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事故应急管理与预案编制

旅游景区事故应急管理与预案编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佟瑞鹏,李春旭 编
图书标签:
  • 旅游安全
  • 景区管理
  • 应急管理
  • 风险评估
  • 预案编制
  • 安全预案
  • 旅游风险
  • 事故应对
  • 灾害防治
  • 安全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ISBN:9787516718100
版次:1
商品编码:11714896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根据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要求,紧扣旅游景区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方法这一中心,全面介绍事故应急管理和技术处置知识,旨在提高企业的应急能力,规范应急的操作程序和指导应急预案编制。

内容简介

  《旅游景区事故应急管理与预案编制》主要内容包括:旅游景区及其事故预防,我国旅游景区应急工作体系,旅游景区应急预案编制,旅游景区应急培训与演练,旅游景区应急响应,旅游景区事故应急处置。

目录

第一章 旅游景区及其事故预防
第一节 旅游景区及其事故概述
第二节 旅游景区事故预防
第三节 旅游景区交通事故预防
第四节 旅游景区游乐设施事故预防
第五节 旅游景区饮食安全管理
第六节 旅游景区火灾预防
第七节 旅游景区自然灾害防治管理
第八节 旅游景区人群事故预防
第九节 旅游景区其他事故预防

第二章 我国旅游景区应急工作体系
第一节 旅游景区应急指挥体系
第二节 旅游景区应急机构体系

第三章 旅游景区应急预案编制
第一节 制定应急预案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与内容
第三节 应急预案编制的核心要素
第四节 应急预案编制步骤
第五节 应急预案示例

第四章 旅游景区应急培训与演练
第一节 应急预案的培训
第二节 应急预案的演练
第三节 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实例

第五章 旅游景区应急响应
第一节 旅游景区事故分级
第二节 旅游景区应急响应工作

第六章 旅游景区事故应急处置
第一节 突发自然灾害应急处置
第二节 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置
第三节 旅行疾病应急处置
第四节 事故事件应急处置
第五节 游客死亡事故处理
附录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

精彩书摘

  《旅游景区事故应急管理与预案编制》:
  婴儿代乳食品不得检出。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品、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最高允许量标准为15μg/μg。30~50μg/kg为低毒,50~100μg/kg为中毒,100~1000μg/kg为高毒,1000t)μg/kg以上为极毒。其毒性为氰化钾的10倍,为砒霜的68倍。此外,黄曲霉毒素有很强的致癌性。诊断要点:有摄入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史;四季均可发生,但常在阴雨连绵的收获季节后多发;儿童更易发生黄曲霉毒素中毒,根据历史资料分析来看,使人中毒的最危险年龄为1~3岁;中毒前驱表现为发烧、腹痛、呕吐、食欲减退等;2~3周后很快发生中毒性肝病表现,即肝脏肿大,肝区疼痛,黄疸,脾大,腹水,下肢浮肿及肝功能异常;可有心脏扩大,肺水肿,甚至痉挛、昏迷等,多数患者在死前会有胃肠道大出血表现;实验动物临床毒性研究表明,给动物喂食含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后,表现为渐进性食欲减退、口渴、便血、生长缓慢、体重减轻、皮肤出血、过度兴奋、抽搐、角弓反张等。病理解剖可见肝脏弥漫性充血、出血利坏死等表现。急救处理:立即停止摄入有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补液,利尿,保肝等支持疗法;重症病人按中毒性肝炎治疗。
  第六节旅游景区火灾预防
  一、博物馆火灾防范措施
  1.博物馆消防安全隐患的现状与火险防范的必要性仅在2013年、2014年两年间,古建筑火灾事故频繁出现。2013年3月,云南丽江古城光义街现文巷突发火灾,烧毁民房107间;4月,湖南凤凰古城的一栋古房屋起火。
  ……

前言/序言


图书简介:精细化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价值管理 本书聚焦于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挑战——如何通过系统化的成本控制策略和前瞻性的价值管理理念,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资源约束趋紧的工程建设领域,传统依赖经验和事后核算的成本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高速迭代的市场需求。本书深入剖析了工程项目成本构成的复杂性、影响因素的动态性,并构建了一套从项目决策、设计、采购、施工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多层次的精细化成本控制体系。 第一部分:现代工程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石与战略转型 本部分首先确立了现代工程成本管理应具备的战略高度和科学框架。我们摒弃了将成本视为单纯“费用的记录”的传统观念,将其提升为“资源配置的优化决策”。 1.1 成本管理的演进与新范式: 探讨了从古典成本控制到基于价值的成本管理的转型路径。重点阐述了价值工程(VE)和目标成本法(Target Costing)在前期策划阶段如何影响后期成本的实现。 1.2 成本决策支持系统构建: 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和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构建集成化的成本决策支持平台。分析了在不同项目阶段,如何利用信息模型进行快速的成本预估、方案比选和风险量化。 1.3 风险导向的成本规划: 深入研究了成本风险的识别、评估与量化方法。引入了蒙特卡洛模拟等统计工具,帮助管理者量化不确定性对项目基准成本的影响,并制定具有韧性的应急成本储备方案。 第二部分: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精细化控制策略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对项目执行阶段的每一个关键节点的深度解构与操作指南。我们强调“预防为主,控制为辅”的原则,将成本控制渗透到每一道工序。 2.1 招投标与合同成本的锁定机制: 探讨了如何通过科学的评标模型(如综合性价比模型)锁定最优的初期成本。详述了合同结构设计对成本控制的深远影响,包括风险分担条款、价格调整机制和支付节点的优化,以减少合同纠纷和隐性成本的发生。 2.2 采购与供应链的成本优化: 超越简单的比价采购,本书引入了“全生命周期总成本(LCC)”的采购理念。内容涵盖了供应商绩效管理体系(SPM)、战略伙伴关系构建、JIT(准时制)在工程现场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批量采购和集中采购的策略组合来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2.3 施工过程的工序级成本监控: 这是本书最为实用的章节之一。我们提供了详细的现场成本数据采集、分析与反馈流程。内容包括: 实时进度与资源消耗的联动分析: 如何利用物联网(IoT)和移动技术,实现对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实时数据采集。 挣值管理(EVM)的高级应用: 不仅停留在计算CPI和SPI,更侧重于如何基于偏差分析,制定精确的纠偏措施和成本预测(ETC/EAC)。 变更管理的成本效益评估: 构建了一套快速响应的工程变更成本影响评估模型,确保每一次变更都在可控的成本范围内进行。 第三部分:价值管理与绩效评估的深化应用 成本控制的最终目标是价值最大化。本部分将视角从“节约成本”转向“创造更多价值”。 3.1 价值工程(VE)的深度实施: 详细介绍了如何将VE方法论系统地植入到设计深化和施工优化阶段。通过功能分析、价值排序和创意生成等工具,指导团队在不牺牲核心功能的前提下,寻找更经济、更高效的实现路径。 3.2 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平衡评估: 强调现代工程绩效评估不再是单一的财务指标竞争。本书引入了如质量合格率、安全事故发生率、客户满意度等关键绩效指标(KPIs)与成本绩效的关联分析,构建了多维度的项目健康度评估体系。 3.3 项目后评估与知识沉淀: 探讨了如何系统性地总结项目成本控制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建立了“成本知识库”的构建标准和维护机制,确保组织学习能力得到持续提升,为未来项目的成本基准设定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结论:迈向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成本管控未来 本书以严谨的学术理论为基础,辅以大量来自大型基础设施和高科技厂房建设项目的实战案例,旨在为工程项目经理、成本工程师、设计师及业主方提供一套全面、可操作的精细化成本控制与价值管理工具箱。掌握本书内容,即掌握了在复杂市场环境中驾驭项目经济性的核心能力。

用户评价

评分

如果说市面上大部分应急预案书籍都是关于“救火”的,那么这本《旅游景区事故应急管理与预案编制》则更像是一本关于“防火”的百科全书。它的结构设计极具匠心,采用了“宏观战略引领微观战术执行”的布局。开篇对旅游业特殊风险生态的定性分析,为后续所有预案的制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使得每一个具体的行动步骤都有其合理的逻辑出发点。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协同机制”的讨论。景区往往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特许经营商、交通部门、医疗机构乃至地方政府。书中详细阐述了在不同等级的突发事件中,如何快速建立统一的指挥链,避免了传统上“政出多门”的混乱局面。作者甚至构建了一个信息共享的矩阵图,清晰界定了各方在信息获取和发布的权限与责任,这对于提升跨机构协作效率至关重要。这种系统性的思维方式,让整本书的框架显得无比稳固,让人信服。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对“预案编制”细节的极致追求上。我过去在编制预案时,常常为如何让预案具有“可操作性”而头疼,很多文本写出来后就束之高阁,成了“纸上谈兵”。但本书提供了一套非常实用的、可量化的编制标准。例如,在描述“物资储备”章节时,它没有简单地说“要储备常用药品”,而是根据不同景区类型(如主题乐园、自然保护区、历史遗迹)和日接待量,给出了精确到“人均应急饮用水量”、“特定急救包的配置数量”的建议基准。此外,书中附带的附录中那些可供直接打印使用的检查清单和自评量表,简直是“救星”一般的存在。它们将复杂的应急管理流程拆解成了一个个可执行的小任务,使得即便是应急管理经验不足的新手,也能循序渐进地构建起一套合格的应急体系。这种对可执行性的执着,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实践功底。

评分

读完此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了一种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塑造”安全环境的思维转型。很多应急管理书籍侧重于事故发生后的危机公关和善后处理,而这本书的重点显然前移了。它反复强调“预警机制”的构建,并将信息技术,尤其是物联网和大数据在早期风险信号捕捉中的应用进行了非常贴合实际的探讨。比如,书中提到了如何利用客流热力图的异常波动来提前预判拥堵风险,并自动触发分流预案的第一步。这种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安全管理深度融合的理念,是这本书最让我耳目一新的地方。它不再将应急管理视为一个孤立的职能部门的工作,而是将其提升到了景区运营和客户体验优化的核心战略层面。阅读过程中,我忍不住多次停下来,对比我们景区现有的流程,并对照书中提出的“先进范例”进行反思和改进计划的制定。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指导读者“变不可能为可能”,将一个看似沉重、枯燥的课题,描绘成了一幅可以精密规划、持续优化的管理蓝图。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在学习理论,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模拟压力测试。我惊喜地发现,作者对“人为失误”这一复杂变量的捕捉异常精准。书中有一章专门讨论了在极端压力下,员工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和行为惰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反直觉训练”方法。这远超出了传统应急管理侧重于技术和物理隔离的层面,真正触及到了安全文化的深层构建。我记得书中举了一个关于疏散标识不清导致踩踏事件的案例分析,作者并非简单地指责标识设计不佳,而是深入剖析了设计标准制定过程中,决策者如何忽略了老年游客的视线高度和携带儿童游客的实际移动速度等关键人群特征。这种将人性化因素纳入风险评估模型的做法,非常具有前瞻性。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洁有力,没有冗余的学术辞藻,很多段落读起来像是经验丰富的老领导在传授多年的血泪教训,直击痛点,发人深省。读完之后,我不再认为应急管理是技术活,而是需要深刻理解人与环境互动的复杂艺术。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朴素,装帧质量也中规中矩,初看之下,还以为是一本面向基层管理人员的内部培训资料。然而,当我翻开目录,尤其是看到那些关于“风险识别矩阵”和“跨部门协同响应流程图”的章节标题时,我立刻意识到这并非一本空泛的理论说教。作者显然在实际操作层面下了大功夫,没有停留在对事故概念的泛泛而谈,而是深入到了每一个具体环节的标准化和流程化。我特别欣赏其中对于“信息上传下达”机制的细致描绘,这在很多应急管理书籍中往往被简化处理。书中详细列举了从一线员工发现异常到高层决策者启动最高级别响应所需要的关键时间节点和信息接口,这对于一个大型综合性景区管理者来说,简直是教科书式的指导。它不仅仅告诉我们“要做什么”,更重要的是,它清晰地展示了“如何一步步地实现它”。特别是关于设备故障和自然灾害两大类风险的预案模板,那些表格和清单式的设计,让人感觉非常实用,拿来就能套用,极大地缩短了预案编制的周期。这种“工具书”的特质,让它在众多偏重宏观政策解读的读物中脱颖而出,绝对是案头必备的实操手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