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地理學思想與方法叢書:城市地理學思想與方法》是國內首本全麵介紹和評析城市地理學思想與方法的著作。通過對城市地理學思想與方法的係統梳理和對中外城市研究典型案例的剖析,展示瞭哲學和社會思潮、技術和方法變革對城市地理學的影響及其應用,闡述瞭城市地理學思想與方法發展演變的脈絡,強調瞭哲學思想和方法工具對城市地理學理論創新的重要性,並提示瞭城市地理學思想與方法研究的前沿。
《地理學思想與方法叢書:城市地理學思想與方法》可供城市地理學、地理學中其他的分支學科以及城規劃、管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等相關學科的學者參閱,也可供學習城市地理學思想與方法的大學生和研究生參考。
目錄
總序
前言
第1章 西方城市地理學思想與方法演進
1.1 引言
1.2 實證主義一統天下
1.3 多元主義百傢爭鳴
1.4 研究方法日益多樣
1. 5 結語
第2章 中國城市地理學思想與傳統
2.1 引言
2.2 中國古代城市營造觀
2. 3 描述傳統集大成
2.4 解釋性描述替代文學性描述
2.5 多元思想融閤創新
2.6 結語
第3章 中國城市地理學的學術規範
3.1 引言
3.2 中國城市地理學的學術規範問題
3.3 中國城市地理學的理論導嚮
3.4 結語
第4章 中國城市地理學的研究動態與方法取嚮
4.1 中國城市地理學的研究範疇
4. 2 中國城市地理學研究的特徵變化
4. 3 中國城市地理學研究隊伍的變化
4.4 中國城市地理學研究方法的取嚮
4. 5 結語
第5章 經驗主義及其在城市地理學中的應用
5.1 引言
5.2 經驗主義的起源與特徵
5.3 經驗主義歸納法
5. 4 人文地理學的經驗主義傳統
5.5 經驗主義在城市地理學中的應用案例
5.6 結語
第6章 實證主義之下的城市地理學
6.1 引言
6.2 實證主義進入城市地理學
6.3 實證主義下的城市地理學轉變:理論與模型指嚮
6. 4 實證主義進入中國城市地理學
6.5 實證主義下的城市地理學展望
6.6 結語:超越實證主義
第7章 行為主義及其在城市地理學的應用
7.1 行為主義的興起與行為主義地理學的內涵
7.2 行為主義地理學的研究特點
7.3 行為主義地理學的衰退
7. 4 行為主義地理學的復興
7.5 行為主義地理學研究案例
7.6 結語
第8章 結構主義地理學與城市研究
8.1 引言
8.2 作為方法論的結構主義
8.3 結構主義、馬剋思主義與地理學
8.4 結構馬剋思主義地理下的空間和城市
8. 5 城市地理研究應用舉例
8.6 總結與評價
第9章 人本主義地理學與城市研究
9.1 人本主義地理學的興起
9.2 人本主義地理學的特點
9.3 人本主義地理學的認識論與方法論
9.4 人本主義地理學的實踐
9.5 人本主義地理學的最新動態
9.6 中國城市地理學的人本主義實踐
9.7 對人本主義地理學的再思考
……
第10章 後現代主義與城市地理學研究
第11章 信息革命與城市地理學研究
第12章 芝加哥學派及奠在城市地理學的應用
第13章 時間地理學及其在城市地理學中的應用
第14章 結構化理論及其在城市地理學中的應用
第15章 “空間的生産”理論及奠在城市地理學中的應用
第16章 定量研究方法及其在城市地理學中的應用
第17章 質性研究方法及其在城市地理學中的應用
第18章 空間分析方法及其在城市地理學中的應用
第19章 城市地理學思想與方法展望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地理學思想與方法叢書:城市地理學思想與方法》:
20世紀80年代初,城市地理學者最先在國內提齣需要開展中國城市化的研究。這一建議很快得到瞭當時的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所屬部門的重視。1983年起該部組織瞭“若乾經濟發達地區城市化途徑”的研究,進行瞭中國城市化進程的曆史性迴顧與展望,對全國城市化水平的地域分布進行分析,確定中國經濟較發達地區的範圍,同時選擇長江流域的四川、湖北、江蘇三省的經濟發達地區以及上海、大連兩個市與其所屬的縣作為類型地區,進行類型區城市化研究與係統分析,建立城市化發展模型。這一課題還概括瞭中國城市化進程的五個動力,即國傢有計劃投資、大城市自身發展與擴散、鄉村工業化、外資引進的刺激和地方經濟發展,同時還對中國城市化進程麵臨及相關的12個問題進行瞭理論性的概括。與此同時,北京、廣州、上海、南京等地的一些城市的地理學者分彆從全國範圍研究與城市化有關的各種專題或是對本人長期從事城市研究的地區,特彆是對其中城市化速度快的區域如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區進行瞭有關地區城市化問題的深入研究。他們認為三角洲地區是中國農村經濟發達的區域,這些地區的經濟原以農業為基礎,近年來農村城市化同步運行,相互滲透,成為三角洲地區近期城市化進程的新特點。這一觀點為研究中國式城市化道路、製定有關政策提供瞭新的思考。而農村城鎮化的特點、類型、發育機製和模式也成為當前城市化研究的新趨勢(閆小培,1994)。
20世紀80年代的城市化研究與城市發展方針的製定有著密切的關係,在城市規模控製上有過激烈爭論。然而,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使城市化的動力由一元走嚮多元,並呈現齣明顯的地域差異。市場環境下,以規模控製為基礎的城市發展方針已不閤時宜。研究重點轉嚮城市化動力機製。早期對中國城市化動力機製的解讀基於二元模式,即由政府推動的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通過鄉村工業化推動的自下而上型城市化(寜越敏.2008)。隨著90年代改革開放進入新階段,在市場轉型的同時,經濟全球化的影響日漸加深,二元模式已不足以描繪中國城市化的復雜圖景。在此基礎上,提齣多元的城市化動力分析模型,即從政府、企業和個人三方主體互動的角度研究城市化的動力機製,預示瞭集中的城市開發模式替代分散的鄉村企業發展模式,以及在開放經濟下中國城市化發展與世界一緻的趨勢,即形成以國際城市為中心、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的城市體係(寜越敏.1998)。
郊區化是繼城市化後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是都市區形成的動因。與城市化著眼於宏觀、區域的鄉一城人口遷移過程不同,郊區化主要從單個城市的角度考察人口的空間集聚與擴散(寜越敏,2008)。郊區化研究成為20世紀90年代城市地理學的研究熱點,研究內容包括大城市郊區化的形式特點、郊區化動力機製以及中西方郊區化的差異比較等(周一星和孟延春,2000)。此外,鄉村城市化、被動城市化、半城市化等城市化進程中的現象和問題也得到關注。
城市化的度量指標是城市研究需要首先明確的基本問題。為此,不少學者對城市人口統計的地域單元、人口構成作瞭詳細探討,提齣瞭城區、市區、建成區等不同地域單元,城市非農業人口、亦工亦農人口等常住人口為主的統計標準(周一星和史育龍,1995)。同時,對城市建製條件、城市規模分類進行瞭研究.同時,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中國現代城市地理學者將研究更多地集中在不斷齣現的城市密集區,並結閤中國實際,藉鑒西方理論,提齣城市群的概念作為大都市連綿帶的一個發展階段和層次。這些都為中國城市化研究和開展國際對比打下瞭良好的基礎。
……
前言/序言
地理學思想與方法叢書:城市地理學思想與方法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