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柏拉图的思想激励了全球数十亿人
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他的思想激励了全球数十亿人成长。
2.柏拉图为我们的人生做了完美规划
《理想国》是人类正义问题的开山之作,是人类心灵史永远的回响。它天才般规划了未来理想社会的蓝本,闪耀着人类智慧理性的光辉。
3.这本书教你如何思考世界、思考社会、思考人生。
这本书为你全面解读柏拉图的思想精华,助你战胜孤独,走向成功,掌控自己的未来。从此,你的世界再无困难。
4.作者是知名的心理咨询师
本书作者叶舟是一位心理学博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特聘讲师,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出版过众多研究心灵成长的书籍,他的“一秒钟烦恼解脱术”培训课程深受学员欢迎,被誉为“心理解脱师”。
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是影响西方思想理论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在各个方面都有深厚的造诣,他的学术思想理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犹如明灯一般给予我们正确的引导,使得我们更加优秀、更加智慧。
本书总结了柏拉图各个方面非常优秀的理论和观点,结合柏拉图的至理名言,深入解读剖析,解答你心中的疑惑,提升自己的价值,升华自己的素养。
叶舟,心理学博士、心理解脱师、思维健康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特聘讲师,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出版过《在北大听解脱之道》《在北大听包容之道》《在北大听平衡之道》《快乐老人不生病》《心理解脱师》《国学九家智慧》等研究心灵成长的书,在心灵建设上有许多独到见解,其中“一秒钟烦恼解脱术”培训课程深受学员欢迎,被誉为“心理解脱师”。
人生遗憾的是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柏拉图
我们一直寻找的,却是自己原本早已拥有的;我们总是东张西望,唯独漏了自己想要的,这就是我们至今难以如愿以偿的原因。
——柏拉图
无论你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后就不要停止。无论你从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后就不要悔恨。
——柏拉图
第一章 思想
——思想永远是宇宙的统治者
人性构成四要素 …………………………………002
思想造就理想,理想塑造灵魂 …………………004
邪恶不是人的本性 ………………………………007
正确的思想更具吸引力 …………………………009
真理唯少数人拥有 ………………………………012
信仰是一种感情 …………………………………014
生活丰富生命 ……………………………………017
良机往往只有一次 ………………………………019
淡泊财富,勿惧贫穷 ……………………………022
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 ………………………024
为自己生,为祖国活 ……………………………026
第二章 素养
——改变你心中无奈的世界
培养耐心,拥有聪明 ……………………………032
任何时候,爱智不弃 ……………………………034
意志坚定,更要纯正 ……………………………037
困难面前,不求怜悯 ……………………………039
享受当下,珍惜拥有 ……………………………041
时常反省,价值倍增 ……………………………044
唯有开始,才有可能 ……………………………046
竭尽全力,无悔过程 ……………………………049
良好开端,成功一半 ……………………………051
告别懒惰,永别疏忽 ……………………………054
拖延时间,压制愤怒 ……………………………056
有想法,就有可能 ………………………………059
经住诱惑,留住价值 ……………………………061
耐住寂寞,人生不止 ……………………………064
第三章 智慧
——智慧是一种神圣的品质
做个有智慧的好人 ………………………………068
放弃该放弃的,坚持该拥有的 …………………070
智慧不是投机取巧 ………………………………073
知识让人勇敢 ……………………………………075
在公正中学习智慧 ………………………………078
用心灵监视肉体 …………………………………080
专业的知识决定专业判断 ………………………083
优秀因智慧而立 …………………………………086
法律是智慧的体现 ………………………………088
善良是一种智慧 …………………………………090
智慧衍生真理 ……………………………………093
第四章 美丽
——最美莫过于心灵美
心灵美才是真的美 ………………………………098
用美丽散发光辉 …………………………………100
内外兼具之美 ……………………………………103
美德之心,不在于外 ……………………………106
至善方能至美 ……………………………………108
第五章 心态
——阳光心态是成功的一半
心态决定心情 …………………………………… 112
生气是愚蠢的自我惩罚 ………………………… 114
拥有信心,永远不败 …………………………… 117
耐得住性子,守得稳初心 ………………………… 119
面向阳光,你会感到温暖 ………………………121
让理想的种子绽放美丽之花 ……………………124
任何人都有发光的机会 …………………………126
满足即是财富 ……………………………………129
人生难得平常心 …………………………………131
年轻就是资本 ……………………………………133
爱世界,世界便会爱你 …………………………136
有明天,就有奇迹 ………………………………138
我真的很不错 ……………………………………141
第六章 爱情
——柏拉图式的伟大爱情
不要为爱死去活来 ………………………………146
既然爱,就大胆地表白 …………………………148
每个恋爱中人都是诗人 …………………………151
拿你的品德去爱他(她) ………………………153
高尚与爱有关 ……………………………………156
爱情让人不顾一切 ………………………………158
暧昧伤人伤己 ……………………………………161
爱要爱得有棱角 …………………………………163
时间会修复爱痛 …………………………………166
爱要有责任,分手要悲壮 ………………………168
正确地去爱 ………………………………………171
勇敢的去爱 ………………………………………173
爱是你我的永恒 …………………………………176
爱是一个封闭箱 …………………………………178
不幸福的爱果断放手 ……………………………180
真正的爱没有目的 ………………………………183
第七章 交际
——在交际中点亮自己
人生需要交际,生活需要朋友 …………………188
真理是交际的原则 ………………………………190
话不要想说就说 …………………………………193
好性情让你的语言更有吸引力 …………………195
相遇是缘,离开是分 ……………………………197
用“爱”沟通 ……………………………………200
公平对待每一个人 ………………………………202
讲真话,赢信任 …………………………………205
结交真朋友,谨防假朋友 ………………………207
交际中男女平等 …………………………………210
以善交友,与善人为友 …………………………212
不因权贵而附势 …………………………………215
放弃该放弃的,坚持该拥有的
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柏拉图
无论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总会抱怨,工作或生活为何如此地不如意,为什么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不经意间总会与一些优秀人士对比攀登,别人有豪宅,我也要有,别人有豪车,我也要有,这使得我们的生活大多时候总是在抱怨、自责,渐渐地失去了自己,成为消极思想和情绪的奴隶。
生活应该是幸福的,应该是用来享受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做生活的主人,而不是被生活牵着鼻子走,固执、钻牛角尖可能会让我们失去更多的东西,有些事情,越是在意,失去的也会越多,所以,我们应该懂得放弃该放弃的,坚持该拥有的。
那么,哪些东西该放弃?哪些东西该坚持呢?
有这样一个具有神话色彩的故事:从前,有一个老婆婆信佛念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弥吽”,十年如一日,每天都要念好多遍,她每读一遍,就会往盘子中放一粒黄豆。久而久之,念到后来,黄豆都会自动跳起来落入盘中。有一天,一位走江湖之人从她房前经过,看到她房顶有一道闪光,于是走到她念经的屋子前,听到她在念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弥牛”。
不对呀!他虽然不懂佛教,但行走江湖这么多年他也略听一二,应该是“唵嘛呢叭弥吽”。随后,他敲开门,告诉老婆婆“吽”不应该读成“牛”。老婆婆也没有辨别对错,就不假思索地改了过来,之后,她再读六字大明咒的时候,黄豆不再往盘子里跳了,房顶的闪光也不见了。
虽然这是一个神话故事,但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有时候放弃了不该放弃的东西,你一定会失败;坚持了不该坚持的东西,你可能很难成功。是否应该放弃和坚持,应该根据自身条件而定夺。分析一下客观环境,你所坚持的东西是否有可能实现,是否有意义和价值,如果是,当然应该坚持,否则就应该放弃。不要盲目地听从他人的意见,明智的选择胜过盲目的坚持。
诚然,锲而不舍是一种可贵的素养,不抛弃、不放弃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当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就不要一味地坚持,这样做丝毫没有作用,而是要回过头来选择一条可以行得通的路,继续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这样我们会更容易取得成功。
变通是一种智慧,总能够给人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光明。当一些东西没有价值和意义的时候就应该放弃,在你放弃的一霎那,也许你会得到更多。俗话说:“成功的道路千万条。”此路不通就应该换一条路,不懂得变通的人要么是傻子,要么是愚蠢地固执。
拿得起、放得下,是一种洒脱。在人生的路上,有时候我们放弃一些该放弃的,会更加轻松,更容易攀登到顶峰。坚持一些该坚持的,我们会更加幸福和充实。
放弃该放弃的,这是一种艺术,它不是逃避,也不是胆怯,而是明白了生活的真谛;坚持该坚持的,这是一种精神,它不是固执,也不是愚蠢,而是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价值。
总之,该放弃还是坚持,是一种智慧的考验,也是一种勇气的锤炼。当你觉得有些东西该放弃时,是否用勇气放弃;当你觉得有些东西该坚持时,是否还有勇气继续。成败在一念之间,正确的放弃与坚持才是成功的关键。
……
《如果爱请深爱 如果弃请彻底:每天读点柏拉图》——这个书名简直是一声呐喊,它直击心灵最柔软也最坚韧的部分。作为一个常常在情感漩涡中徘徊,在理性与感性之间挣扎的普通读者,我被它那种不加掩饰的坦诚所打动。它不像那些故作高深的哲学著作,而是用一种近乎告白的方式,将柏拉图的思想与我们最关切的情感议题联系起来。我一直觉得,哲学并非是束之高阁的阳春白雪,而是渗透在我们生活点滴中的智慧。而爱情,无疑是哲学探讨中最古老也最迷人的主题之一。我好奇这本书将如何剖析“爱”的本质,如何引导我们去理解“深爱”的意义,又如何在必要时,让我们懂得“彻底”放手的勇气。我期待它能像一位循循善诱的朋友,用柏拉图的智慧,点拨我内心的困惑,让我能够更成熟、更勇敢地去面对人生中那些重要的选择,特别是关于爱与告别。
评分我最近入手了一本《如果爱请深爱 如果弃请彻底:每天读点柏拉图》,这个书名就如同一个响亮的警钟,也像一个温柔的邀请,直击人心。我对柏拉图的思想一直有着非常深厚的兴趣,他的“理念论”和对“爱”的独特理解,总是能引发我深入的思考。我一直觉得,哲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学问,而是我们理解世界、认识自我的重要工具。而爱情,作为人类最复杂的情感体验,恰恰是哲学最常触及的领域之一。这本书巧妙地将柏拉图的智慧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情感困境相结合,这让我觉得它非常有价值。我期待它能带我进入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那些关于爱情、关于取舍的决定。它不是简单的情感鸡汤,而是充满了智慧的引导,能够帮助我在面对爱时,能够更加坚定和深刻,而在不得不放手时,也能做到真正的释然和彻底。
评分最近,我被一本名为《如果爱请深爱 如果弃请彻底:每天读点柏拉图》的书深深吸引。它独特的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仿佛是一句充满哲理又带着些许决绝的告白。我一直以来都对哲学,特别是那些关于人生意义、情感归属的探讨抱有浓厚的兴趣。柏拉图的名字,在我心中一直与深刻的思想、理性的光辉以及对真理的不懈追求联系在一起。这本书以“每天读点柏拉图”作为副标题,更是让我看到了将这份古老智慧融入日常生活的可能性。我设想,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能够有这样一本书,在不经意间,为我打开一扇通往智慧殿堂的大门,让我与这位伟大的哲学家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我期待它能够不仅仅是理论的阐述,更能将那些深邃的概念,用一种贴近生活、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能够从中汲取力量,更好地理解爱情的本质,做出更坚定的选择,并在人生的旅途中,拥有更加清晰的自我认知。
评分这本《如果爱请深爱 如果弃请彻底:每天读点柏拉图》的书名就如同人生的一场浓墨重彩的戏剧,充满着极致的情感张力,却又引导着我深入思考哲学最核心的命题。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立刻翻开,而是让它静静地躺在床头柜,它的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引力,仿佛在无声地召唤我,去探索那些关于爱与不爱、存在与虚无的深刻对话。我一直对古希腊哲学,特别是柏拉图的思想,有着一种莫名的向往。他的理想国、苏格拉底的审问、洞穴寓言,这些概念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理性与感性交织的宏伟画卷。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感觉自己终于有了一个可以信赖的向导,能够在我对情感的迷茫和对智慧的渴望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我期待着,在每一个清晨或深夜,与柏拉图跨越时空的对话,在文字的海洋中,寻找到关于爱与存在的真谛,去审视那些我们常常习以为常却又从未真正理解的道理。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一种对生命态度的重新审视。
评分《如果爱请深爱 如果弃请彻底:每天读点柏拉图》——光是这个书名,就足以让我好奇不已。它自带一种强烈的戏剧张力,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关于爱恨纠葛的故事,却又在结尾处巧妙地引出了柏拉图这位伟大的哲学家,这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奇妙的组合。我一直认为,哲学并非是象牙塔里的理论,而是能够指导我们生活的智慧。而“爱”,更是哲学探究的核心主题之一。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没有直接抛出晦涩的哲学概念,而是用一种非常贴近我们情感体验的方式来呈现。我期待它能够帮助我,用更理性的眼光去审视那些常常让我们沉溺其中的情感,理解“深爱”背后的真正含义,以及“彻底”告别所需要的勇气和智慧。我相信,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也能更清晰地把握人生中的那些重要选择,尤其是关于爱与放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