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实用技术及运行管理(第二版)

废水处理实用技术及运行管理(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亚峰,叶友林,周东旭 等 著
图书标签:
  • 废水处理
  • 污水处理
  • 实用技术
  • 运行管理
  • 环境工程
  • 工业废水
  • 城镇污水
  • 处理工艺
  • 水污染控制
  • 第二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44918
版次:2
商品编码:1174718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可供从事城市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作为污水处理工人技能培训教材
本书充分考虑了读者的需求和特点,强调知识的实用性,语言的通俗性。在内容安排上力求知识体系的合理性、完成性和新颖性,不仅注重基本知识和传统方法与技术的介绍,同时包括近几年在实际工程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废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处理设备和运行管理,主要包括废水处理的基本知识、废水的物理处理法、废水的化学和物理化学处理法、废水的生物处理法以及污泥的处理与处置等内容。全书以介绍实用技术为主,并兼顾近几年得到发展与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
本书可供从事城市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作为污水处理工人技能培训教材。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篇废水处理实用技术与工艺1
第一章废水处理的基本知识2
第一节废水的分类及性质2
第二节废水水质指标4
第三节废水处理方法概述10
第二章物理处理技术15
第一节格栅与滤网15
第二节沉砂池18
第三节沉淀池22
第四节隔油池30
第五节离心分离32
第六节过滤35
第七节均和调节39
第三章废水的化学及物理化学处理技术42
第一节中和42
第二节混凝49
第三节吸附59
第四节气浮64
第五节化学沉淀法72
第六节氧化法74
第七节还原法78
第八节高级氧化新技术78
第九节电解85
第十节离子交换88
第十一节膜分离法95
第四章活性污泥法105
第一节活性污泥法基本原理105
第二节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110
第三节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基本原理与主要工艺117
第四节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法)及其变形工艺122
第五节曝气池和二沉池126
第五章生物膜法132
第一节生物膜法基本原理132
第二节生物滤池134
第三节生物转盘139
第四节生物接触氧化法143
第五节曝气生物滤池146
第六章自然生物处理148
第一节氧化塘处理技术148
第二节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153
第七章膜生物反应器161
第一节膜生物反应器的分类与特征161
第二节膜生物反应器的工艺流程163
第三节MBR反应器中膜污染及防治165
第八章污泥的处理与处置168
第一节污泥的分类和性质指标168
第二节污泥浓缩169
第三节污泥厌氧消化171
第四节污泥的脱水与干化179
第五节污泥的最终处置与利用185
第二篇废水处理系统运行管理187
第九章废水处理系统的试运行188
第一节废水处理系统的试运行的内容及目的188
第二节废水处理系统水质与水量监测188
第三节废水处理系统的试运转190
第四节好氧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191
第五节生物膜的培养与驯化192
第六节厌氧消化的污泥培养193
第十章物理处理工艺单元的运行管理195
第一节格栅间的运行管理195
第二节沉砂池运行管理196
第三节初次沉淀池运行管理197
第十一章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及消毒设施的运行管理200
第一节曝气池的运行与管理200
第二节二沉池的运行管理204
第三节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异常现象与对策206
第四节生物脱氮除磷工艺(A/O)系统运行管理209
第五节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运行管理210
第六节AB两段活性污泥法及氧化沟运行管理211
第七节加氯间及消毒设施的运行管理213
第十二章生物膜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215
第一节生物滤池运行管理215
第二节生物接触氧化法运行管理217
第十三章污泥处理构筑物的运行管理218
第一节污泥浓缩的运行管理218
第二节污泥厌氧消化的运行管理220
第三节污泥脱水运行管理222
第十四章污水提升泵房与鼓风机房的运行管理229
第一节污水提升泵房的运行管理229
第二节鼓风机房的运行管理231
参考文献236
好的,以下是一本与您提到的《废水处理实用技术及运行管理(第二版)》内容不相关的图书简介,旨在详细介绍一本关于先进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的专业著作。 --- 晶体生长、界面调控与高性能器件集成:面向下一代电子系统的材料基础 图书简介 本书是深入探讨现代电子技术核心——先进功能晶体材料的生长、界面物理化学调控以及在尖端电子器件中实现高效集成的综合性学术专著。全书聚焦于当前信息技术、能源转换和生物传感等领域对材料性能提出的极端要求,系统阐述了从原子尺度到宏观器件尺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前沿进展。 本书的叙述逻辑遵循“基础理论 $ ightarrow$ 制备技术 $ ightarrow$ 界面科学 $ ightarrow$ 器件应用”的链条,力求为材料科学家、电子工程师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生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具有前瞻性的参考框架。 第一部分:高性能功能晶体材料的基础热力学与动力学 本部分奠定了理解材料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晶体结构与缺陷工程 本章详细剖析了半导体、铁电体、压电体及磁性材料的晶体结构对称性、电子能带理论基础及其与宏观物理性质的内在联系。重点讨论了点缺陷(如空位、间隙原子、杂质原子)的形成能、迁移机制及其对材料电学和光学性能的调控作用。引入了利用应变工程(Strain Engineering)来稳定或诱导新颖物相的先进概念。 第二章:气相与液相外延生长原理 深入讲解了当前主流的薄膜生长方法,包括: 分子束外延(MBE):侧重于超高真空环境下的原子层级精确控制,探讨了表面动力学、二次生长机制(如斜坡-倒角机制)以及如何通过调节束流比实现超晶格的精确构建。 化学气相沉积(CVD)及其变体(MOCVD, ALD):分析了气相反应动力学、前驱物选择与输运过程,强调了ALD在实现原子级厚度均匀性、复杂结构形貌覆盖方面的独特优势及其在三维集成中的潜力。 溶液生长法(如水热法、熔剂外延法):阐述了在非平衡条件下,通过调控溶剂、温度和压力梯度实现大尺寸、高质量单晶生长的热力学驱动力与动力学限制。 第二部分:界面物理化学与异质结的构建 理解和控制材料界面是实现多功能集成的关键。本部分专门探讨了界面处的物理化学行为。 第三章:界面电子结构与能带匹配 系统梳理了肖特基势垒、欧姆接触的形成机理,并引入了对异质结能带结构分析至关重要的理论工具,如真空能级测量法、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界面分析技术。重点讨论了如何通过界面工程(如界面钝化层、掺杂层)来优化载流子传输特性和减少界面态密度。 第四章:先进表征技术在界面研究中的应用 本章介绍了用于解析界面结构和化学态的高空间分辨表征技术: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STEM):聚焦于利用高角环形暗场成像(HAADF-STEM)解析原子序数衬度、晶格错配及界面缺陷的原子结构。 同步辐射光源技术:介绍了掠入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和扩展吸收边精细结构(EXAFS)在确定界面化学键合状态和局部结构对称性方面的应用。 原子力显微镜(AFM)的电学/力学成像模式:展示了如何利用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KPFM)和导电AFM(C-AFM)对器件工作状态下的界面势垒和电荷传输路径进行局部成像。 第三部分:面向集成电路与能源转换的器件应用 本部分将材料科学的成果直接应用于实际的电子和能源器件设计与优化。 第五章:新型沟道材料在晶体管中的应用 探讨了后硅时代对高迁移率、低功耗晶体管的需求。重点分析了二维材料(如MoS$_{2}$、WSe$_{2}$)在场效应晶体管(FET)中的优势与挑战,包括接触电阻的抑制、高开关比的实现。同时,深入讨论了铁电隧道结(FTJ)和阻变存储器(RRAM)中,利用氧化物材料的非易失性记忆效应进行信息存储的机理。 第六章:光电子学与能量捕获器件 本章关注晶体材料在光电转换中的作用: 高性能光电探测器:分析了钙钛矿材料、III-V族半导体在光吸收层、传输层设计中如何通过优化晶体质量来提高量子效率和响应速度。 热电材料:介绍了通过晶格散射工程(如引入纳米结构、形成晶界)来降低晶格热导率,同时保持高电子迁移率,以提升塞贝克系数和功率因子(ZT值)。 第七章:先进封装与三维异构集成 随着摩尔定律的演进,器件尺寸的微缩已达物理极限,三维集成成为新的发展方向。本章讨论了: 无源对准与主动对准的混合键合(Hybrid Bonding)技术:阐述了在超高精度下实现不同材料、不同功能芯片之间实现金属互联的工艺流程和关键挑战。 热管理与应力释放:分析了异质集成中不同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失配带来的应力问题,以及如何利用缓冲层或应力释放结构来保障器件的长期可靠性。 总结 本书内容高度专业化,结构严谨,旨在构建一个从微观原子排列到宏观器件性能的完整知识体系。它不仅提供了对现有主流技术的深入理解,更着眼于探索下一代电子器件所需的新材料体系、新界面物理和新集成范式。本书适合于从事半导体器件物理、固态物理、材料化学和微纳加工领域的专业人士及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核心参考书目。

用户评价

评分

从技术细节的严谨性来看,这本书真的做得非常到位。我是一个对细节要求比较高的人,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书中关于各种化学药剂的性质、反应机理以及在不同pH和温度下的适用性,都有着非常详尽的描述。例如,在讲解高级氧化技术时,书中不仅列举了臭氧氧化、芬顿氧化、光催化氧化等多种方法,还对每种方法的氧化能力、副产物生成以及能耗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并提供了实际应用中的操作建议,这让我对这些复杂的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涵盖了废水处理的监测与控制技术,包括各种在线监测仪器的原理、安装、校准以及数据分析方法,这对于实现废水处理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至关重要。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一个完整、系统的废水处理技术知识体系,并能将其有效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实在是太棒了,让我深深着迷。我一直对如何科学有效地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感兴趣,而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这个愿望。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案例融入其中,让我感觉像是直接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现场工程师交流。书中对活性污泥法的各种变种,如A/O、A2/O、SBR等工艺的介绍,从其作用机理到操作参数的控制,都讲解得细致入微。我尤其注意到书中关于污泥膨胀、丝状菌过度生长等常见运行问题的分析,并提供了详细的诊断和改进措施,这对于解决我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难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此外,书中的图表和数据也非常丰富,例如不同运行条件下BOD、COD、氨氮的去除率变化曲线,以及各工艺段的能耗分析,这些量化信息对于我进行效果评估和成本控制非常有价值。这本书的专业性和实用性,绝对会让任何一位从事废水处理工作的人受益匪浅。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沉稳的深蓝色调,搭配烫金的书名和副标题,显得既专业又不失档次。打开书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略带米黄的颜色,摸上去温润细腻,阅读起来眼睛不容易疲劳。内容方面,我之前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介绍废水处理各种工艺流程的实用性书籍,这本书可以说完全满足了我的需求。从前处理的格栅、沉砂池,到生化处理的活性污泥法、膜生物反应器,再到深度处理的吸附、氧化等,每个环节的原理、结构、操作要点都讲解得非常透彻。更重要的是,书中穿插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分析,比如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改造经验,某市政污水处理厂的运行问题排查,这些都让我觉得书中的内容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对各种设备选型、参数设置以及故障排除的详细指导,这对于我日常的工作非常有帮助,遇到实际问题时,可以快速地翻阅找到解决方案。

评分

作为一个对环保技术充满好奇的初学者,我尝试阅读了市面上的一些废水处理相关书籍,但很多都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指导。这本《废水处理实用技术及运行管理(第二版)》则是一个例外。它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各种废水处理的核心技术。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每种工艺时,都会配上清晰的流程图和实物照片,这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原理。例如,在讲解混凝沉淀工艺时,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各种混凝剂和助凝剂的种类、投加方式,还通过图解展示了不同pH值和絮凝效果下的沉淀形态,这比单纯的文字描述要生动得多。此外,书中对于不同类型废水(如造纸废水、印染废水、化工废水)的处理特点和难点也有专门的章节进行阐述,并给出了针对性的技术建议,这对于我们这种需要处理多种复杂废水的企业来说,简直是福音。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一步步地引导我走进废水处理的世界,让我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评分

这本书的整体风格非常务实,没有空泛的理论,而是直接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全面概括当前主流废水处理技术,并提供实际操作指导的书籍,而这本《废水处理实用技术及运行管理(第二版)》完美地契合了我的需求。书中对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处理技术的介绍,都紧密结合了实际工程应用,例如在介绍曝气生物滤池时,书中不仅讲解了其结构和工作原理,还重点分析了滤料的选择、反冲洗的频率和强度等关键运行参数,以及如何根据进水水质的变化进行调整。此外,书中还专门辟出一章来探讨废水处理厂的经济性分析和节能降耗措施,这对于我们这种需要考虑成本效益的单位来说,极具参考价值。书中对法规标准的引用也非常及时和准确,这有助于我们确保处理过程符合最新的环保要求。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部集理论、技术、实践于一体的优秀著作,值得所有从事废水处理行业的人士认真阅读和收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