流程。此外,对单细胞测序技术(scRNA-seq)的样本制备、文库构建和生物信息学降维聚类方法进行了专题介绍。 第七章: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前沿 蛋白质组学:重点讲解了基于质谱(MS)的定量分析技术,包括iTRAQ、TMT等标记策略,以及非标记定量(如Label-Free)的流程。阐述了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TMs,如磷酸化、糖基化)的鉴定策略,特别是选择性富集技术。 代谢组学:介绍了针对小分子代谢物的GC-MS和LC-MS/MS的分析流程,强调了稳定同位素标记在代谢流分析中的关键作用,并对代谢谱数据的统计学解析和通路富集分析进行了指导。 第八章:生物信息学基础与数据解读 鉴于现代实验数据的爆炸性增长,本书提供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入门指南。内容涵盖了序列比对(BLAST, ClustalW)、结构预测(如AlphaFold/RoseTTAFold的原理简介)、基因功能注释(GO, KEGG)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在理解蛋白质柔性中的初步应用。强调了数据可视化和结果可重复性的重要性。 结语 《现代生物化学技术与应用》不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部方法论的集合。它旨在帮助读者建立严谨的实验思维,掌握从实验设计、数据获取到最终结果可靠性验证的完整链条,从而推动生物化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本书结构清晰,图表丰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实验室必备的工具书。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体验,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深度冥想。内容编排的逻辑性是如此严密,以至于我常常会忘记时间。它不是那种读完就扔的快餐读物,而是一本需要反复“品味”的参考宝典。每当我在实验中遇到新的化合物结构,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翻开这本书,去寻找它在不同溶剂、不同温度下的可能表现。作者对每一个谱峰的细微差异都进行了详尽的注解,比如溶剂残留对基线的影响,或者样品浓度过高导致的峰形畸变,都一一被纳入考量范围。这种对“不完美”的预判和指导,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实践经验,远超那些只提供理想化数据的教科书。我甚至开始关注作者在撰写过程中所采用的特定仪器型号和参数设置,这让我开始反思我们实验室仪器的优化方向,引发了更多关于实验方法的深入思考。

评分

我是一名初涉质谱分析领域的研究生,拿到这本图谱时,说实话,心里是有些忐忑的,担心那些高深莫测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二维谱图会让我望而却步。然而,这本书的编撰思路简直是为我们这种“跨界学习者”量身定制的!它没有直接抛出晦涩的数学模型,而是采用了大量的“情景导入”和“案例对比”的方式来讲解。例如,在解释某个特定氢原子在不同取代基影响下的化学位移变化时,作者竟然巧妙地引用了古代药典中对人参不同部位药性的描述作为对比,将抽象的波峰与具体的生物活性联系起来。这种跨学科的叙事手法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让我感觉不再是在啃一本冰冷的工具书,而是在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兼化学家进行现场教学。读完前几章,我对NMR在天然产物分离纯化中的核心作用有了全新的、更加直观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价值是无可挑剔的,尤其对于那些长期与药用植物化学成分打交道的实验室而言,它简直就是一本“救命稻草”。我所在的药物分析室最近正在进行一批新型人参皂苷衍生物的结构确证工作,遇到了几个关键的结构异构体分离难题。过去,我们不得不频繁地在各种国际期刊上翻找零散的参考数据,耗时费力。自从有了这本图谱,情况有了质的飞跃。它系统地收录和整理了最权威、最标准化的NMR数据,特别是那几张高分辨率的¹³C和DEPT谱图,清晰度高到让人惊叹。我们直接将自己的原始数据与书中的标准图谱进行叠加比对,快速锁定了几个先前模糊不清的甲基信号归属。这不仅大大加速了我们的项目进度,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的“标准”本身,为我们后续的论文撰写和专利申报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据链。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封面采用了哑光纸质,手感沉甸甸的,那种高级的触感让人爱不释手。主色调是深邃的蓝色,搭配烫金的标题“人参皂苷NMR标准图谱”,在灯光下闪烁着低调而奢华的光芒。打开内页,纸张的克重和白度都达到了专业级别,墨迹清晰锐利,即便是最复杂的谱图也能看得一清二楚,完全没有廉价印刷品的毛边或墨点扩散。排版布局极其考究,图表之间的留白恰到好处,使得阅读过程非常舒缓,不会因为信息量过大而感到压迫。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过渡页的设计,每次翻到新篇章,都有一个精美的植物插画作为引子,立刻将读者的心绪拉入到草本的芬芳与科学的严谨之中。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体现了出版方对专业领域读者的尊重,光是抱着它在书房里把玩,就感觉自己获得了某种无形的知识加持,绝对是书架上值得珍藏的“硬通货”。

评分

坦白说,我最初购买这本书是抱着一种“知识储备”的心态,期望它能让我看起来更专业。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它带来的远不止是理论上的充实。书中穿插的一些关于人参皂苷研究历史的小插曲,比如某个关键单体的分离是如何耗费了科学家们数十年的心血,这些故事极大地激发了我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它不仅仅是数据和图表的堆砌,更像是一部微缩的“天然产物化学史”。当我看到那些复杂的图谱被作者一步步拆解、命名、最终还原为清晰的分子结构时,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对科学美学的震撼。这本书培养了一种严谨治学的态度,教会我们如何用最精确的工具去解读大自然的复杂语言,让原本冰冷的波谱数据,变得有血有肉,充满生命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