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冊內容包括瞭哺乳動物導論和原始哺乳動物係統記述兩個部分。導論部分包括哺乳動物的定義、一般形態學特徵、係統發育和分類的基本框架、地理地史分布與環境、哺乳動物年代學等。在形態學特徵中特彆加入瞭對岩骨以及中耳形態的介紹,以及使用CT掃描研究顱內、鼻腔、內耳結構等內容。除瞭基本的哺乳動物分類體係,對哺乳動物一些新的高階分類單元及其有關的爭議內容也做瞭簡要說明。在"中國古哺乳動物研究曆史"一節中,記錄瞭一些主要的事件、研究成果和相關的研究人員。係統記述部分包括瞭截至2014年10月在中國境內已發錶的、以中生代哺乳動物為主的54屬63種,分屬於後獸亞綱、真獸亞綱和9個已絕滅的哺乳動物目(摩根齒獸目、翔獸目、蜀獸目、柱齒獸目、真三尖齒獸目、賊獸目、多瘤齒獸目、"對齒獸目"、"真古獸目")。每個模式種均附有圖片,對一些存有爭議的高階分類單元進行瞭概要評述。
內頁插圖
目錄
目錄
總序 i
本冊前言ix
本冊涉及的機構名稱及縮寫 xiii
哺乳動物導論 1
引言1
哺乳動物的特徵和定義2
哺乳動物形態特徵概述5
哺乳動物牙齒特徵和類型23
係統發育與分異時間34
下孔類中的哺乳動物39
哺乳動物的分類41
高階分類單元與係統發育關係間存在的問題47
哺乳動物主要高階分類單元簡述51
哺乳動物分布與環境變化63
哺乳動物年代學72
中國古哺乳動物研究曆史74
係統記述87
哺乳動物綱 Class MAMMALIA 90
中國尖齒獸科 Family Sinoconodontidae 90
中國尖齒獸屬 Genus Sinoconodon 91
摩根齒獸目 Order MORGANUCODONTA 93
摩根齒獸科 Family Morganucodontidae94
摩根齒獸屬 Genus Morganucodon 94
巨顱獸屬 Genus Hadrocodium 97
翔獸目 Order VOLATICOTHERIA 99
翔獸屬 Genus Volaticotherium 100
柱齒獸目 Order DOCODONTA 102
梯格獸科 Family Tegotheriidae 105
梯格獸屬 Genus Tegotherium 106
科不確定 Incertae familiae 107
準噶爾齒獸屬 Genus Dsungarodon 107
尖鈍齒獸屬 Genus Acuodulodon 109
狸尾獸屬 Genus Castorocauda 111
柱齒獸目不定屬、種 Docodonta indet 114
蜀獸目 Order SHUOTHERIDIA 114
蜀獸科 Family Shuotheriidae 116
蜀獸屬 Genus Shuotherium 117
假磨獸屬 Genus Pseudotribos 119
真三尖齒獸目 Order EUTRICONODONTA 121
三尖齒獸科 Family Triconodontidae 123
高尖齒獸亞科 Subfamily Alticonodontinae 123
煤尖齒獸屬 Genus Meiconodon 123
“熱河獸科”Family“Jeholodentidae” 126
熱河獸屬 Genus Jeholodens 127
燕尖齒獸屬 Genus Yanoconodon 129
遼尖齒獸屬 Genus Liaoconodon 130
戈壁尖齒獸科 Family Gobiconodontidae 134
戈壁尖齒獸屬 Genus Gobiconodon 134
杭錦獸屬 Genus Hangjinia 137
彌曼齒獸屬 Genus Meemannodon 139
爬獸科 Family Repenomamidae140
爬獸屬 Genus Repenomamus 141
剋拉美麗獸科 Family Klameliidae144
剋拉美麗獸屬 Genus Klamelia 145
“雙掠獸科”Family“Amphilestidae”147
遼獸屬 Genus Liaotherium148
科不確定 Incertae familiae 149
朝陽獸屬 Genus Chaoyangodens 149
真三尖齒獸目不定屬、種 Eutriconodonta gen et sp indet 152
目不確定 Incerti ordinis 153
科不確定 Incertae familiae 153
鋸齒獸屬 Genus Juchilestes 153
異獸亞綱 Subclass ALLOTHERIA 155
賊獸目 Order HARAMIYIDA156
賊獸亞目 Suborder HARAMIYOIDEA 157
艾榴齒獸科 Family Eleutherodontidae 158
中華艾榴獸屬 Genus Sineleutherus159
仙獸屬 Genus Xianshou 160
巨齒尖獸屬 Genus Megaconus 164
樹賊獸科 Family Arboroharamiyidae 167
樹賊獸屬 Genus Arboroharamiya 167
科不確定 Incertae familiae 170
神獸屬 Genus Shenshou 170
多瘤齒獸目 Order MULTITUBERCULATA 171
蕭菲特獸科 Family Paulchoffatiidae 173
皺紋齒獸屬 Genus Rugosodon 173
始俊獸科 Family Eobaataridae 175
中國俊獸屬 Genus Sinobaatar175
遼俊獸屬 Genus Liaobaatar 183
黑山俊獸屬 Genus Heishanobaatar 184
阿爾布俊獸科 Family Albionbaataridae 186
蓋蘭俊獸屬 Genus Kielanobaatar 186
白堊齒獸亞目 Suborder CIMOLODONTA 187
牙道黑他獸超科 Superfamily Djadochtatheroidea188
牙道黑他獸科 Family Djadochtatheriidae 188
隱俊獸屬 Genus Kryptobaatar188
紋齒獸超科 Superfamily Taeniolabidoidea 191
紋齒獸科 Family Taeniolabididae 191
小鋸齒獸屬 Genus Prionessus 192
楔剪齒獸屬 Genus Sphenopsalis 194
斜剪齒獸屬 Genus Lambdopsalis195
羽齒獸超科 Superfamily Ptilodontoidea197
新斜溝齒獸科 Family Neoplagiaulacidae 197
擬間異獸屬 Genus Mesodmops 198
“對齒獸目”Order“SYMMETRODONTA” 200
鼴獸科 Family Spalacotheriidae 201
張和獸屬 Genus Zhangheotherium 202
毛獸屬 Genus Maotherium 205
尖吻獸屬 Genus Akidolestes 209
黑山掠獸屬 Genus Heishanlestes 211
雙型齒獸科 Family Amphidontidae 213
滿洲獸屬 Genus Manchurodon 213
“真古獸目”Order“EUPANTOTHERIA” 215
科不確定 Incertae familiae 218
侏掠獸屬 Genus Nanolestes 218
明鎮古獸屬 Genus Mozomus 220
獸亞綱 Subclass THERIA 221
後獸下綱 Infraclass METATHERIA 223
目、科不確定 Incerti ordinis et incertae familiae 223
中國袋獸屬 Genus Sinodelphys 223
有袋部 Cohort MARSUPIALIA 226
負鼠形目 Order DIDELPHIMORPHIA 226
肉食負鼠科 Family Peradectidae 228
準噶爾肉食負鼠屬 Genus Junggaroperadectes 228
中國肉食負鼠屬 Genus Sinoperadectes 229
真獸下綱 Infraclass EUTHERIA 231
目、科不確定 Incerti ordinis et incertae familiae 232
始祖獸屬 Genus Eomaia 232
無矢脊獸屬 Genus Acristatherium 234
侏羅獸屬 Genus Juramaia 237
遠藤獸屬 Genus Endotherium 240
重褶齒蝟科 Family Zalambdalestidae 242
張氏蝟屬 Genus Zhangolestes 243
真獸下綱(?) Infraclass EUTHERIA(?) 244
目、科不確定 Incerti ordinis et incertae familiae 244
庫都剋掠獸屬 Genus Khuduklestes 244
附錄昆明獸屬 Genus Kunminia246
參考文獻248
漢-拉學名索引270
拉-漢學名索引273
附錶一中國中生代含哺乳動物化石層位對比錶276
附圖一中國中生代哺乳動物化石地點分布圖278
附錶二中國古近紀含哺乳動物化石層位對比錶280
附圖二中國古近紀哺乳動物化石地點分布圖281
附錶三中國新近紀含哺乳動物化石層位對比錶285
附圖三中國新近紀哺乳動物化石地點分布圖286
附件《中國古脊椎動物誌》總目錄290
前言/序言
中國古脊椎動物誌(總第十六冊):獸孔目(Thecodontia) 第一捲:引言與早期演化 本書是《中國古脊椎動物誌》係列的最新一捲,聚焦於獸孔目(Thecodontia)這一在三疊紀占據統治地位的爬行動物類群。作為承接哺乳動物起源研究的重要環節,獸孔目不僅是現代爬行動物(如鰐魚、鳥類)的祖先,更是恐龍、翼龍以及哺乳動物共同的演化起點。本書旨在係統梳理中國境內發現的獸孔目化石記錄,深入探討其在古地理、古氣候背景下的分化與演化曆程。 第一章 獸孔目的分類學與係統發育 本章首先概述瞭獸孔目的基本形態特徵,如牙齒嵌閤於齒槽中,以及股骨與脛骨之間的關節結構等。隨後,我們詳細梳理瞭當前獸孔目的主要分類體係,並重點討論瞭其在係統發育樹上的位置,特彆是其與早期三腔椎類(Synapsida)的親緣關係。重點內容包括對近年來爭議較大的分類單元的重新評估,結閤形態學和分子鍾數據,構建更加穩健的係統發育框架。 第二章 中國獸孔目化石的發現簡史與地層分布 追溯中國獸孔目化石的發現曆程,本書詳細記錄瞭自二十世紀初以來,從新疆、內濛古、四川盆地到雲南等地發現的各類獸孔目遺骸。針對關鍵産地,如重慶和貴州的二疊紀末至三疊紀早期的地層剖麵,我們提供瞭詳盡的地層學背景和化石埋藏學分析。通過對不同地層帶中化石組閤的對比,重建瞭中國獸孔目在三疊紀早期至晚期的生物地理分布格局。 第三章 早期新獸孔類:喙頭龍類(Rhynchosaurs)與闆龍類(Lagerpetonids) 喙頭龍類(Rhynchosaurs)是三疊紀早期特有的植食性獸孔類,其獨特的喙狀頜部和厚實的骨骼結構是其顯著特徵。本章集中分析瞭中國發現的喙頭龍屬種,包括其頭骨、牙齒和肢骨的特徵,並討論瞭它們在生態係統中的作用。此外,對於神秘的闆龍類(Lagerpetonids),我們考察瞭其早期演化階段的特徵,這對於理解翼龍的起源至關重要。 第四章 僞鰐類(Phytosaurs)的係統發育與生態適應 僞鰐類是與現代鰐魚形態高度相似的捕食性爬行動物,是三疊紀中晚期淡水生態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詳細描述瞭中國發現的數個僞鰐類屬種,重點關注其吻部的演化方嚮——從早期偏嚮於頂位鼻孔的形態,到晚期鼻孔嚮眼眶後方遷移的趨勢。通過對牙齒磨損麵和頜骨結構的研究,推斷瞭不同僞鰐類的捕食策略和水棲適應性。 第五章 早期植龍類(Aetosaurs)的裝甲防禦係統 植龍類(Aetosaurs)以其全身覆蓋的堅固骨闆(osteoderms)而著稱,是三疊紀晚期重要的陸生植食性動物。本捲對中國發現的植龍類進行瞭詳盡的骨骼重建和分類學梳理,特彆是側重分析其背甲、腹甲以及四肢骨闆的形態變異。通過對比不同屬種的裝甲模式,探討瞭這種防禦結構在不同生態壓力下的演化路徑。 第六章 早期三腔椎類的遺存與親緣關係探討 在獸孔目內部,對早期支係的研究對於理解整個主龍類(Archosauria)和哺乳動物的演化至關重要。本章詳細分析瞭中國發現的與早期主龍類關係密切的非主龍類獸孔目(如Proterosuchians和Euparkeriids)。對這些早期形態的深入研究,有助於我們區分哪些特徵是獸孔目共有的祖徵,哪些是主龍類演化過程中特有的創新。 第七章 中國獸孔目動物群的古環境重建 結閤化石所在的沉積相和古地磁數據,本章探討瞭中國三疊紀獸孔目動物群所處的古環境。分析顯示,在三疊紀早期,中國地區主要為乾旱或半乾旱環境,對植食性獸孔類的形態産生瞭顯著影響。進入三疊紀中晚期,隨著氣候變化和海陸格局的調整,水生和半水生的獸孔類(如僞鰐類)的繁盛,反映瞭區域生態係統的重大轉變。 第八章 結論與展望 本捲總結瞭中國獸孔目化石研究的現狀,強調瞭在係統發育研究中納入更多新發現化石的重要性。展望未來,呼籲加強對化石産地如雲南和四川盆地更精細的地層學和古生物學研究,以期更全麵地揭示獸孔目在古脊椎動物演化史中的關鍵作用,特彆是其嚮恐龍和鰐魚兩大支係分化的關鍵節點。 本書是古生物學傢、地質學傢以及脊椎動物演化研究人員的必備參考書,為理解三疊紀生態係統和現代脊椎動物起源提供瞭堅實的科學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