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上帝的方程式--愛因斯坦、相對論和膨脹的宇宙(睿文館)
:45.00元
作者:阿米爾·D·阿剋塞爾
齣版社:上海譯文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532764297
字數:120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2k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在這本擁有大量翔實史料,經與多位知名學者和專傢交流、探討而著成的書中,阿剋塞爾讓愛因斯坦和愛因斯坦的理論來解釋宇宙學中的*發展,對宇宙本質的研究,並闡述瞭宇宙學和相對論之間由於愛因斯坦的“宇宙常數”而建立起來的聯係。
《上帝的方程式:愛因斯坦、相對論和膨脹的宇宙》還揭示瞭鮮有涉獵的愛因斯坦的人性化的一麵,並披露瞭屬私人收藏的愛因斯坦的某些信件。這些信件勾勒瞭愛因斯坦與其他科學傢的人際關係的新視圖,其中也講述瞭他早期為證明他的強引力將會使光綫彎麯的革命理論所作的種種努力。
目錄
前言
章 爆炸的恒星
第二章 早年的愛因斯坦
第三章 布拉格,1911年
第四章 歐幾裏得的謎語
第五章 格羅斯曼的筆記本
第六章 遠徵剋裏米亞
第七章 黎曼度量
第八章 柏林:場方程
第九章 普林西比島,1919年
第十章 聯閤會議
第十一章 對宇宙學的思考
第十二章 空間的膨脹
第十三章 物質的本質
第十四章 宇宙的幾何學
第十五章 伊利諾伊州巴達維亞,1998年5月4日
第十六章 上帝的方程式
參考書目
譯後記
作者介紹
阿米爾·D·阿剋塞爾(Amir D.Aczel),國際知名的數學傢、科普作傢。著有經典科普作品《費馬大定理》、《幾率1》、《商用統計學》等書。他是個說故事的能手,並是翻譯愛因斯坦某些信件的人。
文摘
序言
閱讀體驗上,我更傾嚮於那些敘事流暢、邏輯清晰的書籍,尤其是在麵對復雜的科學主題時。我總覺得,一個好的科普作傢,首先得是一個高明的“翻譯官”,能夠把那些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轉化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理解的意象和比喻。這本書的排版和字體選擇,其實也在無形中影響著閱讀的節奏感。我希望它的行距和字號能讓人長時間閱讀而不會感到疲憊,畢竟,要真正消化那些關於時空彎麯、光速不變的理念,需要的不僅僅是智力上的投入,更需要沉浸式的環境。如果作者能夠巧妙地穿插一些曆史背景的故事,比如愛因斯坦在哪個階段受到瞭怎樣的挑戰,這些社會和個人層麵的細節,往往能讓人更好地理解理論誕生的不易和偉大。畢竟,科學史本身就是一齣精彩的戲劇,理論的突破往往伴隨著巨大的爭議和孤獨的堅持。
評分對於這類探索人類認知邊界的書籍,我常常會帶著一種審視的態度去衡量其“思辨性”的深度。物理學的最高境界,或許已經超越瞭純粹的數學模型,開始觸及哲學的領域——我們對“真實”的定義是什麼?時間是否真的存在於我們感知之外?這本書的名字暗示瞭它試圖捕捉愛因斯坦思想中那種試圖用一個統一的“方程式”來解釋萬物的野心。我希望,在闡述瞭基礎理論之後,作者能留齣足夠的篇幅,討論這些理論對人類世界觀産生的顛覆性衝擊。比如,它如何改變瞭人們對上帝、對確定性、對命運的看法。一個真正偉大的科普作品,不應該隻停留在“是什麼”,更要深入到“這意味著什麼”的層麵,引發讀者對自己存在狀態的深刻反思。
評分對我這樣一個習慣瞭碎片化信息攝入的現代讀者而言,這類需要長時間專注力的巨著,能否保持住我的注意力是一大考驗。評判一本這樣的書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能否在我讀完一個章節後,留下清晰的“知識錨點”,而不是一團漿糊般的印象。我非常看重作者對術語的定義是否精確且一緻,尤其是像“慣性係”、“時空度規”這些關鍵概念,一旦混淆,後續的理解就會全盤崩潰。此外,如果書中能配有高質量、清晰的圖錶或示意圖來輔助理解那些高維度的概念,那將是極大的加分項。這些圖示必須是功能性的,而不是單純的裝飾品,它們應該能幫助我“看”到那些眼睛看不見的東西,將抽象的數學語言轉化為可供大腦處理的視覺信息。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充滿瞭宏大的敘事感,讓人立刻聯想到宇宙的奧秘、智慧的光芒,以及那種探尋終極真理的激動人心。我拿到手的時候,那種厚重和油墨的清香,就預示著這是一場思想的盛宴,而不是快餐式的讀物。我一直對物理學的那些抽象概念感到既敬畏又好奇,尤其是涉及到時間、空間這些我們習以為常卻又最難以捉摸的東西。這本書的作者顯然不是那種隻滿足於羅列公式的人,他們似乎肩負著一種使命,要把那些深奧的理論,用一種既尊重科學的嚴謹性,又不失文學感染力的方式呈現齣來。我期待著能通過他們的筆觸,窺見愛因斯坦那顆不凡的頭腦是如何構建起這套全新的宇宙觀的。那種感覺,就像是拿到瞭一把鑰匙,可以打開一個全新的、比我們日常感知要復雜和精妙得多的世界的大門。我希望作者能巧妙地平衡科普性和深度,讓一個並非專業人士的讀者,也能在跟隨思考的過程中,體驗到那種“頓悟”的喜悅。
評分從內容構建的角度來看,我關注的是結構安排是否能有效引導讀者的認知升級。一個好的體係會像爬山一樣,從山腳下的平緩地帶開始,逐步引入更陡峭的坡度,最後到達頂峰。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處理“相對論”這一核心內容的鋪陳的。是先從狹義相對論的簡單推導入手,逐步過渡到廣義相對論的引力場方程?還是采取瞭一種“先整體印象,後細節打磨”的策略?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對“膨脹的宇宙”這一概念的闡述。宇宙如何從一個奇點開始,如何隨著時間推移而加速或減速膨脹,這些宏觀尺度的描繪,必須要有強有力的觀測證據作為支撐,否則就容易流於空泛的哲學思辨。我期待看到作者如何在理論推導和宇宙學觀測之間搭建起堅實的橋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