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如今经典名著,圣贤言论,流传数千年而不废。封建社会中,孟子所倡导的人伦礼仪是人立身行事的准则,上至皇室贵胄,下至贩夫走卒,都以此为教典,不敢有丝毫逾越。宋代以后更与《论语》、《大学》、《中庸》同列为四书,成为当时蒙学入门的科举考试的必读书。世人若是要明智仁义,不可不读《论语》,亦不可不读《孟子》。
如果说先秦时代的儒家思想像一双健康美丽的天足,在后来封建统治者的大力宣扬下,孟子的思想就被慢慢地束缚、扭曲成一双金莲。所以,如果要细究儒家思想的根本,其方法,唯有研究先秦儒教大家著述一途。《荀子》就是一部很好的研读范本。本套丛书有以下特点:
1、本套双色插图线装版丛书为纯手工线装,大16开本,简体竖排,双色印刷,装帧精美。
2、内容上选择底本,并配有精美插画及详细注解,栏目清晰,内容全面明朗,使读者的阅读过程更加轻松。
3、本书对生僻字、多音字、古今异音字进行随文注音,以确保读者流畅阅读。
4、书中每篇文章均设有题解、注释、译文,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各篇原文,令读者更易吸收流传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
5、外观上函套包装,整体美观大方,气质典雅,古香古色,实为收藏与馈赠之上佳珍品。
《孟子》现存7篇,主要记载了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及其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孟子大力宣扬孔子学说,把孔子的“仁学”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他还提出“性善论”,作为“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他主张法尧舜,制井田,提倡“尚贤”、“薄赋”、行“王道”;在君民关系上,他主张“民贵君轻”。“行百里者,半于九十”、“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激发了我们智慧的火花。本书是继《论语》以后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荀子》为战国时人荀况所著,是一部阐述先秦儒家思想的著作。荀况,即为荀子,是战国时代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他创立了被称为“孙氏之儒”的儒家支派,与以“孔儒正宗”自居的“思孟一派”相对立。其实无论苟子、孟子,他们的思想都是在孔子的儒家思想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形成的,是对孔儒之道改造升华的产物。《荀子》以孔子“仁”的思想为核心,重视“礼”,重视人为的努力,重视圣人对世人的教化,并反对神秘主义,反对墨家的鬼神之说,这些都是在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中,被统治者掩盖的儒家思想的精华。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荀子是战国末叶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也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与孔子、孟子一起,被称为是先秦儒学最重要的三个人物。荀子本名况,又号荀卿(汉代人避汉宣帝讳,改称孙卿),赵国人,生卒年代已经无考,大约在公元前298-公元前238年间。根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是二儒者(荀子与孟子),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
——韩愈
★于成、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成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
——司马迁
★愚窃尝读其全书,而知荀子之学之醇正,文之博达,自四子而下,洵足冠冕群儒,非一切名、法诸家所可同类共观也。
——谢墉
《孟子》
第一篇 梁惠王章句上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一篇 梁惠王章句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二篇 公孙丑章句上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二篇 公孙丑章句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三篇 滕文公章句上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三篇 滕文公章句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
最近工作压力挺大的,总想找点能静心的方法。偶然间发现了这套书,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回来。每天晚上睡前,不再刷手机,而是泡一杯清茶,慢慢地翻阅几页。那种感觉很奇妙,仿佛外界的喧嚣都被隔绝了,只剩下文字的节奏和思想的碰撞。它的排版设计非常讲究,留白恰到好处,阅读起来眼睛不累。而且,线装书的装订方式,让你在阅读时不得不慢下来,去感受每一个字的重量。这对于我这种习惯了快餐文化的人来说,是一种难得的心灵净化过程。我发现,每当我感到迷茫时,重新回到这些先贤的论述中,总能找到一种内心的秩序和安宁。这套书不只是一套学术读物,它更像是我在这浮躁时代里,找到的一块精神避风港。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这些古代经典是有点望而却步的,总觉得它们太遥远、太高深莫测。但真正开始读这套《孟子·荀子》之后,才发现我的顾虑完全是多余的。它里面的注解和翻译相当到位,没有那种故作高深的腔调,而是用现代人能理解的语言娓娓道来。我尤其欣赏它对核心思想的梳理,把两位圣贤在人性、政治、教育等方面的观点做了清晰的对比和阐述。比如,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在这套书中被解释得层次分明,而不是简单地对立。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古代的社会思想有了一个更立体、更深入的认识,不再是停留在教科书上那几句简单的概括。这套书让我深刻体会到,这些两千多年前的智慧,在今天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指导意义,真是受益匪浅。
评分要说这套书最让我满意的一点,那就是它在传承经典的同时,非常注重现代读者的使用体验。我过去买过一些线装书,虽然好看,但翻起来特别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弄坏了。而这套书在保持了古典美学的同时,在耐用性上做得很好,日常的翻阅完全没有问题。而且,四册的套装结构划分得非常合理,让我可以有针对性地阅读孟子或荀子的特定主题。我发现自己对“仁政”和“法治”的理解,在这套书的对比阅读中得到了极大的深化。它不是简单地把两人的文章堆砌在一起,而是通过一种巧妙的编排,引导读者去思考“异同”与“互补”。总结来说,这是一套集美观、实用、学术价值于一体的佳作,非常推荐给所有对中国传统思想感兴趣的朋友们。
评分我是一名中文系学生,经常需要参考不同版本的经典著作来做研究。这套《国学典藏·线装书系》的出现,对我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特别是它双色插图的设计,我注意到,有些图是古代的拓片或者相关的历史场景复原图,这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研究素材。更重要的是,它在校对和版本选择上似乎非常严谨,相比我之前读过的其他版本,它在一些关键的引文出处上标注得更清晰明确,这在学术写作中至关重要。我特别喜欢它在篇章结构上的处理,逻辑性很强,便于我进行跨文本的对比分析。这套书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普及读物的范畴,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它是一套值得信赖的工具书和参考资料。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就知道是下过一番功夫的。那种传统的线装风格,配上现代的印刷技术,一下子就把人拉回到古籍的氛围里,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特别有分量。内页的纸张质感也很好,墨色清晰,双色插图的设计更是妙极了,既保留了古籍的韵味,又提升了阅读的直观性,让那些晦涩难懂的篇章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我平时比较喜欢收藏一些有文化底蕴的书籍,这套书绝对算得上是精品中的精品了。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比起那些只有密密麻麻文字的版本要友好太多了。每次翻开,都能感受到一种庄重而又亲切的历史气息,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阅读文本,更是在与古代的智者对话。说实话,现在市面上很多所谓的“典藏版”都是徒有其表,但这一套是真的做到了形神兼备,值得细细品味和珍藏。
评分很好的书,法律学者必读书之一,包装设计都不错,值得拥有
评分很大气,质量也不错,力度大
评分慢慢看 开卷有益 良师益友
评分今天收到书,很好,包装精致,书的质量很好,内容等慢慢品读,不错的一次购物。
评分古籍还是线装的看着有感觉
评分不错,非常不错, 非你妈要十个字
评分书不错,活动买的也算便宜,纸张质量挺好,标注很细致
评分看起来很高打上
评分邮递速度很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