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当前,无论是从国内社会的稳定还是从国际之间的纷争来看,无论是从实施“一带一路”大战略还是从处理新型国际关系来看,“民族宗教无小事”。民族问题的复杂,在于民族背后往往存在着深厚的民族感情;宗教问题的重要,在于宗教背后一直深藏着神圣的精神信仰。唯有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不同的民族之间、不同的宗教信仰之间、“一带一路”沿线不同的国家之间人民的心灵相通,才能真正助力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真正助推人类的和平发展。
目录
序一 牟钟鉴
序二 刘成有
前言
第一章 道教创立的背景
第一节 老庄思想为道教的创立提供了哲学依据
一、老子与《道德经》
二、庄周与《庄子》
第二节 道家、道教及其核心理念
一、道家及其核心理念
二、道教及其核心思想
第三节 道教最直接的思想渊源是道家
一、道家尊崇大道的观念影响到道教的思想
二、道家注重养生的思想亦为道教所吸纳
三、《道德经》在道教中的运用与发展
第四节 道家与道教的区别
一、道家与道教在追求目标上的差异
二、道家与道教在生死观上的差异
三、道家与道教在崇神拜仙上的差异
第五节 民间巫术和古代养生对道教的影响
一、民间巫术和神仙信仰为道教提供了思想源泉
二、古代养生思想为道教提供了长生方法
第六节 儒家和墨家为道教的创立提供了伦理纲要
一、道教对儒家的吸收
二、道教对墨家的吸收
第七节 道教创立的历史背景
一、社会矛盾尖锐
二、造神氛围浓厚
三、外来宗教刺激
第二章 道教历史的嬗变
第一节 道教的初创和发展
一、汉魏时期道教的初创
二、两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发展
第二节 道教的鼎盛与衰落
一、隋唐时道教整体的兴起
二、宋金元时期道派的鼎盛
三、明清时期道教的盛衰
第三节 道教在近代发展的式微
一、近代道教衰落的表现及其缘由
二、道教在近代社会发展呈现的特点
第三章 道教教义与戒律
第一节 道教教义
一、天道
二、地道
三、人道
四、鬼道
五、道教教义的内在结构
第二节 道教戒律
第四章 道教宗派源流和组织
第一节 道教初创时的派别
一、占验派
二、丹鼎派
第二节 道教发展史上著名的派别
一、全真道
二、净明道
三、正一道
第三节 近代社会教团性质的道教教会组织
一、中央道教会
二、中华民国道教总会
三、中华道教会
四、上海市道教会
第四节 道教当前的宗教组织——中国道教协会
第五章 道教文化
第一节 道教典籍与劝善道书
一、《道藏》
二、道教“五大经书”
三、道教劝善“三圣经”
第二节 道教基本法术
一、外丹与内丹
二,房中术
三、辟谷
四、符咒
第三节 中国道教节日与音乐
一、道教节日
二、道教音乐
第四节 道教历史上著名人物
一、“山中宰相”陶弘景
二、“神仙”邱处机
三、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
四、近代仙学家陈撄宁
第六章 道教知名宫观、洞天福地与名山
第一节 道教知名宫观
一、北京白云观
二、成都青羊宫
三、千山无量观
第二节 道教洞天福地
一、十大洞天
二、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
第三节 道教名山
一、道教四大名山
二、道教其他名山
第七章 道教的多神信仰
第一节 崇神拜仙
第二节 三清、四御
第三节 道教中的护法神——王灵官
第四节 “八仙过海”的传说
一、八仙的由来
二、八仙的故事
三、八仙过海的传说
第五节 门神、财神、灶王爷、药王
一、门神
二、财神
三、灶王爷
四、药王
第六节 土地神、城隍神
一、土地神
二、城隍神
第七节 女神妈祖和王母娘娘
一、妈祖
二、王母娘娘
第八节 “武圣”关圣帝君
第九节 始祖神黄帝
一、黄帝娶丑妻
二、九天玄女相助灭蚩尤
三、崆峒山问道广成子
四、荆山铸鼎升仙
第十节 主宰人间祸福的天神——星君
一、北方天界之神——真武大帝
二、读书人的神——文曲星、魁星
三、福、禄、寿三星
……
第八章 道教的信仰特征
第九章 道教的文化影响
主要参考书目
精彩书摘
《宗教文明品析丛书:道教》:
第二节 道教的鼎盛与衰落
一、隋唐时道教整体的兴起
追溯道教的发展历程,魏晋南北朝时,道教已经从一个民间宗教演化为与政权发生紧密联系的官方宗教。这种态势仍然存续在隋唐时代,并且呈现出不断兴盛的局面。
道教在隋唐时期发展的整体特点是:政治地位较前代有了提高,道教徒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寇谦之等知名道士在道教史上的地位;修道之人在数量上呈大幅增长之势;随着信道人数的突增,道观的数量也大幅增加;道教徒纷纷著书立说。
隋唐道教出现兴盛局面,当然和道教自身根据社会的发展所做的调整有关。但是,一个根本原因在于隋唐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国家统一,国富民安,帝王宠道,臣民自然效仿。这无疑促进了道教的发展,进而鼎盛。
同时,道教的修持方法也与前朝有异。特别是这个时期不仅道教得到了迅速发展,佛教和儒家思想水平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儒释道之间有冲突也有交流和融合。在这种大的文化氛围下,道教通过与儒佛之间的文化交流,自觉或不自觉地汲取和融合了儒释的思想,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教义理论,尤其借鉴佛教充满义理的思辨哲学来完备自己的内炼学说;在承袭魏晋南北朝借鉴儒家思想的基础上,更是进一步借助儒家精神理念来发展和完善自己,主要是要抬高自己的政治地位。
隋朝的大一统在客观上结束了南北朝时期道教分散的局面,促进了道教全国性的大融合。南北朝时期的北天师道和南天师道在隋唐得到了交流和融合,这种融汇以茅山宗为主体。
在陶弘景之后,茅山宗传往北方的上清经法,纳入灵宝、三皇及召神劾鬼之类的道经,并与北方的楼观道相结合。这有利于道教不同教派之间的思想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加快道教思想的一体化发展。
隋代的宗教政策对道教有着包容的精神,而且,道教徒有时被加以宠信。我们以道士王远知为例:
王远知,字广德,生于509年,635年羽化。祖籍今山东临沂,出身世宦之家。他在15岁的时候,跟随陶弘景学道,很有道学心得。学成之后,就热衷于游览天下名山。后来,归隐茅山,专心修行辟谷术和上清道法。在隋朝开皇十二年,即592年,得到杨广的赐见,很受杨广的宠信。在大业七年,即611年,隋炀帝召见他于涿州临朔宫,亲自向他行弟子礼,请教神仙之道。王远知凭借自己的仙学理论和“符命”等法术得到了帝王的赏赐和重用。
隋炀帝自己到了晚年之后,很是尊崇道教,禁止人们毁坏道观和神像等,否则就以“不道论”或“恶逆论”来处罚。不难看出,道教的政治地位已经深入到帝王的内心,帝王将相有借助道教巩固政权和追求长生不老的政治和个人需要。
唐朝在对待道教的态度上很大程度上延续了隋朝的政策,高规格地礼遇道教徒。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唐代统治者之所以尊崇道教,有一个重要的政治原因:在唐朝初年,南朝门阀士族的传统势力还很强大。人们很看重门第的高低,否则就会被人看不起。李唐统治者为了粉饰其高贵的血统,神化其统治,就借用老子姓李,唐皇室也姓李的关系,大事宣扬自己家族是“神仙苗裔”。这样,既可借神权提高皇朝地位,又可借此宣称李氏取代隋朝为“奉天承运”。
由此可看出,唐代统治者之所以倚重道教,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巩固和维护自己的王权,用道教来神化李氏王朝。客观地说,这种现象并不是唐朝所首创,之前和之后的王朝也都借用了道教这种稳定政治、笼络人心的作用,只是各自的具体策略不同罢了。
唐代帝王在当时的道佛之争上,往往采取扬道抑佛的政策。如贞观十三年(639),道士秦世英控告法琳毁谤皇宗老君。法琳生于572年,卒于640年,俗姓陈,隋末唐初佛教高僧。参与当时的佛道之争,是能言善辩的佛教卫士,被时人称为“唐护法沙门”。李世民派人追查,将法琳流放到外地,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佛教徒以沉重的打击。
客观而言,道教在唐朝并不是一直处于显赫的地位,也有过被皇室排斥的经历。最显著的就是武则天崇佛抑道的政治策略。武则天为了当上皇帝,就倚仗佛教女主为王的谶语来为自己女权皇帝增色,不过好景不长。
……
宗教文明品析丛书:道教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对于京东现在的物流,只能用呵呵来形容。我怀疑京东的欺诈行为!当京东的商品界面上写着预计什么时间送货,我们误以为真,好像送货真快,购买了,为的就是尽早按时收到货物,结果没没京东都会拖延一天,其实让消费者承担了很大的时间落差感。这次京东拖延了好久,客服倒是客气,赔礼道歉,但是道歉能换回流逝的时间吗?我决定,如果没人组织因此事起诉举报京东,那么以后我会全差评。
评分
☆☆☆☆☆
非常棒的书!
评分
☆☆☆☆☆
价格很实惠,书还没看,应该不错
评分
☆☆☆☆☆
剁手啊,剁手啊,忍不住啊……
评分
☆☆☆☆☆
买了很多关于宗教的书
评分
☆☆☆☆☆
不错哦包装很好,质量好
评分
☆☆☆☆☆
值得一看
评分
☆☆☆☆☆
中央民族大学的老师编纂的,内容比较丰富,包括起源、宗派、人物、著名道观、礼仪、戒律、修持、养生等。
评分
☆☆☆☆☆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