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耐庵著的《水浒传(五十年代版共26册)》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作品在思想内容和文学艺术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一 九纹龙史进
二 鲁智深
三 野猪林
四 林冲雪夜上梁山
五 杨志卖刀
六 智取生辰纲
七 石碣村
八 宋江杀惜
九 狮子楼
十 快活林
十一 清风寨
十二 闹江州
十三 李逵下山
十四 三打祝家庄
十五 高唐州
十六 大破连环马
十七 三山聚义
十八 闹华山
十九   大名府
二十 曾头市
二十一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二十二 李逵元宵闹东京
二十三 燕青打擂
二十四 黑旋风扯诏
二十五 两破童贯
二十六 三败高俅
这套书真是让人爱不释手!我记得小时候家里条件一般,能看到连环画已经是件奢侈的事了,更别提能拥有这样一套经典全集。这批五十年代的版本,光是那种泛黄的纸张和独特的油墨味道,就带着一股浓浓的历史沉淀感,每次翻开,都仿佛能穿越回那个年代,感受老一辈人对艺术和文学的热忱。画风上,相较于后来的版本,它保留了更朴素、更贴近民间审美的线条和色彩,虽然有些地方现在看来可能略显粗犷,但正是这种质朴,才最能体现《水浒传》那股子豪迈不羁的江湖气。每一个场景的构图都极其讲究,寥寥数笔,人物的神态、场景的氛围就立刻跃然纸上。比如武松打虎那一回,画师对老虎的凶猛和武松的英勇的刻画,对比度极强,让人看后心潮澎湃,远比单纯的文字描述更有冲击力。对于我们这些怀旧的人来说,这不仅仅是阅读,更是一种文化寻根的过程,它承载的不仅是故事,还有那个特定历史时期下的艺术印记。而且这套书的开本设计也十分巧妙,虽然是“大图大字”,但整体拿在手里分量适中,非常适合细细品味那些精致的细节,是真正值得珍藏的宝贝。
评分我最近在给我的孙子挑选一些中国古典文学的启蒙读物,跑遍了各大书店和网络平台,最后被这套《水浒传》连环画深深吸引住了。它的文字量控制得恰到好处,对于刚接触传统名著的孩子来说,既不会因为篇幅过长而产生畏难情绪,又能保证故事情节的完整性,真正的做到了“少儿版”的精髓。最让我欣赏的是它的叙事节奏感,它不像某些现代改编版本那样过度美化或简化,而是忠实地保留了原著中那些快意恩仇、侠肝义胆的核心精神。画师对人物的性格刻画真是出神入化,李逵的鲁莽直率、宋江的隐忍周全,仅仅通过人物的站姿和面部表情就能清晰分辨出来。我试着让孙子跟着图画先理解情节,再配上那些简洁有力的旁白文字,他阅读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这比直接让他去啃厚厚的原著要有效得多。这套书的意义在于,它用最直观的视觉语言,为孩子们搭建起了一座通往传统英雄史诗的桥梁,非常实用且富有教育意义。
评分我是在一个老书论坛上被安利购买这套连环画的,主要是想找回一些童年回忆。这套五十年代的版本,其独特之处在于它对传统戏曲艺术的借鉴和融合非常明显。你可以清晰地看到舞台化的布景处理,人物的动作造型也常常带着一种程式化的美感,比如某些打斗场面的动态定格,颇有皮影戏或地方戏曲的身段韵味。这种艺术处理方式,使得《水浒传》中那些激烈的冲突,在视觉上反而多了一层含蓄的古典韵味,而不是单纯的暴力呈现。对于研究中国通俗文学插画发展史的人来说,这套书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此外,这套书的装帧虽然简单,但极其耐用,厚实的纸板封皮,即使经历了数十年的岁月洗礼,依然能保持相对良好的形态,这本身就是一种对质量的承诺。我把它放在书架上,光是看着它的侧影,就觉得心里踏实,它代表着那个时代对于文化传承的认真态度。
评分我最近开始系统地阅读中国古典文学的普及版,这套《水浒传》是我的意外收获。它成功地在“少儿版”的定位和“名著”的厚重感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它不是那种为了迎合孩子口味而做的低幼化处理,而是保留了原著中对忠义、反抗精神的探讨,只是将表达方式变得更易于消化。比如,关于“替天行道”的解读,不同于后世的复杂阐释,这里的插图直接而有力,让孩子能迅速抓住核心价值观。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套书的“全26册”的完整性。很多零散的连环画故事集往往会有缺失或重复,但这套书的编排逻辑清晰,每册之间承上启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叙事链条。它让我这个成年读者也重新梳理了一遍对《水浒传》的理解,发现了很多在阅读文字版时容易忽略的视觉细节和人物情绪的微妙变化。这是一套值得所有家庭拥有的、跨越年龄层的优秀读物。
评分说实话,最初买这套书是有点冲动的,毕竟五十年代的版本,品相是个大问题。但拿到手后,我简直惊喜万分,那份对“经典”的尊重感扑面而来。这些画作的艺术水准,绝对不是现在流水线产品能比的。每一册都像是一个微型的艺术展览,即便是对故事情节烂熟于心,你还是会忍不住停下来研究那些场景的布局和人物的衣纹动态。例如,在描绘梁山聚义的场面时,画师运用了非常高超的群体构图技巧,即便人物众多,却丝毫不会显得拥挤混乱,反而衬托出那种“英雄汇聚”的磅礴气势。另外,不得不提的是这种“大字”的设计,对于我们这些视力不如从前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不需要费劲眯眼去辨认那些小楷,可以更专注于画面和文字的交融。这套书体现了老一辈艺术家们对“为人民服务”的艺术信念,他们是用心在做内容,而不是只想着做生意。这是我们现在购买任何版本都难以复刻的宝贵体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