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二五”重大出版项目。由《文库初编——近代稀见边疆名著点校及解题》与《文库二编——当代学人边疆研究名著》两部分构成。
《中国边疆研究文库》收录的百部著作不但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有较大突破,而且有所创新,填补了该领域学术研究的空白;
《中国边疆研究文库》的出版体现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国家意志,起到传承历史,服务当代,惠及后人的目的,更能为我国边疆研究、发展与稳定作出贡献!
《【中国边疆研究文库·二编·西北边疆卷】清代回疆法律制度研究(1759-1884)》 系统研究了从清朝统一西域到新疆建省前回疆法律制度的演变,重点论述了清朝对回疆的立法原则、过程,回疆旧有法律制度的改造、利用和清朝法律制度的确立,行政、经济、刑事、民事等法律规章的内容、特点及实施情况,回疆司法制度与法律适用等问题,并从法律文化的视角探讨了清朝法律制度与回疆旧有法律制度的冲突与融合过程,揭示了清代回疆法律文化的内涵。
在此基础上,作者总结了清代回疆民族法制的成败得失,为今天依法治理边疆民族地区提供了借鉴。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Z巩固的朝代,形成了历史上Z完备的民族法制体系。回疆地区民族、宗教、历史文化背景同内地不同,与其它少数民族地区也有较大差别,清政府极为重视回疆立法,制定了包括专门法《回疆则例》在内的一整套民族法律规章。回疆法律制度是清朝民族法制中Z有特色的部分,也是历史上中央政府对穆斯林地区立法的突出成果,本书引用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进行深入的探讨,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王东平(1967- ),河南开封人。199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1997-199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学术研究工作。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西域史、北方民族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等多项课题。
主要著作:出版《清代回疆法律制度研究(1759-1884)》《中华文明起源和民族问题的论辩》《明清西域史与回族史论稿》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中国边疆研究文库·二编·西北边疆卷》中的《清代回疆法律制度研究(1759-1884)》一书,给我带来的最大触动,在于它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个王朝如何在看似遥远且文化迥异的边疆地区,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统治秩序。书中对于清朝中央政府如何通过法律手段,将回疆纳入国家治理体系的详细分析,令人印象深刻。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殖民”或“征服”,而是一系列复杂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博弈。例如,书中对“土司制度”的探讨,以及其在回疆地区的变体和演化,就充分说明了清朝统治者在因地制宜方面的智慧。同时,本书也揭示了法律制度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边疆地区的复杂性、民族的抵抗以及地方势力的博弈,都给法律的推行带来了挑战。作者对这些挑战的细致呈现,使得全书更具历史的厚重感和现实的警示意义,它提醒我们,任何有效的治理都必须建立在对当地实际情况的深刻理解之上。
评分《清代回疆法律制度研究(1759-1884)》一书,让我对清代统治者治理边疆的策略有了全新的认识。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法律视为冰冷的条文,而是将其置于广阔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进行考察。书中对法律制度在促进民族融合、稳定社会秩序以及维护国家统一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本书也并未回避法律制度在实际运行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例如对地方势力的妥协,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法律解释的差异。这些细节的处理,使得本书的研究更加客观和全面。它让我们看到,国家治理的智慧,往往体现在对复杂局面的精妙调适之中,而非简单的强制推行。这本书不仅仅是对一段历史的梳理,更是对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经验的深刻反思,其研究方法和结论,对于当下解决类似问题,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评分读完《清代回疆法律制度研究(1759-1884)》,我不得不感叹作者深厚的史料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书中对于清代回疆地区法律制度的梳理,不仅仅停留在对条文的罗列和解释,而是深入挖掘了这些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演变过程以及实际运行中的成效与困境。作者巧妙地将宏观的国家政策与微观的社会生活相结合,使得枯燥的法律条文变得鲜活起来。例如,书中对不同民族群体在法律适用上的差异化处理,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和解决机制,都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这不仅展现了清朝统治者在处理民族事务上的复杂考量,也揭示了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独特性。此外,本书对于法律制度与当地宗教、习俗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有着深刻的洞察。这种多维度的审视,使得对回疆法律制度的研究,超越了单纯的法律史范畴,而成为了一部关于文化碰撞、社会变迁和国家认同的深刻论述。
评分我最近有幸读到一本名为《中国边疆研究文库·二编·西北边疆卷》的丛书,其中一本名为《清代回疆法律制度研究(1759-1884)》的书,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尽管书名聚焦于特定时期的特定区域,但其所展现的治边理念和实践,对于理解中国古代王朝如何有效治理广袤而复杂的边疆地带,具有极强的启示意义。从这本书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宏大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其中穿插着错综复杂的民族关系、文化交融以及国家治理的智慧。清朝统治者如何平衡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如何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前提下维护国家统一,这些都是令人着迷的议题。书中所涉及的法律条文、行政规章,固然是研究的重点,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政治哲学、社会心理,以及对不同民族习惯法的考量,则更能触动人心。它不仅仅是一部法律史的专著,更是一部关于国家治理艺术的生动案例,其研究方法和理论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中国历史宏观运作的独特窗口。
评分阅读《清代回疆法律制度研究(1759-1884)》,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历史张力的空间。本书以其翔实的史料和精辟的分析,勾勒出了清代回疆地区一套独特的法律体系。它不仅仅是关于国家法律在边疆地区的延伸,更是一部关于不同文明如何碰撞、融合,以及在碰撞与融合中寻求平衡的史诗。书中对于宗教、习惯法与国家法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在实践中出现的各种例外和变通,都进行了深刻的探讨。这使得我们能够理解,在清朝统治者的视野中,回疆并非一个简单的行政区域,而是一个需要被精心塑造和管理的复杂有机体。法律在这里扮演的角色,远不止于维护秩序,更在于构建认同,维系统一。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国家治理如何穿越文化隔阂、地域阻碍,最终达成其政治目标的宝贵视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