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象----外周血细胞图谱+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附光盘)共2本 | ||
| 定价 | 228.00 | |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6年12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无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共2本 | |
| 字数 | 共2本 | |
| ISBN编码 | 9787117233231 | |
--------------------------------
血象----外周血细胞图谱+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附光盘)共2本
血象----外周血细胞图谱 书号 9787117233231 158.00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附光盘) 书号 9787117124102 70.00
*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血细胞的发育 一、成熟细胞 二、幼稚细胞 三、原始细胞 第三章 外周成熟血细胞形态学 一、中性粒细胞 二、嗜酸性粒细胞 三、嗜碱性粒细胞 四、淋巴细胞 五、单核细胞 六、红细胞 七、血小板 八、细胞凋亡及坏死 九、其他 第四章 外周异常血细胞形态学 一、粒细胞系统 二、淋巴细胞系统 三、单核细胞系统 四、红细胞系统 五、浆细胞系统 六、巨核细胞系统 七、其他细胞 八、血液病原体 九、其他物质 第五章 各种类似成分的鉴别 一、鉴别各种细胞的注意事项 二、各种类似细胞等的鉴别 第六章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 一、血涂片的标本 二、血涂片的制备 三、血涂片的染色 四、血涂片的观察 五、血涂片的结果报告 六、血涂片的复检 七、血涂片的质量控制 第七章 血液系统等疾病的血常规检验特点 一、正常人 二、红细胞系统疾病 三、急性白血病 四、慢性白血病 五、少见类型白血病 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七、多发性骨髓瘤 八、恶性淋巴瘤 九、骨髓增殖性肿瘤 十、其他白细胞系统疾病 十一、血液寄生虫病等 十二、冷球蛋白血症 第八章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考核 一、血细胞复习 二、白细胞分类 三、临床病例分析 附录 附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 附录2 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推荐的41条自动CBC和DC复检规则 附录3 适用于贝克曼一库尔特血细胞分析仪的中国复检规则释义 附录4 XE-2100自动血细胞技术与白细胞分类涂片复检规则 附录5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分型及标准(1986年天津会议) 参考文献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对于“细微之处”的关注。很多时候,疾病的早期诊断就取决于对那些不易察觉的细胞形态变化的敏感性。而这套书恰恰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作者并没有止步于讲解经典的、典型的细胞形态,而是深入挖掘了那些“边缘”的、容易被忽略的特征。比如,在描述淋巴细胞时,除了常见的核浆比例、染色质形态外,还特别提到了细胞质中可能出现的嗜天兰颗粒、空泡等细微变化,以及它们在不同淋巴增殖性疾病中的意义。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意识到形态学检查的深度和广度远超我的想象。
评分这次购买的《正版现货 血象----外周血细胞图谱+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附光盘)共2本》确实让我眼前一亮。我之前也听说过血象检查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诊断一些血液系统疾病时,外周血细胞的形态学观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这本书的图谱部分,色彩还原度非常高,各种细胞的染色质、核仁、细胞质的细微差别都清晰可见,这对于我这种需要精细观察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书中还附带了光盘,里面应该会有更丰富的教学资源,非常期待深入学习。
评分拿到这套书的时候,我最先注意到的是《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这本书的排版。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也很舒服,阅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力。书本的纸张质量也很好,厚实且不易反光,即使在灯光下看,也不会觉得刺眼。内容方面,我主要关注的是那些关于细胞识别的文字描述。书中的讲解非常细致,从正常细胞的形态特点,到各种异常细胞的细微差异,都一一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特别是那些关于鉴别诊断的部分,简直是救星,让我一下子茅塞顿开,很多之前模糊不清的概念都变得清晰起来。我还特别留意了书中所举的病例,这些真实的临床案例,比单纯的理论讲解要生动得多,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也看过不少关于血细胞形态学的书籍,但很少有像这套书这样,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的。特别是那本《外周血细胞图谱》,简直就是一本“活的教科书”。里面大量的图片,涵盖了从白细胞、红细胞到血小板的各种形态,而且图片的质量非常高,放大后细节都看得一清二楚。我经常会拿自己的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去和书中的图片对比,这种“图文并茂”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我的辨识能力。而且,书中的图片并非简单的罗列,而是配以详细的文字说明,解释了每种细胞的特征、数量以及与疾病的关联。
评分我非常欣赏这本书在学术严谨性上的追求。每一章节的论述都基于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引用的参考文献也相当权威。对于一些有争议的观点,作者也给出了比较客观的分析,并且提供了不同学派的看法,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在临床上做出准确判断的人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我特别喜欢作者在介绍某种特殊细胞时,会详细说明其在不同疾病状态下的表现,以及可能出现的误诊因素。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血细胞形态学的精髓,而不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非常精美,拆开快递的时候就感觉非常惊喜。外面的纸箱结实牢固,里面用泡沫填充得满满当当,一点磕碰的痕迹都没有。两本书的封面设计都相当专业,看得出来出版社在装帧上花了不少心思。其中一本《外周血细胞图谱》更是色彩鲜艳,图片清晰,光是翻阅一下,就被那些高质量的彩色显微照片所吸引。我是一名临床检验技师,平时工作中经常需要接触到血象的检查,所以对这类书籍的需求一直很大。这本书的市场价格也算是物有所值,考虑到附带的光盘和两本内容的互补性,这个定价还是很合理的。物流的速度也挺快的,没过多久就收到了,包装完好无损,让我对这次购物体验非常满意。
评分在我看来,这本书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其“系统性”。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一些细胞的图片和名称,而是将外周血细胞的形态学检查技术,从标本采集、染色、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分类计数、形态学分析,以及最后的报告解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这种系统性的梳理,对于初学者来说,能够建立起一个清晰的学习框架,避免走弯路。而对于有经验的检验人员来说,也能帮助梳理和巩固已有的知识,发现自己可能存在的盲点。
评分拿到书之后,我花了一些时间去翻阅,感觉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扎实。特别是《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这本书,里面的讲解非常系统,从基础的细胞识别,到复杂的鉴别诊断,都写得很透彻。作者在讲解过程中,经常会穿插一些临床案例,这些案例的分析非常到位,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是如何应用于实际诊断的。我尤其关注了书中关于恶性肿瘤细胞与反应性增生细胞鉴别的章节,这部分内容对临床诊断至关重要,作者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其光盘内容的实用性。虽然我还没来得及全部看完,但初步尝试了一下,发现光盘中的多媒体素材非常丰富。它不仅包含了大量的细胞图片和视频,还有一些交互式的案例分析。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的医学工作者来说,这种数字化的学习资源是极大的补充。特别是那些动态的细胞形态展示,能够更直观地帮助我理解细胞的运动和变化过程,这在书本上是很难实现的。我甚至可以用光盘中的素材来辅助我的科室培训,效果肯定会非常好。
评分作为一名医学影像科的医生,我平时接触血液学检查的比例并不算很高,但每次碰到需要解读血象报告的时候,总会感到一丝力不从心。这套书的出现,正好弥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短板。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清晰地理解血细胞的演变过程,以及它们在各种生理病理状态下的形态改变。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比较通俗易懂,虽然是专业书籍,但并没有过多使用晦涩难懂的术语,这让我这个非血液学专业的医生也能相对轻松地进行阅读和学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