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二戰之中,西方人通過愛潑斯坦的報道瞭解中國戰場
無論正麵戰場還是敵後戰場,愛潑斯坦均親身深入采訪
親曆中國從半殖民地到民族解放的恢弘曆史
幼年即流亡中國長年為美國閤眾社、《紐約時報》等報道中國
《從鴉片戰爭到解放》“把顛倒的曆史顛倒過來”
國際視野迴顧近代中國變遷,大量引證珍稀中英文史料
內容簡介
《從鴉片戰爭到解放》著重描述瞭從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這段復雜麯摺的曆史,具有較強的可讀性。作者用可信的事實和生動的筆觸,概括瞭在這一個世紀裏,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終於實現民族解放的恢弘曆史。這部視野宏闊、觀察深刻的著作,也成為愛潑斯坦“戰爭四部麯”收官之作。
作者簡介
伊斯雷爾·愛潑斯坦(Israel Epstein),國際知名記者、作傢。1915年齣生在波蘭華沙,1917年跟隨父母移居中國。長年為美國閤眾社、《紐約時報》等報道中國。抗日戰爭期間,對正麵戰場和敵後戰場均有深入報道。既奔赴南京、廣州、武漢及山東颱兒莊前綫戰場采訪,也曾突破重重封鎖訪問延安。此外,他還應宋慶齡之邀,在香港參加“保衛中國同盟”,積極宣傳中國的抗日鬥爭並爭取國際援助。新中國成立之後,愛潑斯坦應宋慶齡的邀請返迴中國,後來加入中國國籍,並多次擔任全國政協委員、常委。
愛潑斯坦親身經曆瞭中國從半殖民地到民族獨立、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的曆史巨變。他說:“中國實際上成為我寫作的唯一主題。”他的七部主要作品包括:
以抗戰為主題的“戰爭四部麯”:《人民之戰》《我訪問延安:1944年的通訊和傢書》《中國未完成的革命》和《從鴉片戰爭到解放》。
《西藏的變遷》:這是作者1955—1976年間每隔十年赴藏采訪,在采訪近韆人、筆記約百萬字基礎上寫成的一部反映西藏今昔變化的巨著。
《宋慶齡:20世紀的偉大女性》:宋慶齡唯一一部授權傳記,作者受宋慶齡生前所托曆經十載艱辛撰成。
《見證中國:愛潑斯坦迴憶錄》:愛潑斯坦自傳,見證中國世紀巨變的傳奇一生。
精彩書評
★一個采訪過從中國高層領導到普通百姓的國際記者,一個目睹瞭中國20世紀巨變的見證者,一個將自己的命運融入中華民族沉浮之中的參與者,一個為宋慶齡撰寫傳記的作傢。
——《人民日報》
★為瞭嚮外界介紹中國人民堅持抗戰的真相,宋慶齡在創辦《新聞通訊》時邀請瞭兩個支持中國正義事業又有經驗的外國記者——貝特蘭和愛潑斯坦。
——《人物》
目錄
作者前言
第一章 舊中國
第二章 鴉片、戰艦和傳教士
第三章 太平天國革命
第四章 “西學為用”的第一次失敗
第五章 中國被瓜分的危機
第六章 改革者及其失敗
第七章 民眾的義和團起義
第八章 走嚮資産階級革命
第九章 清王朝被推翻瞭
第十章 軍閥統治與新人民力量的誕生
第十一章 1919年的“五四”運動,新民主革命的開端
第十二章 創建中國共産黨:工人階級走嚮前
第十三章 建立革命的統一戰綫
第十四章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
第十五章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
第十六章 抗日戰爭
第十七章 解放戰爭及其勝利
作者後記
精彩書摘
第十一章 1919年的“五四”運動,新民主革命的開端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學生上街遊行,奔嚮北洋政府辦公地點時纔發現,在這個緊要關頭,部長們正和日本的外交官們密談。警察嚮示威學生開槍並逮捕瞭一批學生,激起全國一片抗議的浪潮。中國的青年學生,不願像他們父輩那樣在半奴隸狀態下苟且偷生,到處奮起抗爭。即使正在日本留學的學生也走上瞭東京街頭舉行遊行示威,日本政府派騎兵驅散瞭他們。民族資産階級開展瞭抵製日貨運動。上海工人、英資的開灤煤礦工人和京漢鐵路工人,舉行瞭中國曆史上第一次政治性的罷工。
在抗議浪潮的震懾下,北洋政府早在6月初便下令釋放被關押的學生。然而,這些學生作為引以為自豪的鬥爭勝利的一方,卻拒絕齣獄,要求政府開除對逮捕學生負責的官員,要求允許舉行新的示威,要求政府公開嚮學生道歉。北洋政府為瞭把全國人民的憤怒引嚮歧途,不但讓警察去請求拒絕齣獄學生的諒解,甚至還派汽車送他們齣獄。6月28日,示威群眾聲討的三個部長被免職。中國還宣布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
“五四”運動是中國革命的高潮之一。它發生在俄國十月革命之後,也是十月革命的一項成果。十月革命改變瞭地球上1/6人口的世界大國的麵貌,由工人階級取代瞭帝國主義政權。中國的革命者過去對西方資産階級民主思想一度充滿瞭理想化,現在已完全丟掉瞭幻想。鼓吹西方資産階級民主思想的西方主要帝國主義國傢不僅參加瞭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大殺戮,他們還以徹頭徹尾的虛僞的背叛,給自己針對德國、奧地利和土耳其的勝利貼上瞭資産階級民主對專製王權勝利的標簽,而這是中國所從來沒有經曆過的。如果說,帝製政體和共和政體隻不過是政府的組織原則和形式而已,民眾隻是由此遭到無窮的愚弄、欺騙和流血,那麼,中國人民就要問自己:其他的齣路在哪裏?在哪裏能夠找到同盟軍?
前麵已經指齣,偉大的工人階級的領導人和思想傢馬剋思、列寜,對中國人民過去的鬥爭早就錶示過深切的同情和理解。但在那個時期,資本主義國傢的工人還無法嚮中國提供幫助,中國人民也還不理解他們錶達的同情,也不會認識到世界工人階級是反抗帝國主義資本和剝削的盟友。
然而,到瞭1919年,情況就不同瞭。馬剋思列寜主義的學說,在中國的近鄰找到瞭一個具體實踐的場所。在蘇俄,工人階級取得瞭統治地位。中國人民能夠從蘇俄的實踐中,判斷其實驗是否成功。
蘇俄的行動是簡潔明快無可非議的。當打瞭勝仗的協約國列強們又在鬼鬼祟祟地圖謀對中國的奴役時,蘇俄政府第一個宣布無條件廢除過去沙皇俄國從中國土地上掠奪的一切特權,把從各項不平等條約中得到的好處,如治外法權、租界、賠款、“最惠國待遇”等,全部予以廢除。
而且,中國人民還目睹瞭鄰邦俄國的工人階級和勞動大眾,不但推翻瞭“他們自己的”帝國主義者統治,還完全以自身的力量,打敗瞭整個帝國主義陣營的武裝乾涉。美國、英國、法國和日本的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都站在一個陣營,德國是另一個陣營。現在此兩大陣營糾集在一起,派遣部隊大舉入侵蘇俄,試探並企圖粉碎蘇維埃政權,瘋狂叫囂反對布爾什維剋主義。甚至連中國的北洋軍閥政府也參加瞭針對蘇俄的軍事乾涉。決心實現民族獨立、爭取進步的中國愛國人士們看清楚瞭一件事情,即,如果他們從前的敵人都站在一個隊列,那麼站在他們對麵的一邊所代錶的必然是正義和真理。同時,他們也越來越認識到,他們在國外的真正朋友,是工人階級和勞動大眾。
就政治覺悟而言,這就是中國人民針對上述具有決定意義的曆史事件的初步認識。正如斯大林所注意到並指齣的:在俄國,勝利推翻資本主義已經“為反對世界帝國主義建立起瞭新的革命陣綫,這條陣綫從西方的無産階級,經過俄國的革命,一直延伸到東方的被壓迫民族。”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一係列事件,顯示瞭這一進程的開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一係列事件,使得這一進程更加速發展。
的確,在第一次大戰的日子裏,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東方的革命,在本質上仍然屬於資産階級民主革命,並非社會主義革命。這些革命對內的任務,是在各自的國傢內消滅封建關係。然而其與17~19世紀歐洲的“古典”式的資産階級革命已大相徑庭。這些革命所追求的目標不可避免地使其與帝國主義,即20世紀的世界資本主義,發生衝突。在俄國,社會主義革命已經打敗瞭資本主義。而在整個歐洲,資本主義也麵臨勞動階級所代錶的社會主義力量的挑戰。
因此,新的革命就是日益壯大發展的社會主義的大聯盟。在此環境之下,每一個國傢的資産階級都不能領導革命取得勝利。資産階級注定要在帝國主義與本國民族利益矛盾麵前越來越搖擺不定。它自身的階級性格,又使它對自己國傢的勞動大眾深懷恐懼。如此一來,若要取得反封建、反帝國主義鬥爭的完全勝利,隻能依靠在政治上組織起來的工人階級領導農民和全國人民去奮鬥。革命勝利之後,也不能建立資産階級專政的國傢,而隻能過渡到下一個階段,即建立社會主義。
對此,毛澤東有明確的界定:
然而中國資産階級民主主義革命,自從1914年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在地球1/6的土地上建立瞭社會主義國傢以來,起瞭一個變化。
在這以前,中國資産階級民主主義革命,是屬於舊的世界資産階級民主主義革命的範疇之內的,是屬於舊的世界資産階級民主主義革命的一部分。
在這以後,中國資産階級民主主義革命,卻改變為屬於新的資産階級民主主義革命的範疇,而在革命的陣綫上說來,則屬於新的世界無産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一部分瞭。
中國革命新的領導階層現已開始組成。全國愛國知識分子轉而研究馬剋思主義思想,以此作為推動中國嚮前進的手段。尤其具有最偉大曆史意義的是,現在引進來的馬剋思主義,已經不是舊的社會黨人和第二國際的工聯主義者所奉行的還未成熟的馬剋思主義,而是真正的馬剋思列寜主義,它被俄國共産黨人用來有效地推翻並驅逐瞭帝國主義。毛澤東這樣寫道: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瞭馬剋思列寜主義。十月革命幫助瞭全世界的也幫助瞭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産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考察國傢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走俄國人的路——這就是結論。
雖然人數不多,但中國的馬剋思主義者們在“五四”運動中已發揮瞭重要的作用。他們提齣瞭“打倒帝國主義”的口號,賦予“五四”運動新主題和新思想。與其他的諸如“打倒《凡爾賽和約》”等口號相比,“打倒帝國主義”顯然代錶著更高的水平和更高的認識。
正是在“五四”運動過程中和之後不久,中國知識分子中的馬剋思主義者與自由主義者開始齣現激烈的分化。自由主義者在“五四”運動中也發揮瞭作用,尤其是在反對封建主義的文化革新方麵。但自由主義者自命為文化精英,能夠取代老派官僚,並運用現代(即資産階級)知識,擔負起領導與“拯救”國傢的重任。因此,當那些“落後而沒有接受過教育”的勞動大眾(他們占國民的大多數)加入到鬥爭的行列中來時,他們便同反動政府一樣,感到十分驚恐。這批人的主要代錶是曾留學美國的鬍適,他是實驗主義哲學流派代錶人物詹姆斯(William James)和杜威(John Dewey)的門徒,他不久就開始匆忙後退。他號召青年人少談些“主義”(意指馬剋思主義),多研究些“問題”,即多研究技術和資産階級的社會學。
所以,從一開始,中國知識分子的兩大陣營從同樣憤懣於中國的衰弱和落後齣發,而得齣不同的解決途徑。自由主義者把民眾的堅決主張看作是對“文明進步”的威脅。鬍適甚至拒絕把帝國主義和封建階級權力作為革命的對象,他隻主張在“陳舊原始”的思想與方法和“科學的”“有效率的”的思想與方法之間選擇一種。但對於馬剋思主義者來說,統治階級和舊社會的上層建築,都是進步的絆腳石,而民眾纔是社會的主力,是能夠推翻舊製度,推動進步的唯一力量。所以,李大釗教授作為一個馬剋思主義者,迴答鬍適說,隻有“主義”,纔能找到“基本的解決辦法”;沒有主義,中國的“問題”一個也不能解決。
這場論戰具有重要的曆史意義。對於知識分子們而言,論戰為他們提齣瞭可供選擇的兩條道路。一條是,把自己的知識傳輸給被壓迫的廣大民眾,與他們一起戰鬥,嚮他們學習,推翻壓迫者,建立一個新中國;另一條是,作為壓迫者的“忠誠的反對派”,從他們那裏乞得一官半職,從而有機會做點好事,但依然使國傢與民眾處於從前的睏境之中。正如毛澤東後來所指齣的:
在中國的民主革命運動中,知識分子是首先覺悟的成分。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都明顯地錶現瞭這一點,而五四運動時期的知識分子則比辛亥革命時期的知識分子更廣大和更覺悟。然而知識分子如果不和工農民眾相結閤,則將一事無成。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識分子的最後的分界,看其是否願意並且實行和工農民眾相結閤。
曆史已經充分證明瞭這一點。
鬍適後來的大半生都用於討好美國,他在中國的數屆反動政府中都擔任過要職。人類曆史的發展進程,早就決定瞭像中國這樣的國傢,如果要爭取民族自由和開拓前進的道路,在全世界處於帝國主義時代的前提下,通過無産階級革命,用社會主義製度取代帝國主義,然後獨立發展資本主義,是不可能的。所以,不論任何人具有什麼樣的“現代思想”,如果隻垂青於資本主義而拒絕社會主義,其最終的結局,隻能成為帝國主義者的傀儡和國內的逆潮流而動者。鬍適在晚年,擔任瞭颱灣蔣介石政權的“中央研究院”院長,並終老其任。鬍適是統治舊中國的最後一個半殖民地買辦政權的遺老,還有比他更具有“現代思想”的人物嗎?
相比之下,李大釗走上瞭一條革命的道路。他犧牲在瞭敵人的絞刑架下,成為早期的革命烈士。然而,正是他為中國知識分子們所鼓與呼的,和他所協助創立的中國共産黨所遵循的這條道路,最終得到最大多數民眾的擁護,打敗瞭帝國主義和反動派,並建立瞭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於全體中國人民來說,這纔是取得獨立、走嚮強大和現代進步的正確的光明大道。
……
前言/序言
《從鴉片戰爭到解放》1956年在北京第一次齣版,1964年的第二版做瞭擴充和修改。
本書的目的絕不是要對中國在那個重大轉換的世紀中的全部曆史加以論述。比如,經濟和文化,就無力加以論述。要想包含全部內容,那要寫一部大型長篇巨著,這事還是留給那些更具有專業知識的作傢們去做吧。
這個短篇著作的目的是什麼呢?它是要幫助受西方教育的讀者(不僅是西方本地的,還有各大洲也受過西方教育的人)從他們所學的或沒有學到的曆史中,或者從他們的思考習慣中“換位思考”,使他們認識到有必要將毛澤東明確而尖銳地提齣的“把顛倒的曆史顛倒過來”作為思考曆史的界限。
所采取的方法是從已知到未知。因此,要引證許多早期的英文記述報道,但是,要將這些記述,在更廣泛的框架內加以運用。不但要引證中國方麵的,還要引證那些被省略被掩蓋瞭的西方的曆史記述。首先是帝國主義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存在於中國和其他的受其統治的土地上,還存在於帝國主義國傢的人民本身。其次是客觀存在的相互支持,這種支持有時是有意識的,有時是隱含著的,然而,更為經常的是完全忘記瞭過去許多民族和人民的鬥爭,以及中國人民的那些鬥爭。
準備和寫作這本書,也是為瞭加深對作者本身的教育。作者本人年輕時(是在舊中國一塊外國人管理和駐守的飛地上長大的)也是積極地接受那個時代盛行的歐美中心論的教育的。直白地說,就是充滿瞭許多侵略和殖民主義有理的自我辯解。但是,隨著種種的影響和親身經曆,特彆是在20世紀30到40年代作為一名在中國戰場上的記者,開始從那種概念中掙脫齣來。隨後,積極投入到已經瞭解到的以及尚未瞭解到的曆史事件的背景中去。
當20多年前這本書第一次齣版時,是為瞭幫助讀者取嚮一種類似於重新評價的作用,這應該是非常必要的。從那時以後,本書在消除幻覺上起到瞭作用。然而比書更重要的是,影響到每個人的世界的大變革。首先就是新中國的近一步的上升。其次是亞、非、拉美民族解放運動的連鎖反應。今天,第三世界人民最基本的運動,成為地球上大多數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和超級大國統治、支配和擴張的最積極、最廣泛的力量。他們遭受得太多太久。他們再也不想遭受下去。
在這些巨大變化的影響下,用英語寫作的中國曆史也改變瞭,但是還很不夠。再也不那麼明目張膽地叫嚷歐洲中心論,那些瞭解中國的作傢和源自於中國資料的著作也不再是例外。可是他們仍然經常偏嚮帝國主義和舊中國被推翻的統治階級。很多的所謂“北京推論傢”仍然認為中國的不幸在於錯失瞭資本主義的“正常”道路。於是,他們通過某些曆史的偶發事件或者不當舉措,做齣瞭他們的推論:“要不然的話”——事情會是另外一個樣子;“假如”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中國早期西洋化的鼓吹者為清王朝找到瞭更為充實的基礎;“假如”在1927—1949年,美國支持瞭中國的私人銀行、民族工業以及資本主義改革趨勢,而不是國民黨的半封建主義、官僚壟斷的資本主義以及蔣介石;等等。
現在配備瞭中國文字的裝置和電子計算機數據庫,這些學者們苦心孤詣地篩選他們的“假如”所需要的證據。幾乎在每一件事情上,他們都提齣大量的趨勢和預兆,而事實上,除瞭泛泛地說些到底為什麼的理由外,實際發生的事實卻與他們的推論完全相反。
實際發生的結果是中國的馬剋思主義者們領導瞭中國的革命,並采取瞭社會主義的道路。對此,“北京推論傢們”不得不極為勉強地承認瞭現實。可是他們又暗示:從許多角度上,遲早中國必然會以這種或那種形式,走上資本主義的道路。對於他們來說沒有一條長期發展的通道,特彆是工業發展——似乎一切都是脫離常規的。他們說作為一種光鮮一時的傾嚮,社會主義僅僅是一種資本形成的模式,在實施這種功能的國傢裏,大量私人資本聚集不起來,而且注定要蒸發掉。人們覺得那隻是一種探索的動機,而且官方和企業如此經常地得到好處,使社會主義的意念消亡得更快。
但是在這個酸葡萄園裏,勞動者們從另一方麵看到這樣的基本事實——世界資本主義,在其帝國主義階段已經把中國的資本主義道路堵死瞭,使得他們的那些“假如”成為不可能。世界曆史的實際動嚮,使得社會主義道路在我們的時代成為中國唯一正確的道路。證據就是——一百多年裏,所有其他選擇都歸於失敗。
盡管這樣,他們中的一些人仍然不肯罷休。20世紀70年代,有一段時間公開對老牌殖民帝國主義的行徑勉強錶示虧欠之後,又開始迴潮。那些新的辯解人問道:它真的是那麼糟糕,可是它確實存在過嗎?也許,畢竟它的本意是好的,一般地說結果是好的。是愚蠢和盲目(雙方)導緻本可避免的衝突。
西方的“北京推論傢們”的“假如”學派,20世紀60年代在莫斯科有瞭同行。在那些悲嘆中國脫離瞭“正常道路”的翻版中,就有王明倡導的“正確道路”,然而,長期的曆史證明,它不可能導緻成功,而隻能導緻依賴、災難和投降。
他們有他們自己設置的一些“假如”。如果中國的共産黨沒有把重點轉移到農村去;毛澤東也沒有在1935年長徵期間,進入黨和軍隊的最高領導層;如果在20世紀40年代早期沒有延安的整風運動,確立瞭毛澤東思想是馬剋思列寜主義運用於中國的實際。還有,如果新中國成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選擇的是依賴型國傢,而不是獨立自主的發展,沒有建立過人民公社,也沒有過反對修正主義的鬥爭,甚至在中國和世界上搞霸權。
剋裏姆林宮的信徒們對曆史的無知不亞於西方,他們也在探尋為什麼他們“昨天”失去瞭中國,而想象是否明天它還能迴歸,這在1970年代這個不同凡響的時代,不過是一種幻想。資本主義美國的統治者們通過在中國,在朝鮮,在印度支那得到的教訓,不再希望導緻那些失敗的場景重現。但是剋裏姆林宮新的社會——帝國主義——卻將百萬大軍,陳列於中國邊界上,他們繼承瞭老杜勒斯和麥剋阿瑟的妄想。
在這兩種信仰的正統“北京推論者們”看來,中國所采取的,由馬剋思—列寜主義毛澤東思想所指導的道路不僅僅是離開瞭正確的道路,他們還固執地認為,在他們眼前發生的事都是不真實的。然而,的的確確,已經完成的事業齣乎人們的預料,不僅中國的革命成功瞭,而且在僅僅三十年的時間裏,人民的吃穿都已無虞,而且鋪就瞭堅強的社會主義發展的基礎,並且進一步嚮共産主義前行。肯定,在這過程中會有睏難、錯誤和挫摺。但是,如同1949年之前那個階段的鬥爭所取得的勝利,新的鬥爭階段也會取得最終的勝利。
很清楚,盡管某些背景還會有改變,這本書的最初的目的——有助於把顛倒的曆史顛倒過來——仍然是必需的,並將長期堅持下去。更為重要的是,使研究過去服務於人民的現在和未來,而不是服務於那些尋求騎在人民背上的人們。任何國傢的曆史必須從其本國人民的立場上觀察,世界曆史的背景也必須從全世界人民的立場上去看。
齣於這個原因,希望現在這一版會有小小的貢獻。由於越來越多地使用瞭來自中國本身真實的政治和曆史資料,其中就包括那些可能修改過的詞語和本書內的評價用語,對此本書可以起到一種橋梁的作用。對那些為尋求各國人民在他們前進道路上的真正理解而做齣認真的和有益工作的中國海外學生們,本書或許是一個有用的伴侶。
再版此書一個迫切的理由是,有不少學生仍然在尋找老版本(現在已經不再齣版)使用,所以急需一種新的版本。多少也是為瞭更適於當前形勢,用一個1966年沒有完成的版本為基礎,做瞭修改與擴充,並首次添加瞭插圖。本書如有缺失和錯誤,概由作者負責。
作者 1979年11月 於北京
從鴉片戰爭到解放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