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学译丛 马拉美:塞壬的政治

人文科学译丛 马拉美:塞壬的政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法] 雅克·朗西埃 著,汪民安,张云鹏 编,曹丹红 译
图书标签:
  • 文学批评
  • 法国文学
  • 马拉美
  • 诗歌理论
  • 政治哲学
  • 文化研究
  • 翻译研究
  • 象征主义
  • 现代主义
  • 艺术理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926960
版次:1
商品编码:12113595
包装:精装
丛书名: 人文科学译丛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4
字数:7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人文科学译丛 马拉美:塞壬的政治》是对马拉美诗歌和散文的简要介绍,证明了马拉美的诗学如何同时又是一种政治学,是朗西埃在哲学意义上对马拉美政治意义的重构。
  《人文科学译丛 马拉美:塞壬的政治》指出其基础即是在多种话语之间搭建媒介,并指出诗人话语的不可递减性,本质上是对马拉美甚至整个诗学哲学的介入。

作者简介

  雅克·朗西埃(Jacques Ranciere,1940-)当代法国*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欧洲研究生院哲学教授,巴黎第八大学哲学荣誉教授。其写作内容主要集中于美学、艺术哲学、政治哲学等领域。代表作有《图像的命运》《政治的边缘》《文学的政治》《词语的肉身》《哲学家和他的穷人们》等。
  
  曹丹红,1980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99年进入南京大学法语专业学习,2008年取得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国巴黎索邦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学、法国文论。已翻译出版了《批评与临床》《日常生活颂歌》《柏拉图的理想国》《艺术家的责任》等多部法国文学及社科名著。

目录

前言
诗句的泡沫
白色比思
神秘诗学
有关神秘的词汇
梦境
从虚无到空无
虚构的方法
诗歌的扇子
精神心灵的赞歌
世纪的宗教
关于神性的两个观点
诗人与工人
音乐教
神明瓦格纳:诗歌、音乐与政治
书的责任
作为思想的诗歌:一个世纪的历史
音乐,舞蹈,诗歌:“摹仿”的怪圈
真实的书页
马拉美诗文选
遗产Ⅰ
超越自然Ⅰ
超越自然Ⅱ
不在场的女人
惹人讨厌的家伙
幻兽
遗产Ⅱ
一种不为人知的权利
穿越隧道
理念的仪式
诗句理论Ⅰ
诗句理论Ⅱ
书的理论
永别
参考文献
马拉美作品名称法中对照
译后记

精彩书摘

  《人文科学译丛 马拉美:塞壬的政治》:
  这里开始出现阅读马拉美的困难,而我们必须弄清楚困难到底是什么。困难并不在于理解马拉美诗歌的意义,而在于明白身为诗人,他为自己设定的任务。我们还应将这种困难与某种普遍心理状态——面对白纸产生的焦虑——区分开来。马拉美并不是小学生或强迫症患者,需要苦苦思索如何把纸张填满。马拉美的问题与一个事实相关,即白纸不仅仅是诗歌的物质支撑或诗歌责任的寓言,它也属于诗歌的运动和它的质地本身。写作的表面是发生(avoir-lieu)的场所。诗歌末行下面的空白是向沉默的回归。诗歌产生自这种沉默,然而这不再是同一种空白,同一种沉默。这是坚定的沉默,在这沉默中,任意一张纸的偶然性被战胜。而这种胜利并不只是某种才能的单纯实践,它属于一种运动,通过这种运动,人类获得了一种与世界游戏相适应的人性。面对“星体组成的字母”在黑暗背景上发出的耀眼光芒,写作运动做出了回应:“人会白纸黑字地继续下去。”
  换句话说,问题并不在于写作,而在于给诗歌规定的任务,和这任务加诸写作的限制。让我们重新表述一下:诗歌不只是一件“艺术品”。虚构不只是想象。实际上,是虚构确保了宗教的延续,而宗教是令人类触及自身伟大本性的提升动作,是与这一伟大本性匹配的共同体的原则。接替宗教的,既不是对宗教之天堂内容的世俗的去神秘化,也不是人类对宗教神性的夺取。简而言之,虚构本身不应该成为一种新的宗教,甚至不是对人的崇拜。它比音乐宗教的历史更为久远,因此它应该把我们带回到一切宗教的源头,“内在于人类的诗歌或它们的原初状态”…。然而人类的这些原初诗歌并不是埋藏于集体无意识中的神话,而是世界的形式,会在词语的组合中重生。能够为这种功能服务的诗歌,它本身要严格服从一些整体条件。它不能再以古老的方式讲故事,也不能描述单纯的大自然产物;它同样不能通过言说哲学信息,来取代对人物、情感和事物的描写。正如年轻的瓦莱里(PaulValery)总结的那样,诗歌的“高级交响乐”将诗人从“平庸的哲学、虚假的温柔和呆板的描写中”解放了出来。可是,在摆脱再现和论述的同时,诗歌不能放弃语言和思想的特权,转而去求助歌曲的不可言说性。即便诗歌拥有某个转瞬即逝的动作的瞬间性,它也不能就此被等同于活生生的艺术品的纯粹happening,或者自我呈现的共同体的情感喷发。马拉美“推崇爱伦·坡的观点”:任何哲学遗产都
  作为思想的诗歌:一个世纪的历史
  如何理解这种天然的涌现和这种隐形支架——它是诗歌潜在并确实存在的“哲学”——之间的关系?要理解这种关系,需要将马拉美的计划重新纳入某场关于诗歌思考能力的讨论中,这场讨论本身与世纪同龄。在黑格尔、谢林和荷尔德林在一张纸上写下关于人民的诗歌宗教的计划时,施莱格尔兄弟已经构想出一种关于诗歌一思想的理念:诗歌是一种思想,能够无限反思自身。这一时期,年轻的德国思想家们毛遂自荐,要通过设想法国大革命中缺失的成分,来延续在法国已经“冰冻”的革命,这种缺失的东西便是精神革命。
  ……

前言/序言

  某些名字会投射出一片阴影,将它们自身吞灭。诗人的名字便是如此,总是被梦境的云影、空中飞羽和激情的狂风暴雨埋葬。而有些诗人的名字似乎令阴影愈发浓重。与马拉美的名字顽固相连的,是一种双重的形象:一方面与某种诗歌有关,这诗歌的精髓近似无限空间的静默;另一方面与某种晦涩特征有关,这晦涩正如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夜。马拉美尤其代表了晦涩诗人的形象。他的诗歌,甚至他的散文都在用密实的网挑战惯于从上一行文字预知下一行内容的眼睛。与文本的晦涩相呼应的,是患了失眠症的难产诗人形象,与白纸,与挖掘诗句过程中遭遇的虚无苦苦进行着斗争。从年轻诗人坦白自己的疯狂野心、承认走入死胡同的书信,到诗人提议烧毁为写出大写之书这部伟大作品而记下的大量无用笔记的遗嘱,我们很容易划出一条诗人对抗绝对之夜(lanuitdel'absolu)的路线,而诗人逝后出版的晦涩诗歌集揭示出了对抗的废墟。
  接下来的文字试图让这绝对之夜变得清亮,试图在诗人晦涩的词语所投射出的阴影中看清阅读马拉美的困难。要理解这种困难,必须将它与歪曲它面目的种种概念区别开来。首先是秘密(secret)的概念。秘密概念暗示着真理隐藏于表面之下的某个地方,肉眼与精神看到的只是这表面。对真理的揭示因此需要遵循两条相反相成的逻辑:或在平凡之中找到不凡,或在不凡之中找到平凡。被可见形象遮蔽的精神信息,或者反之,在华丽的思想与词语外衣遮盖下那具性别特征明显的身体不为人知的秘密。解读马拉美的双重“钥匙”由此产生。
人文科学译丛:一段穿越时空的智慧之旅 “人文科学译丛”并非一本孤立的书籍,而是一套精心策划、旨在汇聚人类文明瑰宝的出版项目。它如同一扇扇窗,透过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思想家的视角,带领读者深入探索人类之所以为人的根本问题:我们的情感、我们的理性、我们的历史、我们的社会、我们的艺术,以及我们对宇宙和生命意义的永恒追问。这套译丛的出版,体现了对知识传承的尊重,对思想深度的追求,以及对跨文化交流的渴望。 译丛的定位与目标 “人文科学译丛”的核心在于“译”。这意味着它致力于将那些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但可能因语言障碍或其他传播因素而未能广泛触及的经典著作,以高质量的译本呈现给中文读者。其目标并非简单地罗列名著,而是要构建一个能够相互对话、相互启发的人文思想体系。它关注那些能够引发深刻思考、挑战既有观念、拓展认知边界的著作。 译丛的选目范围极为广阔,涵盖了从古希腊哲学到当代思想的各个重要流派和领域。读者可以在其中找到关于政治哲学、伦理道德、美学艺术、文学批评、历史演变、宗教信仰、心理探索,乃至语言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奠基性作品和前沿研究。每一本书都经过严谨的筛选和审校,力求在忠实原著精神的基础上,提供清晰易懂、富有洞察力的解读。 译丛的价值与意义 在信息爆炸、碎片化阅读日益盛行的当下,“人文科学译丛”的出现显得尤为珍贵。它提供的不是浅尝辄止的观点,而是经过时间检验、思想沉淀的深刻洞见。通过阅读这套译丛,读者能够: 深化对人类文明的理解: 了解不同文明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及其历史演变,从而更全面、更立体地认识人类社会的多元性与复杂性。 拓展个人思想的深度与广度: 接触到各种前沿的、深刻的学术思想,挑战固有认知,激发批判性思维,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考模式和情感表达,为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隔阂、建立有效的沟通奠定基础。 丰富精神世界,提升人文素养: 从经典著作中汲取智慧的养分,滋养心灵,提升审美情趣,培养对生命和世界的深刻体悟。 促进学术研究的进步: 为国内学者提供高质量的参考资料,激发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论创新。 译丛的编排与呈现 “人文科学译丛”在编排上往往遵循一定的逻辑和原则,但并不拘泥于僵化的分类。有时,它会按照学科领域进行梳理,有时则可能围绕某个重要的思想主题进行串联。每一本书的出版,除了精良的译文,通常还会附带详实的译者序、导读、注释、索引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书中的内容。这种周全的呈现方式,旨在最大程度地降低阅读门槛,让更多读者能够领略到这些思想巨擘的智慧光芒。 译丛的封面设计也往往体现出其严谨而富有艺术性的品味,通常采用简洁、经典的设计风格,力求在视觉上传达出思想的深度与文化的厚重感。这种对细节的追求,也反映了译丛出版者对人文价值的尊重。 译丛的意义在于其“集体智慧” “人文科学译丛”的真正力量,在于它汇聚了人类历史上众多卓越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通过这套译丛得以对话、碰撞,形成一种“集体智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仅是与某一位作者对话,更是与一个思想的星系进行交流。这种多维度的思想体验,是任何单一著作都难以比拟的。 例如,当读者在译丛中读到关于“自由”的论述,他可能会在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中找到其哲学根源,在洛克的政治哲学中看到其社会契约的辩护,在萨特的生存主义中体验其个体责任的沉重,也在阿伦特的对极权主义的批判中认识到自由的脆弱。这种思想的连贯性与递进性,是“人文科学译丛”所提供的独特价值。 总结 “人文科学译丛”是一项宏大的文化工程,它肩负着连接过去与未来、沟通东方与西方的使命。它为渴望深入理解人类文明、提升自身思想境界的读者提供了一条高质量的阅读之路。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思想的宝藏,而整套译丛则是一座知识的殿堂,等待着有心人去探索、去发现、去汲取。它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更是思想的引路人,引领我们在复杂的世界中,寻找那份永恒的智慧与人性的光辉。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得不提的是,这个系列中有一本关于比较神话学的著作,简直是令人拍案叫绝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作者以一种近乎侦探般的敏锐,追踪了某个核心意象在不同文明体系中的流变与意义的嬗变。最让我震撼的是其论证过程,他可以轻松地在古希腊的史诗、中亚的草原传说以及近现代的心理分析文本之间自由穿梭,构建起一个宏大而又精致的知识网络。这种博学和洞察力,非一般学者所能企及。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精妙的类比和推导,生怕错过任何一个转折点。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打破了文化间的壁垒,揭示了人类精神底层共通的模式。它不是那种让你看完就束之高阁的书,而是会成为你思维工具箱里一个常备的、有力的参照系。

评分

我最近购入了一本属于该译丛的关于艺术史的专著,主要探讨的是十九世纪末期一个边缘画派的兴衰。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就让人眼前一亮,厚实的纸张和精美的插图,光是捧在手里就觉得是一种愉悦。内容上,作者没有陷入传统艺术史那种“英雄史观”的窠臼,而是着重分析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结构如何形塑了这些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和最终的命运。尤其精彩的是对几位关键人物的传记式叙述,充满了戏剧张力,但又绝不失学术的严谨。作者在描述那些画作时,语言如同画笔一般细腻,能够调动读者的视觉想象力。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艺术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它深深植根于脚下的土壤。对于那些对视觉文化和历史交叉点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绝对是案头必备的佳作。

评分

这部译丛的选目总能抓住我的眼球,总能带来一些耳目一新的视角。我手里有一本是关于某位哲学家的,他的思想体系庞杂晦涩,但这位译者却能以极其清晰流畅的笔触,将其复杂的逻辑梳理得井井有条。读完之后,感觉就像是完成了一次智力上的攀登,虽然过程艰辛,但最终的视野豁然开朗。特别是其中对于现代社会中一些普遍性困境的剖析,简直是入木三分,让人不得不停下来深思自己当下的处境。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字面意义上,更能深入到作者构建的语境和时代背景中去,这使得译文不仅准确,而且充满了生命力。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许多原本视为理所当然的观念,它像一剂清醒剂,让我对周遭的世界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我非常欣赏这种将深奥理论转化为可读文本的能力,这需要极高的学术素养和文字驾驭能力。希望未来还能看到更多这个译丛推出的精彩作品,尤其是在比较文学和文化理论方面。

评分

另一本我最近读的是这个系列里关于某个古典文学作品的深度解读。坦率地说,我以前对那部作品的印象还停留在中学课本的简单概括上,觉得它有些老套。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评论家从全新的角度切入,比如利用后殖民理论的框架去分析其中人物的权力关系,视角刁钻却又逻辑严密。文字风格非常考究,那种带着古典韵味的叙述腔调,读起来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仿佛能闻到古籍泛黄的味道。书中引用的原始文献和注释也做得极其详尽,看得出作者是下了大功夫的,每一个论点背后都有坚实的文本支撑。看完之后,我忍不住重读了那部古典作品,感觉像是戴上了一副高清眼镜,看到了过去忽略的所有细节和微妙的张力。这本书不仅仅是学术研究,更像是一次文学考古,让人对经典的生命力有了更深的敬畏。

评分

我最近入手了关于批判理论发展脉络的一本梳理性著作,属于这个译丛的范畴。市面上关于这个话题的书籍汗牛充栋,但大多要么过于碎片化,要么就是为了迎合大众而过度简化了。然而,这本书的作者展现出了一种罕见的平衡感:既保持了理论的深刻性,又照顾到了入门读者的接受度。他极其擅长用清晰的框架来组织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思潮,比如清晰地划分了不同代际批评家之间的论战焦点和思想继承关系。我特别喜欢他引用原著文本时所采取的克制和精准,没有堆砌拗口的句子来炫耀学问,而是让文本本身说话。读完后,我对当代社会中的权力运作逻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本书无疑是帮助我构建一个更具批判性思维体系的重要基石,值得每一个渴望深度思考的读者珍藏。

评分

品相很好(?▽?)快递很快(? •?_•?)?

评分

评分

挺好的书。不错

评分

很出色的学术著作,见地独到深刻,分析严谨有启发

评分

很出色的学术著作,见地独到深刻,分析严谨有启发

评分

非常好的书活动入手超值推荐,就是开本太小,贵。

评分

很好的产品。

评分

非常好的书活动入手超值推荐,就是开本太小,贵。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