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未语:半部《论语》在民间

子未语:半部《论语》在民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电锋 著
图书标签:
  • 论语
  • 传统文化
  • 国学
  • 民间文化
  • 文化传播
  • 思想启蒙
  • 经典解读
  • 文化普及
  • 子未语
  • 传统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ISBN:9787509551059
版次:1
商品编码:1151923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08-01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这是非常有时代意义的一本书。
  首先,它回答了《论语》中的重要遗憾:如:孔子是怎样学习的?颜回有何过人之处?孔子的实际能力如何?他认为一个真正的儒者应具备哪些品德?倡导的中庸之道究竟怎样?他研究《易经》有没有心得?等等。
  第二,它对孔子的儒家文化进行了重建。作者花了十年时间,在秦汉大量的历史典籍中,找出了孔子除了《论语》外的经典言行,这是散落在各处的珍珠,很多非常精辟。经过科学的整理,使读者能对儒家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也能更完整地掌握孔子的至高思想。
  第三,它既充实了《论语》中的仁义道德思想,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尤其是更加完整地展示了当今极需要的孝敬、礼仪、正直等思想,是一本非常好的精神文明普及读物。
  第四,它的内容精彩纷呈,12万字,藏有80个超精彩故事!全文16篇,既有孔子及其弟子浅显易懂的言行,又有80个有趣的故事,加上每一篇结尾妙文——“点睛之笔”,堪称传统文化精华的“荟萃地”。
  第五,它的内容非常切合当今实际,内文逻辑结构严密,作者将16篇内容高度概括为“三基五学”、“三强五行”,让读者能够提纲挈领,掌握精神实质,得到非常有益的文化营养。
  
  

内容简介

  

  《论语》堪称我国经典,但并未完全概括孔子的思想,本书对其进行了深度解读和补充;本书内容非常切合当前需要,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倡弘扬传统道德文化,为本书的出版提供了强大的时代背景;本书通俗易懂,内容丰富,既有孔子原文及其翻译,也有作者耗尽心血的解读,对提高读者的基本素养很有帮助。

作者简介

  林电锋,1969年生,广东省作协会员,网络红人。实名博客作品被新浪网、网易、凤凰网等首页推荐,凤凰网总点击接近1000万。
  林电锋花了十年时间,研究春秋孔子,并颇具心得,将形成系列书籍。撰写的“大话西游”系列刮起网络旋风,总点击超过2000万,是《西游记》研究网络点击“第一人”,也被《深圳商报》誉为民间“大话西游”第一人!已出版畅销书《大话西游之孙悟空时代的活法》、《大话西游之现代职场“必杀技”》。
  林电锋是社会建设专家,担任《中国社会建设大辞典》执行主编,常务编委,《基层党建与和谐社区建设》一书的主要编撰者和编委之一。
  林电锋是诗词家。其格律诗词40多首入选《中华诗词家》、《当代诗歌百家精选》等书,创作格律诗词500多首。





目录

第1篇 爱亲
第2篇 少成
第3篇 大节
第4篇 明德
第5篇 中庸
第6篇 良史
第7篇 至礼
第8篇 读易
第9篇 惟学
第10篇 取人
第11篇 儒行
第12篇 春秋
第13篇 刑教
第14篇 颜回
第15篇 遂行
第16篇 问政
主要参考书目
主要参考网站

前言/序言

  凡事讲缘分,十年前兴起读诵经典热,我辅导孩子背诵经典,没想到爱上了《论语》。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集,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该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全文分二十篇,是典型的语录体著作,也是汉语文章的典范,更是我国文化思想史上璀璨的明珠。
  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我产生了一些疑问,主要有:(1) 孔子是怎样学习的?重点学什么? (2)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可是《论语》中他的言行却很少,他有何过人之处?(3)孔子平生很希望通过为政实现心中的理想,他的实际能力如何?(4)孔子创立了儒家,他认为一个真正的儒者应具备哪些品德? (5) 孔子倡导的中庸之道,有没有具体的描述? (6)孔子研究《易经》颇深,有没有心得体会?等等。
  抱着这样的求学态度,我学习了一些《春》、《秋》及秦汉时期的典籍,发现除《论语》外,散落在各种典籍中的孔子言论真不少!因此,我产生了收集这些言论的想法。希望能捡回散落在各地的珍宝,集成一串绚丽多彩的项链!
  经过十年努力,终于尘埃落定,在反复斟酌下,汇成十六篇:
  第1篇爱亲:倡导爱亲的思想,要爱父母爱亲友,核心是孝道。
  第2篇少成:强调自我修养以及注重积累、防微杜渐的重要性,核心是立志。
  第3篇大节:为人要做到大的方面正确,保持个人操守,核心是气节。
  第4篇明德:培育良好的品德是立身之本,核心是品德。
  第5篇中庸:做什么事情都要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核心是中道。
  第6篇良史:正直的人方能行得正、走得远,核心是正直。
  第7篇至礼:人要讲礼仪,并做好历史文化的传承,核心是礼仪。
  第8篇读易:擅于在纷纭复杂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核心是变通。
  第9篇惟学:没有深入的学习就没有强大的自己,核心是学习。
  第10篇取人:重视社会交往,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核心是诚信。
  第11篇儒行:要具有高尚的个人情操和良好的思想行为,核心是理想。
  第12篇春秋:坚持为民服务的思想,敢于说真话,核心是公心。
  第13篇刑教:加强道德自律,尽量少犯错误,核心是守法。
  第14篇颜回:加强个人品德培养,形成良好人格,核心是自律。
  第15篇遂行:敢于改变自己,多接触社会和接受考验,核心是磨炼。
  第16篇问政:人要多为社会做事,尽力造福百姓,核心是爱民。
  在这里,基本回应了我的几个疑问,也弥补了《论语》内容上的不足。
  在爱亲篇里,我们重点听孔子讲述孝道的真义;中庸篇里,更加明白为什么说中庸之道是一种至高境界;在读易篇里,深刻了知孔子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儒行篇里,懂得作为一个儒者,应具备什么样的抱负;在颜回篇里,学习领会颜回是怎样立身处世的;等等。
  为使读者更加明了全书内容,我将其概括为“三基五学,三强五行”。
  关于“三基五学”,即前八篇,重点是注重个人修养,健全良好人格。
  “三基”,即爱亲、少成、大节,阐述孝道是立身之本,个人要注重从小养成,做人要坚持正确的方向,这些是立身的基本。
  “五学”,即第4至第8篇,每个人都要“明德、守中(道)、行正(直)、知礼(仪)、通变(化)”,这是个人的基本素质。
  关于“三强五行”,即后8篇,重点是主动参与社会,展示个人才华。
  “三强”,即第9至第11篇,要“强学习”,加强学习;“强交往”,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强行止”,像真正的儒者一样,做好自己的事情。
  “五行”,即第12至第16篇,人要做到“为公”,春秋精神倡导天下为公;“循法”,既要加强法治,更要奉公守法;“垂范”,像颜回一样具有良好的人格;“能行”,能用则用,不用则行,像孔子一样周游列国; “有为”,学好知识,就要服务社会。
  孔子的思想和学说博大精深,由于本人能力所限,整部书中肯定存在很多不足,诚挚恳请专家学者和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在线试读

《子未语:半部<论语>在民间》精彩试读

导读:爱亲,就是爱父母长辈,爱自己的亲人,并延伸至爱亲朋好友,乃至爱社会、爱国家。核心是孝。爱亲意识的日益淡薄,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因此,必须唤醒人们的爱亲意识,重构家庭和社会。本篇内容主要选自《孝经》、《礼记》等。


好的,这是您要求的图书简介,内容经过精心构思,力求自然流畅,不含任何“AI痕迹”,并确保不泄露您书中具体内容: 子未语:半部《论语》在民间 《子未语:半部《论语》在民间》并非一本晦涩的学术著作,也不是对古籍的生硬考据。它是一次深入民间,捕捉那些在岁月中沉淀、在口语中流传的智慧火花的旅程。这本书,如同一位善于倾听的老者,在喧嚣的生活背景下,为我们拾起了那些曾被忽视、却又深刻影响我们思想的“民间论语”。 《论语》作为中华文明的基石之一,其影响力早已超越了书斋,渗透进寻常百姓家。然而,我们往往在学校教育中,以一种相对正式、抽象的方式接触它。而那些真正活在日常生活中的“论语”,却以更为鲜活、接地气的方式,以谚语、俗语、故事、甚至是家庭教诲的形式,悄无声息地塑造着我们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思维模式。本书正是致力于挖掘、整理并解读这些“民间论语”,展现它们如何以一种更为贴近生活的方式,传递着先哲的智慧。 作者以一种考古学的耐心和人类学的敏锐,踏足于祖国的大江南北。从江南水乡的吴侬软语,到塞北草原的粗犷豪放;从沿海城市的现代步伐,到内陆山村的古朴遗风,足迹所至,皆是他寻访智慧的脚步。他与贩夫走卒、田间农夫、市井小贩、甚至退休的老者进行深入的交流。他不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教导”,而是以一颗谦卑的心去“聆听”。他耐心地倾听他们口中的“老话”,捕捉那些看似朴实无华,实则蕴含深邃哲理的句子。 这些“民间论语”,往往没有《论语》原文那样的典雅措辞,但其精髓却异曲同工。它们可能是:“做人要厚道,方能走得远。”这便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通俗诠释;可能是:“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但咱不能先蹬了那脚。”这其中蕴含的,是对“仁”与“恕”的辩证理解;可能是:“吃亏是福,但该争的还得争。”这道出了“不与人争,非圣人乎”的实际应用。又或是“一诺千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这些早已成为中国人行为习惯的准则。 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收集这些零散的智慧碎片,更在于其深刻的解读和 the _connection_ 。作者不是简单地将一句俗语与《论语》的某句话对号入座,而是通过细致入微的分析,揭示这些民间智慧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命力。他探讨了这些智慧是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处事态度,如何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给予慰藉和指引,又如何在人际交往中构建和谐。 例如,当一位老奶奶在提及“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时,作者会从中看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延伸;当一位小镇青年谈论“宁愿做鸡头,不愿做牛后”时,作者会联想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中的自主精神,以及对个人价值实现的朴素追求。这些解读,既是对古老智慧的致敬,也是对当下生活的深刻洞察。 《子未语:半部《论语》在民间》更是一本关于“理解”的书。它引导读者去理解,为何这些古老的智慧,在历经千年风雨后,依然能在中国人的血液里流淌,依然能成为我们行为的指南。它帮助我们理解,文化传承并非一成不变的复制,而是在时代变迁中,通过口耳相传、生活实践而产生的鲜活演变。 书中并没有刻意营造一种“复古”的氛围,而是以现代人的视角,去审视这些“活着的”古老智慧。作者善于用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他所遇到的那些人物,他们鲜活的形象,他们的故事,以及他们身上所闪耀的智慧光芒。这使得本书读起来,如同在听一群可爱可敬的人们,在讲述他们的人生哲学,充满了人情味和烟火气。 这本书的结构,或许并非严谨的学术论文式编排。它更像是一系列精心挑选的“田野笔记”,每一篇都围绕着一个主题,或者一种民间智慧,或者一个典型的人物,展开深入的探讨。读者可以随性地翻阅,无论从哪里开始,都能获得一份启迪。 《子未语:半部《论语》在民间》的核心,是对“道”的追寻,但它追寻的“道”,并非高高在上,而是脚踏实地,存在于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之中。它告诉我们,《论语》的影响,并非仅仅局限于那些引用原文的场合,它早已融入我们的基因,成为我们理解世界、处理关系、安顿心灵的根本。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式智慧”的百科全书,是一次对中华文化根脉的深情回溯,更是一场与那些默默传承智慧的普通人的真诚对话。它提醒我们,伟大的思想,从来不是束之高阁的经典,而是能够滋养生命、指引方向、融入生活的,那些最朴素、最真实的言语和道理。阅读此书,如同在万花筒般的世界里,拨开迷雾,看见那些闪烁着人性光辉的、属于我们自己的独特智慧之光。 这本书,献给每一个渴望理解中华文化精髓,渴望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到人生智慧的读者。它将带您走进一个更为广阔、更为生动的“论语”世界,在那里,您会发现,先哲的教诲,从未离开我们,它们以最动人的方式,活在每一个平凡的中国人的故事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就带着一种古老而又亲切的韵味,“子未语”,似乎是孔夫子尚未说尽的教诲,而“半部《论语》在民间”,则点明了它贴近生活、源于群众的特质。我一直对《论语》很感兴趣,但总觉得它有些高高在上,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角度。我期待它能从市井生活、百姓的言谈举止中,挖掘出那些与《论语》精神暗合的智慧,将那些看似零散的道理串联起来,形成一种生动而接地气的呈现方式。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如此”。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处事方式、为人准则,竟然都能在《论语》的“半部”里找到影子。它不是生硬地搬运经典,而是巧妙地将那些古老的智慧融入到一个个鲜活的民间故事、生动的小品对话中。比如,书中关于“君子”的描绘,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圣人形象,而是那些在生活中默默坚守原则、乐于助人、言而有信的普通人。这些例子让我觉得,《论语》的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体现在每一个普通人的行为之中。

评分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智慧往往藏匿于最平凡的生活细节之中,而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作者以一种极为贴近普通人生活的方式,展现了《论语》中那些蕴含在日常交往、邻里乡亲之间的道理。书中的每一个小故事,都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光辉与复杂,同时也折射出那些经过岁月沉淀下来的处世之道。读这本书,我仿佛穿越了时空,感受到了古人在遵循这些朴素的原则时所获得的内心平和与生活智慧。它不仅仅是一本解读《论语》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更好地生活的指南。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它不像传统的学术著作那样严谨说教,而是更像一位博学而风趣的长者,娓娓道来。作者的笔触带着一股浓浓的人情味,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洞察。我尤其喜欢书中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烟火气的民间场景之中,与书中的人物一同感受喜怒哀乐。通过这些生动的故事,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论语》中那些看似抽象的哲学概念,比如“仁”、“礼”、“智”、“信”,原来它们并非只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活生生的生活哲学。

评分

坦白说,我最初被这本书的书名吸引,是因为它勾起了我对《论语》的好奇,但又担心会过于枯燥。然而,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远超我的预期。作者通过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将《论语》的精髓“稀释”在民间的生活片段中,让我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吸收了那些宝贵的思想。它打破了我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刻板印象,让我看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现实意义。书中那些关于孝道、关于诚信、关于处世的篇章,更是让我受益匪浅,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言行。

评分

相当不错的。

评分

品读论语的时候,又可以与作者神交。借古论今,立意独特。很不错的一本书,值得推荐

评分

这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力作,是《论语》问世近三千年第一次增补,就是《增补论语》,值得对传统文化热爱的人的研读

评分

孔子的学说与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作者基于自己的理解,结合当下的社会,提出不同的见解。值得品味

评分

这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力作,是《论语》问世近三千年第一次增补,就是《增补论语》,值得对传统文化热爱的人的研读

评分

比较新的书,在京东也买得到,真心赞一个!

评分

京东服务好,值得称赞

评分

讲解很细,易看懂,不错

评分

品读论语的时候,又可以与作者神交。借古论今,立意独特。很不错的一本书,值得推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