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繁露义证/新编诸子集成

春秋繁露义证/新编诸子集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清] 苏舆<撰> 著
图书标签:
  • 先秦哲学
  • 诸子百家
  • 春秋繁露
  • 新编诸子集成
  • 思想史
  • 文化史
  • 古籍
  • 注释
  • 汉代
  • 董仲舒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08231
版次:2
商品编码:1209123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新编诸子集成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18
字数:3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春秋繁露义证/新编诸子集成》是西汉董仲舒的主要著作,内容为推崇公羊学,阐发“春秋大统一”之旨,杂糅儒家思想和五行学说,对自然和人事作各种牵强比附,建立“天人感应”论的神秘主义体系,其中包括“三纲”,“五常”,“三统”,“性三品”学说。至清代,才出现两个较完善的校注读本(卢文弨校本和凌曙注本)。宣统年间,湖南平江人苏舆兼取庐校凌注,广采前人研究成果,“随时札录”,成《春秋繁露义证》,是目前为止校订《春秋繁露》较完善的本子。

目录

自序
例言

春秋繁露义证卷第一
楚庄王第一
玉杯第二

春秋繁露义证卷第二
竹林第三

春秋繁露义证卷第三
玉英第四
精华第五

春秋繁露义证卷第四
王道第六

春秋繁露义证卷第五
灭国上第七
灭国下第八
隨本消息第九
盟会要第十
正贯第十一
十指第十二
重政第十三

春秋繁露义证卷第六
服制像第十四
二端第十五
符瑞第十六
俞序第十七
离合根第十八
立元神第十九
保位权第二十

春秋繁露义证卷第七
考功名第二十一
通国身第二十二
三代改制质文第二十三
官制象天第二十四
尧舜不擅移、湯武不专殺第二十五
服制第二十六

春秋繁露义证卷第八
度制第二十七
爵国第二十八
仁义法第二十九
必仁且智第三十
身之養重于义第三十一

春秋繁露义证卷第九
对膠西王越大夫不得为仁第三十二
观德第三十三
奉本第三十四

春秋繁露义证卷第十
深察名号第三十五
实性第三十六
诸侯第三十七
五行对第三十八
阙文第三十九
阙文第四十

春秋繁露义证卷第十一
为人者天第四十一
五行之义第四十一一
阳尊阴卑第四十一二
王道通三第四十四
天容第四十五
天辨在人第四十六
阴阳位第四十七

春秋繁露义证卷第十二
阴阳终始第四十八
阴阳义第四十九
阴阳出入上下第五十
天道无二第五十一
暖燠常多第五十二
基义第五十三
阙文第五十四

春秋繁露义证卷第十三
四时之副第五十五
人副天数第五十六
同类相动第五十七
五行相生第五十八
五行相胜第五十九
五行顺逆第六十
治水五行第六十一

春秋繁露义证卷第十四
治乱五行第六十二
五行变救第六十三
五行五事第六十四
郊语第六十五

春秋繁露义证卷第十五
郊义第六十六
郊祭第六十七
四祭第六十八
郊祀第六十九
顺命第七十
郊事对第七十一

春秋繁露义证卷第十六
执贽第七十二
山川颂第七十三
求雨第七十四
止雨第七十五
祭义第七十六
循天之道第七十七

春秋繁露义证卷第十七
天地之行第七十八
威德所生第七十九
如天之为第八十
天地阴阳第八十一
天道施第八十二

附录
董子年表
春秋繁露考证
王先谦序
《中国古代思想家传》 引言 浩瀚的中国思想史,如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孕育了无数璀璨的智慧之光。在这条长河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杰出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乃至东亚的历史进程,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他们的思想体系或博大精深,或独辟蹊径,或针砭时弊,或寄寓理想,共同构筑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宏伟殿堂。 《中国古代思想家传》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深入了解这些伟大灵魂的窗口。本书并非简单罗列枯燥的学术理论,而是试图通过传记的形式,将思想家置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个人经历之中,展现其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流变。我们希望读者在阅读中,不仅能领略思想家思想的深刻内涵,更能感受到他们作为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奋斗、挣扎与超越,从而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与共鸣。 主体内容 本书分为若干篇章,每一篇章聚焦一位或几位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思想家。我们将以时间为序,从先秦诸子百家,到汉唐宋明,直至近代早期,力求覆盖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主要脉络。 第一篇:百家争鸣的时代——先秦思想的璀璨星河 孔子:仁与礼的缔造者。 本章将深入探讨孔子“仁者爱人”的核心思想,分析其“礼”的内涵及其对社会秩序的构建作用。我们将追溯孔子在乱世中周游列国的经历,理解其“德治”理想的实践困境与不朽影响。重点将放在《论语》所体现的教育智慧、修身之道以及对政治的深刻洞见。 老子:道法自然的哲人。 本章将解析老子《道德经》中的“道”与“无为”思想,探讨其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独特理解。我们将尝试理解其“弱者道之用”的辩证法,以及“上善若水”的处世哲学。重点将呈现老子超越世俗功利的超然态度,以及他为后世留下的深邃哲学命题。 墨子:兼爱非攻的实践者。 本章将聚焦墨子“兼爱”、“非攻”、“尚贤”等核心主张,分析其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构想。我们将探讨墨子及其门徒在实践中的牺牲精神,以及他们所倡导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本章将着重展现墨子在科技、军事防御等领域的贡献。 庄子:逍遥游的自由灵魂。 本章将带领读者进入庄子汪洋恣肆的想象世界,领略其“齐物论”、“逍遥游”等篇章的哲学魅力。我们将分析庄子如何通过寓言故事和比喻,表达对人生价值、自由精神的追求,以及其对传统社会价值的批判。重点将放在庄子对生命存在、死亡观念的超脱认知。 韩非子:法治的集大成者。 本章将梳理韩非子法家思想的发展脉络,重点解析其“以法治国”、“君主集权”的政治学说。我们将深入剖析其“势”、“术”、“法”三大理论,理解其强调人性本恶的现实主义政治观。本章将呈现韩非子如何在动荡的战国时代,为君主提供一套有效的统治工具。 其他重要思想家: 此外,本章还将简要介绍孟子、荀子、孙子、屈原等在中国思想史上留下重要印记的人物,勾勒出先秦思想的丰富图景。 第二篇:大一统与新融合——汉代思想的奠基与发展 董仲舒:天人合一的理论构建者。 本章将聚焦董仲舒如何将儒学与阴阳五行、黄老思想相结合,构建了汉代官方意识形态的基础。我们将分析其“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理论,以及其对中国社会伦理结构的深远影响。重点将放在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意义。 黄老之学与玄学萌芽: 本章将探讨汉初黄老之学的兴衰,以及魏晋玄学在汉代后期思想土壤中的萌芽,为后世的哲学发展埋下伏笔。 第三篇: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魏晋南北朝的思想浪潮 玄学大家的风采: 本章将重点介绍王弼、何晏、阮籍、嵇康等玄学名家,分析他们如何结合老庄思想与儒家学说,探讨“有”、“无”、“名”、“实”等哲学命题,以及对士人精神风貌的影响。 佛教的传入与中国化: 本章将追溯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如何与中国本土思想(特别是玄学)发生碰撞与融合,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并对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产生巨大影响。 第四篇:理性与精神的升华——隋唐宋明理学的新高度 佛道在唐代的地位: 简单介绍唐代佛道二教的兴盛与相互影响,以及对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 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 周敦颐、张载、邵雍: 介绍早期理学家的探索,特别是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与张载的“横渠四句”。 程颢、程颐: 重点分析二程对“理”的本体论解释,以及“格物致知”等认识论思想。 朱熹: 详细阐述朱熹集理学之大成,其“理气二元论”、“性即理”等核心观点,以及他对儒家经典的重新阐释和影响。 陆九渊: 对比朱熹的“心学”,介绍陆九渊“心即理”的观点,为后来的心学发展奠定基础。 王阳明: 深入探讨王阳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心学核心思想,分析其对后世思想和行动的巨大激励作用。 第五篇:挑战与变革的时代——明清思想的演变与早期启蒙 公安派与小品文: 介绍明代文学思想的转变,以及对个体情感和自由表达的追求。 早期启蒙思想家: 重点介绍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分析他们对君主专制、科举制度的批判,以及对民本思想、实学精神的倡导,为后世的社会变革埋下伏笔。 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 简单梳理早期传教士带来的西方科学技术和思想,及其对中国传统知识体系的冲击与影响。 结语 《中国古代思想家传》并非一部简单的史书,它更是一次思想的穿越之旅。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伟大思想家生平事迹的勾勒,对其思想脉络的梳理,以及对其历史贡献的评价,能够帮助读者构建起一个关于中国古代思想的立体认知框架。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们鼓励读者带着批判性思维,去理解思想家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局限性,同时也要发掘他们思想中的闪光点和超越时代的价值。这些思想,或已成为历史的陈迹,或仍旧影响着我们今天的思考方式和价值判断。 我们相信,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就是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就是更好地理解我们从何而来,又将走向何方。愿本书能成为您探索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的得力助手,激发您对智慧与人生的不懈追求。 本书特色: 传记式叙事: 以生动详实的传记手法,将思想家置于其时代背景中,增强可读性。 思想脉络梳理: 清晰勾勒思想家的核心思想及其发展演变过程。 史实与考证结合: 引用可靠史料,力求严谨准确。 视角多元解读: 结合不同学派的观点,对思想家进行多角度的解读。 启发思考: 引导读者思考思想家思想的当代意义。 涵盖范围广: 覆盖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时期和代表人物。 语言平实易懂: 避免晦涩的学术术语,力求让普通读者也能理解。 本书是一次向中国古代智慧的致敬,也是一次对人类思想文明的探索。希望它能成为您书架上的一本常读之书,伴随您在思想的长河中,不断前行。

用户评价

评分

读《春秋繁露义证》这本书,真是让我体验到了古代学术研究的严谨与深邃。全书洋溢着一种古朴而又透彻的学风,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儒家经典的深刻理解和精细考证。每当翻开一页,我都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一同探讨天人之道、政治伦理。作者在阐释《春秋繁露》原义的同时,又辅以详实的考证和细致的辨析,使得原本晦涩难懂的义理变得清晰可见。尤其是对于一些关键概念,作者不仅引用了大量的史料和前人注疏,还结合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演变进行层层剖析,这种“以证待证”的研究方法,可以说是学术界的典范。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不同学派观点时的客观态度,既尊重了原有的学说,又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偏不倚,实事求是。阅读过程中,我不仅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到了一种严谨治学的态度和方法,这对于我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无疑是极大的启发。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对《春秋繁露》的解读,更在于它所展现的中华传统学术的生命力与智慧。

评分

我对于《春秋繁露义证》的评价,可以用“惊艳”来形容。这本书的编纂,可以说是“化繁为简”的极致体现。作者在保持原书精神内核的同时,用一种更加现代化、更加易于理解的方式,将其呈现给了读者。我之前尝试阅读过一些古代的经典,往往因为语言障碍和背景知识的匮乏而望而却步,但这本书完全克服了这些困难。作者的白话翻译,精准而生动,仿佛把那些古老的文字直接搬到了我的面前。更重要的是,他在翻译的基础上,又做了大量的补充和阐释,填补了我许多知识上的空白。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阴阳五行”的解释,之前总觉得这些概念比较玄乎,但通过这本书,我才真正理解了它们在古代哲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了当时的社会文化。阅读这本书,就像是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让我对中国古代的智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它不是一本需要“啃”的书,而是一本可以“品”的书,每一次阅读,都能有新的收获。

评分

《春秋繁露义证》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次涤荡心灵的学术洗礼。它所传达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精神。作者以其深厚的学养和严谨的态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思想殿堂的大门。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智者,他坐在书案前,凝视着古老的竹简,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不仅仅是解读文字,更是解读一种思想,一种文化,一种民族的精神。书中对于“君权神授”、“大一统”等观念的分析,让我深刻理解了古代社会政治运作的逻辑。作者对这些观念的批判性解读,也让我看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是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寻求对理想社会的构建。我特别注意到,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种开放的心态,不断吸收和借鉴前人的成果,同时又敢于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这种兼容并包、追求真理的精神,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极度需要的。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也对学术研究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说实话,刚开始拿到《春秋繁露义证》这本书,我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学术专著,但翻开后,却被它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作者的语言风格别具一格,既有文言的典雅,又不失白话的流畅,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仿佛是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在娓娓道来。他对于《春秋繁露》中那些深奥的政治哲学思想,做了非常生动形象的解读,举的例子也都非常贴合实际,让我这个对古代政治不太了解的人也能理解得八九不离十。书中关于“天人合一”的论述,更是让我耳目一新,颠覆了我之前的一些固有认知。作者的逻辑非常清晰,层层递进,一步步引导读者进入到董仲舒的思想世界。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德治”和“法治”的讨论,作者没有简单地将两者对立起来,而是辩证地分析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这对于我们当下思考社会治理问题,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这本书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力,反而让人觉得意犹未尽,仿佛在品味一坛陈年的美酒,越品越有滋味。

评分

《春秋繁露义证》,这本书,我得说,它给我的感受相当复杂,但总体来说,是震撼和启迪。它就像一座巍峨的山峰,我站在山脚下仰望,感到自己的渺小;但当我攀登进去,每一步都踏实而有力量。作者的考证功夫,简直是令人发指,对古籍的熟悉程度,对历史的洞察力,都非同一般。我看到他如何一点点剥开《春秋繁露》的层层迷雾,如何将那些被后世遗忘的细节重新挖掘出来,并赋予它们新的生命。他对于《春秋繁露》的解说,不是简单地复述,而是带着一种批判性的思考,一种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我尤其欣赏他对当时社会状况和思想流派的细致梳理,这使得《春秋繁露》的出现和发展,不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整个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读这本书,我感到自己不仅在阅读一本古籍的注解,更是在参与一场关于历史、哲学与思想的深度对话。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学术研究,需要的是耐心、智慧,以及一颗永不满足的好奇心。

评分

书籍不错,包装很好,快递很给力,不过还没来得及看

评分

漢代董子承上啟下,功不可沒。

评分

经典书籍,无需赘言。特价入手,京东买书快捷方便!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非常好的一套书,收了很多本。

评分

书很好!

评分

。。。。。。。。

评分

给客户吃饭喝酒都是缘分

评分

所谓天人合一是中的方法论,不是神叨叨的灾异。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