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可作為大學非理工科專業的科學通識課程的教材,同時也是高品位的學科普及讀物,滿足社會上各類讀者獲取物理知識和提高科學素養的要求。
本書從一個全新的角度,運用對比的方法,從物質屬性的大與小、快與慢、多與少、有序與無序、“虛”與實、簡單與復雜等不同角度分篇章介紹瞭物理學各分支的知識,內容上保證瞭學科知識體係的相對完整性。主要內容包括牛頓力學、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熱力學三大定律,電磁場,非綫性物理學等。
本書既可作為大學本科文科類的教科書,同時也是高品位的學科普及讀物。
第1篇導論1
第2篇從蛇頭到蛇尾27
第1章宏觀世界29
第2章宇觀世界48
第3章微觀世界94
參考文獻139
第3篇從薩維阿奇大船到愛因斯坦飛馬141
第4章對稱性與物理學144
第5章伽利略的相對論150
第6章愛因斯坦的飛馬157
第7章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168
第8章為什麼不能加速到光速182
第9章從狹義到廣義186
參考文獻199
第4篇從永動機到麥剋斯韋妖201
第10章熱力學第零定律溫度203
第11章奇妙的低溫世界214
第12章火熱的高溫世界222
第13章熱的旅行與熱力學第一定律232
第14章熱力學第二定律熵249
第15章熱現象的微觀理論261參考文獻277
第5篇從虛無到無所不有279
第16章電磁場概念的引入281
第17章電磁場的描述289
第18章電磁波及光的波動性301
第19章電磁場的物質性證明319
第20章電磁場的應用326
第21章場統一理論簡介337
參考文獻342
第6篇從簡單到復雜343
第22章簡單確定性係統中的復雜行為345
第23章不彌散的波包——孤立子352
第24章源於非綫性的自組織365
第25章貌似隨機的現象——混沌380
第26章大自然的幾何學——分形401
參考文獻417
第7篇物理雜談419
1物理人生420
2格物緻知悟物窮理428
3物理學傢名言錄436
42005世界物理年439
5睏擾世界的十大物理學難題446
6世界十大經典物理實驗450
參考文獻453〖1〗目錄目錄〖2〗
說實話,這本書我之前完全沒聽說過,純粹是在書店裏閑逛時偶然翻到的。封麵上“人文物理”幾個字,就足以讓我駐足。我一直對那些能夠打破學科界限、觸及事物本質的書籍充滿興趣。拿到《人文物理(第2版)》後,我被它獨特的視角深深吸引。作者的文字不像傳統的物理科普那樣,充滿公式和專業術語,而是以一種更加詩意、更加哲學化的語言,來探討物理學。他並沒有直接解答“為什麼會是這樣”,而是引導你去思考“為什麼我們會這樣去理解”。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他將物理學中的一些基本原理,例如“對稱性”和“守恒定律”,與人類社會的發展、藝術的審美規律,甚至我們對美的定義聯係起來。這種跨越學科的聯想,讓我看到瞭科學與人文之間意想不到的聯係。它並沒有教我具體的物理知識,而是讓我從一種全新的角度去理解科學,去感受科學與人類文明的深層互動。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的思維方式被打開瞭,對世界的認知也變得更加豐富和立體。
評分這本書我買來的時候,純粹是抱著“看個熱鬧”的心態。我本人並非學物理齣身,人文也算不上是我的專業領域,平時也就是偶爾在網上看看那些關於宇宙、哲學、曆史的科普文章。拿到《人文物理(第2版)》的時候,我被它的封麵設計吸引瞭,那種簡約又帶點藝術感的風格,一下子就勾起瞭我的好奇心。我以為它可能會像我之前讀過的一些科普書一樣,講講黑洞有多麼神秘,或者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有多麼顛覆三觀。但翻開第一頁,我就意識到這可能不是我預想的那種“硬核”物理科普。作者的語言風格很不一樣,不像那種冷冰冰的公式堆砌,而是帶著一種娓娓道來的敘事感,像是老朋友在和你聊天,聊一些平時可能不敢想、不屑想,或者壓根就沒往那個方嚮想過的東西。比如,他會把一些復雜的物理概念,通過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或者是一些藝術作品、曆史事件聯係起來,讓你覺得“哦,原來是這樣啊!”。這種感覺特彆棒,就像是在一片熟悉的風景裏,突然發現瞭隱藏的另一條小徑,而這條小徑通往的地方,是你從未想象過的美好。它沒有直接灌輸給我多少物理公式,更多的是在打開我的思維方式,讓我從一個新的角度去看待科學,看待我們所處的世界。
評分讀完《人文物理(第2版)》,我的第一感覺是,這本書完全超齣瞭我對“物理”二字的固有認知。我原本以為會讀到很多關於宇宙大爆炸、黑洞、相對論的硬核科普,結果它更多的是在探討一種“思考物理”的方式。作者的文筆非常優美,充滿瞭哲學思辨的韻味,他將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巧妙地融入到對人類文明、藝術、曆史的觀察之中。我特彆喜歡他談論“尺度”的那一部分,不僅僅是天文和微觀的尺度,更是將這種“尺度”的概念,擴展到人類社會、曆史進程,乃至我們個體生命的短暫與永恒。這種由宏觀到微觀,再由物質到精神的轉換,讓我覺得非常震撼。這本書沒有給我提供具體的物理知識點,但它卻極大地拓展瞭我對科學與人文關係的認知。它讓我明白,科學的進步並非是綫性的,而是與人類整體的文化、哲學、甚至情感需求息息相關。讀這本書的過程,更像是在進行一場智識的冒險,不斷被新的視角和思考方式所啓發。
評分我一直認為,物理學是一門極其嚴謹且充滿挑戰的學科,對我這樣非專業人士來說,往往是望而卻步的。但《人文物理(第2版)》的齣現,徹底顛覆瞭我的這種看法。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流暢且富有感染力,作者仿佛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引領著我穿梭於物理學的奇妙世界。他沒有直接拋齣枯燥的公式和定理,而是通過生動形象的比喻,以及一些引人入勝的故事,將那些原本聽起來高不可攀的物理概念,變得平易近人。我尤其喜歡他將物理學與人類社會的進步、哲學思想的演變進行對比和連接的方式。例如,在講到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時,他並沒有停留在概念本身,而是延伸到人類對自由意誌的探討,以及在信息時代我們所麵臨的種種模糊和不確定性。這種跨越時空的聯想,讓我覺得無比驚艷。這本書讓我感受到,物理學不僅僅是關於物質世界的規律,更是關於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種方式,它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
評分坦白說,我一開始對這本書並沒有抱太高的期待,我通常更喜歡那種能夠提供具體知識點、學習方法的書籍。然而,《人文物理(第2版)》卻給瞭我一個完全意想不到的驚喜。它並沒有像我預期的那樣,給我羅列一堆物理定律或者解題技巧,而是以一種非常獨特且引人入勝的方式,將人文的視角融入到瞭物理學的探討之中。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富有哲思,他並沒有迴避那些抽象而深奧的物理概念,但卻能巧妙地將它們置於更廣闊的人類文明史和哲學思考的框架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討論時間的時候,不僅僅是從牛頓的絕對時間,到愛因斯坦的相對時間,更進一步地將其與人類對生命的感知、對曆史的敘述方式聯係起來。這種跨學科的融閤,讓我覺得非常有啓發性。我開始思考,我們之所以會發展齣某種物理理論,是不是也受到瞭我們所處的文化和時代背景的影響?書中的一些案例,比如如何從藝術作品中解讀齣當時的物理觀念,或者從哲學傢的思辨中找到物理學的綫索,都讓我大開眼界。它讓我明白,科學並非是孤立的學科,而是與人類的思考、創造、情感緊密相連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