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说:当我的孩子生病时(随机赠送 儿童用药速查手册)

儿科医生说:当我的孩子生病时(随机赠送 儿童用药速查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英 著
图书标签:
  • 育儿
  • 儿童健康
  • 儿科
  • 疾病预防
  • 家庭护理
  • 用药指导
  • 儿童用药
  • 健康科普
  • 亲子教育
  • 医学科普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3739762
版次:1
商品编码:1174787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8-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儿科医学专业曹励之教授、儿科科普达人@医生妈妈欧茜@火爸朱剑笛、知名亲子漫画作者@粥悦悦、盐妈网主编胡其萍等多名儿科专家、媒体人倾情推荐!
  无数粉丝、家长翘首以盼,期待通过本书学习孩子生病时该怎么办,不再因孩子生病而焦虑恐慌,不再让孩子受到过度医疗!
  不懂护理、盲目用药、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这些问题正危害着越来越多孩子的身体。0~6岁是孩子通过抵御疾病、增强免疫力的关键时期,搞清楚这一年龄段孩子可能遇到的所有疾病问题,并学会正确应对,才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人生开端。
  究竟能不能用酒精擦涂来退热?哪种发热会危害到孩子的大脑?止咳糖浆到底该不该喝?呕吐腹泻处理不当竟会致命?手足口病居然可以不去医院?……网上说法各异,甚至医生的建议也不一致,究竟怎么做最保险?
  《儿科医生说:当我的孩子生病时》集纳国际儿科医疗专业新成果,浓缩了陈英医生10年公立三甲医院+3年港式高端诊所+接诊量近10万的丰富儿科临床经验,针对中国家长的心理需求、操作能力量身定制,一网打尽孩子成长中会遇到的所有健康问题。
  每个0~6岁儿童几乎都会遇到的5大类儿科常见病、5种意外伤害,以及成长必备的6大关键营养元素保健、6大疫苗接种须知,都能在《儿科医生说:当我的孩子生病时》一书中找到最详尽实用的讲解、指导。

内容简介

  《儿科医生说:当我的孩子生病时》是陈英医生结合自己在公立医院及港式医疗机构的十余年丰富儿科临床经验,以及对国际儿科医疗先进知识技能的不断学习,写就的集大成之作。书中囊括了每个0~6岁儿童几乎都会遇到的5大类儿科常见病、5种意外伤害,以及成长必备的6大关键营养元素保健、6大疫苗接种须知等家长最需要的知识。
  针对每种疾病精选经典案例来贯通讲解,便于家长对照案例,清晰了解疾病真相,并可参照书中的用药、饮食、作息、环境要求等方法居家照护。书中特设百余个要点侧栏,精炼总结每个疾病的起病先兆、就医指征、护理要点、用药指导、照护误区等实用知识。另有儿科医生妈妈的“贴士”和“提醒”,延伸了解重要疾病理论、养育指导,知悉居家照护中的最常见误区,从细节之处为孩子健康成长护航。

精彩书评

  ★当我遇到孩子医疗健康上的困惑,都会向英姐求助,她总客观严谨又轻松地给我建议,让一个焦虑的母亲得以放松。希望这本书能走进千家万户,去安抚安慰更多焦虑的父母们!
  ——知名漫画作者粥悦悦

  ★逻辑思维严谨,待人却又热情似火,能让家长信服,能感染温暖孩子,这真是一个优秀儿科医生才具备的素质!
  ——盐妈网主编胡其萍

  ★陈英是位热爱运动、充满阳光的儿科医生,解释病情耐心细致,哄孩子更有一套拿手活儿,妈妈们看了这本书绝对省事省心。
  ——微博科普达人@医生妈妈欧茜

  ★陈医生在制定诊疗方案时,不是拘泥国内的资料,而是结合临床经验和当前**证据,尊重家长的期望,既达到**效果又减少了孩子和家长的折腾,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儿科医生。
  ——育儿科普作者@火爸朱剑笛

  ★陈医生是我在国内最信任的儿科医生没有之一。在两年多的接触中,陈医生每次的治疗方案都能让我满意,她指导我理解更多育儿科普知识。
  ——兜总的辣妈

目录

推荐序一 用爱与知识守护孩子的健康… 001推荐序二 卓正玫瑰… 003自 序换种方式,一样爱你… 006CHAPTER 1 宝宝发热不要慌,全程护理有章法SECTION 01 你所不知道的宝宝发热真相… 003SECTION 02 宝宝发热护理雷区,你踩了几个?… 016SECTION 03 可怕的热性惊厥其实是只“纸老虎”… 032SECTION 04 幼儿急疹突袭,多照护少干预… 041CHAPTER 2宝宝咳嗽别着急,先找病因莫止咳SECTION 01 深度解读:揭开宝贝咳嗽的秘密… 049SECTION 02 我用口服药物治好了儿子的肺炎… 055SECTION 03 隐藏在宝宝咳嗽声中的“疾病密码”… 059SECTION 04 宝宝咳嗽老不好,或是过敏惹烦恼… 066SECTION 05 哮喘可防也可控,宝宝成长不耽误… 070SECTION 06 警惕!宝宝咳痰颜色异常… 078SECTION 07 宝宝咳嗽不能只盯着呼吸道… 081CHAPTER 3宝宝消化吸收好,健康成长少烦忧SECTION 01 呕吐:不一定全是坏事… 087SECTION 02 宝宝拉臭臭,有规律才是黄金要素… 092SECTION 03 关注秋季腹泻,防止脱水及时补水… 095SECTION 04 养育新主张,宝宝“便”轻松… 105SECTION 05 预警!宝宝便便“见红”了… 112SECTION 06 肠痉挛:妈妈的安抚是良药… 123SECTION 07 饮食有节制,宝宝肠健康… 130CHAPTER 4阻击传染病,预防为主护理为辅SECTION 01 99% 的父母会陷入的手足口病误区… 139SECTION 02 冬春水痘“大流行”,接种疫苗很重要… 151SECTION 03 麻疹上演“潜伏记”,火眼金睛来诊断… 159SECTION 04 腮腺炎虽无害,并发症藏隐患… 169CHAPTER 5宝宝防敏公开课,减少困扰有一手SECTION 01 0 ~3 岁,过敏食物大排查… 177SECTION 02 赶走湿疹,还宝宝凝脂嫩肤… 186SECTION 03 难缠的荨麻疹,随时打响“遭遇战”… 194SECTION 04 应对过敏性鼻炎,防大于治… 199CHAPTER 6对意外伤害轻松说不SECTION 01 绝大部分意外伤害都可防可控… 209SECTION 02 气道异物预防急救7 诀窍… 211SECTION 03 意外跌落时,这样把伤害降到最低… 218SECTION 04 把握好溺水急救的黄金4 分钟… 224SECTION 05 5 个细节做到位,烫伤零困扰… 228SECTION 06 360°防治割伤带来的身心伤害… 231CHAPTER 7特别的爱给特别的新生儿SECTION 01 爱他就如他所是… 237SECTION 02 请记住宝宝的完美模样… 244SECTION 03 吃饱睡香, 宝宝自有安排… 253SECTION 04 黄疸如此常见,疗法顺势而变… 262SECTION 05 很小很小的疾病小信号… 270CHAPTER 8科学合理做儿保,宝宝成长没烦恼SECTION 01 营养素补对比补好更重要… 281SECTION 02 维生素A :给宝宝明亮双眸… 283SECTION 03 维生素D :骨骼健康金盾牌… 286SECTION 04 维生素K :不可忽视的凝血助手… 292SECTION 05 钙:跟个头高矮没太大关系… 294SECTION 06 铁:高智商宝宝必备… 300SECTION 07 锌:激发胃口的不二法宝… 304
附录了解疫苗,用好疫苗… 307

前言/序言

  自序换种方式,一样爱你
  不知从何时开始,进入诊室的孩子大多是自己熟悉的,甚至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有什么特征,我都了然于心,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熟悉亲切。我喜欢这样,除了那份医者的责任感,更多了一份如亲情般的情感。
  我从公立医院辞职加入卓正医疗已经快三年了。从辞职前的踌躇满志,到加入卓正初期的忐忑不安,再到现在的淡然、满足和自信,全新的职业体验让我对儿科医生这个职业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这三年带给我整个人的改变更是一笔让我受用终身的财富。
  如今,我已经习惯了每晚打开预约信息看看我第二天的预约,习惯了每天早上收拾得干净整洁、精神饱满地去上班,习惯了看诊时和孩子的家长聊病情、拉家常,最近也习惯了坐在诊室不穿白大褂??当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我,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可我的时候,那种满足和欣慰带来的幸福感真心无法言说。
  曾经的我在三家公立医院担任过儿科医生,将近十年的时间里,我接诊过近十万个孩子,同时也接触到了近十万个家庭,其中约80%的孩子都是因儿科常见病来就诊。有的家长会因轻微的感冒、咳嗽而给孩子挂急诊,有的家长大半夜还会抱着感冒发热的孩子奔波于几家医院,有的家长一心想让孩子快点好,甚至强烈要求我给孩子多开药、打吊瓶??
  有句古希腊谚语是这么说的:“最伟大的医师就是自然、时间与耐心,最好的药物就是不吃药。”从科学性来说,这句话的确不是万全的,但是对于儿科常见病来说,其中的理念充满智慧。
  我们每个人生来就具有一定的免疫力、自我修复能力,加上很多儿科常见病本身具有自愈性,只要家长能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护理孩子,就能帮助孩子痊愈。要知道,过度治疗在一定程度上会透支孩子的身体,盲目用药最终损伤的是孩子的健康。
  但是,由于我国儿科医疗资源匮乏,公立医院儿科的工作量很大,每个医生几乎每天要看数十上百个孩子,平均下来每个孩子只有3?5分钟的看诊时间。于是,曾经的我没有时间去说服每一个家长发热时孩子要少穿少包,没有时间跟每一个家长去解释为什么不要滥用输液,为什么发热并不会烧傻孩子??这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力感让我很煎熬,我希望每一个孩子的身体都能被好好保护,我希望能有一个高质量的诊疗平台,环境舒适,沟通无阻,让家长和儿科医生在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之下,共同制订出对孩子最好的治疗方案。
  庆幸的是,我最终找到了这样一个平台,并勇敢地冲破体制,放弃了稳定的生活,为自己的人生搏了一把。欣慰的是,卓正医疗的几家门诊部,自开业以来,没有过一例儿童静脉输液,我们一直在合理用药与疗效间寻找最好的平衡。我们收治过的数例肺炎宝宝,在与家长充分沟通后,都是采取口服药物、雾化治疗、吸痰护理同样将宝宝们治愈。
  我常常对家长说:如果是我自己的孩子,我也会这样处理。面对每一个孩子,我知道生病的ta很难受,我也能体会陪伴左右的家长有多焦虑多难熬,所以我会权衡再三,甚至连夜查阅国际最新的治疗依据,和家长一起讨论出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有时候,必不可少地需要承担一些压力,但压力总会转化为动力,只要最终能收获家长们满满的信任,一切就值得。
  近一年多来,我在临床工作之余,坚持认真写作,把从医十余年来在临床中碰到的一些经典案例用故事的形式写出来,并融合了普通家长所需要的、能够掌握的疾病观察护理知识。另外,考虑到大部分家长可能不具备专业医学知识,我在写作时按常见症状来划分章节,每一章都讲了与某一常见症状相关的若干疾病,并按常见到不常见的逻辑来排列,希望能让家长们由浅入深地理解掌握这些知识,更希望家长们阅读过后能够通过症状了解疾病,了解孩子的身体,当孩子生病时,不再手忙脚乱,不再病急乱投医,让孩子少受苦。
  回看我十余年的从医经历,不管是在曾经的公立医院还是在如今的卓正,无论是线上科普还是纸书科普,对我来说,我只是在不断寻找一种对孩子健康更有利,能把更多关爱带给孩子的方式。
  最后我想感谢我的导师曹励之教授,是她教会我如何做好一名儿科医生,教会我儿科疾病的诊治思路,曹老师对我的工作和生活都给予了非常多的帮助。
  感谢我的父母,生我养我教育我,我的妈妈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勤劳宽容,给予我最无私的爱。感谢婆婆、先生对我的爱与包容,尤其要感谢我的儿子乐乐,也许他还不能理解,但是他的到来让我更懂得不忍和大爱。
  感谢卓正医疗CEO王志远,对于我工作之余写作本书的支持理解和帮助。
  感谢我的好朋友们对此书的认真审阅与修改。他们分别是:新锐儿科医生欧茜(新浪微博:@医生妈妈欧茜)、科普育儿达人朱剑笛(新浪微博:@火爸朱剑笛)、科普育儿达人黄树毅(新浪微博:@二喵居士)、疫苗科普达人陶黎纳(新浪微博:@疫苗与科学),还有我在卓正医疗的同事,循证医学坚定的支持者李陶医生(@卓正内科李陶)。
  陈英
  2015年6月


当孩子生病,家长的安心指南 育儿的道路上,孩子的每一次咳嗽、每一次发烧,都牵动着家长的心。我们渴望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在他们生病时,能给予最及时、最正确的关怀。然而,面对纷繁复杂的儿童疾病信息,以及时不时涌现的各种育儿建议,家长们往往感到无所适从,甚至焦虑万分。 本书,便是为所有在育儿道路上探索前行的父母们量身打造的一份贴心指南。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儿童疾病的书籍,更是您在孩子生病时,最值得信赖的“私人医生助手”。我们深知,家长们的首要需求,是在孩子出现不适时,能够迅速准确地判断问题所在,并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因此,本书将目光聚焦于家长们最常遇到的儿童常见病症,从流感、感冒、发烧、咳嗽,到腹泻、呕吐、皮疹、过敏,以及一些更为棘手但同样普遍的健康问题,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全面覆盖,深入解析 本书的编写,凝聚了多位资深儿科专家的丰富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我们力求用最清晰、最易懂的语言,为家长们揭示这些疾病的“庐山真面目”。 认识疾病的根源: 对于每一种疾病,我们都会详细介绍其常见的病因,让家长了解“为什么”孩子会生病,从而更好地预防和应对。例如,关于感冒和流感,我们会区分病毒和细菌感染的区别,解释季节性流感的高发原因,以及家长容易产生的误区。 识别症状的蛛丝马迹: 细致入微的症状观察,是早期诊断的关键。本书将列举每种疾病典型和非典型的症状表现,并配以生动的描述,帮助家长们学会“读懂”孩子的身体信号。从发烧的温度变化、咳嗽的性质,到腹泻的次数和性状,再到皮疹的形态和分布,都将一一呈现。 判断病情轻重缓急: 哪些情况需要立刻就医?哪些可以通过家庭护理缓解?这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本书将明确界定需要紧急就医的“红色警报”信号,以及可以通过居家观察和护理处理的“黄色”和“绿色”情况,让家长们心中有数,避免过度惊慌或延误治疗。 居家护理的实用技巧: 对于在家可以进行的护理,本书提供了详尽的操作指南。这包括如何正确测量体温、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退烧药、如何进行物理降温、如何为腹泻的孩子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如何缓解咳嗽症状、以及如何处理常见的皮肤不适等。我们会强调科学护理的重要性,避免不必要的迷信和错误方法。 科学用药的智慧: 药物的使用,是儿童疾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但也需要格外谨慎。本书将深入浅出地讲解儿童用药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何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和剂量,如何识别药物的常见副作用,以及哪些药物需要严格遵医嘱使用。我们还会强调抗生素的滥用危害,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用药观。 就医前的准备与沟通: 当需要就医时,如何与医生进行有效沟通,是确保诊断准确和治疗顺利的关键。本书将指导家长如何在就医前收集和整理孩子的病情信息,准备好需要告知医生的问题清单,以及在就医过程中如何清晰地表达孩子的症状和自己的担忧。 疾病的预防与康复: 除了治疗,疾病的预防和康复同样重要。本书将提供关于增强孩子免疫力的实用建议,包括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度运动、以及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同时,在孩子康复阶段,如何帮助他们恢复体力和精力,以及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都将有所提及。 超越症状,关注整体 本书的内容,不仅仅停留在对单一疾病的介绍。我们更希望帮助家长们建立一个 holistic(整体性)的健康观。 儿童生长发育的里程碑: 了解孩子不同年龄段的正常生长发育规律,有助于家长更好地判断孩子的健康状况。本书将提供关于儿童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让家长们心中有数,也能在发现异常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常见的成长烦恼: 除了疾病,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小烦恼,比如喂养问题、睡眠问题、情绪问题、行为问题等。本书将针对这些常见情况,提供科学的分析和建议,帮助家长们从容应对,与孩子共同成长。 如何成为一个“懂孩子”的父母: 育儿的本质,是对孩子的爱与理解。本书将引导家长们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学习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如何理解孩子的行为背后的原因,从而成为一个更具同理心、更懂孩子的父母。 量身打造,贴心实用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始终将家长的实际需求放在首位。 图文并茂,易于理解: 我们深知,面对生病的孩子,家长往往心急如焚,难以集中精力阅读长篇大论。因此,本书在内容组织上力求简洁明了,并辅以大量直观易懂的插图和图表,帮助家长们更快速地掌握关键信息。 常见问题解答(FAQ): 针对家长们在育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高频问题,本书设置了专门的FAQ板块,直接解答家长们最关心的疑虑。 “何时就医”的清晰指引: 在每一种疾病的介绍中,都会明确列出需要立即就医的“警示信号”,以及可以通过家庭护理缓解的“安全区”,为家长提供清晰的就医决策依据。 “家庭药箱”的建议: 本书还将为家长提供一份科学合理的家庭儿童药箱建议清单,指导家长在家里常备哪些常用药物,以及如何正确储存和使用。 与时俱进,科学严谨 儿童健康领域的研究在不断进步,本书的内容也紧跟最新的医学进展和循证医学证据。我们始终坚持科学严谨的原则,确保所提供的信息准确可靠,为家长的育儿决策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 不止于信息,更在于安心 当孩子生病,家长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本书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提供疾病信息,更是为了在家长们感到无助和焦虑时,给予一份切实的安心。我们希望通过本书,帮助家长们建立起应对儿童疾病的信心和能力,让他们在面对孩子的健康问题时,不再手足无措,而是能够从容应对,给予孩子最恰当的关怀。 在育儿这条充满挑战与喜悦的道路上,愿这本书成为您最得力的助手,与您一同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因为我们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珍宝,他们的健康,牵动着每一个父母的心。当您的孩子生病时,您不再是独自一人在摸索,您拥有这份指南,更拥有了一份坚实的底气。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对医学知识一直有些敬畏感的人,我拿到《儿科医生说:当我的孩子生病时》这本书时,其实是有点担心的,生怕它晦涩难懂,让我望而却步。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它那清晰的逻辑和简洁的语言所吸引。书中并没有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而是将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普通家长都能理解的语言。我尤其欣赏它在描述症状时,不仅仅是列出“发烧”、“咳嗽”等关键词,而是更进一步地探讨了这些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的多种原因,并为每种情况提供了详细的应对建议。例如,在处理腹泻问题时,书中不仅介绍了不同程度腹泻的家庭护理方法,还特别提醒了在哪些情况下必须寻求专业医疗帮助,这让我能够更加自信地为孩子提供适当的照顾,而不是盲目地进行干预。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儿童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的章节,这让我意识到,照顾孩子生病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视角,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

评分

终于把这本《儿科医生说:当我的孩子生病时》读完了,感觉豁然开朗!书中关于儿童常见病的讲解,简直是家长们的福音。我最喜欢的是它没有简单地罗列症状,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个病症可能的原因,以及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可能出现的不同表现。比如,同样是咳嗽,书中就详细区分了干咳、湿咳,以及不同原因引起的咳嗽,并且给出了相应的居家护理方法,这比我之前那些“一刀切”的网上搜罗来的信息要专业和细致得多。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特别强调了“什么时候需要立即就医”的判断标准,用清晰的图文结合的方式,列出了那些“危险信号”,这对我这种容易过度紧张的家长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我再也不用因为一点小状况就抓心挠肝地往医院跑,浪费时间和精力,也不用因为害怕延误病情而整天提心吊胆。而且,书中穿插的儿科医生的真实案例,更是让我觉得亲切,仿佛能听到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在耳边循循善诱,告诉我如何观察、如何处理,而不是冰冷枯燥的医学术语。这不仅是一本书,更是我与孩子健康相伴的“教科书”。

评分

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理解和应对孩子生病时各种情况的书籍,直到我发现了《儿科医生说:当我的孩子生病时》。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并存。它没有故弄玄虚,而是用最直观的方式,将儿科医生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知识,转化为普通家长能够理解和运用的方法。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家庭备药”和“急救常识”的章节,这些内容都非常具体,比如哪些药品应该常备,如何正确使用,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应该如何处理。这不仅让我对孩子的健康有了更强的掌控感,也大大降低了我在突发状况下的恐慌情绪。而且,书中在介绍各种疾病时,都非常有条理,从症状、病因到治疗、预防,都讲解得非常透彻,让我能够全面地了解孩子可能遇到的健康问题。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育儿指南,更是我对孩子健康负责的“行动手册”。

评分

一本厚实的封面,印着亲切的卡通图案,当我拿到这本《儿科医生说:当我的孩子生病时》时,一种莫名的安心感油然而生。作为一名新手妈妈,每次看到孩子脸上泛起一丝不适,心里都会像被揪住一样,各种猜疑和焦虑瞬间涌上心头。我总是习惯性地在网上搜索各种症状,结果信息泛滥,真假难辨,反而让自己更加手足无措。这本书的出现,就像在茫茫的信息海洋中,为我指明了一盏灯。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光是翻看目录,那些耳熟能详的儿科常见病名称,如感冒、发烧、咳嗽、腹泻等等,就让我觉得这本书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特别期待书中对于这些常见病症的解读,希望它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释病因、症状,更重要的是,提供一些科学、有效的居家护理建议。我希望能从中学会如何准确地判断孩子的病情,区分哪些情况需要立即就医,哪些可以先在家观察。这本书不仅是我育儿路上的知识宝库,更是我应对孩子生病时情绪波动的定心丸。我深信,掌握了正确的知识,我就能更有底气地照顾我的宝贝,不再被无尽的担忧所困扰。

评分

这本《儿科医生说:当我的孩子生病时》,简直是我最近育儿生活中的“救星”!我一直觉得,在孩子生病这件事上,最让人头疼的不是孩子有多难受,而是作为家长,我们到底该怎么做?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领路人”,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解答了我心中所有的疑问。它不像那些冷冰冰的医学百科,而是充满了人性化的关怀。读到书中关于“如何安抚生病的孩子”的部分,我感触很深。孩子生病时,不仅身体不适,情绪也容易波动,书中提供的那些小技巧,比如如何和孩子沟通,如何让他们感到安全和被理解,都让我觉得特别实用。而且,书中还特别提到了“误区”和“禁忌”,点出了很多家长容易犯的错误,这让我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我最看重的是,它并没有鼓吹自己是“万能手册”,而是反复强调了“及时就医”的重要性,并在必要时给出明确的指导,这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负责任,值得信赖。

评分

随机赠送的用药手册也没见着,

评分

感觉不错,还没看呢,下周休假后开始看,恶补知识

评分

不错的一本书,值得购买学习

评分

京东买书又方便又便宜,搞活动的时候买书太划算,只是现在领券越来越难,喜欢多发券,可以买买买

评分

孩子生病父母要先自测,不要着急去医院。因此有本书在身边最合适了

评分

没有赠品

评分

买来学习的,说好的赠品怎么没有发给我呢

评分

买这本书,主要是为了学习一下知识,这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不知道内容怎么样?有时间好好看一看

评分

没有附赠的用药手册,找客服告诉我人家标了随机赠了,郁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