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材于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真实反映当时法国社会的状况,纪德是时代精神的代言人,影响了一战后年轻一代的理想。
★一出“傻剧”式的作品,被誉为“新小说”的先驱,作者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亦庄亦谐,笔力老辣。
★以深藏机锋的妙语,深入剖析“无动机行为”。
《梵蒂冈的地窖》是纪德四部不同时期小说作品《帕吕德》《浪子归来》《梵蒂冈的地窖》《忒修斯》的合集。
《帕吕德》是纪德追求“改变”,不安现状,希望改变自己也同时渴求唤醒身边人的一个故事。视为现代派文学的开山之作,贯穿全书的独特的幽默,暗讽当时的生活百态和文坛现象。
《浪子归来》是纪德的短篇小说,曾被改编成剧本,被搬上舞台演出。浪子回到父母身边,并非痛悔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且他还鼓励并帮助小弟离家出走,别有深意。
《梵蒂冈的地窖》是一部讽刺性小说,一出“傻剧”。故事发生在一八九一年,围绕“蜈蚣”组织成员以营救罗马教皇之名行劫掠财富之实展开。有多个看似毫不相关的人物登场,情节复杂而又规模宏大。作者通过拉夫卡迪奥这一形象,描写了“无动机行为”这样一种行动。
《忒修斯》是纪德最后一部重要作品,是他文学创作的终结之篇,于一九四六年在纽约首次出版。成为一部遗嘱式的作品,讲述雅典城的创建者忒修斯的人生旅程。
安德烈?纪德(1869—1951),法国作家。早期作品有象征主义色彩。1909年参与创办《新法兰西评论》。1925年去非洲考察,后发表《刚果之行》《从乍得归来》,抨击殖民主义。1932年参加国际反法西斯运动。主要作品有散文诗集《人间食粮》,小说《伪币制造者》《背德者》《窄门》《田园交响曲》《梵蒂冈的地窖》等。获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
李玉民,从事法国纯文学翻译二十余年,译著五十多种,约有一千五百万字。主要译作小说有: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巴尔扎克的《幽谷百合》,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莫泊桑的《一生》《漂亮朋友》《羊脂球》等;戏剧有《缪塞戏剧选》《加缪全集?戏剧卷》等;诗歌有《艾吕雅诗选》、阿波利奈尔诗选《烧酒与爱情》等六种。此外,编选并翻译《缪塞精选集》《阿波利奈尔精选集》《纪德精选集》;主编《纪德文集》(五卷)、《法国大诗人传记丛书》(十卷)。在李玉民的译作中,有半数作品是他首次向中国读者介绍的。
陈筱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翻译出版法国16、18、19、20世纪名家名著多部,达七八百万字。计有拉伯雷的《巨人传》;卢梭的《忏悔录》《新爱洛伊丝》;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等4部;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缪塞的《一个世纪儿的忏悔》;纪德的《梵蒂冈地窖》;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凡尔纳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等6部;法布尔的《昆虫记》;尤瑟纳尔的《哈德良回忆录》第三部;雅克?洛朗的《蠢事》;莫迪亚诺的《往事如烟》等。
纪德是唯美主义的反面,作为一个作家,他不苟同于为艺术而艺术的理论。他深陷在一场特殊的争斗、一场特殊的战斗中,他从来不会写不属于心灵的文字。
——[法国]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译本序:纪德是个不可替代的榜样
帕吕德
浪子归来
梵蒂冈的地窖
第一章?昂蒂姆?阿尔芒-迪布瓦
第二章?朱利尤斯?德?巴拉格利乌尔
第三章?阿梅代?弗勒里苏瓦尔
第四章?蜈蚣
第五章?拉夫卡迪奥
忒修斯
三
照片上的那位少年并未长大多少;朱斯特-阿热诺说他十九岁,看上去也就是十六七岁。拉夫卡迪奥肯定是刚刚到的,因为朱利尤斯在将小本本放回原处时朝门口看过,没见有任何人。可是,他怎么就没有听见有人走近呢?于是,朱利尤斯本能地看了看年轻人的脚,看见他穿的是胶鞋而非高靿儿皮鞋。
拉夫卡迪奥微笑着,那是一种没有任何敌意的微笑。他似乎更像是觉得有趣,但带着点嘲讽。他头上仍戴着旅行帽,但一遇上朱利尤斯的目光,他便脱下帽子,像煞有介事地鞠躬致意。
“是卢基先生?”朱利尤斯问道。
年轻人没有回答,又鞠了一躬。
“请原谅我进到您的屋里等您。说实在的,如果不是别人领我进来的话,我自己是不敢擅自进来的。”
朱利尤斯说话比平时更快,嗓门也更高,以使自己感到一点也不拘束。拉夫卡迪奥的额头几乎不易觉察地皱了皱。他朝朱利尤斯的雨伞走去,一声不吭地拿了起来,放到走廊里让它滴水,然后走回屋里,示意朱利尤斯坐下。
“您看见我想必很惊讶吧?”
拉夫卡迪奥平静自如地从银烟盒里取出一支烟来点着。
“我将简要地向您说明我来此的原因,而您很快就会明白这些原因……”
朱利尤斯越说越觉得信心不足。
“是这么回事……不过,请先允许我自我介绍一下。”他似乎觉得自报家门很尴尬,便从西服背心里掏出一张名片递给拉夫卡迪奥,后者看也没看就把名片放在桌子上了。
“我是……我刚刚写完一本较大部头的作品,我没工夫亲自将它誊清。有人跟我提起您,说您写得一手好字,我想,一方面,”说到这里,朱利尤斯的目光不容置疑地扫过这间空空荡荡的房间,“我想您也许愿意……”
“在巴黎没有人……”拉夫卡迪奥立即打断他,“没有人会跟您说到我的字的。”他用目光看着那个抽屉,朱利尤斯刚才没发现自己打开它时弄掉了一个不易察觉的软蜡封印。拉夫卡迪奥把钥匙在锁孔里猛地一转,然后抽出来放进口袋里。“谁也无权谈论我的字,”他看着满面通红的朱利尤斯说,“另外(他慢慢腾腾地说,好像蠢乎乎的似的,没有一点抑扬顿挫),我还没弄明白是什么原因让先生……(他看了一眼名片)让朱利尤斯?德?巴拉格利乌尔伯爵对我特别地感兴趣。不过(他的声音同朱利尤斯的一样,突然变得热情而温婉),对于一个等钱用的人来说——正如您所看到的那样——您的建议是值得考虑的。(他站起身来。)请允许我,先生,明天上午去给您一个答复。”
这明显是在下逐客令。朱利尤斯自觉处于被动地位,不好坚持。他拿起帽子,犹豫了一下。
“我本想同您多聊聊的,”他笨嘴拙舌地说,“请允许我盼着您明天……我十点起恭候您。”
拉夫卡迪奥鞠躬致意。
朱利尤斯刚一转过走廊拐角拉夫卡迪奥便关上房门,插上门闩。他奔向抽屉,取出他的那个小本本,翻到最后那容易暴露的一页,在好几个月以来他未曾动过的那个空白处,用铅笔以与最好的笔迹大不相同的硬邦邦的大字体写道:
因让奥利布里乌斯的脏鼻子伸进这本本子——一彭塔。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小刀,刀尖锋利,像是一把短小的锥子,他擦燃火柴烧了烧它之后,隔着裤子,猛地一下扎进大腿。他疼得脸部在扭曲。但他觉得这并不够。他没有坐下,而是朝桌子俯下身子,在刚才那句话的下面,又写了一句:
因向他表示我知道这事——二彭塔。
这一回,他犹豫了一下;他解开西装短裤,斜向翻转下去,他看了看大腿,只见刚才扎的那个小伤口在流血。他检查了一下旧的伤疤,它们在新伤口的周围,宛如种痘留下的疤痕。他又烧了烧刀尖,然后迅速地再次扎进肉里去。
“我以前可没这么小心谨慎过。”他暗自在想,一边向那瓶薄荷酒走过去,往伤口处倒了几滴。
他的火气消了一点儿,这时候,他在把酒瓶放回原处时发觉他和母亲一起照的照片没有完全放在原先的地方。于是,他抓起照片,怀着忧伤最后看了它一眼,然后,当血往他脸上涌的时候,他怒不可遏地把照片撕碎。他想把碎片烧掉,但照片碎片不易燃,于是他便把塞在壁炉膛里的口袋挪开,把他那唯一的两本书放进炉膛当作柴火架,然后把小本本撕开,撕成一条条一块块的碎片,把照片扔在上面,一块点燃。
他脸对着火焰,深信自己看着这些可供回忆的东西被烧毁,心中会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满足感。但是,当它们全都化作灰烬,他往起站的时候,他觉得有点头晕。房间里烟雾弥漫,他走到卫生间去擦擦脑门儿。
此刻,他目光更清亮地看着那张小名片。
“朱利尤斯?德?巴拉格利乌尔伯爵,”他念道,“首先得搞清楚他是何许人也。”
他扯下当作领带和领子围着的围巾,半敞开衬衫,站在敞开着的窗户前,让清凉的空气沐浴自己的腰身。然后,拉夫卡迪奥突然急着出门,赶紧又是穿鞋又是系领带的,还戴上一顶很像模像样的灰毡帽——尽可能的平静而文明——把房间的门带上,便朝着圣絮尔皮斯广场走去。在广场的区政府对面的红衣主教图书馆里,他想必可以找到他所需要的资料。
我最近在寻找一些能深入探讨人性复杂性的经典文学作品,这套选集似乎提供了绝佳的切入点。虽然我还没有细读完所有收录的作品,但从已读的部分来看,作者们对人类情感的描摹达到了令人惊叹的深度。他们笔下的人物并非简单的善恶二元对立,而是充满了矛盾、挣扎和难以言喻的灰色地带。那种对内心幽微之处的挖掘,如同外科手术般精准而残酷,让人不得不直面自身灵魂深处的阴影与光亮。这种文学的魅力,在于它不提供廉价的慰藉,而是用清晰、冷峻的笔触,揭示生活本来的面貌,挑战读者的认知边界。对于渴望精神成长的读者而言,这种高强度的智力与情感投入,是无可替代的阅读盛宴。
评分这部选集所涵盖的作家群体,其思想的广度和锐度令人称奇。他们似乎都共享着一种对既有社会规范持批判态度的精神内核,但表达方式却千差万别。有的以细腻的心理描写见长,有的则擅长宏大的社会结构批判,有的甚至带有强烈的象征主义色彩。阅读这套书,就像是走进了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欧洲文坛的一场思想的辩论会。我尤其欣赏这种汇编的形式,它提供了一个横向比较的视野,让读者能够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对比不同大师们在应对时代困境时所采取的文学策略和哲学立场。这种跨越流派和国界的集中展示,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现代主义文学全貌的理解。
评分译文质量是衡量一套经典译本能否流传的关键,而这套“名著名译文库”在这方面表现出色。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几篇不同国家和语种的翻译,译者显然是下足了功夫,他们不仅准确传达了原著的字面意义,更成功地“再造”了原文特有的语感和节奏。例如,那种法式特有的那种略带疏离感的叙事腔调,在中文语境中依然能被清晰地捕捉到。这并非简单的直译,而是高水平的文化转译,它保证了我们这些非母语读者,能够以最贴近原著的方式,领略到大师们的文学风范。优秀的译文,是连接古今中外读者的桥梁,它让那些遥远的声音,在我们耳边依然清晰洪亮,这套书的译者团队无疑是这座桥梁的杰作匠人。
评分坦白说,这套书更像是为那些寻求“硬核”文学体验的读者准备的。它没有迎合快餐文化的趋势,阅读的门槛相对较高,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文学背景知识和持久的专注力。但一旦你投入进去,那种回报是巨大的。它会迫使你慢下来,去咀嚼那些看似冗长却饱含深意的句子,去梳理那些复杂的人物关系网和哲学思辨。对于那些厌倦了浅薄娱乐,渴望在文字中寻找深度锚点的灵魂来说,这套书提供了一个稳固的立足点。它不是用来消磨时间的工具,而是用来塑造思维和拓展心智的利器。它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更需要一种全身心的投入和敬畏,而这份付出,绝对是值得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一绝,初见时就被它典雅的气质所吸引。厚重的纸张,细致的纹理,仿佛能触摸到文字背后的时代气息。封面设计简约而不失韵味,配色沉稳,透露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与“名著”二字相得益彰。内页的排版也相当讲究,字体大小适中,行距疏朗有致,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即便是长时间沉浸其中,眼睛也不会感到过分疲劳。这样的用心,足以见得出版方对于这套“世界名著名译文库”的重视程度。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场与经典的庄重对话,让人心生敬畏。对于珍视阅读体验的读者来说,光是这本书本身的实体感就值回票价了,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摆在书架上都散发出低调的文化光芒。
评分Jhgfdfyvcjjcchc
评分没有什么书能像纪德一样让人读过之后,内心会如此沉重不堪却又能感到甜蜜幸福,而且每一遍都会带来巨大的震撼。
评分上海三联这一套不错,装帧好,印刷精,译文有保证,有条件可以都入。就是开本稍窄了一点,要是像人民那套翻译家译丛的宽度就舒服了。
评分没有什么书能像纪德一样让人读过之后,内心会如此沉重不堪却又能感到甜蜜幸福,而且每一遍都会带来巨大的震撼。
评分世界名著名译文库,都是好书还价格便宜,装帧也OK!值得购买!
评分图书已经收到非常满意,京东速度真快,点赞!
评分好
评分经典好书,值得购买,非常喜欢
评分很不錯,非常謝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