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上帝的方程式--爱因斯坦、相对论和膨胀的宇宙(睿文馆)
:45.00元
作者:阿米尔·D·阿克塞尔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532764297
字数:12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在这本拥有大量翔实史料,经与多位知名学者和专家交流、探讨而著成的书中,阿克塞尔让爱因斯坦和爱因斯坦的理论来解释宇宙学中的*发展,对宇宙本质的研究,并阐述了宇宙学和相对论之间由于爱因斯坦的“宇宙常数”而建立起来的联系。
《上帝的方程式:爱因斯坦、相对论和膨胀的宇宙》还揭示了鲜有涉猎的爱因斯坦的人性化的一面,并披露了属私人收藏的爱因斯坦的某些信件。这些信件勾勒了爱因斯坦与其他科学家的人际关系的新视图,其中也讲述了他早期为证明他的强引力将会使光线弯曲的革命理论所作的种种努力。
目录
前言
章 爆炸的恒星
第二章 早年的爱因斯坦
第三章 布拉格,1911年
第四章 欧几里得的谜语
第五章 格罗斯曼的笔记本
第六章 远征克里米亚
第七章 黎曼度量
第八章 柏林:场方程
第九章 普林西比岛,1919年
第十章 联合会议
第十一章 对宇宙学的思考
第十二章 空间的膨胀
第十三章 物质的本质
第十四章 宇宙的几何学
第十五章 伊利诺伊州巴达维亚,1998年5月4日
第十六章 上帝的方程式
参考书目
译后记
作者介绍
阿米尔·D·阿克塞尔(Amir D.Aczel),国际知名的数学家、科普作家。著有经典科普作品《费马大定理》、《几率1》、《商用统计学》等书。他是个说故事的能手,并是翻译爱因斯坦某些信件的人。
文摘
序言
对我这样一个习惯了碎片化信息摄入的现代读者而言,这类需要长时间专注力的巨著,能否保持住我的注意力是一大考验。评判一本这样的书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在我读完一个章节后,留下清晰的“知识锚点”,而不是一团浆糊般的印象。我非常看重作者对术语的定义是否精确且一致,尤其是像“惯性系”、“时空度规”这些关键概念,一旦混淆,后续的理解就会全盘崩溃。此外,如果书中能配有高质量、清晰的图表或示意图来辅助理解那些高维度的概念,那将是极大的加分项。这些图示必须是功能性的,而不是单纯的装饰品,它们应该能帮助我“看”到那些眼睛看不见的东西,将抽象的数学语言转化为可供大脑处理的视觉信息。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宏大的叙事感,让人立刻联想到宇宙的奥秘、智慧的光芒,以及那种探寻终极真理的激动人心。我拿到手的时候,那种厚重和油墨的清香,就预示着这是一场思想的盛宴,而不是快餐式的读物。我一直对物理学的那些抽象概念感到既敬畏又好奇,尤其是涉及到时间、空间这些我们习以为常却又最难以捉摸的东西。这本书的作者显然不是那种只满足于罗列公式的人,他们似乎肩负着一种使命,要把那些深奥的理论,用一种既尊重科学的严谨性,又不失文学感染力的方式呈现出来。我期待着能通过他们的笔触,窥见爱因斯坦那颗不凡的头脑是如何构建起这套全新的宇宙观的。那种感觉,就像是拿到了一把钥匙,可以打开一个全新的、比我们日常感知要复杂和精妙得多的世界的大门。我希望作者能巧妙地平衡科普性和深度,让一个并非专业人士的读者,也能在跟随思考的过程中,体验到那种“顿悟”的喜悦。
评分对于这类探索人类认知边界的书籍,我常常会带着一种审视的态度去衡量其“思辨性”的深度。物理学的最高境界,或许已经超越了纯粹的数学模型,开始触及哲学的领域——我们对“真实”的定义是什么?时间是否真的存在于我们感知之外?这本书的名字暗示了它试图捕捉爱因斯坦思想中那种试图用一个统一的“方程式”来解释万物的野心。我希望,在阐述了基础理论之后,作者能留出足够的篇幅,讨论这些理论对人类世界观产生的颠覆性冲击。比如,它如何改变了人们对上帝、对确定性、对命运的看法。一个真正伟大的科普作品,不应该只停留在“是什么”,更要深入到“这意味着什么”的层面,引发读者对自己存在状态的深刻反思。
评分阅读体验上,我更倾向于那些叙事流畅、逻辑清晰的书籍,尤其是在面对复杂的科学主题时。我总觉得,一个好的科普作家,首先得是一个高明的“翻译官”,能够把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转化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理解的意象和比喻。这本书的排版和字体选择,其实也在无形中影响着阅读的节奏感。我希望它的行距和字号能让人长时间阅读而不会感到疲惫,毕竟,要真正消化那些关于时空弯曲、光速不变的理念,需要的不仅仅是智力上的投入,更需要沉浸式的环境。如果作者能够巧妙地穿插一些历史背景的故事,比如爱因斯坦在哪个阶段受到了怎样的挑战,这些社会和个人层面的细节,往往能让人更好地理解理论诞生的不易和伟大。毕竟,科学史本身就是一出精彩的戏剧,理论的突破往往伴随着巨大的争议和孤独的坚持。
评分从内容构建的角度来看,我关注的是结构安排是否能有效引导读者的认知升级。一个好的体系会像爬山一样,从山脚下的平缓地带开始,逐步引入更陡峭的坡度,最后到达顶峰。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处理“相对论”这一核心内容的铺陈的。是先从狭义相对论的简单推导入手,逐步过渡到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还是采取了一种“先整体印象,后细节打磨”的策略?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对“膨胀的宇宙”这一概念的阐述。宇宙如何从一个奇点开始,如何随着时间推移而加速或减速膨胀,这些宏观尺度的描绘,必须要有强有力的观测证据作为支撑,否则就容易流于空泛的哲学思辨。我期待看到作者如何在理论推导和宇宙学观测之间搭建起坚实的桥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