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人文六讲》的原名是《人文今朝》,现应编者的要求改为这个题目,似乎添加了一点学者演讲的课堂味道。其实我本来的用意与学术无关,在原序中已经说得很清楚。然而后来发现,香港读者看这本小书的还是以学生居多,他们或者希望从中得到一定所谓“通识教育”的端倪,而社会大众恐怕依然不闻不问。看来我的身份还是学者。也许,用《人文六讲》这个书名,更名正言顺。
然而简体字版的篇幅增多了,也是应编者的要求。内地出版界似乎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一本书至少应该有十万字以上才像个样子,而本书原文却只有八万多字,因此我又在每一讲后面加上一至两篇与讨论主题相关的文章
(大多是演讲稿或会议发言的补写),也校正了少许编排上的错误,但内容没有更动。这六讲的对象本来是香港,特别是香港的人文危机,所以在行文中不时流露出我的香港生活经验和感受,或许不合内地读者的心态,在此先请包容鉴谅。我希望书中的大部分论题仍然有“普遍性”,所反映的是现今的全球人文危机。
在原序中我也提到:因为在香港大学的演讲用的是英语,所以阅读材料也以英语为主,幸亏当中不少书已经译成中文,有兴趣(或看不懂、买不到原文)的读者,可以参考,但我并没有看过这些译本,也不知译文是否忠实。
作者简介
李欧梵,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博土,香港科技大学人文荣誉博士,现为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曾任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先后执教普林斯顿大学、印第安纳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著有《铁屋中的呐喊:鲁迅研究》、《中国现代作家中浪漫的一代》、《中西文学的回想》、《西湖的彼岸》、《上海摩登》、《狐狸洞话语》、《世纪末呓语》、《寻回香港文化》、《都市漫游者》、《清水湾畔的呓语》、《我的哈佛岁月》、《苍凉与世故》、《又一城狂想曲》、《交响》、《人文文本》等。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学界中人,像李欧梵教授这样兴趣广泛且备受推崇的,绝对是凤毛麟角。李教授对电影、音乐、建筑等都有很好的见解,专业人士也得让他三分。
我见识过李教授苦读的身影,也明白其中甘苦。直到今天,听他满天星斗、才华横溢的演讲,或读他的散文随笔,你都能感觉到,这位名教授一直在认真思考--只不过因不再受学院体制的规约,可以天马行空,自由挥洒。
——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平原教授
目录
简体版小序
《人文今朝》原序
第一讲 序论:全球化下的人文危机
延伸阅读 什么是文化?
第二讲 重构人文学科和素养
延伸阅读 全球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
第三讲 小说的当代命运
延伸阅读 我们现在为什么还要读小说
第四讲 文学与电影:经典的改编艺术
延伸阅读 《文学改编电影》导论:改编的艺术
第五讲 音乐与文化:聆听二十世纪
延伸阅读 音乐与人生
第六讲 田园大都会:人文建筑的愿景
延伸阅读一 动感之都的漫游者
延伸阅读二 四个城市的故事
精彩书摘
我认为任何重大的建筑规划,都应该有三方面的人士参与:第一当然是建筑界,第二是政府和财团(在内地是前者,香港则是后者居多),第三则是公民社会及其代表。目前在中国大陆,几乎没有公民社会的参与,只有少数的建筑师,或以自己的设计,或经由文字论说,提出一些本土性的见解。在此我要特别举出两位。
一位是目前备受尊重的张永和。我觉得他虽然行事低调,但从他的数次演讲和展览中我得到的印象是:他是少数对于中国文化传统潜移默化,而对西方现代建筑也了如指掌的建筑师,他自己的设计风格和库哈斯等人恰恰相反,不重体积的超大特大,也不重形式上的标新立异,而更关注建筑本身的人文意义。在2008威尼斯的建筑双年展,我有幸代表香港参加,也特别参观了中国馆,由他和名作家钟阿城联合设计,展出的竟然是平民居屋的各种照片和用于四川地震重建的木材材料,表面上平庸无奇,但骨子里却充满了中国老百姓的草根意识。张永和甚至故意用库哈斯的“generic”这个字来描写中国的平民住宅--它们平淡无奇,有时更是乱七八糟,但这就是一般人的生活模式。这一个展览,我觉得是一种“表态”,它所反对的就是西方这些建筑大师的傲气(hubris),每个人以建高楼大厦、争奇斗胜为目标,根本不顾一般平民日常生活上的要求,也不顾市容肌理(urban texture)的改变。因此我们要问:到底他们是“为中国而设计”?还是“设计中国”?我认为张永和属于前者,库哈斯和他的国际同行们属于后者,虽然库哈斯还领导他的哈佛学生深入珠江三角洲调查,写了一本大书《大跃进》(The Great Leap Forward)。问题是,故意用政治运动的名词作书名,用意何在?我看显然要一跃而改变中国的城乡面貌,并为此一大目标作准备。张永和无此雄心,2009年暑假,他在上海举行的一个讲习班的演讲题目,就叫作“可大可小”,我猜还有“以小窥大”的涵义。
张永和虽然从来不叫口号,但我可以为他杜撰一个:“为人民而设计”。听来颇为反讽,因为在建筑界的关键词中已无“人民”这种字眼,国际大师竞相投标的大多是政府的公共建筑。就以中央电视台(CCTV)所摄制的九集纪录片“为中国而设计”为例,内中选出的九幢新建筑全是官方的公共建筑,计有国家大剧院、鸟巢体育场、首都机场T3航站楼、苏州新博物馆、上海金茂大厦+喜马拉雅中心、广州歌剧院和CCTV新台址,没有一幢是平民居屋。公共建筑在中国当然由政府出钱,人民只有被动地参与(譬如到鸟巢去看奥运比赛),从自己的“生活世界”进入这些大建筑,犹如刘姥姥走进大观园,壮大的景观令人意乱神迷,完全受其主宰。
……
前言/序言
人文六讲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看看书,提高下自己,打发打发时间
评分
☆☆☆☆☆
关于人文非常不错的一本书,推荐
评分
☆☆☆☆☆
现在买书第一反应就是京东了~
评分
☆☆☆☆☆
刚收到,还可以吧,包装无损。
评分
☆☆☆☆☆
讲的很好,但是是学术版的,哈哈,希望有江湖版的
评分
☆☆☆☆☆
[ZZ]写的很好,感觉书还不错 还没有仔细看 东西写得比较详细 “我只要在搜索框内输入[SM]、[ZZ],就会有好多书摆在我面前供我挑选,价格方面还可以打折,这样便捷与优惠的购书方式我怎么可能不选择呢!”经常在网上购物的弟弟幸福的告诉我。据调查统计,当前网上书店做得较好的的网站有京东等。现在大街小巷很多人都会互相问候道:“今天你京东了吗?”,因为网络购书已经得到了众多书本爱好者的信任,也越来越流行。基于此,我打开网页,开始在京东狂挑书。一直想买这书,又觉得对它了解太少,买了这本书,非常好,喜欢作者的感慨,不光是看历史或者史诗书,这样的感觉是好,就是书中的字太小了点,不利于保护视力!等了我2个星期,快递送到了传达室也不来个电话,自己打京东客服查到的。书是正版。通读这本书,是需要细火慢烤地慢慢品味和幽寂沉思的。亲切、随意、简略,给人洁净而又深沉的感触,这样的书我久矣读不到了,今天读来实在是一件叫人高兴之事。作者审视历史,拷问灵魂,洋溢着哲思的火花。人生是一段段的旅程,也是需要承载物的。因为火车,发生过多少相聚和分离。当一声低鸣响起,多少记忆将载入历史的尘梦中啊。其实这本书一开始我也没看上,是朋友极力推荐加上书封那个有点像史努比的小人无辜又无奈的小眼神吸引了我,决定只是翻一下就好,不过那开篇的序言之幽默一下子便抓住了我的眼睛,一个词来形容——“太逗了”。|据悉,京东已经建立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华中、东北六大物流中心,同时在全国超过360座城市建立核心城市配送站。是中国最大的综合网络零售商,是中国电子商务领域最受消费者欢迎和最具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网站之一,在线销售家电、数码通讯、电脑、家居百货、服装服饰、母婴、图书、食品、在线旅游等12大类数万个品牌百万种优质商品。选择京东。好了,现在给大家介绍两本好书: 《爱情急救手册》是陆琪在研究上千个真实情感案例,分析情感问题数年后,首次集结成的最实用的爱情工具书。书中没有任何拖沓的心理和情绪教程,而是直接了当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爱情中不同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单身的会遇到被称为剩男(剩女)的压力、会被家人安排相亲、也可能暗恋无终,恋爱的可能会遇到被种种问题,而已婚的可能会遇到吵架、等问题,所有问题一一给出解决方案。陆琪以闺蜜和奶爸的语重心长告诉你各种情感秘籍,让你一看就懂,一做就成。是中国首部最接底气的爱情急救手册。《谢谢你离开我》是张小娴在《想念》后时隔两年推出的新散文集。从拿到文稿到把它送到读者面前,几个月的时间,欣喜与不舍交杂。这是张小娴最美的散文。美在每个充满灵性的文字,美在细细道来的倾诉话语。美在张小娴书写时真实饱满的情绪,更美在打动人心的厚重情感。从装祯到设计前所未有的突破,每个精致跳动的文字,不再只是黑白配,而是有了鲜艳的色彩,首次全彩印刷,法国著名唯美派插画大师,亲绘插图。两年的等待加最美的文字,[SM],就是你面前这本最值得期待的新作.
评分
☆☆☆☆☆
關乎電影、讀書的部份,作者其他著述里也有
评分
☆☆☆☆☆
该书依作者讲演集成出版
评分
☆☆☆☆☆
非常好,有坐着非常独到的思考,值得购买。送货速度很快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