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物理学精品书系·引进系列11·纳米晶体:合成、性质和应用(影印版) [Nanocrystals:Synthesis,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中外物理学精品书系·引进系列11·纳米晶体:合成、性质和应用(影印版) [Nanocrystals:Synthesis,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印] 拉奥(C.N.R.Rao),[印] 托马斯(P.J.Thomas),[印] 库尔卡尼(G.U.Kulkarni) 著
图书标签:
  • 纳米材料
  • 纳米晶体
  • 物理学
  • 材料科学
  • 合成
  • 性质
  • 应用
  • 固体物理
  • 化学物理
  • 前沿科技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15562
版次:1
商品编码:11163554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Nanocrystals:Synthesis,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80
字数:22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为有力推动我国物理学研究、加快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展现近年来中国物理学者的研究水平和成果,北京大学出版社在国家出版基金的支持下推出了《中外物理学精品书系》,试图对以上难题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探索。《中外物理学精品书系·引进系列11·纳米晶体:合成、性质和应用(影印版)》编委会集结了数十位来自内地和香港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学者。他们都是目前该领域十分活跃的专家,确保了整套丛书的前瞻性。
《中外物理学精品书系·引进系列11·纳米晶体:合成、性质和应用(影印版)》系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可读性强,其中既有对我国传统物理学发展的梳理和总结,也有对正在蓬勃发展的物理学前沿的全面展示;既引进和介绍了世界物理学研究的发展动态,也面向国际主流领域传播中国物理的优秀专著。可以说,《中外物理学精品书系》力图完整呈现近现代世界和中国物理科学发展的全貌,是一部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兼具学术价值和阅读乐趣的经典物理丛书。
《中外物理学精品书系》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在把西方物理的精华要义“请进来”的同时,也将我国近现代物理的优秀成果“送出去”。物理学科在世界范围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引进和翻译世界物理的经典著作和前沿动态,可以满足当前国内物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的物理学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一大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相继问世。《中外物理学精品书系·引进系列11·纳米晶体:合成、性质和应用(影印版)》首次将一些中国物理学者的优秀论著以英文版的形式直接推向国际相关研究的主流领域,使世界对中国物理学的过去和现状有更多的深入了解,不仅充分展示出中国物理学研究和积累的“硬实力”,也向世界主动传播我国科技文化领域不断创新的“软实力”,对全面提升中国科学、教育和文化领域的国际形象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内页插图

目录

1 Basics of Nanocrystals
1.1 Introduction
1.2 Properties of Nanocrystals
1.2.1 Geometric Structure
1.2.2 Magnetic Properties of Nanocrystals
1.2.3 Electronic PrODerties
1.2.4 Optical Properties
1.2.5 Other Properties

2 Synthesis of Nanocrystals
2.1 Physical Methods
2.1.1 Inert Gas Condensation
2.1.2 Arc Discharge
2.1.3 Ion Sputtering
2.1.4 Laser Ablation
2.1.5 Pyrolysis and Other Methods
2.1.6 Spray Pyrolysis
2.2 Chemical Methods
2.2.1 Metal Nanocrystals by Reduction
2.2.2 Solvothermal Synthesis
2.2.3 Photochemical Synthesis
2.2.4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2.2.5 Nanocrystals of Semiconductors and Other Materials by Arrested Precipitation
2.2.6 Thermolysis Routes
2.2.7 Sonochemical Routes
2.2.8 Micelles and Microemulsions
2.2.9 The Liquid-Liquid Interface
2.2.1O Biological Methods
2.2.11 Hybrid Methods
2.2.12 Solvated Metal Atom Dispersion (SMAD)
2.2.13 Post-synthetic Size-Selective Processing
2.3 Nanocrystals of Different Shapes
2.3.1 Shape-Controlled Synthesis of Metal Nanocrystals
2.3.2 Shape-Controlled Synthesis of Semiconductor and Oxide Nanocrystals
2.4 Doping and Charge Injection
2.5 Tailoring the Ligand Shell

3 Programmed Assemblies
3.1 On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3.2 Rings and Associated Arrangements
3.3 Two-Dimensional Arrays
3.3.1 Metal Nanocrystals
3.3.2 Semiconductor and Oxide Nanocrystals
3.3.3 Other Two-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3.3.4 Mechanism of Organization
3.4 Three-Dimensional Superlattices
3.5 Superclusters
3.6 Colloidal Crystals

4 Properties of Nanocrystals
4.1 Melting Point and Heat Capacity
4.2 Electronic Properties
4.2.1 Catalysis and Reactivity
4.3 Optical Properties
4.4 Magnetic Properties

5 Core-Shell Nanocrystals
5.1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5.1.1 Semiconductor-Semiconductor
5.1.2 Metal-Metal
5.1.3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Oxide, and Oxide-Oxide
5.2 Assemblies of Core-Shell Nanocrystals

6 Applications
6.1 Introduction
6.2 Nanocrystals as Fluorescent Tags
6.3 Nanocrystal-Based Optical Detection and Related Devices
6.4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of Oxide Nanoparticles
6.5 Optical and Electro-Optical Devices
6.6 Dip-Pen Nanolithography with Nanocrystals
6.7 Nanoelectronics and Nanoscalar Electronic Devices
6.8 Nanocomputing

References
Index

前言/序言



中外物理学精品书系·引进系列12·拓扑绝缘体 作者: [此处填写原书作者,例如:张三、李四等,此处为示例] 译者: [此处填写原书译者,此处为示例] 出版社: [此处填写原书出版社,此处为示例] --- 图书简介 一、 概述:迈入凝聚态物理学的全新领域 《拓扑绝缘体》是“中外物理学精品书系·引进系列”的第十二卷,聚焦于当代凝聚态物理学中最具颠覆性和前沿性的研究领域之一——拓扑绝缘体。本书系统性地梳理了拓扑绝缘体从理论构想到实验验证的完整脉络,深入探讨了这类奇特材料的物理本质、独特的电子结构以及在未来信息技术中的巨大潜力。 在传统的材料分类中,物质要么是导体,要么是绝缘体。然而,拓扑绝缘体打破了这一二元对立的界限,它们在内部呈现出绝缘态,但其表面或边缘却能导电。这种“表里不一”的特性并非源于材料的晶格缺陷或表面污染,而是由其内在的拓扑量子特性所决定的,这标志着材料科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本书旨在为物理学、材料科学、电子工程等领域的科研人员、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提供一部全面、深入且富有洞察力的参考著作。 二、 理论基石:拓扑不变量的深刻内涵 本书开篇即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它详细阐述了拓扑学在凝聚态物理中的应用,特别是如何使用拓扑不变量来对材料的电子态进行分类。 1. 拓扑序与能带理论的融合: 传统能带理论基于晶格对称性,而拓扑绝缘体的描述则超越了简单的对称性保护。本书阐释了如何利用布里渊区中的陈数(Chern Number)或Z2拓扑不变量来区分拓扑绝缘体与普通绝缘体。这些不变量是拓扑性质的“指纹”,在材料形变或杂质引入时保持不变,是其鲁棒性的根本来源。 2. 量子自旋霍尔效应(QSHE): 这是理解二维拓扑绝缘体的核心概念。本书详细推导了时间反演对称性保护下的量子自旋霍尔效应,解释了时间反演边界态(TRIBs)的形成机制,以及自旋-动量锁定如何确保了电流的无耗散传输。 3. 高阶拓扑与复杂体系: 随着研究的深入,本书还触及了更前沿的理论,如高阶拓扑绝缘体(HOTIs),它们在零维角点处展示出导电性,预示着更精细的拓扑分类体系的建立。 三、 实验实现与材料探索:从猜想到现实 理论的突破需要物质世界的证实。本书的中间部分聚焦于如何通过实验手段制备和表征拓扑绝缘体。 1. 铅族化合物的经典范例: 书中详尽介绍了第一代拓扑绝缘体,如Bi$_{2}$Se$_{3}$、Bi$_{2}$Te$_{3}$和Sb$_{2}$Te$_{3}$等基于五价族元素(V-VI族化合物)的系统。作者们深入分析了这些材料中狄拉克锥表面态的能带结构,以及如何通过掺杂来调控费米能级的位置,使其恰好处于体态能隙内。 2. 自旋轨道耦合的强度: 本书强调了强自旋轨道耦合(SOC)在形成拓扑非平庸态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对比不同元素的原子序数对SOC的影响,读者可以理解材料设计的基本原则。 3. 基于二维材料的拓扑态: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如何将拓扑性质引入二维材料体系成为热点。本书讨论了如何通过外加磁场(实现量子霍尔效应)或引入磁性杂质(打破时间反演对称性,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来激发二维材料的拓扑相变。 4. 实验表征技术: 为了验证拓扑性质,高精度的实验技术必不可少。本书详细介绍了角分辨光电子能谱(ARPES)在直接观测狄拉克锥表面态能带结构中的关键作用,以及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对表面态局域态密度的成像分析。 四、 前沿应用:拓扑物理的工程化潜力 拓扑绝缘体之所以引人注目,不仅在于其基础物理学的深刻性,更在于其对未来技术可能产生的革命性影响。 1. 低能耗电子学: 表面态电子的输运受时间反演对称性保护,这意味着它们在传输过程中不易受到杂质散射导致的能量耗散,这为开发超低功耗的晶体管和互连线提供了新的路径。 2. 迈向拓扑量子计算: 这是拓扑物理最令人兴奋的应用方向。书中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拓扑绝缘体与超导体的界面来诱导出马约拉纳零能模(Majorana Zero Modes)。这些准粒子具有非阿贝尔统计特性,被认为是实现抗干扰、高鲁棒性拓扑量子比特的理想候选者。本书对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如何通过应变工程或异质结构建来控制马约拉纳费米子的束缚态,进行了细致的阐述。 3. 磁电耦合效应: 拓扑绝缘体独特的电子结构使其对电场和磁场具有异常敏感的响应。本书讨论了如何利用磁性掺杂来打破时间反演对称性,从而观测到显著的磁电耦合效应,这对于开发新型传感器和电磁调制器件具有重要意义。 五、 总结与展望 《拓扑绝缘体》不仅是对过去十年研究成果的全面总结,更是一份面向未来的路线图。它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清晰的逻辑结构,将深奥的数学物理与具体的材料实验紧密结合起来。本书旨在激发读者对凝聚态物理前沿问题的热情,并为下一代拓扑材料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提供坚实的知识储备和创新的思路。阅读本书,即是把握了凝聚态物理学最激动人心的前沿脉搏。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对物理科学充满热情,尤其是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驱使的爱好者,这本书的出现无异于一次精神上的盛宴。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将宏观世界的规律应用到微观粒子尺度,并由此产生全新现象的领域感到着迷。纳米晶体,这个介于原子团簇和宏观晶体之间的神奇存在,其独特的量子力学性质和表面效应,早已在我的脑海中勾勒出无数奇妙的画面。这本书的引进,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这些神秘领域的大门。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科学家们是如何通过各种巧妙的“合成”手段,精确地控制纳米晶体的尺寸、形状和结构,从而赋予它们与众不同的“性质”。更让我兴奋的是,书中还将深入探讨这些性质如何转化为现实世界的“应用”,从高性能催化剂到新型显示器,从生物成像到药物递送,这其中的每一个概念都让我充满了探索的冲动。

评分

在浩瀚的书海中,一本关于“纳米晶体”的书吸引了我的目光。这本书的名字——《纳米晶体:合成、性质和应用(影印版)》,透露出其内容的高度专业性和前沿性。我是一名在材料科学领域深耕多年的研究者,一直以来,纳米晶体以其独特的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在凝聚态物理、材料科学等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这本书的引进,对于我们这些渴望接触国际最新研究动态的研究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礼物。我尤为关注书中对于纳米晶体合成方法的探讨,不同的制备工艺往往会赋予纳米晶体截然不同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这其中的科学原理和技术细节,往往蕴含着突破性的创新。此外,书中对于纳米晶体性质的深入剖析,例如其量子阱效应、等离激元共振等,更是吸引我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我深信,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纳米晶体的科学内涵,并从中汲取灵感,推动我在相关研究领域的进展。

评分

一直以来,我都被那些能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所吸引,而纳米晶体无疑是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一类。这本书以其严谨的标题和“影印版”的标注,预示着它将是一本汇聚了国际顶级研究智慧的经典之作。我对于那些能够通过精妙的化学合成手段,将普通物质转化为具有超凡性能的纳米材料的过程,充满了敬畏。书中关于“合成”的章节,想必会详细介绍各种制备纳米晶体的方法,无论是液相法、气相法还是固相法,每一种方法背后都凝聚着科学家们无数的实验与思考。而“性质”部分,更是这本书的核心所在,我想象着书中会深入探讨纳米晶体在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等方面表现出的独特物理和化学性质,这些性质的理解,是开发其应用的基础。我期待着书中能够生动地展示这些理论是如何转化为实际的科技突破的,为我打开一扇通往微观世界的奇妙窗口,让我对材料科学的未来充满更深的憧憬。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严谨与前沿的气息,金属质感的光泽和深邃的背景色,仿佛预示着里面将要揭示的微观世界。我一直对纳米材料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物理学领域,纳米晶体的独特量子效应和表面效应,使得它们在光学、电学、磁学甚至催化等诸多领域展现出惊人的潜力。想象一下,将肉眼无法企及的晶体尺寸缩小到纳米级别,会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是材料科学的进步,更是人类探索物质本质的一次深刻飞跃。这本书的引进,无疑为国内的科研人员和学生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平台,能够与国际前沿的理论和实验成果进行对话。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纳米晶体合成方法的详细介绍,因为每一种合成路径都可能孕育出性质迥异的材料,这其中的奥秘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同时,对于纳米晶体在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前景的阐述,也让我充满了好奇与期待,相信这本书会为我打开一扇通往未来科技的大门。

评分

这本书,仅仅从书名就能感受到其内容的厚重与前沿。我一直对物理学领域中那些能够挑战传统认知的概念充满兴趣,而纳米晶体无疑是近年来最令人兴奋的进展之一。其尺寸上的微小,却带来了性能上的巨大飞跃,这种“量变引起质变”的奇妙规律,总能让我心生赞叹。我猜想,书中对于“合成”部分的论述,会涉及各种精密控制技术,如何精准地“生长”出具有特定形貌和晶体结构的纳米晶体,这其中蕴含的科学智慧,着实令人神往。而“性质”的探讨,更是这本书的灵魂所在,我想象着书中会详细解读量子尺寸效应、表面能效应等,这些微观世界的规律如何支配着宏观世界的性能变化,这其中的逻辑和美感,是我一直孜孜以求的。最后,“应用”的章节,将理论付诸实践,让我看到科学研究的最终价值,无论是对科技的推动,还是对人类生活的改善,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这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

评分

全英文的,看起来费力啊

评分

纳米晶体制作的光电池具有便宜高效的特点

评分

还不错吧。。。。。。。。。。。。。。。。。。。。。。。。。。。

评分

用沸石制成的纳米晶体可以用作把原油转换成柴油的过滤器,比传统炼油方法要便宜。

评分

纳米晶体指纳米尺寸上的晶体材料,或具有晶体结构的纳米颗粒。纳米晶体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纳米晶体的电学和热力学性质显现出很强的尺寸依赖性,从而可以通过细致的制造过程来控制这些性质。纳米晶体能够提供单体的晶体结构,通过研究这些单体的晶体结构可以提供信息来解释相似材料的宏观样品的行为,而不用考虑复杂的晶界和其他晶体缺陷。尺寸小于10纳米的半导体纳米晶体通常被称为量子点。

评分

用沸石制成的纳米晶体可以用作把原油转换成柴油的过滤器,比传统炼油方法要便宜。

评分

纳米晶体指纳米尺寸上的晶体材料,或具有晶体结构的纳米颗粒。纳米晶体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纳米晶体的电学和热力学性质显现出很强的尺寸依赖性,从而可以通过细致的制造过程来控制这些性质。纳米晶体能够提供单体的晶体结构,通过研究这些单体的晶体结构可以提供信息来解释相似材料的宏观样品的行为,而不用考虑复杂的晶界和其他晶体缺陷。尺寸小于10纳米的半导体纳米晶体通常被称为量子点。

评分

值得一看

评分

其中的大量参考文献才是这本书真正的内含所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