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鬼谷子(中华经典藏书 升级版)
定价:16.00元
作者:许富宏注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101114669
字数:130000
页码:24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经典的价值和魅力在流光岁影里永不褪色,先贤圣哲的智慧光芒照耀着我们的现代生活。为在古代经典与现代社会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中华书局推出“中华经典藏书”丛书。自2006年推出**辑开始,累计销售上千万册,销售码洋突破1.6亿元,成为广大读者阅读学习国学经典名著的主要版本。为适应时代、市场及广大读者的需求,经过认真调研,中华书局决定推出升级版,从原来的50种调整为60种,其中增补的新书都是堪称经典的名著,其中既有深受读者喜爱的经典名著,也有适合广大师生教学阅读的重要作品。相信书店、读者会更加喜欢升级版的“中华经典藏书”。
内容提要
《鬼谷子》是人类文明“轴心时代”产生的一部奇书,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哲学、政治学、军事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情报学等多种学科,是一部可以被广泛解读的著作。《鬼谷子》提出了“捭阖”、“反应”、“内揵”、“飞箝”、“忤合”、“揣摩”等游说和谋略的原则和技巧,对纵横家学说的理论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它提供的智慧与谋略至今仍对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着指导意义。
目录
捭阖
反应第二
内揵第三
抵巇第四
飞箝第五
忤合第六
揣篇第七
摩篇第八
权篇第九
谋篇第十
决篇第十一
符言第十二
转丸第十三、胠乱第十四
本经阴符七术
持枢
中经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对这类被冠以“升级版”名号的书籍,心里总是存着一丝警惕。它们往往意味着对原著的重新包装和商业化,担心的是在追求“可读性”的过程中,会稀释掉原著的锐度和锋芒。这本《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在阅读体验上确实做到了流畅,文字处理得很现代,节奏感把握得不错,使得那些原本可能让人望而却步的古代论述,变得相对容易消化。但这种“容易消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遗憾。它仿佛将所有的棱角都磨平了,变成了一块光滑的鹅卵石,虽然握在手里很舒服,却失去了原本的野性和力量。我更倾向于那种需要反复咀嚼、甚至需要查阅多本参考书才能勉强理解的原文,因为那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思维的锻炼。这本升级版更像是一份精心准备的“导游手册”,它会带你快速浏览景点,指出哪里是重点,但不会让你真正迷失在历史的迷雾中,去体验那种摸索前行的艰辛和乐趣。
评分购买这本《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是抱着一种“查漏补缺”的心态。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个更现代、更易于理解的视角来重新审视那些古老的智慧。从实际阅读来看,它的排版确实考虑到了现代人的阅读习惯,留白恰到好处,段落划分也更加清晰。但在内容层面,我感觉它更像是一个“安全区”内的解读。它避免了那些容易引起争议或理解偏差的晦涩论点,而是倾向于选择那些最主流、最“政治正确”的解释。这种处理方式虽然降低了阅读门槛,但也无形中阉割了原著中那种挑战传统思维的锐气。我总觉得,真正的经典之所以能流传千古,恰恰在于它能刺破时代的局限性,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这本升级版似乎更专注于“传承”而非“批判性继承”,它把经典打磨得光滑圆润,适合摆放在书架上供人瞻仰,但缺少了那种能让人在深夜里反复品味、甚至与之辩驳的刺激感。
评分这本《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说实话,拿到手的时候心里是有点小期待的。毕竟是“经典”嘛,总想着能从中汲取点不一样的智慧,或者至少是能把那些晦涩难懂的古文给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结果翻了几页,感觉作者在导读和注释上下了不少功夫,看得出来是下了“心思”的。它没有像某些版本那样,只是简单地堆砌原文,而是试图去解释那些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这一点对于初次接触古代典籍的读者来说,无疑是友好的。比如,对于一些关键的历史事件的引用,它会做简要的说明,让读者不至于在阅读过程中感到迷茫。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注释很详尽,但有时候会觉得它更偏向于“学术普及”而非“思想精髓”的挖掘。它像一个耐心的老教师,把每个字词都解释到位,但对于那些深层次的哲学思辨和权谋之术的精妙之处,总觉得还差那么一点火候,就像在吃一道精心烹制的家常菜,味道不错,但少了点让人惊艳的“大餐”的仪式感。总的来说,这是一次相当扎实的入门体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了不错的基础。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和字体选择,给人一种非常“学院派”的印象,显得严谨有余,活泼不足。当我翻开它的时候,立刻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知识气息,但这种气息并不总是令人愉悦的。我发现它在引用和比对不同版本时做得相当细致,可以看出编辑团队在考据上的严谨态度,这一点值得肯定。然而,在对核心概念的阐释上,有时候会陷入一种“百科全书式”的罗列,缺乏一种连贯的、贯穿始终的作者个人声音或解读视角。它更像是一份汇编,一个知识的集装箱,里面装满了各种珍贵的货物,但运输和展示的方式略显单调和机械。我期待的是一个更具个性的“讲解员”,能带着我深入到那些弯弯绕绕的思维迷宫中去探险,而不是仅仅提供一张清晰的平面地图。对于追求知识体系完整性的读者,它或许是极好的工具书,但对于寻求思想共鸣或精神启发的人来说,可能需要多一份耐心去挖掘。
评分我最近在整理书架,看到这套《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忍不住又拿出来翻了翻。它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厚重感”和“实用性”的结合,但这种结合得并不总是那么和谐。从装帧设计上,它确实很有收藏价值,纸张的质地和印刷的清晰度都属于上乘,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仪式感。然而,当我尝试去阅读其中的某些篇章时,发现它的“升级”更多体现在外在的修饰和排版上,而非核心思想的现代阐释。我尤其关注那些关于“治理”和“人际关系”的章节,期待能看到一些超越时空的真知灼见。可惜,很多地方的解读还是比较保守和直白,缺乏那种让人拍案叫绝的洞察力。它像一个保存完好的古董,虽然光鲜亮丽,但内部的机械结构虽然能运转,却少了那种精密的现代调校,让人感觉总是在“看”古人怎么想,而不是“如何用”古人的思想来解决当下的困境。对于那些真正想从中学到点“手腕”的读者来说,可能需要自己再进行深度的二次加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