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有企业党组织如何履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纪检组织如何履行企业专责监督机关职能的工具书。该书立足企业管理实际,充分借鉴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清单式管理和标准化管理理念,以“分层有序、突出重点”为基本思路,以厘清监督管理主体责任及其工作事项为经,以明确企业管理制度正负要求为纬编制而成,对企业党、纪组织监督工作的目的原则、对象方法、职责体系、依据、内容、任务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清单式回答,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指导性、创新性和实操性。
引 言 1
第一章 纪律监督依据清单
概 述 5
第一节 纪律监督依据清单 6
第二节 纪律监督依据增减表 12
第二章 纪律要求正负清单
编制说明 14
第一节 政治生活 16
一、主要依据 16
二、正面要求 16
三、负面要求 18
四、问题自查表 19
第二节 思政教育 20
一、主要依据 20
二、正面要求 20
三、负面要求 22
四、新提拔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谈话登记表 22
五、问题自查表 23
第三节 “三重一大”决策 24
一、主要依据 24
二、正面要求 24
三、负面要求 25
四、问题自查表 26
第四节 机构定员 26
一、主要依据 26
二、正面要求 27
三、负面要求 32
四、问题自查表 32
第五节 选人用人 33
一、主要依据 33
二、正面要求 33
三、负面要求 37
四、问题自查表 38
第六节 公正履职 39
一、主要依据 39
二、正面要求 39
三、负面要求 40
四、问题自查表 41
第七节 婚丧喜庆 41
一、主要依据 41
二、正面要求 41
三、负面要求 42
四、婚丧喜庆事宜承诺备查表 43
五、问题自查表 44
第八节 密联职工 44
一、主要依据 44
二、正面要求 44
三、负面要求 46
四、问题自查表 47
第九节 公务接待 48
一、主要依据 48
二、正面要求 48
三、负面要求 49
四、问题自查表 50
第十节 公务用车 51
一、主要依据 51
二、正面要求 51
三、负面要求 52
四、问题自查表 53
第十一节 办公用房 54
一、主要依据 54
二、正面要求 54
三、负面要求 54
四、问题自查表 55
第十二节 会议文件 55
一、主要依据 55
二、正面要求 56
三、负面要求 59
四、会议活动年度计划安排表 60
五、问题自查表 60
第十三节 薪津补贴 61
一、主要依据 61
二、正面要求 62
三、负面要求 64
四、问题自查表 65
第十四节 职工福利 65
一、主要依据 65
二、正面要求 66
三、负面要求 67
四、问题自查表 67
第十五节 因公差旅 67
一、主要依据 67
二、正面要求 68
三、负面要求 69
四、问题自查表 69
第十六节 员工培训 70
一、主要依据 70
二、正面要求 70
三、负面要求 71
四、问题自查表 71
第十七节 评比表彰 72
一、主要依据 72
二、正面要求 72
三、负面要求 72
四、问题自查表 73
第十八节 施工分包 73
一、主要依据 73
二、正面要求 74
三、负面要求 77
四、问题自查表 78
第十九节 市场经营 81
一、主要依据 81
二、正面要求 81
三、负面要求 82
四、问题自查表 83
第二十节 成本管理 83
一、主要依据 83
二、正面要求 84
三、负面要求 85
四、问题自查表 86
第二十一节 资金管理 88
一、主要依据 88
二、正面要求 89
三、负面要求 93
四、问题自查表 96
第二十二节 安质环保 96
一、主要依据 96
二、正面要求 97
三、负面要求 104
四、问题自查表 104
第二十三节 物设资产 105
一、主要依据 105
二、正面要求 105
(一)物资管理 105
(二)设备资产管理 107
三、负面要求 110
(一)物资管理 110
(二)设备资产管理 111
四、问题自查表 112
第二十四节 国际业务 115
一、主要依据 115
二、正面要求 115
三、负面要求 116
四、问题自查表 117
第二十五节 道德生活 118
一、主要依据 118
二、正面要求 118
三、负面要求 118
四、问题自查表 119
第三章 党组织主责监督
概 述 120
第一节 党组织监督工作职责权限 125
一、党组织监督工作权限关系 125
二、党组织监督工作职责 127
(一)企业党委 127
(二)党的工作部门 127
(三)党的领导干部 129
(四)党的基层组织 129
(五)职工党员 130
第二节 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事项清单 130
一、集团公司机关党组织 132
(一)机关党委日常监督工作事项 132
(二)部门党组织通用监督工作事项 134
(三)部门党组织特别监督工作事项 135
1. 党委办公室 135
2. 党委组织部 136
3. 党委干部部(人力资源部) 137
4. 行政办公室 138
5. 财务会计部 139
6. 安全质量环保管理部 140
7. 经营开发中心 141
8. 工程管理部 142
9. 成本管理部 143
10. 物资设备部 144
11. 工会机关 145
12. 国际部 146
13. 审计部 147
二、子(分)公司机关党组织 148
(一)机关党总支日常监督工作事项 148
(二)部门党组织通用监督工作事项 149
(三)部门党组织特别监督工作事项 151
1. 党委办公室 151
2. 党委(党群)工作部 152
3. 党委干部部(人力资源部) 153
4. 行政办公室 154
5. 财务会计部 155
6. 安全质量环保管理部 156
7. 经营(市场)开发部 157
8. 工程管理部 158
9. 成本管理部 159
10. 物资设备部 160
11. 工会机关 161
12. 国际部 162
13. 审计部 163
三、项目部党组织 164
(一)日常监督工作事项 164
(二)监督文档式样 165
第三节 党委巡察整改监督 167
一、工作要求 167
二、工作流程 176
第四节 党组织失责问责监督 178
一、工作要求 178
二、问责方式 180
第四章 行政组织追责监督
概 述 182
第一节 行政组织督查督办 184
一、督查督办工作要求 184
(一)督查督办主要对象 184
(二)督查督办机构职责 184
(三)督查督办工作内容 185
(四)督查督办工作方式 185
(五)督查督办工作程序 185
二、督查督办考核处罚 187
(一)督查督办工作考核 187
(二)督查督办处罚标准 188
(三)督查督办处罚幅度 188
第二节 行政组织责任追究 189
一、责任追究机构职责 189
二、责任追究范围标准 190
三、责任追究方法幅度 194
四、责任追究工作流程 196
第五章 纪检组织专责监督
概 述 197
第一节 领导体制与工作职责 200
一、专责监督领导体制 200
二、专责监督工作职责 201
第二节 专责监督事项清单 202
一、集团公司纪委(监察部) 203
二、子(分)公司纪委(监察部) 204
第三节 监督执纪正负要求 207
一、线索处置 207
二、谈话函询 209
三、初步核实 211
四、立案审查 213
五、案件审理 217
六、内控监管 220
七、容错纠错 222
第四节 专责监督履职考评 224
一、履职考评工作要求 224
二、履职考评正负清单 226
附录(资料性)
党纪处分简介 233
政纪处分简介 237
纪律监督图表索引 244
后 记 248
老实说,我参与过不少关于企业管理和合规的培训,也阅读过不少相关的书籍,但《企业纪律监督创新模式——正负清单监督手册》给我带来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它打破了我以往对“监督”二字的刻板印象。过去,我总觉得监督就是一种高压、一种束缚,容易引起员工的反感。但这本书却将监督升华为一种“赋能”的方式,通过清晰的“正向”指引,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让他们知道在什么框架下可以自由翱翔,而不是被无形的墙壁阻挡。这种“柔性”与“刚性”的完美结合,让我看到了企业管理的新境界。书中对于如何制定既有约束力又不失灵活性的“正负清单”的论述,堪称经典,它教会我们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商业环境中,构建一套既能保障合规,又能激发活力的管理体系。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手册,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一种对企业管理哲学的高度概括。
评分不得不说,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原本抱着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毕竟“创新模式”听起来总是有些虚无缥缈。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被书中系统性的分析和详实的案例深深吸引。它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操作指南,尤其是在“负向清单”的构建上,提供了清晰的框架和方法,能够帮助企业迅速识别和规避那些最容易触碰的“雷区”。我曾经就因为对某些潜在风险的判断失误,导致了不小的损失,那段时间真是焦头烂额。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如何以一种更加前瞻和系统的方式来管理风险。它不仅强调了“不做什么”,更重要的是阐述了“为什么不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到不做什么”。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加上书中提供的各种模板和工具,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实用性极强,可以说是操作手册级别的指导,非常适合那些希望提升自身风险管控能力的企业管理者。
评分以我多年在行业内的摸爬滚打的经验来看,企业想要长久发展,除了产品和服务过硬,内部的纪律和监督体系也至关重要。《企业纪律监督创新模式——正负清单监督手册》这本书,可以说是将这一理念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它摒弃了那些陈旧、僵化的监督方式,而是提出了一种更加符合现代企业发展需求的“正负清单”模式。这种模式的精髓在于,它既明确了“底线”在哪里,防止企业触碰法律法规的红线,又指明了“方向盘”在哪里,鼓励员工在合规的前提下大胆创新。书中对于如何平衡这两者的关系,以及如何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定制清单,都有非常深入的探讨。这不仅仅是理论的升华,更是一种实践的指导,它帮助企业构建了一个既有约束力又有激励性的内部管理生态。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希望提升企业治理能力,实现基业长青的管理者们。
评分这本《企业纪律监督创新模式——正负清单监督手册》简直是为我这样的基层管理者量身定做的!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情况,如何确保团队成员的行为既符合公司的规章制度,又能高效地完成工作,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以往,我们更多的是依赖经验和直觉,但这种方式往往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也容易引发不必要的争议。这本书提供的“正负清单”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量化的评估和指导工具。它让“红线”和“绿灯”一目了然,大大降低了理解和执行的难度。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于如何将这些清单融入日常管理流程的细节阐述,比如如何在绩效考核中体现,如何在培训中进行宣贯,这些都非常接地气。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手中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行动指南”,能够更自信、更有效地带领我的团队,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评分这本书简直像是一剂强心针,让我在企业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道路上看到了新的曙光!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摸索如何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既能保持企业的活力和创新,又能有效地防范各种潜在的风险。传统的监督模式往往显得僵化、低效,甚至扼杀了员工的积极性。而这本《企业纪律监督创新模式——正负清单监督手册》则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眼前一亮。它不再是简单地罗列一大堆禁止项,而是巧妙地引入了“正负清单”的概念,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思路。我尤其欣赏它在“正向清单”方面的阐述,它教会我们如何通过明确的鼓励和引导,让员工主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不是仅仅依靠恐吓和惩罚。这不仅仅是管理技巧的提升,更是一种企业文化的重塑,一种将合规与发展深度融合的理念。我迫不及待地想将书中的方法论应用到我的实际工作中,相信它能帮助我们打造一个既有战斗力又不失规范的优秀团队,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