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体例兼顾了系统掌握法学理论和应用法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双重教学目标。内容吸收了国内外优秀学术成果,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达到了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相统一,且根据修订后的各商事部门法,在保持原有教材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使本教材更具有体系性和实用性。
本教材系统、科学地阐述了商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主要包括商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公司法律制度、破产法律制度、证券法律制度、证券法律制度、票据法律制度、保险法律制度等内容。在系统阐述理论的同时结合了现行法的相关规定以及国内外的优秀学术成果,达到了理论性、实践性和学术性的有机结合。 本教材的课后设置具有三个特色:首先,编者设置了相应的背景知识的补充以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对本章相关内容有更深的了解;其次,编者编排了相应的简答、分析、论述等理论思考题,使学生在重温本章重点知识的同时加深对本章重点内容的理解记忆;最后也是重要的一个特点,编者在编排案例分析题前设置了案例分析示范,使学生学习相应的案例分析技巧,再将其运用到其后的案例分析题中。可以说,编者中理论与实务分开的课后题设置,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运用,而且能培养学生分析实例的技巧,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侯怀霞,女,上海政法学院法律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法学博士,律师,上海市教委经济法重点学科及学院民商法重点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第九届党代会党代表。获2007~2008年度上海市教育行政系统和上海市司法局“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主要从事民商法和经济法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主讲《商法学》《经济法学》《公司法》《破产法》《合同法》等课程。出版《商法学》《经济法学》《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计划法研究》(合著)等7部著作和教材。先后在《中国法学》《法律科学》《法学评论》等法学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完善我国破产法律制度之构想”“略论产品责任的指示缺陷”“企业并购立法研究”“论我国金融混业经营模式选择及法律规制”“论信托财产权的性质及其在民法典中的地位”“收取排污费与规定排放标准的比较”等学术论文六十余篇。主持和参加“合作社法律问题研究”“市场规制法律问题研究”“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法律对策研究”“私法上的环境权及其救济问题研究”及“企业并购法律问题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上海市教委课题、上海市司法局课题12项,先后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6项。
第一编总论
第一章商法概述
第一节商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及特征 /
第二节商法的法律地位 /
第三节商法的体系及渊源 /
第四节商法的基本原则 /
第五节商法的产生与发展 /
第二章商法基本制度
第一节商事主体 /
第二节商行为 /
第三节商事登记 /
第四节商号 /
第五节商事账簿 /
第二编分论
第三章公司法律制度
第一节公司法概述 /
第二节有限责任公司 /
第三节股份有限公司 /
第四节公司债券 /
第五节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 /
第六节公司的变更、解散及清算 /
第七节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 /
第四章破产法律制度
第一节破产法概述 /
第二节破产申请及受理 /
第三节破产管理人 /
第四节债权人会议 /
第五节重整制度 /
第六节和解制度 /
第七节债务人财产 /
第八节破产宣告与清算 /
第五章证券法律制度
第一节证券与证券法概述 /
第二节证券发行与上市制度 /
第三节证券交易制度 /
第四节证券市场主体 /
第六章票据法律制度
第一节票据法概述 /
第二节票据法律关系 /
第三节票据权利 /
第四节票据行为 /
第五节汇票 /
第六节本票与支票 /
第七章保险法律制度
第一节保险与保险法概述 /
第二节保险合同 /
第三节人身保险合同 /
第四节财产保险合同 /
第五节保险业法 /
在我国,商法是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学界对商法的研究基本上处于初创阶段,有关商法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诸如商法的概念、调整对象、本质特征、体系结构、功能作用等还未得到很好的研究和论证。在立法方面,我国尚未制定商法典,但已制定颁布了大量调整商事关系的商事法律法规,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散见于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刑法等部门法中的商事法律法规;②商事特别立法,如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银行法、保险法、海商法等。
……
第五篇 我通常对这类偏理论性的书籍不太感冒,但“商法学(第二版)”这本书,却出乎意料地吸引了我。最开始是因为看到推荐,说它内容全面,更新及时,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翻开了。这本书给我的整体印象是:严谨而不失灵活性,理论与实践并重。作者在处理商法中的各种制度时,展现出一种对法理的深刻洞察。例如,在讲述公司自治原则时,他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深入分析了在实践中,如何通过公司章程、股东协议等方式来实现真正的自治,以及在这种自治背后的法律边界在哪里。而且,书中对于一些比较模糊和争议的法律问题,作者并没有回避,而是呈现了不同的观点,并给出了自己的分析和建议,这显示了一种学术上的勇气和担当。我最喜欢的是它对于商事合同中风险分配的探讨,这在商业活动中至关重要,但很多书籍对此的论述都比较粗略。这本书则详细分析了各种合同类型的风险点,以及如何通过合同条款来规避和转移风险,这对于我从事的贸易行业来说,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和深入思考的书籍。
评分第一篇 最近一直在关注“商法学(第二版)”这本书,虽然还没来得及细读,但从目录和一些试读章节来看,它似乎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当大的拓展和深化。尤其是在公司法部分,作者对近年来新出台的法律法规以及司法解释都做了详尽的梳理,这对于我们这些在实务中接触商事案件的律师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资料。以往很多法律条文的表述比较笼统,给理解和适用带来了不少困扰,但这本书似乎尝试用更贴近实践的案例和更具操作性的解读来弥合理论与实践的鸿沟。例如,关于股东出资瑕疵的责任认定,或者董事、监事忠实义务的边界,这些都是常见的争议焦点,如果这本书能给出更清晰、更有说服力的分析,那就太值得期待了。我比较关注的是,它在介绍法律条文的同时,是否能够引入最新的最高院公报案例,或者是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下级法院判例,通过案例分析来加深对法条的理解。这样一来,不仅仅是学习理论,更能触类旁通,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思路。另外,书中对公司治理结构、并购重组、破产重整等前沿领域的介绍,也让我充满了好奇。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前瞻性的视角,帮助我们洞察商法发展的最新趋势。
评分第四篇 “商法学(第二版)”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教科书,不如说更像是一本“商法实操指南”。我是一名刚步入律所不久的青年律师,在处理商事案件时,经常会遇到一些教科书上讲不清楚的细节。而这本书,恰恰在这些细节上下了功夫。它在讲解法律条文时,不仅仅是罗列,而是会结合大量的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甚至是一些地方性的司法实践观点,来阐释法律条文的内涵和外延。我尤其欣赏它在对某个法律概念进行解释时,会先从历史沿革讲起,然后分析不同的学理解释,最后再结合最新的司法实践,给出一个比较综合的结论。这种“三段论”式的分析方式,非常有助于我理解法律的精髓,并且能够理解为什么会出现某种法律规定。而且,书中对一些复杂法律关系的梳理,例如集团管控、关联交易、公司人格否认等,都用了非常清晰的图示和案例来说明,这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对于我来说,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我快速地从理论学习过渡到实际操作,并且在实践中少走弯路。
评分第二篇 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看到“商法学(第二版)”这本书的,当时就被它的厚度和精炼的标题吸引住了。作为一名在校的法学学生,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梳理商法知识,并且难度适中的教材,而这本书似乎正好填补了我的需求。从初步翻阅来看,其结构安排非常清晰,逻辑性很强,从最基础的商事主体、商事行为,逐步深入到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等各个分支领域,层层递进,让初学者能够循序渐进地建立起对商法的整体认识。我尤其喜欢它在阐述每个法律概念时,都会辅以大量的图表和示意图,这对于我这样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复杂的法律关系和抽象的法律条文,通过可视化呈现,立刻变得生动易懂。而且,这本书在解释一些疑难点时,引用了大量学者的观点和学说,并进行了比较分析,这对于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大有裨益。我最期待的是,书中能够多提供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题,或者是一些案例分析的框架,引导我们自己去动脑筋,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毕竟,法学学习更重要的在于“思辨”而非“记忆”。
评分第三篇 说实话,我对“商法学(第二版)”这本书最初并没有太高的期望,毕竟市面上同类书籍很多,能够脱颖而出的并不多。但当我真正开始阅读后,才发现它给我带来了不少惊喜。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内容的“接地气”。它不仅仅是枯燥的法律条文堆砌,而是紧密结合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司法实践,对商法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例如,在论述不正当竞争时,作者不仅列举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还引用了大量近年来发生的典型案例,分析了法院在判决中的考量因素,以及商家在实际经营中需要注意的法律风险。这一点对于我这样一个在市场营销一线工作的从业者来说,非常有价值。我了解到,原来很多我们平时认为“正常”的商业行为,可能在法律上存在一些隐患。这本书帮助我打开了另一个视角,让我能够更理智、更合规地开展工作。此外,书中对互联网经济、数字货币等新兴领域在商法上的适用问题也进行了探讨,这让我看到了作者与时俱进的学术态度,也为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方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