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一个推出原教材作者——吴伟仁教授亲自授权主编,当今惟一中译文本,有效解决“中英文”脱节难题,既可用于英语专业同步学习,也可作为考研复习参考。
实用
  
  《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学习指南1(重排版)》(第一册、第二册)和《美国文学史及选读》(第一册、第二册)是吴伟仁教授主编的文学史与作品选读并重的英美文学精品教程。《英国/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学习指南》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该教程,深受广大英语专业学生和英美文学爱好者的欢迎,成为他们学习和考研不可缺少的参考书。
  随着各大院校对英美文学的重视,广大读者对这套《学习指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不少有益的意见。基于此,由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张强(博士)教授执笔,推出了其修订版。修订版既保留了原《学习指南》的优点,同时适当地补充了部分文学史、文学批评和作品赏析的内容,在提高全套参考书学术价值的同时,帮助读者轻松应对各种英美文学相关考试对文史常识和作品赏析所作的要求。
       吴伟仁,河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石家庄市民盟主任委员、名誉主委,政协河北省第六届委员会委员,省民盟常委、顾问,全国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理事,河北省外国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主要论著有:《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美国文学史及选读》、《拜伦评传》、《论奥尼尔“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唐璜》等。
  
张强,英美文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文学与文化研究。从事过英语本科阶段各基本技能的教学以及研究生阶段文学及翻译方向多门课程的教学,2007年工签赴英任教,在布莱顿大学参与Creative Writing课程教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哲学社科研究后期资助项目1项,参与教育部哲学社科研究项目3项,发表英文专著1部,专业论文10余篇,编著教材2部,译著多部计100余万字。近年来注重跨学科研究,以文化研究为理论框架拓宽文学研究的视野并努力找寻中西城乡文明、体育文化、经贸发展对比研究的新路径。
第一部分 殖民地时期的文学
历史文化背景 
文史要目 
参考译文 
美国第一位作家 
早期新英格兰文学 
威廉?布拉德福德和约翰?温思罗普 
清教徒的思想 
约翰?科登和罗杰?威廉姆斯 
安妮?布雷兹特里特和爱德华?泰勒 
补充说明 
名词解释 
单元练习 
参考答案 
第二部分 理性和革命时期文学
历史文化背景 
文史要目 
参考译文 
补充说明 
本杰明?富兰克林 
文史地位与贡献 
参考译文 
补充说明 
作品选读 
《自传》节选 
作品赏析 
托马斯?佩因 
文史地位与贡献 
参考译文 
补充说明 
作品选读 
《美国危机》节选  
作品赏析 
托马斯?杰弗逊 
文史地位与贡献 
参考译文 
补充说明 
作品选读 
独立宣言(1776)  
作品赏析 
菲利浦?弗瑞诺 
文史地位与贡献 
参考译文 
补充说明 
作品选读 
野忍冬花 
印第安人的坟地 
致凯提?迪德 
作品赏析 
名词解释 
单元练习 
参考答案 
第三部分 浪漫主义文学
历史文化背景 
文史要目 
参考译文 
补充说明 
华盛顿?欧文 
文史地位与贡献 
参考译文 
补充说明 
作品选读 
作者自叙 
睡谷传奇 
作品赏析 
詹姆斯?芬尼莫?库珀 
文史地位与贡献 
参考译文 
补充说明 
作品选读 
最后的莫希干人 
作品赏析 
威廉?卡伦?布莱恩特 
文史地位与贡献 
参考译文  
补充说明 
作品选读 
死之思考 
致水鸟 
作品赏析 
埃德加?爱伦?坡
文史地位与贡献
参考译文 
补充说明 
作品选读 
给海伦
乌鸦 
安娜贝尔?李
鄂榭府崩溃记 
作品赏析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文史地位与贡献 
参考译文 
补充说明 
作品选读 
论自然 
论自助 
作品赏析 
亨利?戴维?梭罗 
文史地位与贡献 
参考译文  
补充说明 
作品选读  
沃尔登 
作品赏析 
纳撒尼尔?霍桑 
文史地位与贡献  
参考译文 
补充说明 
作品选读 
红字 
作品赏析 
赫尔曼?麦尔维尔 
文史地位与贡献  
参考译文  
补充说明 
作品选读 
白鲸 
作品赏析 
亨利?沃兹沃思?朗费罗 
文史地位与贡献 
参考译文 
补充说明 
作品选读 
人生礼赞 
奴隶的梦 
逝去的青春 
海华沙之歌 
海华沙的禁食 
作品赏析 
名词解释  
单元练习 
参考答案 
单元测试
Sample Paper 1 (For Parts Ⅰ& Ⅱ) 
Sample Paper 2 (For Part Ⅲ) 
参考答案
Sample Paper 1 (For Parts Ⅰ& Ⅱ) 
Sample Paper 2 (For Part Ⅲ) 
  第一部分   殖民地时期的文学
  历史文化背景
  文史要目
  同许多国家的早期文学一样,殖民地时期的美国文学主要由一些今天看来很难纳入文学范畴的作品构成。这些作品的创作者大多数也不是作家,他们往往是拓荒者、殖民地首脑或是宗教领袖,如弗吉尼亚的约翰·史密斯(《弗吉尼亚通史》)、普利茅斯的威廉·布拉德福德(《普利茅斯开发史》)、波士顿的约翰·温思罗普(《日志》)、马萨诸塞湾的约翰·科登和罗得岛的罗杰·威廉姆斯等人。安妮·布雷兹特里特和爱德华·泰勒也许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诗人。他/她们在性别、年龄、人生经历、居住地点等方面各不相同,共同的特点就是他/她们都是清教徒。因此,了解殖民地发展的过程和清教徒的思想对于解读殖民地时期的美国文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译文
  17世纪初,在日后纳人美国版图的广袤的北美大陆上,已经零零散散地出现了英国和其他欧洲探险家的足迹。但令人费解的是,他们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来这里定居。而早在16世纪初,西班牙人已经占领了加勒比诸岛、墨西哥以及拉丁美洲的一些地方。17世纪早期,英国人最终在弗吉尼亚和马萨诸塞1定居,奠定了人们熟知的美国主流文化的基础。
  美国最早的殖民者有荷兰人、瑞典人、德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及葡萄牙人等。法国人主要定居在北部沿圣劳伦斯河髴一带,瑞典人定居在特拉华河髴沿岸,荷兰人定居在哈得逊河髵一带,德国人、苏格兰及爱尔兰人定居在纽约和宾夕法尼亚2—带,而西班牙人则定居在弗罗里达3地区。从非洲来的黑人主要分布在新英格兰、中部殖民地和南部地区;美洲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则遍布整个美洲大陆。所有这些人都为美国文明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后来成为美国首批联邦各州的殖民地则大多沿袭英式生活传统袁管理上遵循英式法律,经济上主要由英国支持,连命名也取自英国君主和英国地名,如佐 治亚4、卡罗来纳5、弗吉尼亚6、马里兰7、纽约8、新罕布什尔9、新英格兰10等。
  美国第一位作家
  1607年殖民者在詹姆斯敦开始垦荒,但不到一年,人们便开始产生不满情绪,其中有一个人因抱怨还返回了英国。在一艘船将要离开新英格兰时,约翰·史密斯船长给在伦敦的弗吉尼亚公司写了一封信,并把这封信交给了回英国的船只。他在信中说到,他保证会妥善处理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并且还介绍了这块新大陆的种种优势。1608年,这封信的大部分内容正式出版,文章的题目就是《自殖民地第一次在弗吉尼亚垦荒以来发生的各种事件的真实介绍》。
  约翰·史密斯船长成为了美国第一位作家。人们争相传阅他写的那本小册子,他因此还获得了很高的声誉。欣喜之余史密斯决定去当一名真正的作家。 1612年《弗吉尼亚地图,附:一个乡村的描述》是他的第二本书。同当时其它的一些叙述一样,这本书成为了人们了解这块土地的指南,同时也成为了冒险 家来新大陆进一步扩大这里的种植业的邀请函。
  史密斯一共出版了八本书。部分是关于新英格兰的,并且记录、探讨了新英格兰早期的一些历史。弗吉尼亚公司破产以后,史密斯的个人财富也随之消失。他找到了作为向导的职位,为新大陆拓荒的殖民者提供指南,这些清教徒虽然使用了他编写的书籍和地图,却不大欢迎他这个人。对于那些一本正经的清教徒来说,他显得过于活跃和花哨,甚至有人对他作品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1624年出版的《弗吉尼亚通史》中记录了一个颇为传奇的故事,讲述了史密斯在危险时印第安公主波卡洪特斯14如何救他。正当她的父亲波瓦坦15酋长要砍史密斯的脑袋时,公主用自己的头挡住史密斯,救了他一命。当然这个故事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信的。但无论如何,史密斯的这本书至少保存了有关波卡洪特斯的传说和历史。故事还讲到波卡洪特斯同詹姆斯敦的一个名叫约翰·罗尔夫16的殖民者结了婚,并一同回到了英国。
  史密斯船长可能不是一个谦逊的人,但他却保存了殖民者在詹姆斯敦早期垦荒的历史,在这方面,他所做的贡献无人能比。他不知疲倦地探测了切萨皮克17地区河流和港湾的情况。他早期记录和反映的思想慢慢演变成了美国历史的基本思想:在这块土地上需要的是能在艰苦环境下垦荒的工人,而不是“谦谦君子”袁这种思想又极大地推动了美国边疆的西移。
  早期新英格兰文学
  尽管殖民地时期的弗吉尼亚和南方的文学差异不大,但新英格兰文学打一开始就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思想,内容涉及神学、道德、历史和政治等话题。弗吉尼亚殖民地本是因为商业开发而兴建的,但清教徒来到新英格兰却是为了获得宗教自由。南方各殖民地则几乎全部奉行农业经济,其主要兴趣在于生产烟草牟利。由于南方缺少学校,富裕的种植园主就把他们的孩子们送到英格兰接受教育,或者通过托付给私人教师或送到英国国教教区的教堂让他们接受教育。
  新英格兰的清教徒坚韧耐劳,严格遵守教义。马萨诸塞的殖民者起初准备在这里建立一个神权社会一一个上帝通过教堂进行统一管理的地方,教堂因而成为最高权力机关。这种理念一直激励着最初的殖民者,但人毕竟很难超凡脱俗,现实生活中这种神权统治时常有失公正,有时还过于残忍。尽管清教徒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们意志坚定,目的明确,个性分明,他们同自己选择面对的各种挑战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清教徒在经年累月中逐渐建立起一种同自己宗教信仰一致的新型生活方式,他们注重勤劳、节俭、虔诚和节制。清教徒的价值观也成为了包括各种布道词、书刊和信函等在内的大多数早期美国文学作品一如著名的清教传教士约翰· 科登髴和科登窑马瑟髵的书信一的主导思想。科登窑马瑟一生中写了450多部作品,产量惊人,令人印象深刻,足见其身体力行,极力奉行和宣扬艰苦劳作的清教思想。
  17世纪出现的美国诗人将旧有的欧洲诗歌体裁加以改进,用以表达他们在新环境下的题材。安妮窑布雷兹特里特就是这样的一位诗人。
  补充说明
  美国文学的开端:如果不把篇幅问题和编写习惯考虑在内,那么将“殖民地时期”纳入美国文学,而不考虑“立国”之前美国文学的另一重要成分一印第安文学,就会有种族歧视之嫌。事实上,印第安文学源远流长,形式丰富,如今日益受到美国本土作家的重视。
  清教徒:(清教渊Puritanism)是欧洲宗教改革时代后期在英国出现的一支新教教派。16世纪60年代开始称用,指要求清除基督教圣公会中天主教残余的改革派。在教义上主要受加尔文教0的影响。清教先驱者产生于玛丽一世统治后期流亡于欧洲大陆的英国新教团体当中。清教的兴起则是在伊丽莎白一世时期。清教徒只承认圣经是信仰的惟一权威,强调所有信徒,无论平民还是国王,在上帝面前一律平等。他们信奉加尔文“成事在神,谋事在人”的预定论;主张建立无教阶制的民主、共和的教会,反对国王和主教专权;赞许现世财富的积累,提倡节俭、勤奋的进取精神。这些观点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級的愿望和意志。16世纪80年代清教运动出现高潮。16世纪末受到镇压转入低潮,在斯图亚特王朝时期再次兴起。英国资产阶級革命的领袖均为清教徒。17世纪后半期,清教巳分裂成许多宗派,作为一个政治团体的清教基本上已不存在。清教对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起过重要作用,并对17世纪以后英、美等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宗教等各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英国向北美的移民:此移民活动始自16世纪下半叶,最初旨在建立永久殖民地,其原动力来自对财富的追求(约翰·史密斯语)。“清教徒前辈移民”为了逃避英国国内的宗教迫害远涉重洋,他们并非这一时期移民的主体,如“五月花”号上就只有少数人是虔诚的清教徒,然而他们在精神上处于主导地位; 他们历尽艰辛来到新世界开拓疆土,是因为他们内心的神圣使命感。1630年的 “清教徒移民”的主导思想又有所不同。这一次移民为数众多,思想和物质准备充分,宗教色彩极为浓厚,有“大迁移”之称。在总督温思罗普的率领下,首批“清教徒移民”分乘四艘船于1630年抵达马萨诸塞湾。在航行中,温思罗普在旗舰“阿贝亚”号上,立下发表《基督教博爱的典范》(“AModelofChris- tian Charity冶)的宣言,提出不以发财致富为目的,而要以自已的形式崇拜上帝,建立真正的宗教社会,“修身养性,为上帝、为我们身为其成员的基督教的发展壮大尽更大的力量”。在他心中,清教徒移民目标明确,就是要“寻找一个在适当的政教体制治理下一起生活、相互协调的地方”。他指出,这是与上帝达成的“圣约”,倘若他们不为名利所动,他们将会获得上帝的奖赏,否则主将会降罪于他们。这正是北美“圣约神学”的最初体现。
  。
  名词解释
  1.Massachusetts:马萨诸塞,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一州,为最初的东部13 州之一。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中曾起重要作用。1620年12月21日从英国来的 第一批移民清教徒在本州普利茅斯登陆。1775年列克星敦一康科德一邦克山战役揭开美国独立战争序幕。州内有19条大河,最著名的为康涅狄克河、查尔斯河和梅里马克河。州内有许多著名的大专院校,其中包括1636年建校的哈佛大学和1816年建校的麻省理工学院。
  2.Pennsylvania:宾夕法尼亚,美国最初的东部13州之一。该州先后被瑞典人、荷兰人和英国人统治过。在独立战争前后,是当时军事、经济和政治活动中心。1787年成为加人联邦的第二个州。
  3.Florida:弗罗里达,美国东南部一州,原为印第安人聚居地。1565年,西班牙人侵人弗罗里达,建立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这是在现今美国境 内建立的历史上第一个欧洲殖民地。1845年加人联邦,为美国第27个州。1861 年南北战争时退出联邦,1865年重新加人。Florida —词源自西班牙语,意为 “多花的地方”;该州素有“阳光州”之称,风光绮丽,是美国东部著名的避寒 胜地。
  4.Georgia:佐治亚,位于美国东南部,紧邻弗罗里达州,是最初的东部13 州之一,首府亚特兰大。1732年,英王乔治二世特许英国移民在此建立殖民地。1775—1783年独立战争时期是英、美双方争夺的战场。1788年承认联邦宪法,为加人联邦的第4个州。早期原为印第安切罗基族和克里克族的聚居地。1835—1838年间,印第安人被迫迁往密西西比河以西的保留地,所经之处称为 “切罗基人的眼泪之路”。1861年退出联邦,1870年重新加人联邦。
  ……
  单元练习
  I  Complete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with a proper word or a phrase according to the textbook.
  1. Early in the 17th century,the English settlements in and began
  the main stream of what we recognize as the American national history.
  2. The earliest settlers in America included and .
  3. The first permanent English settlement in North America was established at , in 1607.
  4 . reports of exploration,published in the early 1600s,have been described
  as the first distinctly American literature to be written in English.
  5. There was little of the ferment and zeal that inspired such a tide of litera?ture to flow Puritan New England.
  6. The Puritans had come to New England for the sake of freedom,while Vir?ginia had been planted mainly as a venture.
  …………
  参考答案
  THE LITERATURE OF COLONIAL AMERICA
  I . Complete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with a proper word or a phrase ac?cording to the textbook.
  1. Virginia,Massachusetts
  2. Dutch,Swedes,Germans,French,Spaniards,Italians,Portuguese
  3. Jamestown,Virginia
  4. Captain John Smith’s
  5. religious
  6. religious,commercial
  …………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第一、二册)和《美国文学史及选读》(第一、二册)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吴伟仁教授主编的文学史与作品选读并重的英美文学精品教程。《英国/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学习指南》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该教程,深受广大英语专业学生和英美文学爱好者的欢迎,成为他们学习和考研不可缺少的参考书。
  随着各大院校对英美文学的重视,广大读者对这套《学习指南》提出了更髙的要求和不少有益的意见。基于此,由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张强(博士)教授执笔,推出了其修订版。修订版既保留了原《学习指南》的优点,同时适当地补充了部分文学史、文学批评和作品赏析的内容,在提髙全套参考书学术价值的同时,帮助读者轻松应对各种英美文学相关考试对文史常识和作品赏析所作的要求。
  修订版各分册每一章均包含以下内容:
  (各章)文史要目和(作家)文史地位与贡献:对原教程所划分的各文史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主要文学流派的缘起、发展和特征,主要作家生平和创作、艺术特色及其文史地位与影响等作提纲挈领式的介绍。
  参考译文:将原教程全部内容,包括文史知识、作家生平与创作和作品选读等译成中文,译文准确、流畅、易懂,帮助读者准确把握原教程的内容。
  补充说明:补充部分原教程中受篇幅所限未强调或者未提及的重要的文史知识,介绍相关文史时期和作家研究的新成果、新动向。
  作品赏析:介绍作品主题思想、艺术手段和总体艺术特征,通过对具体文本的分析揭示作品风格特点。
  名词解释:详细解释课文中出现过而未作详细介绍的重点人名、地名、作品名和重大事件等,以补教材之不足。
  单元练习及单元测试:针对原教程的教学重点和相关英美文学测试中常见考点设置试题,题型规范、多样,帮助读者复习巩固有关知识,深入思考有关问题;参考答案给出了前述“文史要目”、“补充说明”、“作品赏析”及“名词解释”等补充部分的英文表达,且部分答案特别详细。
  由于时间所限,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难免有所疏漏,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更多地集中在它能否真正地“指导”我学习。文学史的梳理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和思路,很容易变成一本“摆设”。我希望这本书的“学习指南”部分,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具体的操作性建议。例如,在阅读某个作家或某个时期的作品时,应该关注哪些主题?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如何理解文学的象征意义?甚至是如何做笔记,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讨论,这些细节都至关重要。我尤其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读懂”那些看似晦涩的经典作品,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理解。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分析的框架,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帮助我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此外,作为一本“选读学习指南”,我希望书中提供的选读文本,能够与导读部分形成一种互补关系。也就是说,导读部分要能够提纲挈领地介绍背景、主题和风格,而选读的部分则要能让我在实践中去体会这些理论。我希望这些选读的篇幅能够恰到好处,既有足够的长度让读者进行深入的阅读,又不至于过长而让初学者望而却步。我对这本书的第二个期待,就是它能否成为我自己在面对美国文学作品时,能够独立思考和分析的“启蒙老师”,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评分说实话,拿到这本《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学习指南1(重排版)》,我最看重的还是它的“学习指南”功能。文学史的学习,如果只是机械地记忆人名、年代、作品,那是相当枯燥乏味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我真正地“走进”美国文学的世界。比如,它是否会引导我如何去辨识不同文学流派的特征?如何分析不同作家的写作风格?如何理解文学作品中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意义?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分析案例,通过对某一篇选读作品的细致剖析,来展示如何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理解。例如,在分析一首诗歌时,是否会指导我关注意象、韵律、节奏?在分析一篇小说时,是否会引导我审视情节、人物、主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教会我“如何思考”文学,而不是仅仅“告诉”我文学是什么。我希望它能成为我手中一把打开文学宝库的金钥匙,让我能够独立地探索和欣赏美国文学的魅力。这种能够启发读者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对我而言,是评价一本学习指南是否成功的关键。
评分我对《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学习指南1(重排版)》的期待,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它能否为我提供一个有效的“过渡期”。我知道美国文学史相当庞大,有其自身独特的历史语境和审美习惯。作为一名非母语背景的学习者,我常常感到在理解那些经典作品时会遇到障碍,比如语言的微妙之处、文化典故的缺失,甚至是思维方式的差异。我希望这本书的“学习指南”部分,能够考虑到这一点,提供一些“桥梁”性质的内容。例如,它是否会提供一些对早期美国社会、文化和思想的简要介绍,帮助我理解文学作品产生的背景?它是否会解释一些在美国文化中特有的概念或象征?在选读部分,我希望能够选择一些在语言上相对平易近人,但又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并且在导读中提供必要的文化和语言上的注释。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能够逐渐培养起对美国文学的敏感度和理解力,能够更自信地去阅读和欣赏那些更复杂、更具挑战性的作品,而不会因为初期的困难而感到沮丧。
评分拿到这本《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学习指南1(重排版)》,我的一个深层期待是,它能否帮助我理解美国文学中那些“经久不衰”的主题。纵观美国文学史,有一些主题似乎贯穿始终,比如对自由的追求、对个人身份的探索、对“美国梦”的思考,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批判等等。我希望这本书的“学习指南”部分,能够系统地梳理这些重要主题,并分析它们在不同时期、不同作家作品中的呈现方式和演变。例如,它会如何分析“荒野”在美国文学中的象征意义?它会如何解读美国文学中对“新大陆”幻想与现实的对比?我希望通过对这些主题的深入探讨,能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美国文学的灵魂所在。在“选读”方面,我期待能有能够充分体现这些核心主题的作品,并通过导读,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些主题如何在具体的文本中被塑造和表达。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让我不仅仅是认识美国文学的作品,更能触及到它背后所承载的深层文化和思想。
评分这本《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学习指南1(重排版)》,我最关注的是它如何处理美国文学史上的“转折点”和“重要流派”。美国文学并非一条直线发展,而是充满了各种变革和创新。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清晰地勾勒出这些关键的转折时期,例如,从浪漫主义到超越主义,从现实主义到自然主义,再到现代主义的出现。它是否会详细分析这些流派出现的社会历史原因?它们的核心思想和美学特征是什么?以及有哪些代表作家和作品?我特别期待“学习指南”部分能够提供一些对比性的分析,帮助我理解不同流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塑造了美国文学的面貌。在“选读”部分,我希望能够看到能够充分体现这些流派特点的作品,并且这些选读能够相互印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在介绍现代主义时,是否会选读一些能够展现其破碎叙事、内心独白或对传统进行颠覆的作品?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是它能够让我理解美国文学史上的“风向标”和“里程碑”事件,并从中体会到文学发展的 dynamism。
评分在审视这本《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学习指南1(重排版)》时,我对其“重排版”这三个字抱有特殊的关注。这意味着它可能在内容编排、选材或理论视角上有所更新和调整。我期待的是,这次“重排版”能够体现出当下学术界对美国文学研究的新认识和新趋势。例如,它是否会更加关注那些被忽视的群体和声音,比如女性作家、少数族裔作家,或者对文学史的解读是否更加多元化和包容?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对旧版内容进行修补,而是能够进行一次有意义的“革新”。在“学习指南”部分,我希望它能融入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比如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或者鼓励跨学科的阅读和分析。同时,在“选读”方面,我希望“重排版”能够带来一些新的发现,可能是一些鲜为人知但非常有价值的作品,或者对经典作品有了新的解读视角。这种能够反映学术前沿和教学创新的“重排版”,对我来说,具有很高的吸引力。
评分这本《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学习指南1(重排版)》,说实话,我拿到手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厚实,沉甸甸的,这让我对它的内容充满了期待。作为一名对美国文学一直充满好奇但又常常感到无从下手的学习者,我尤其看重这类“指南”类书籍,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越浩瀚的文学海洋。这本书的外观设计相当朴实,没有花哨的装帧,但这反而给了我一种“内容为王”的信赖感,仿佛作者和出版社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打磨内容上,而不是形式。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一页,我期待它能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比如美国文学究竟是如何独立于英国文学发展起来的,它早期的标志性作品有哪些,以及这些作品是如何反映当时美国社会的历史、文化和思想的。我希望它能清晰地梳理出美国文学发展的脉络,让我能有一个宏观的认识,而不至于在阅读具体的作品时感到迷茫。同时,这本书名中的“选读”二字也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希望它能精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篇章,这些选读应该具有一定的长度和深度,能够让我对某位作家或某个文学思潮有相对完整的体验。最重要的是,我希望这些选读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而是与学习指南的内容紧密结合,能够让我通过阅读实际文本,来印证和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我对这本书的第一个期待,就是它能否提供一个清晰的学习路径,让我知道从哪里开始,如何循序渐进地学习,避免走弯路。
评分我拿到这本《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学习指南1(重排版)》后,最令我好奇的是它的“选读”部分究竟是如何安排的。美国的文学史如此漫长而丰富,横跨几个世纪,涉及无数风格迥异的作家和流派。如何在有限的篇幅里,精选出能够代表不同时期、不同思想的“精粹”,这本身就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展现出一种高明的选篇艺术,既有那些家喻户晓的、在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也可能包含一些相对冷门但同样具有独特价值的篇章。重要的是,这些选读不应该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应该能够串联起美国文学发展的不同阶段。比如,在讲述浪漫主义时期时,书中是否会选读爱伦·坡或霍桑的代表作?在谈到现实主义时,马克·吐温的作品是否会出现在其中?我非常期待看到这些选读文本与历史背景、文学思潮之间的紧密联系。我更进一步的期待是,这些选读的篇幅能够相对完整,让读者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沉浸其中,去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叙事技巧以及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我希望通过这些精心挑选的篇章,能够让我对美国文学的“大画卷”有一个初步但深刻的感知。
评分对于这本《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学习指南1(重排版)》,我的一个非常具体的期待,是它在介绍早期美国文学时,能否清晰地阐释“美国性”是如何逐渐形成的。早期美国文学,很大程度上是在模仿和借鉴英国文学的传统,但随着国家的发展,它逐渐开始寻求自身的身份和声音。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细致地梳理出这一过程,例如,它会如何介绍像华盛顿·欧文、詹姆斯·费尼莫尔·库珀这样的作家,以及他们作品中开始显露的美国特质?我特别期待它能对那些开创性的作品进行深入的解读,比如,它们在题材、语言、叙事方式上与欧洲文学有何不同?又为何会被视为美国文学的奠基之作?同时,“选读”部分如果能够包含这些早期作品的代表性片段,并由“学习指南”部分进行详细的导读,那将是极具价值的。我希望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早期的文本,能够让我对美国文学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有一个扎实的认识,并理解“美国文学”这一概念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被确立和丰富的。这种对文学“起源”和“身份”的深入探讨,是我非常看重的一点。
评分对于这本《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学习指南1(重排版)》,我非常看重它能否为我提供一个“起点”。我知道美国文学的海洋广阔无垠,对于初学者来说,如何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的“学习指南”部分,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入门”路径,它会从哪些最基础的概念讲起?它会如何解释文学体裁、文学思潮这些核心概念?我希望它能避免一开始就抛出过于复杂或抽象的理论,而是能够循序渐进,让读者逐步建立起对美国文学的基本认知。同时,“选读”部分的篇幅和难度也需要考虑初学者的接受能力。我期待它能精选一些相对经典且容易理解的作品,并提供详细的背景介绍和词语注释,帮助我克服阅读障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点燃我对美国文学的兴趣,让我觉得学习的过程是有趣且有成就感的,而不是充满挫败感的。这个“起点”的设定,对于我能否继续深入探索美国文学,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评分很不错呢,只是比较系统化
评分书不错,解释详细 不过就是物流太慢了
评分很棒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送货非常快内容还不错推荐
评分这个是下册,第一册刚开始看,还没有学习,应该不错。
评分好不错价格便宜发货非常快很实惠好不错价格便宜发货非常快很实惠
评分京东配送快,书都是正品,在京东买东西放心,爱书人的福地,但书籍包装需要加强,好书因为简单的包装而运输损坏太可惜了 希望京东改善包装
评分教材共选编了45位作家的文学作品,按年代把这些作家及选文分为六个部分共45课加以组合。每个部分前面有简明扼要的中文概述,每课再分为短评、选文、题解、关键词和思考题五项内容,并加上了一些必要的生词注释。
评分有点旧旧的感觉,可能因为是最后一本了吧,不过,不影响阅读,要好好读透才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