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22
《論語新解》所以取名新解,非謂能自創新義,掩蓋前儒。實亦備采眾說,摺衷求是,而特以時代之語言觀念加以申述而已。然眾說勢難備列。程式《集釋》篇幅逾兩百萬字,而猶多遺漏。本書所采,亦多越齣程書之外者。然若專舉一說,存以為是,又使讀者不知有古今眾說之異,亦無以開其聰明,廣其思路,而見義理之無窮。且一說之是,初不限於一人之說。或某得其十之一二,某得其十之八九。或某得其三四而某得其六七。亦有當兼采三傢四傢之說斟酌和會而始得一是者。今既集眾說,幾所采摭,理當記其姓名,詳其齣處,一則語見本原,一則示不掠美。然就讀者言之,則貴能直就注文而上通《論語》之本義。大義既得,乃加沉潛反復之功。若注文一一稱姓名,列篇題,又勢必照錄原文。原文義旨未盡,復須重加闡發。遇摺衷諸傢,則必條列諸傢之說於前,續加融貫之文於後。此可以顯作者之勤搜而博辨,而實無益於讀者之精契與密悟。《新解》旨取通俗,求其為一部人人可讀之注,體求簡要,辭取明淨,乃不得不擺脫舊注格套,務以直明《論語》本義為主。雖違前軌,亦具微衷。抑如未注,義詁事據,多本漢儒,亦不逐一標明。惟引宋儒之說,始必著其姓氏,以見其為一傢之解。餘書非欲成一傢言,僅求通俗易誦覽,自不必一一徵引齣處。倘讀者必欲追尋本原,則上舉三書與程氏之《集釋》具在,循此蹤跡,宜可十得七八。縱欲掠美,實亦無從爾。抑餘之為新解,亦非無一二獨得之愚,越齣於先儒眾說之外者。然苟非通觀群言,亦無以啓發新知。眾說己見,既如水乳之交融,何煩徑渭之再辨。且作注加筌蹄,意在得魚兔。魚兔既獲,筌蹄可棄,故亦不一一標齣也。本書*先屬稿在1952年春,當時力求通俗,專用白話。成稿未及四分一,乃復悔之。意謂解《論語》,難在義蘊,不在文字。欲以通俗之白話,闡釋宏深之義理,費辭雖多,而情味不洽。又務為淺顯,驟若易明,譬如嚼飯哺人,滋味既失,營養亦減。意不如改用文言,惟求平易,較可確切。雖讀者或多費玩索之功,然亦可以凝其神智,而浚其深慧。惟苦冗雜少閑,乃遂擱置。
嗣於1960年赴美講學耶魯。課務不迫,乃決意改撰,獲成初稿。自美歸後,又絡續修訂,前後三年,粗沒於定。惟體例則一仍*先之舊。先原文,次逐字逐句之解釋,又次綜述一章大旨,*後為《論語》之白話試譯。全書篇幅,當不齣三十萬字。其果可以為一部人人可讀之注矣乎?其果能摺衷群言而歸於一是矣乎?作者纔力所限,謹以待讀者之審正。
本書取名新解,非謂能自創新義,掩蓋前儒。實亦備采眾說,摺衷求是,而特以時代之語言觀念加以申述而已。然眾說勢準備列。程式《集釋》篇幅逾兩百萬字,而猶多遺漏。本書所采,亦多越齣程書之外者。然若專舉一說,存以為是,又使讀者不知有古今眾說之異,亦無以開其聰明,廣其思路,而見義理之無窮。且一說之是,初不限於一人之說。或某得其十之一二,某得其十之八九。或某得其三四而某得其六七。亦有當兼采三傢四傢之說斟酌和會而始得一是者。今既集眾說,凡所采摭,理當記其姓名,詳其齣處,一則語見本原,一則示不掠美。然就讀者言之,則貴能直就注文而上通《論語》之本義。大義既得,乃加沉潛反復之功。若注文一一稱姓名,列篇題,又勢必照錄原文。原文義旨未盡,復須重加闡發。遇摺衷諸傢,則必條列諸傢之說於前,續加融貫之文於後。此可以顯作者之勤搜而博辨,而實無益於讀者之精契與密悟。
《論語》自西漢以來,為中國識字人一部人人必讀書。讀《論語》必兼讀注。曆代諸 儒注釋不絕,*著有三書。一、何晏《集解》,網羅漢懦舊義。又有皇侃《義疏》,廣輯自魏迄梁諸傢。兩書相配,可謂《論語》古往之淵藪。二、硃熹《集注》,宋儒理學傢言,大體具是。三、劉寶楠《論語正義》,為清代考據傢言一結集。
何氏《集解》收入《十三經注疏》中,宋以前人讀《論語》,大率必讀此書。明清兩代以硃注取土,於是讀《論語》必兼讀硃注,已八百年於茲。硃注不能無誤,清儒考據訓詁之學度越前人,硃注誤處均經發正。而清儒持漢宋門戶之見過嚴,有硃注是而清儒刻意立異,轉復失之者。其所駁正,亦復眾說多歧,未歸一是。又考據傢言,辭煩不殺,讀者視為畏途。故今社會流行,仍以硃注為主。
民國以來,閩縣程樹德為《論語集釋》,徵引書目,凡十類四百八十種,異說紛陳,使讀者如入大海,汗漫不知所歸趨。搜羅廣而彆擇來精,轉為其失。故《論語》雖為一部中國人人必讀書,注《論語》者雖代不乏人,而就今言之,則仍缺一部人人可讀之注。此餘之《新解》所由作也。
為《論語》作新解,事有兩難。異說既多,貴能摺衷,一也。《論語》距今兩韆載以上,何晏《集解》距今一韆七百年,硃注距今八百年,劉氏《正義》距今亦一百六十年。時代變,人之觀念言語亦多隨而變。如何用今代之語言觀念闡釋二韆五百年前孔子之遺訓而能得其近是,使古今人相悅而解,二也。
錢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江蘇無锡人,吳越國太祖武肅王錢鏐之後。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雲,晚號素書老人、七房橋人,齋號素書堂、素書樓。中國現代著名曆史學傢、思想傢、教育傢,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中國學術界尊之為"一代宗師",更有學者謂其為中國最後一位士大夫、國學宗師,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並稱為"史學四大傢"。
1930年因發錶《劉嚮歆父子年譜》成名,被顧頡剛推薦,聘為燕京大學國文講師,後曆任北京大學、北平師範大學、西南聯大、齊魯大學、華西大學、四川大學、雲南大學、江南大學教授。1949年南赴香港,創辦新亞書院(香港中文大學前身)。1967年遷居颱北,任中國文化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史學教授。1990年在颱北逝世,1992年歸葬蘇州太湖之濱。
錢穆著述頗豐,專著多達80種以上。他畢生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高舉現代新儒傢的旗幟,在大陸、香港、颱灣都産生瞭巨大的影響。代錶作有《先秦諸子係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中國文化史導論》、《文化學大義》、《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中國曆史精神》、《中國思想史》、《宋明理學概述》、《中國學術通義》等。此外還有結集齣版論文集多種,如《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中國文化叢談》等。
序
再版序
【上編】
學而篇第一
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裏仁篇第四
公冶長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鄉黨篇第十
【下編】
先進篇第十一
顔淵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憲問篇第十四
衛靈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陽貨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張篇第十九
堯日篇第二十
附孔子年錶
學而篇第一
(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或說:“子,男子之通稱。”或說:“五等爵名。”春鞦以後,執政之卿亦稱子,其後匹夫為學者所宗亦稱子,孔子、墨子是也。或說:“孔子為魯司寇,其門人稱之日子。稱子不成辭則曰夫子。”《論語》孔子弟子惟有子、曾子二人稱子,閔子、冉子單稱子僅一見。
學:誦,習義。凡誦讀練習皆是學。舊說:“學,覺也,效也。後覺習效先覺之所為”謂之學。然社會文化日興,文字使用日盛,後覺習效先覺,不能不誦讀先覺之著述,則二義仍相通。
時習:此有三說。一指年歲言。古人六歲始學識字,七八歲教以日常簡單禮節,十歲教書寫計算,十三歲教歌詩舞蹈,此指年為時。二指季節言。古人春夏學詩樂弦歌,鞦鼕學書禮射獵,此指季節為時。三指晨夕言。溫習、進修、遊散、休息,依時為之。習者,如鳥學飛,數數反復。人之為學,當日復日,時復時,年復年,反復不已,老而無倦。
悅:欣喜義。學能時習,所學漸熟,入之日深,心中欣喜也。,有朋自遠方來:朋,同類也。誌同道閤者,知慕於我,自遠來也。或以方來連讀,如言並來,非僅一人來。當從上讀。
樂:悅在心,樂則見於外。孟子曰:“樂得天下英纔而教育之。”慕我者自遠方來,教學相長,我道日廣,故可樂也。
人不知而不慍:學日進,道日深遠,人不能知。雖賢如顔子,不能盡知孔子之道之高之大,然孔子無慍焉。慍,怫鬱義,怨義。學以為己為道,人不知,義無可慍。心能樂道,始躋此境也。或曰:“人不知,不我用也。”前解深,後解淺。然不知故不用,兩解義自相貫。
不亦君子乎:君子,成德之名。學至此,可謂成德矣。
本章乃敘述一理想學者之畢生經曆,實亦孔子畢生為學之自述。學而時習,乃初學事,孔子十五誌學以後當之。有朋遠來,則中年成學後事,孔子三十而立後當之。苟非學邃行尊,達於最高境界,不宜輕言人不我知,孔子五十知命後當之。學者惟當牢守學而時習之一境,斯可有遠方朋來之樂。最後一境,本非學者所望。學求深造日進,至於人不能知,乃屬無可奈何。聖人深造之已極,自知彌深,自信彌篤,乃曰:“知我者其天乎”,然非淺學所當驟企也。
孔子一生重在教,孔子之教重在學。孔子之教人以學,重在學為人之道。本篇各章,多務本之義,乃學者之先務,故《論語》編者列之全書之首。又以本章列本篇之首,實有深義。學者循此為學,時時反驗之於己心,可以自考其學之虛實淺深,而其進不能自已矣。
……
錢穆作品係列:論語新解(三版)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錢穆作品係列:論語新解(三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評分我隻願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
評分又好又快,春節也能讀到好書,大贊
評分包裝精美,物流及時,東西很好,關鍵是便宜,買瞭一堆書纔花100來塊錢,平均一本書就十來塊錢,簡直是白菜價。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孩子學習用的課外輔導書
評分讀過賓四先生的《國史大綱》,錢先生是真正有學問的人,老一輩專研學問的精神讓現代人自愧不如。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再說內容,我覺得我們是被現在的曆史和影視劇毒害的一代,讀完以後,會讓你對中國曆史有一個毀三觀的認識。漢代為什麼廢奴不成功,唐朝為什麼那麼強盛,宋朝的忍辱負重,明朝皇帝的性格缺陷,清朝的私欲政權,所有的答案都濃縮在這本小小的冊子裏。
錢穆作品係列:論語新解(三版)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