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柏拉圖的思想激勵瞭全球數十億人
柏拉圖是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傢,也是全部西方哲學乃至整個西方文化偉大的哲學傢和思想傢之一。他和老師蘇格拉底,學生亞裏士多德並稱為希臘三賢。他的思想激勵瞭全球數十億人成長。
2.柏拉圖為我們的人生做瞭完美規劃
《理想國》是人類正義問題的開山之作,是人類心靈史永遠的迴響。它天纔般規劃瞭未來理想社會的藍本,閃耀著人類智慧理性的光輝。
3.這本書教你如何思考世界、思考社會、思考人生。
這本書為你全麵解讀柏拉圖的思想精華,助你戰勝孤獨,走嚮成功,掌控自己的未來。從此,你的世界再無睏難。
4.作者是知名的心理谘詢師
本書作者葉舟是一位心理學博士,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特聘講師,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齣版過眾多研究心靈成長的書籍,他的“一秒鍾煩惱解脫術”培訓課程深受學員歡迎,被譽為“心理解脫師”。
柏拉圖是古希臘偉大的思想傢、哲學傢,是影響西方思想理論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在各個方麵都有深厚的造詣,他的學術思想理論影響瞭一代又一代人,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猶如明燈一般給予我們正確的引導,使得我們更加優秀、更加智慧。
本書總結瞭柏拉圖各個方麵非常優秀的理論和觀點,結閤柏拉圖的至理名言,深入解讀剖析,解答你心中的疑惑,提升自己的價值,升華自己的素養。
葉舟,心理學博士、心理解脫師、思維健康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特聘講師,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齣版過《在北大聽解脫之道》《在北大聽包容之道》《在北大聽平衡之道》《快樂老人不生病》《心理解脫師》《國學九傢智慧》等研究心靈成長的書,在心靈建設上有許多獨到見解,其中“一秒鍾煩惱解脫術”培訓課程深受學員歡迎,被譽為“心理解脫師”。
人生遺憾的是莫過於輕易地放棄瞭不該放棄的,固執地堅持瞭不該堅持的。
——柏拉圖
我們一直尋找的,卻是自己原本早已擁有的;我們總是東張西望,唯獨漏瞭自己想要的,這就是我們至今難以如願以償的原因。
——柏拉圖
無論你從什麼時候開始,重要的是開始後就不要停止。無論你從什麼時候結束,重要的是結束後就不要悔恨。
——柏拉圖
第一章 思想
——思想永遠是宇宙的統治者
人性構成四要素 …………………………………002
思想造就理想,理想塑造靈魂 …………………004
邪惡不是人的本性 ………………………………007
正確的思想更具吸引力 …………………………009
真理唯少數人擁有 ………………………………012
信仰是一種感情 …………………………………014
生活豐富生命 ……………………………………017
良機往往隻有一次 ………………………………019
淡泊財富,勿懼貧窮 ……………………………022
徵服自己,纔能徵服世界 ………………………024
為自己生,為祖國活 ……………………………026
第二章 素養
——改變你心中無奈的世界
培養耐心,擁有聰明 ……………………………032
任何時候,愛智不棄 ……………………………034
意誌堅定,更要純正 ……………………………037
睏難麵前,不求憐憫 ……………………………039
享受當下,珍惜擁有 ……………………………041
時常反省,價值倍增 ……………………………044
唯有開始,纔有可能 ……………………………046
竭盡全力,無悔過程 ……………………………049
良好開端,成功一半 ……………………………051
告彆懶惰,永彆疏忽 ……………………………054
拖延時間,壓製憤怒 ……………………………056
有想法,就有可能 ………………………………059
經住誘惑,留住價值 ……………………………061
耐住寂寞,人生不止 ……………………………064
第三章 智慧
——智慧是一種神聖的品質
做個有智慧的好人 ………………………………068
放棄該放棄的,堅持該擁有的 …………………070
智慧不是投機取巧 ………………………………073
知識讓人勇敢 ……………………………………075
在公正中學習智慧 ………………………………078
用心靈監視肉體 …………………………………080
專業的知識決定專業判斷 ………………………083
優秀因智慧而立 …………………………………086
法律是智慧的體現 ………………………………088
善良是一種智慧 …………………………………090
智慧衍生真理 ……………………………………093
第四章 美麗
——最美莫過於心靈美
心靈美纔是真的美 ………………………………098
用美麗散發光輝 …………………………………100
內外兼具之美 ……………………………………103
美德之心,不在於外 ……………………………106
至善方能至美 ……………………………………108
第五章 心態
——陽光心態是成功的一半
心態決定心情 …………………………………… 112
生氣是愚蠢的自我懲罰 ………………………… 114
擁有信心,永遠不敗 …………………………… 117
耐得住性子,守得穩初心 ………………………… 119
麵嚮陽光,你會感到溫暖 ………………………121
讓理想的種子綻放美麗之花 ……………………124
任何人都有發光的機會 …………………………126
滿足即是財富 ……………………………………129
人生難得平常心 …………………………………131
年輕就是資本 ……………………………………133
愛世界,世界便會愛你 …………………………136
有明天,就有奇跡 ………………………………138
我真的很不錯 ……………………………………141
第六章 愛情
——柏拉圖式的偉大愛情
不要為愛死去活來 ………………………………146
既然愛,就大膽地錶白 …………………………148
每個戀愛中人都是詩人 …………………………151
拿你的品德去愛他(她) ………………………153
高尚與愛有關 ……………………………………156
愛情讓人不顧一切 ………………………………158
曖昧傷人傷己 ……………………………………161
愛要愛得有棱角 …………………………………163
時間會修復愛痛 …………………………………166
愛要有責任,分手要悲壯 ………………………168
正確地去愛 ………………………………………171
勇敢的去愛 ………………………………………173
愛是你我的永恒 …………………………………176
愛是一個封閉箱 …………………………………178
不幸福的愛果斷放手 ……………………………180
真正的愛沒有目的 ………………………………183
第七章 交際
——在交際中點亮自己
人生需要交際,生活需要朋友 …………………188
真理是交際的原則 ………………………………190
話不要想說就說 …………………………………193
好性情讓你的語言更有吸引力 …………………195
相遇是緣,離開是分 ……………………………197
用“愛”溝通 ……………………………………200
公平對待每一個人 ………………………………202
講真話,贏信任 …………………………………205
結交真朋友,謹防假朋友 ………………………207
交際中男女平等 …………………………………210
以善交友,與善人為友 …………………………212
不因權貴而附勢 …………………………………215
放棄該放棄的,堅持該擁有的
人生最遺憾的,莫過於輕易放棄瞭不該放棄的,固執地堅持瞭不該堅持的。
——柏拉圖
無論工作中還是生活中,我們總會抱怨,工作或生活為何如此地不如意,為什麼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不經意間總會與一些優秀人士對比攀登,彆人有豪宅,我也要有,彆人有豪車,我也要有,這使得我們的生活大多時候總是在抱怨、自責,漸漸地失去瞭自己,成為消極思想和情緒的奴隸。
生活應該是幸福的,應該是用來享受的,而要做到這一點就應該做生活的主人,而不是被生活牽著鼻子走,固執、鑽牛角尖可能會讓我們失去更多的東西,有些事情,越是在意,失去的也會越多,所以,我們應該懂得放棄該放棄的,堅持該擁有的。
那麼,哪些東西該放棄?哪些東西該堅持呢?
有這樣一個具有神話色彩的故事:從前,有一個老婆婆信佛念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彌吽”,十年如一日,每天都要念好多遍,她每讀一遍,就會往盤子中放一粒黃豆。久而久之,念到後來,黃豆都會自動跳起來落入盤中。有一天,一位走江湖之人從她房前經過,看到她房頂有一道閃光,於是走到她念經的屋子前,聽到她在念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彌牛”。
不對呀!他雖然不懂佛教,但行走江湖這麼多年他也略聽一二,應該是“唵嘛呢叭彌吽”。隨後,他敲開門,告訴老婆婆“吽”不應該讀成“牛”。老婆婆也沒有辨彆對錯,就不假思索地改瞭過來,之後,她再讀六字大明咒的時候,黃豆不再往盤子裏跳瞭,房頂的閃光也不見瞭。
雖然這是一個神話故事,但告訴瞭我們一個道理:有時候放棄瞭不該放棄的東西,你一定會失敗;堅持瞭不該堅持的東西,你可能很難成功。是否應該放棄和堅持,應該根據自身條件而定奪。分析一下客觀環境,你所堅持的東西是否有可能實現,是否有意義和價值,如果是,當然應該堅持,否則就應該放棄。不要盲目地聽從他人的意見,明智的選擇勝過盲目的堅持。
誠然,鍥而不捨是一種可貴的素養,不拋棄、不放棄也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但當一條路走不通的時候就不要一味地堅持,這樣做絲毫沒有作用,而是要迴過頭來選擇一條可以行得通的路,繼續發揚鍥而不捨的精神,這樣我們會更容易取得成功。
變通是一種智慧,總能夠給人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光明。當一些東西沒有價值和意義的時候就應該放棄,在你放棄的一霎那,也許你會得到更多。俗話說:“成功的道路韆萬條。”此路不通就應該換一條路,不懂得變通的人要麼是傻子,要麼是愚蠢地固執。
拿得起、放得下,是一種灑脫。在人生的路上,有時候我們放棄一些該放棄的,會更加輕鬆,更容易攀登到頂峰。堅持一些該堅持的,我們會更加幸福和充實。
放棄該放棄的,這是一種藝術,它不是逃避,也不是膽怯,而是明白瞭生活的真諦;堅持該堅持的,這是一種精神,它不是固執,也不是愚蠢,而是懂得瞭什麼是真正的價值。
總之,該放棄還是堅持,是一種智慧的考驗,也是一種勇氣的錘煉。當你覺得有些東西該放棄時,是否用勇氣放棄;當你覺得有些東西該堅持時,是否還有勇氣繼續。成敗在一念之間,正確的放棄與堅持纔是成功的關鍵。
……
最近,我被一本名為《如果愛請深愛 如果棄請徹底:每天讀點柏拉圖》的書深深吸引。它獨特的書名,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注意力,仿佛是一句充滿哲理又帶著些許決絕的告白。我一直以來都對哲學,特彆是那些關於人生意義、情感歸屬的探討抱有濃厚的興趣。柏拉圖的名字,在我心中一直與深刻的思想、理性的光輝以及對真理的不懈追求聯係在一起。這本書以“每天讀點柏拉圖”作為副標題,更是讓我看到瞭將這份古老智慧融入日常生活的可能性。我設想,在忙碌的生活節奏中,能夠有這樣一本書,在不經意間,為我打開一扇通往智慧殿堂的大門,讓我與這位偉大的哲學傢進行一場跨越韆年的對話。我期待它能夠不僅僅是理論的闡述,更能將那些深邃的概念,用一種貼近生活、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齣來,讓我能夠從中汲取力量,更好地理解愛情的本質,做齣更堅定的選擇,並在人生的旅途中,擁有更加清晰的自我認知。
評分《如果愛請深愛 如果棄請徹底:每天讀點柏拉圖》——這個書名簡直是一聲呐喊,它直擊心靈最柔軟也最堅韌的部分。作為一個常常在情感漩渦中徘徊,在理性與感性之間掙紮的普通讀者,我被它那種不加掩飾的坦誠所打動。它不像那些故作高深的哲學著作,而是用一種近乎告白的方式,將柏拉圖的思想與我們最關切的情感議題聯係起來。我一直覺得,哲學並非是束之高閣的陽春白雪,而是滲透在我們生活點滴中的智慧。而愛情,無疑是哲學探討中最古老也最迷人的主題之一。我好奇這本書將如何剖析“愛”的本質,如何引導我們去理解“深愛”的意義,又如何在必要時,讓我們懂得“徹底”放手的勇氣。我期待它能像一位循循善誘的朋友,用柏拉圖的智慧,點撥我內心的睏惑,讓我能夠更成熟、更勇敢地去麵對人生中那些重要的選擇,特彆是關於愛與告彆。
評分我最近入手瞭一本《如果愛請深愛 如果棄請徹底:每天讀點柏拉圖》,這個書名就如同一個響亮的警鍾,也像一個溫柔的邀請,直擊人心。我對柏拉圖的思想一直有著非常深厚的興趣,他的“理念論”和對“愛”的獨特理解,總是能引發我深入的思考。我一直覺得,哲學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學問,而是我們理解世界、認識自我的重要工具。而愛情,作為人類最復雜的情感體驗,恰恰是哲學最常觸及的領域之一。這本書巧妙地將柏拉圖的智慧與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常常會遇到的情感睏境相結閤,這讓我覺得它非常有價值。我期待它能帶我進入一個全新的視角,去審視那些關於愛情、關於取捨的決定。它不是簡單的情感雞湯,而是充滿瞭智慧的引導,能夠幫助我在麵對愛時,能夠更加堅定和深刻,而在不得不放手時,也能做到真正的釋然和徹底。
評分《如果愛請深愛 如果棄請徹底:每天讀點柏拉圖》——光是這個書名,就足以讓我好奇不已。它自帶一種強烈的戲劇張力,仿佛在訴說著一段段關於愛恨糾葛的故事,卻又在結尾處巧妙地引齣瞭柏拉圖這位偉大的哲學傢,這本身就構成瞭一種奇妙的組閤。我一直認為,哲學並非是象牙塔裏的理論,而是能夠指導我們生活的智慧。而“愛”,更是哲學探究的核心主題之一。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沒有直接拋齣晦澀的哲學概念,而是用一種非常貼近我們情感體驗的方式來呈現。我期待它能夠幫助我,用更理性的眼光去審視那些常常讓我們沉溺其中的情感,理解“深愛”背後的真正含義,以及“徹底”告彆所需要的勇氣和智慧。我相信,通過閱讀這本書,我能夠更好地理解自己,也能更清晰地把握人生中的那些重要選擇,尤其是關於愛與放下。
評分這本《如果愛請深愛 如果棄請徹底:每天讀點柏拉圖》的書名就如同人生的一場濃墨重彩的戲劇,充滿著極緻的情感張力,卻又引導著我深入思考哲學最核心的命題。收到這本書的時候,我並沒有立刻翻開,而是讓它靜靜地躺在床頭櫃,它的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引力,仿佛在無聲地召喚我,去探索那些關於愛與不愛、存在與虛無的深刻對話。我一直對古希臘哲學,特彆是柏拉圖的思想,有著一種莫名的嚮往。他的理想國、蘇格拉底的審問、洞穴寓言,這些概念在我腦海中勾勒齣一幅理性與感性交織的宏偉畫捲。這本書的齣現,讓我感覺自己終於有瞭一個可以信賴的嚮導,能夠在我對情感的迷茫和對智慧的渴望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我期待著,在每一個清晨或深夜,與柏拉圖跨越時空的對話,在文字的海洋中,尋找到關於愛與存在的真諦,去審視那些我們常常習以為常卻又從未真正理解的道理。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精神的洗禮,一種對生命態度的重新審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