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手册. 3A. 原子光谱分析(第三版)

分析化学手册. 3A. 原子光谱分析(第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郑国经 编
图书标签:
  • 分析化学
  • 原子光谱
  • 光谱分析
  • 化学手册
  • 分析方法
  • 仪器分析
  • 第三版
  • 化学参考书
  • 高等教育
  • 学科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78579
版次:3
商品编码:12128726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210
字数:1984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为分析化学工作者的工具书,可供化学、化工、材料、冶金、地质、矿产、环境、生物等领域从事光谱分析的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分析化学及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1.《原子光谱分析》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2.《分析化学手册》自上世纪80年代出版以来,经历了几次更新,为分析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手册第三版继续凝聚了我国分析化学界的知名专家,由10位院士和多位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编委会,汪尔康院士担任编委会主任。
  3.《原子光谱分析》为手册第三版新增分册,系统介绍了各种原子光谱分析技术的技术特点、原理、仪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和应用。
  4.《原子光谱分析》给出了准确的概念和定义,详实的分析方法,丰富的数据,海量的应用实例,可查阅性强,便于读者阅读。
  5.《原子光谱分析》适合化学、化工、材料、冶金、地质、矿产、环境、生物等领域的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阅读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是《分析化学手册》(第三版)的3A 分册,按原子光谱分析技术及仪器类型编排,全书共分五篇,第一篇为光谱分析概论;第二篇为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包括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电弧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微波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辉光放电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以及火焰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第三篇为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包括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及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第四篇为原子荧光光谱分析,包括蒸气发生色散原子荧光分析技术;第五篇为X 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包括波长色散X 射线荧光光谱、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及微区X 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全书每门分析技术均按分析特性、基本原理、仪器结构、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应用实例及参考文献编撰,便于查阅。
  本书给出了准确的概念和定义、翔实的分析方法、海量的数据和丰富的应用实例,在兼顾基础的同时更加注重现代技术与仪器的应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书为分析化学工作者的工具书,可供化学、化工、材料、冶金、地质、矿产、环境、生物等领域从事光谱分析的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分析化学及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作者简介

郑国经,原北京首钢冶金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北京理化分析测试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光谱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特种金属材料化学检测和分析方法研究及技术开发工作,承担与新材料研发相关的化学方面的研究任务和技术管理工作。在成分化学分析、痕量元素化学分析及原子吸收光谱、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器分析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著有《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技术及应用》。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NULL

目录

第一篇 光谱分析概论
第一章 光谱分析导论2
第一节 有关物质的辐射和光学性能2
一、电磁辐射的基本性质2
二、电磁辐射与物质的作用4
三、电磁波谱6
四、光学性能的相关术语6
第二节 光谱的分类及有关定律、定义9
一、光谱的形状9
二、光谱类型 10
三、光谱分析法 10
四、光谱分析法的定律和定义 11
第三节 光谱分析法仪器概述及术语 13
一、光谱分析法仪器概述 13
二、特征及一般性能 14
三、光谱仪器组分部件的特征及性能 14
第四节 有关光谱分析的国内外期刊文献介绍 16
一、文献检索工具 16
二、光谱分析的主要期刊18
三、光谱分析相关的工具书22
参考文献24
第二章 原子光谱分析基础25
第一节 原子光谱分析技术的分类与发展25
一、原子光谱分析技术的分类25
二、原子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26
第二节 原子光谱分析的基础知识32
一、原子能级与原子光谱项32
二、原子光谱的规律性35
三、辐射跃迁51
四、谱线特性59
第三节 原子光谱的定性及定量分析140
一、光谱定性分析140
二、光谱半定量分析141
三、光谱定量分析141
参考文献142
第二篇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第三章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概述 144
第一节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的分类 144
第二节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过程及仪器组成 145
第三节 原子发射光谱的分析方法 146
一、定性分析 146
二、光谱半定量分析 181
三、定量分析方式 182
参考文献 274
第四章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分析275
第一节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的分析特点275
一、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的激发光源275
二、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仪的结构275
三、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的使用方式276
第二节 基本理论276
一、火花激发光源的特点276
二、火花放电的激发机理 277
三、火花光源的激发能量与电路参数的关系 278
第三节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仪器 280
一、火花放电光源 280
二、分光系统 285
三、测量系统 287
四、仪器的使用与维护 301
第四节 定性及定量分析 304
一、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操作与分析方法 304
二、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样品的要求 306
三、标准化及标准样品 307
四、定量分析方法 308
五、分析质量及其监控 309
六、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误差来源及干扰校正 310
七、常用发射光谱分析线 311
八、常用火花放电光谱仪 313
第五节 火花放电光谱分析的应用 315
一、金属及合金的化学成分分析 315
二、火花放电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前景 326
参考文献 329
第五章 电弧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330
第一节 电弧发射光谱分析的特点 330
一、电弧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概况 330
二、电弧光源的光谱分析特点 330
三、电弧光谱分析的定量方式 330
第二节 电弧光源的基本理论 331
一、直流电弧光源 331
二、交流电弧光源 333
三、交直流电弧光源 335
四、电弧光源的分析特性 336
第三节 仪器装置及测定方式 338
一、电弧发射光谱分析装置 338
二、电弧光谱分析方法 340
三、摄谱技术 348
第四节 分析方法及定量方式 406
一、电弧发射光谱分析操作 406
二、标准化及标准样品411
三、电弧直读法分析的误差来源及注意事项412
第五节 电弧发射光谱法的应用412
一、应用实例413
二、分析标准应用415
参考文献415
第六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416
第一节 概述416
一、等离子体的概念416
二、光谱分析中的等离子体概念417
三、等离子体光谱分析的类型及其特性417
第二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源419
一、ICP-AES 分析技术的发展与特点419
二、ICP-AES 光源的获得及其特点420
三、ICP 光源的物理特性422
四、ICP 光源的光谱特性425
第三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器的构成431
一、高频发生器431
二、ICP 炬管434
三、进样系统436
四、分光系统448
五、光电转换及测量系统456
六、几种常见的ICP 发射光谱仪结构464
七、商品仪器举例471
第四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器使用与分析操作473
一、ICP 仪器工作参数的设定473
二、ICP-AES 光谱仪的使用477





前言/序言

光谱分析为历史悠久的分析技术,以1666年牛顿首次引入“spectro”(光谱)一词算起,至今已经历了350年,不论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实用技术都不断发展,已经形成包含原子光谱及分子光谱分析在内,理论完善、技术成熟的分析技术,出现了多种应用于各种领域的光谱分析仪器,成为各个分析检测实验室必备的基础分析手段。作为供化学工作者使用的分析技术专业工具书,《分析化学手册》从第二版起便将光谱分析单独成册,列为手册的第三分册《光谱分析》,汇集了原子光谱、分子光谱的各种分析技术和方法的资料,成为各行业中从事光谱分析的技术人员和分析化学工作者的案头工具书。
第二版出版至今已经历了18个年头,这期间光谱分析在仪器设备、测量技术和应用领域又有很大发展,出现多种新的分析技术和新的仪器类别,使光谱分析发展形成了两大门类(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四大分析类型(发射光谱分析、吸收光谱分析、荧光光谱分析和拉曼光谱分析)、多种分析仪器的完整体系。为了满足这一发展所带来的需求,本次再版将《分析化学手册》第二版第三分册《光谱分析》分成了两册——3A为《原子光谱分析》,3B为《分子光谱分析》,重新编排改版,以反映21 世纪以来高新技术发展在光谱分析上的技术进步及应用拓展。
本书为《分析化学手册》(第三版)3A分册《原子光谱分析》。本分册在第二版原子光谱分析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按照原子光谱已自成体系的原子发射光谱(AES)、原子吸收光谱(AAS)、原子荧光光谱(AFS)及X 射线荧光光谱(XRF)四大部分,独立成篇,原子发射光谱篇则按各类分析技术手段分章进行编撰。
第一篇光谱分析概论保持第二版的框架结构,保留光谱分析有关的基础知识内容和原子光谱分析共通的基础理论资料,作为光谱分析的基础篇。
第二篇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按现代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技术类型分章编撰,包括火花放电/电弧直读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微波等离子体(MP)发射光谱、辉光放电光谱(GDS)、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等分析技术,并保留了经典的摄谱法光谱分析技术、火焰发射光
谱分析技术的内容,以备参考查阅。章节安排和内容均有较大改变和补充,微波等离子体光谱分析、辉光放电光谱分析及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均为新增内容。
第三篇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将第二版中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分开,单独成篇,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增编了近十多年来AAS 的技术发展内容,增加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和新型仪器结构,以及近十几年来的应用实例和标准分析方法,内容上有较大程度的更新。
第四篇原子荧光光谱分析对第二版中相关章节进行调整补充和较大程度的更新,增添了色散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应用内容,并收列了在国内发展很快、应用广泛的蒸气发生-原子荧光光谱(VG-AFS)分析实验技术,以及近期发展的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技术在形态分析上的应用内容。增加了具有我国特色的VG-AFS 分析仪器结构及其应用和分析标准
方法。
第五篇X 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在第二版的基础上,按波长色散X 射线荧光(WDXRF)光谱和能量色散X 射线荧光(EDXRF)光谱分析技术,两大类型XRF 的仪器及其应用进行编撰。除保留第二版中有关X 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的基本物理参数表格作为附表收列外,所有内容均重新编撰,加强基本理论、现代XRF 光谱仪结构、定量分析方法和制样技术等系统内容,增加了现代微区X 射线光谱分析及形态分析原理和技术章节,增加了XRF 分析标准物质与标准方法的内容。
本分册由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光谱专业委员会组织修编,主编郑国经,副主编罗立强、符斌、张锦茂。第一篇及第二篇第三、第五、第十章由郑国经编写,第四章由赵雷编写,第六章由罗倩华和郑国经编写,第七章由金钦汉编写,第八章由余兴编写,第九章由张勇和余兴编写;第三篇由符斌、高介平、冯先进和唐凌天编写;第四篇由张锦茂、梁敬编写;第五篇由罗立强、詹秀春、卓尚军、沈亚婷、曾远、唐力君等编写。全书由郑国经统稿。
在修订过程中本书责任编辑给予了大力协助,组织审稿,给出了十分宝贵的修改意见,为本次修版的完成倾注了大量精力,在此对本书责任编辑及审稿者表示衷心感谢。
因编撰者在专业知识面及学术水平上的局限,本书的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尚祈分析化学界专家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为所企盼。

编者
2016年5月于北京
化学分析的基石:从基础理论到前沿应用 本书聚焦于化学分析领域的核心理论、实验技术与实际应用,旨在为化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及相关交叉学科的研究人员和高年级学生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实用的参考指南。全书内容组织严谨,逻辑清晰,覆盖了从宏观现象的定性识别到微观组分的定量测量的完整分析流程。 第一部分:分析化学基础与误差处理 本部分奠定了化学分析的理论基础,强调了科学测量的严谨性与可靠性。 绪论与分析化学概述: 阐述了分析化学在现代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区分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分类(湿化学法、仪器分析法)以及它们在不同领域(如质量控制、过程监测、基础研究)的具体应用场景。探讨了分析化学的发展历程,特别是从传统容量分析向现代仪器分析过渡的关键技术突破。 化学平衡与热力学基础: 深入解析了溶液中各种化学平衡的原理,包括酸碱质子转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原理及其应用)、氧化还原平衡(电极电位、能斯特方程)以及配位络合平衡。详细讨论了这些平衡如何影响分析方法的选择、灵敏度和准确度,并提供了计算溶液中离子活度、平衡浓度及缓冲溶液设计的方法。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这是确保分析结果可靠性的关键环节。本章系统介绍了误差的来源(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误差的量化方法(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标准偏差、变异系数)。着重讲解了统计学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包括数据的正态分布检验、显著性检验(如t检验、F检验)、最小二乘法在校准曲线拟合中的应用,以及如何确定和报告最终测定值的置信区间,确保数据的科学性和可比性。 第二部分:经典分离与分离科学导论 在准确测量之前,有效的分离是至关重要的步骤。本部分详述了经典的样品预处理技术以及现代分离科学的基本原理。 样品前处理与基体效应消除: 强调了“垃圾进,垃圾出”的原则。详细介绍了湿法消解技术(包括酸的选择、消解温度与时间控制),固相萃取(SPE)的原理、吸附剂的选择(如反相等、正相、离子交换型)以及洗脱方案的设计。此外,还涵盖了液-液萃取(LLE)中分配系数的计算、萃取效率的优化,以及样品浓缩、净化在痕量分析中的重要性。 色谱分离理论基础: 作为现代分离技术的支柱,本章深入剖析了色谱分离的理论基础。讨论了色谱分离的驱动力(分配、吸附、离子交换、体积排阻),详细阐述了色谱参数,如保留时间、空体积、容量因子(k')、分离度(Rs)、塔板数(N)和塔板高度(H)。通过 Van Deemter 曲线的分析,解释了影响色谱柱效率的因素,并指导读者如何优化流动相流速和固定相选择以实现高效分离。 高效液相色谱(HPLC)与气相色谱(GC): 分别介绍了两种主流色谱技术的仪器结构(进样系统、泵、检测器、色谱柱)和操作条件。在HPLC部分,重点对比了反相(C18, C8)、正相、离子交换和尺寸排阻色谱的应用范围。在GC部分,详细讲解了载气的选择、进样器的类型(分流/不分流)以及不同柱温程序的设置对复杂混合物分离的影响。 第三部分:电化学分析技术 电化学分析以其高灵敏度、快速响应和对氧化还原过程的直接响应能力,在环境监测和生物传感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电化学基础与电极系统: 阐述了电化学的能斯特方程、法拉第定律在分析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指示电极(如铂电极、石墨电极)和参比电极(如饱和甘汞电极、Ag/AgCl电极)的构造与维护。探讨了溶液电阻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及补偿方法。 电位分析法(Potentiometry): 聚焦于离子选择性电极(ISE)的工作原理,特别是玻璃电极(pH电极)的膜电位产生机制。提供了利用标准加入法、反向校准法和滴定法进行定量分析的详细步骤和计算示例。 电量分析法(Coulometry): 介绍恒流电解和恒电位电解的原理,以及它们在精确计量物质含量上的优势。讨论了电解池的设计和电流效率的控制,适用于高纯度物质的绝对定量。 伏安法(Voltammetry): 深入讲解了经典伏安法(如线性扫描伏安法、循环伏安法CV)和脉冲伏安法(如方波、差分脉冲)。重点分析了扩散电流(极限扩散电流)与分析物浓度的关系,以及CV图谱中氧化峰和还原峰的形状特征在物质鉴别和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部分:光谱吸收与发射方法 光谱分析是现代化学实验室最常用的工具之一,本部分侧重于物质与电磁辐射的相互作用及其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分子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 详细讨论了朗伯-比尔定律的适用范围与局限性。涵盖了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光源、单色器、检测器),以及如何通过建立校准曲线(单波长法、双波长法)进行定量分析。讨论了吸收光谱在动力学研究(反应速率测定)中的应用。 红外(IR)与拉曼光谱: 阐述了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原理。重点介绍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相对于传统色散仪的优势,包括信噪比和速度的提升。解释了IR和拉曼光谱在官能团识别和结构确认中的指纹区特性。 原子吸收光谱(AAS)与发射光谱(AES)基础: 虽然本书不涉及原子光谱分析的具体技术,但会介绍其基础理论框架,为后续更专业的学习打下基础。解释了原子化过程(火焰、石墨炉)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测量基态原子对特定波长光束的吸收(AAS)或发射光谱(AES)来确定元素的浓度。讨论了火焰原子化与石墨炉原子化的优缺点对比,以及本底校正技术的必要性。 第五部分:痕量分析、质量保证与未来趋势 本部分关注现代分析化学对灵敏度的极致追求、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以及分析科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痕量与超痕量分析策略: 强调了选择性、富集和灵敏度的提升是痕量分析的核心。讨论了利用化学富集结合高灵敏度检测器(如电化学检测器、荧光检测器)在环境和生物样品中实现ppb甚至ppt级别测定的策略。 分析方法的验证与质量控制(QA/QC): 详细介绍了分析方法验证的关键参数,包括特异性、线性范围、准确度(回收率)、精密度(重复性与再现性)和检出限(LOD)、定量限(LOQ)。强调了使用标准物质(CRM)进行日常内控和能力验证(Proficiency Testing)对于维护实验室持续可靠运行的重要性。 自动化与联用技术展望: 简要介绍了分析技术向自动化、高通量方向发展的趋势。提及了微流控技术在样品处理和分离中的潜力,以及数据处理中多元统计分析(如主成分分析PCA)在复杂谱图解析中的辅助作用。 全书配有大量的例题、习题和实际案例分析,确保读者能够将理论知识有效地转化为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本书力求成为一本既能作为教学参考,又能作为科研工作者案头常备的实用工具书。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分析化学手册·3A·原子光谱分析(第三版)》绝对是实验室里不可或缺的宝藏!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分析化学研究人员,我深知精准的仪器操作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实验成功的关键。这本书在仪器原理、性能参数、校准方法以及常见故障排除等方面的详细介绍,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仪器选择的建议,考虑到了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灵敏度、选择性、成本效益等因素,这对于我们实验室的设备采购和更新非常有参考价值。此外,书中对各种原子光谱技术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材料科学、地质勘探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案例的罗列,也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激发了我将这些先进技术应用于我目前研究项目的灵感。可以说,这本书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能够帮助我们克服实验中的重重困难,提升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评分

作为一名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的技术人员,我对于能够准确、高效地检测环境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有着极高的要求。 《分析化学手册·3A·原子光谱分析(第三版)》这本书,就像一位严谨的“技术顾问”,为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指导。书中关于各种原子光谱技术在水质、空气、土壤等环境样品中痕量元素分析的最新进展和成熟应用,都让我印象深刻。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样品前处理技巧的论述,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最终的分析准确度。从样品消解、富集到消除基体干扰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书中都给出了详尽的步骤和方法。这本手册的出现,无疑会大大提高我们实验室在环境监测方面的能力,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它更像是一份“实践指南”,为我提供了解决实际分析难题的思路和方法。 在我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看似简单但分析起来却非常棘手的样品。这本书中丰富的案例分析,涵盖了各种复杂样品基质下的原子光谱分析策略,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背景扣除方法、如何进行精密的定量分析以及如何解释和验证分析结果等。这些内容对我启发很大。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各种干扰的识别和消除方法的详细讲解,这对于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框架,让我能够更有条理地去思考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分析挑战,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和专业能力。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书的排版和内容设计都非常出色。作为一名对原子光谱分析的实际操作步骤感兴趣的初学者,我发现在阅读过程中几乎没有遇到障碍。书中对各种仪器操作的步骤描述得非常详细,甚至连一些细微的注意事项都一一列出,这对于我们这些刚刚接触这类精密仪器的学生来说,简直是福音。图文并茂的展示方式,使得复杂的概念和操作步骤变得易于理解。我特别喜欢那些精美的图示,它们清晰地展示了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让我能够更直观地把握核心要点。即使是对一些更深入的理论概念,书中也提供了足够的背景知识和解释,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而不是感到被海量的信息淹没。总的来说,这本书在教学和指导方面做得非常到位,能够帮助不同层次的读者都能从中获益。

评分

这本书简直太令人兴奋了!作为一个对分析化学领域充满好奇的学生,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介绍原子光谱分析的权威著作,而《分析化学手册·3A·原子光谱分析(第三版)》完全超出了我的期待。从拿到这本书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严谨的结构和深厚的学术底蕴所吸引。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究每一个细节,但仅仅是翻阅目录和几个章节的摘要,就让我对原子光谱分析的广度和深度有了全新的认识。特别是关于各种原子发射光谱、原子吸收光谱以及原子荧光光谱的基本原理、仪器构造、样品前处理方法以及应用案例的阐述,都显得条理清晰、深入浅出。我特别期待能从中学习到如何选择合适的原子光谱技术来解决实际分析问题,以及如何优化实验条件以获得更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引领我探索原子光谱分析的奥秘,为我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专业书籍正版价格公道值得一看有帮助讲解清晰实用全面

评分

京东阅读节期间下的单,用了200-100的卷,物美价廉。好评吧!

评分

很好的一本书,不错

评分

特别不错,一直在这买,还会再来 。

评分

书已经被开封,不知道怎么回事!不过不影响阅读

评分

质量很好,包装完整,挺满意的。

评分

内容很全,买来作为工作参考书

评分

书已经被开封,不知道怎么回事!不过不影响阅读

评分

多位大学家智慧的结晶,实用性和参考性都很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