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水處理實用技術及運行管理(第二版)

廢水處理實用技術及運行管理(第二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李亞峰,葉友林,周東旭 等 著
圖書標籤:
  • 廢水處理
  • 汙水處理
  • 實用技術
  • 運行管理
  • 環境工程
  • 工業廢水
  • 城鎮汙水
  • 處理工藝
  • 水汙染控製
  • 第二版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44918
版次:2
商品編碼:11747180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36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可供從事城市汙水處理和工業廢水處理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學習參考,也可作為汙水處理工人技能培訓教材
本書充分考慮瞭讀者的需求和特點,強調知識的實用性,語言的通俗性。在內容安排上力求知識體係的閤理性、完成性和新穎性,不僅注重基本知識和傳統方法與技術的介紹,同時包括近幾年在實際工程中已經得到廣泛應用的一些新技術和新方法。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廢水處理的基本原理、工藝流程、處理設備和運行管理,主要包括廢水處理的基本知識、廢水的物理處理法、廢水的化學和物理化學處理法、廢水的生物處理法以及汙泥的處理與處置等內容。全書以介紹實用技術為主,並兼顧近幾年得到發展與應用的新技術、新方法和新設備。
本書可供從事城市汙水處理和工業廢水處理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學習參考,也可作為汙水處理工人技能培訓教材。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篇廢水處理實用技術與工藝1
第一章廢水處理的基本知識2
第一節廢水的分類及性質2
第二節廢水水質指標4
第三節廢水處理方法概述10
第二章物理處理技術15
第一節格柵與濾網15
第二節沉砂池18
第三節沉澱池22
第四節隔油池30
第五節離心分離32
第六節過濾35
第七節均和調節39
第三章廢水的化學及物理化學處理技術42
第一節中和42
第二節混凝49
第三節吸附59
第四節氣浮64
第五節化學沉澱法72
第六節氧化法74
第七節還原法78
第八節高級氧化新技術78
第九節電解85
第十節離子交換88
第十一節膜分離法95
第四章活性汙泥法105
第一節活性汙泥法基本原理105
第二節活性汙泥法處理工藝110
第三節活性汙泥法脫氮除磷基本原理與主要工藝117
第四節間歇式活性汙泥法(SBR法)及其變形工藝122
第五節曝氣池和二沉池126
第五章生物膜法132
第一節生物膜法基本原理132
第二節生物濾池134
第三節生物轉盤139
第四節生物接觸氧化法143
第五節曝氣生物濾池146
第六章自然生物處理148
第一節氧化塘處理技術148
第二節人工濕地汙水處理技術153
第七章膜生物反應器161
第一節膜生物反應器的分類與特徵161
第二節膜生物反應器的工藝流程163
第三節MBR反應器中膜汙染及防治165
第八章汙泥的處理與處置168
第一節汙泥的分類和性質指標168
第二節汙泥濃縮169
第三節汙泥厭氧消化171
第四節汙泥的脫水與乾化179
第五節汙泥的最終處置與利用185
第二篇廢水處理係統運行管理187
第九章廢水處理係統的試運行188
第一節廢水處理係統的試運行的內容及目的188
第二節廢水處理係統水質與水量監測188
第三節廢水處理係統的試運轉190
第四節好氧活性汙泥的培養與馴化191
第五節生物膜的培養與馴化192
第六節厭氧消化的汙泥培養193
第十章物理處理工藝單元的運行管理195
第一節格柵間的運行管理195
第二節沉砂池運行管理196
第三節初次沉澱池運行管理197
第十一章活性汙泥處理係統及消毒設施的運行管理200
第一節曝氣池的運行與管理200
第二節二沉池的運行管理204
第三節活性汙泥法運行中的異常現象與對策206
第四節生物脫氮除磷工藝(A/O)係統運行管理209
第五節序批式活性汙泥法運行管理210
第六節AB兩段活性汙泥法及氧化溝運行管理211
第七節加氯間及消毒設施的運行管理213
第十二章生物膜處理係統的運行管理215
第一節生物濾池運行管理215
第二節生物接觸氧化法運行管理217
第十三章汙泥處理構築物的運行管理218
第一節汙泥濃縮的運行管理218
第二節汙泥厭氧消化的運行管理220
第三節汙泥脫水運行管理222
第十四章汙水提升泵房與鼓風機房的運行管理229
第一節汙水提升泵房的運行管理229
第二節鼓風機房的運行管理231
參考文獻236
好的,以下是一本與您提到的《廢水處理實用技術及運行管理(第二版)》內容不相關的圖書簡介,旨在詳細介紹一本關於先進材料科學與工程應用的專業著作。 --- 晶體生長、界麵調控與高性能器件集成:麵嚮下一代電子係統的材料基礎 圖書簡介 本書是深入探討現代電子技術核心——先進功能晶體材料的生長、界麵物理化學調控以及在尖端電子器件中實現高效集成的綜閤性學術專著。全書聚焦於當前信息技術、能源轉換和生物傳感等領域對材料性能提齣的極端要求,係統闡述瞭從原子尺度到宏觀器件尺度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前沿進展。 本書的敘述邏輯遵循“基礎理論 $ ightarrow$ 製備技術 $ ightarrow$ 界麵科學 $ ightarrow$ 器件應用”的鏈條,力求為材料科學傢、電子工程師以及相關領域的研究生提供一個全麵、深入且具有前瞻性的參考框架。 第一部分:高性能功能晶體材料的基礎熱力學與動力學 本部分奠定瞭理解材料結構與性能關係的理論基礎。 第一章:晶體結構與缺陷工程 本章詳細剖析瞭半導體、鐵電體、壓電體及磁性材料的晶體結構對稱性、電子能帶理論基礎及其與宏觀物理性質的內在聯係。重點討論瞭點缺陷(如空位、間隙原子、雜質原子)的形成能、遷移機製及其對材料電學和光學性能的調控作用。引入瞭利用應變工程(Strain Engineering)來穩定或誘導新穎物相的先進概念。 第二章:氣相與液相外延生長原理 深入講解瞭當前主流的薄膜生長方法,包括: 分子束外延(MBE):側重於超高真空環境下的原子層級精確控製,探討瞭錶麵動力學、二次生長機製(如斜坡-倒角機製)以及如何通過調節束流比實現超晶格的精確構建。 化學氣相沉積(CVD)及其變體(MOCVD, ALD):分析瞭氣相反應動力學、前驅物選擇與輸運過程,強調瞭ALD在實現原子級厚度均勻性、復雜結構形貌覆蓋方麵的獨特優勢及其在三維集成中的潛力。 溶液生長法(如水熱法、熔劑外延法):闡述瞭在非平衡條件下,通過調控溶劑、溫度和壓力梯度實現大尺寸、高質量單晶生長的熱力學驅動力與動力學限製。 第二部分:界麵物理化學與異質結的構建 理解和控製材料界麵是實現多功能集成的關鍵。本部分專門探討瞭界麵處的物理化學行為。 第三章:界麵電子結構與能帶匹配 係統梳理瞭肖特基勢壘、歐姆接觸的形成機理,並引入瞭對異質結能帶結構分析至關重要的理論工具,如真空能級測量法、X射綫光電子能譜(XPS)的界麵分析技術。重點討論瞭如何通過界麵工程(如界麵鈍化層、摻雜層)來優化載流子傳輸特性和減少界麵態密度。 第四章:先進錶徵技術在界麵研究中的應用 本章介紹瞭用於解析界麵結構和化學態的高空間分辨錶徵技術: 透射電子顯微鏡(TEM/STEM):聚焦於利用高角環形暗場成像(HAADF-STEM)解析原子序數襯度、晶格錯配及界麵缺陷的原子結構。 同步輻射光源技術:介紹瞭掠入射X射綫吸收近邊結構(XANES)和擴展吸收邊精細結構(EXAFS)在確定界麵化學鍵閤狀態和局部結構對稱性方麵的應用。 原子力顯微鏡(AFM)的電學/力學成像模式:展示瞭如何利用開爾文探針力顯微鏡(KPFM)和導電AFM(C-AFM)對器件工作狀態下的界麵勢壘和電荷傳輸路徑進行局部成像。 第三部分:麵嚮集成電路與能源轉換的器件應用 本部分將材料科學的成果直接應用於實際的電子和能源器件設計與優化。 第五章:新型溝道材料在晶體管中的應用 探討瞭後矽時代對高遷移率、低功耗晶體管的需求。重點分析瞭二維材料(如MoS$_{2}$、WSe$_{2}$)在場效應晶體管(FET)中的優勢與挑戰,包括接觸電阻的抑製、高開關比的實現。同時,深入討論瞭鐵電隧道結(FTJ)和阻變存儲器(RRAM)中,利用氧化物材料的非易失性記憶效應進行信息存儲的機理。 第六章:光電子學與能量捕獲器件 本章關注晶體材料在光電轉換中的作用: 高性能光電探測器:分析瞭鈣鈦礦材料、III-V族半導體在光吸收層、傳輸層設計中如何通過優化晶體質量來提高量子效率和響應速度。 熱電材料:介紹瞭通過晶格散射工程(如引入納米結構、形成晶界)來降低晶格熱導率,同時保持高電子遷移率,以提升塞貝剋係數和功率因子(ZT值)。 第七章:先進封裝與三維異構集成 隨著摩爾定律的演進,器件尺寸的微縮已達物理極限,三維集成成為新的發展方嚮。本章討論瞭: 無源對準與主動對準的混閤鍵閤(Hybrid Bonding)技術:闡述瞭在超高精度下實現不同材料、不同功能芯片之間實現金屬互聯的工藝流程和關鍵挑戰。 熱管理與應力釋放:分析瞭異質集成中不同材料的熱膨脹係數失配帶來的應力問題,以及如何利用緩衝層或應力釋放結構來保障器件的長期可靠性。 總結 本書內容高度專業化,結構嚴謹,旨在構建一個從微觀原子排列到宏觀器件性能的完整知識體係。它不僅提供瞭對現有主流技術的深入理解,更著眼於探索下一代電子器件所需的新材料體係、新界麵物理和新集成範式。本書適閤於從事半導體器件物理、固態物理、材料化學和微納加工領域的專業人士及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作為核心參考書目。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實在是太棒瞭,讓我深深著迷。我一直對如何科學有效地處理城市生活汙水感興趣,而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這個願望。它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將大量的實踐經驗和案例融入其中,讓我感覺像是直接在和一位經驗豐富的現場工程師交流。書中對活性汙泥法的各種變種,如A/O、A2/O、SBR等工藝的介紹,從其作用機理到操作參數的控製,都講解得細緻入微。我尤其注意到書中關於汙泥膨脹、絲狀菌過度生長等常見運行問題的分析,並提供瞭詳細的診斷和改進措施,這對於解決我工作中遇到的實際難題提供瞭寶貴的思路。此外,書中的圖錶和數據也非常豐富,例如不同運行條件下BOD、COD、氨氮的去除率變化麯綫,以及各工藝段的能耗分析,這些量化信息對於我進行效果評估和成本控製非常有價值。這本書的專業性和實用性,絕對會讓任何一位從事廢水處理工作的人受益匪淺。

評分

從技術細節的嚴謹性來看,這本書真的做得非常到位。我是一個對細節要求比較高的人,在閱讀過程中,我發現書中關於各種化學藥劑的性質、反應機理以及在不同pH和溫度下的適用性,都有著非常詳盡的描述。例如,在講解高級氧化技術時,書中不僅列舉瞭臭氧氧化、芬頓氧化、光催化氧化等多種方法,還對每種方法的氧化能力、副産物生成以及能耗進行瞭詳細的比較分析,並提供瞭實際應用中的操作建議,這讓我對這些復雜的技術有瞭更深入的理解。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還涵蓋瞭廢水處理的監測與控製技術,包括各種在綫監測儀器的原理、安裝、校準以及數據分析方法,這對於實現廢水處理過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管理至關重要。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幫助讀者建立起一個完整、係統的廢水處理技術知識體係,並能將其有效應用於實際工作中,解決實際問題。

評分

作為一個對環保技術充滿好奇的初學者,我嘗試閱讀瞭市麵上的一些廢水處理相關書籍,但很多都過於理論化,缺乏實踐指導。這本《廢水處理實用技術及運行管理(第二版)》則是一個例外。它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深入淺齣地講解瞭各種廢水處理的核心技術。我特彆喜歡它在介紹每種工藝時,都會配上清晰的流程圖和實物照片,這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抽象的原理。例如,在講解混凝沉澱工藝時,書中不僅詳細介紹瞭各種混凝劑和助凝劑的種類、投加方式,還通過圖解展示瞭不同pH值和絮凝效果下的沉澱形態,這比單純的文字描述要生動得多。此外,書中對於不同類型廢水(如造紙廢水、印染廢水、化工廢水)的處理特點和難點也有專門的章節進行闡述,並給齣瞭針對性的技術建議,這對於我們這種需要處理多種復雜廢水的企業來說,簡直是福音。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一步步地引導我走進廢水處理的世界,讓我從“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評分

這本書的整體風格非常務實,沒有空泛的理論,而是直接聚焦於解決實際問題。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全麵概括當前主流廢水處理技術,並提供實際操作指導的書籍,而這本《廢水處理實用技術及運行管理(第二版)》完美地契閤瞭我的需求。書中對各種物理、化學、生物處理技術的介紹,都緊密結閤瞭實際工程應用,例如在介紹曝氣生物濾池時,書中不僅講解瞭其結構和工作原理,還重點分析瞭濾料的選擇、反衝洗的頻率和強度等關鍵運行參數,以及如何根據進水水質的變化進行調整。此外,書中還專門闢齣一章來探討廢水處理廠的經濟性分析和節能降耗措施,這對於我們這種需要考慮成本效益的單位來說,極具參考價值。書中對法規標準的引用也非常及時和準確,這有助於我們確保處理過程符閤最新的環保要求。總而言之,這本書是一部集理論、技術、實踐於一體的優秀著作,值得所有從事廢水處理行業的人士認真閱讀和收藏。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采用瞭沉穩的深藍色調,搭配燙金的書名和副標題,顯得既專業又不失檔次。打開書頁,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略帶米黃的顔色,摸上去溫潤細膩,閱讀起來眼睛不容易疲勞。內容方麵,我之前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介紹廢水處理各種工藝流程的實用性書籍,這本書可以說完全滿足瞭我的需求。從前處理的格柵、沉砂池,到生化處理的活性汙泥法、膜生物反應器,再到深度處理的吸附、氧化等,每個環節的原理、結構、操作要點都講解得非常透徹。更重要的是,書中穿插瞭大量的實際案例分析,比如某工業園區汙水處理廠的改造經驗,某市政汙水處理廠的運行問題排查,這些都讓我覺得書中的內容是經過實踐檢驗的,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我尤其欣賞的是書中對各種設備選型、參數設置以及故障排除的詳細指導,這對於我日常的工作非常有幫助,遇到實際問題時,可以快速地翻閱找到解決方案。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