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钤经(中华兵书经典丛书)

虎钤经(中华兵书经典丛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魏鸿 译
图书标签:
  • 军事
  • 兵书
  • 历史
  • 中国古代军事
  • 战略战术
  • 军事思想
  • 古代战争
  • 中华文化
  • 军事经典
  • 虎钤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26655
版次:1
商品编码:12155355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华兵书经典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0
字数:1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左传》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中国古代的兵书卷帙浩繁,内容也非常丰富,以《孙子兵法》为首的“武经七书”,以及《百战奇法》、《纪效新书》等经典之作更是代不乏陈。中国古代兵书不仅讲论战争指导原则、战法战术、军队管理、军事训练、兵器技击等军事内容,更涉及经济、外交、文化治国方略,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反映出古人卓越的智慧,具有深厚的军事价值、史学价值甚至文学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兵书经典”书系,介绍中国古代经典兵书,意在使当代读者正确认识中国军事思想与技术的渊源、成就与影响。

内容简介

  《虎钤经》共二十卷二百一十篇,共论210个问题。上言人谋,中言地利,下言天时为主旨,兼及风角占候、人马医护等内容。该书在体例上,按类阐述,汇集了与军事有关的天文、历法、记时及识别方位等知识,有许多为过去兵书所少有。此外,还汇集了不少阵法,并创造了诸如飞鹗、长虹等阵。本书选取《虎钤经》中价值极高的前八卷共九十五篇,进行题解、注释和翻译。

作者简介

  许洞(约976—约1017),字洞天,北宋吴郡(今苏州吴县)人。“平生以文章自负,所著诗篇甚多,当世皆知其名”。除《虎钤经》之外,许洞还著有文集一百卷,《春秋释幽》五卷,《演玄》十卷,今均无传本。

精彩书评

  考《汉书·艺文志》,兵家者流,有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诸类,凡七百余篇,盖古来有此专门之学,今《汉志》所录者久已亡佚,而洞独能掇拾遗文,撰次成帙,不可谓非一家之言。录而存之,亦足以备一说也。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九十九《虎钤经提要》


  《虎钤经》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中原始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和李筌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详细记载了古代各种军事知识。它先于宋仁宗时官修的《武经总要》而成书,是当时一部先进的军事学著作,具有重要的军事学术价值和军事史料价值。它和先秦兵书相比,理论色彩减弱,实用性(指当时)增强。

                                       ——许保林《中国兵书通览》,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版

目录

卷一
天功第一
地利第二
人用第三
三才应变第四
三才随用第五

卷二
辨将第六
论将第七
出将第八
军令第九
船战第十
步战第十一

卷三
兵机统论第十二
军谋第十三
教战第十四
先谋第十五
先胜第十六
胜败第十七
知奸第十八
夺恃第十九
袭虚第二十
任势第二十一
使间第二十二
分守第二十三

卷四
十可击第二十四
五不可击第二十五
五异第二十六
五机第二十七
被围第二十八
围寇第二十九
防敌第三十
候敌第三十一
追敌第三十二
诡敌第三十三
困敌第三十四
周备第三十五
远近第三十六

卷五
料地第三十七
生地第三十八
死地第三十九
料山第四十
料水第四十一
料尘第四十二
料敌阵第四十三
料敌营第四十四
料用天气第四十五
料用地形第四十六
逆用古法第四十七

卷六
水战第四十八
水利第四十九
水攻第五十
过水第五十一
寻水脉第五十二
火利第五十三
火攻第五十四
守城法第五十五
筑城第五十六
城壕第五十七
防城第五十八
反浸第五十九
弩台第六十
烽火台第六十一
望楼第六十二
马铺第六十三
游奕第六十四
守城具第六十五
攻城具第六十六
地听第六十七
失道第六十八

卷七
旗帜第六十九
大将旗鼓第七十
阵将旗鼓第七十一
金鼓第七十二
蠡角第七十三
鼓角第七十四
漏法第七十五
传箭第七十六
测影第七十七

卷八
结营统论第七十八
六甲第七十九
地势第八十
山势第八十一
四兽第八十二
握奇营第八十三
偃月营第八十四
教弩第八十五
教弓第八十六
教旗第八十七
校猎第八十八
军乐第八十九
军赐第九十
大将军员第九十一
阵将军员第力十二
队将军员第九十三
征马第九十四
牧放第九十五

精彩书摘

  《虎钤经(中华兵书经典丛书)》:
  (译文)
  因此,用兵必须以粮食储备为根本,以谋略为工具,任用强悍勇敢的人,配备锋利的武器,以禄位来引诱,以斩杀相威胁;强弱相援,勇怯搭配,前赴后继,左右照应,远近策应,利钝的兵器相互掩护,步兵和骑兵相互配合,长兵器和短兵器协同使用。敌人要坚守阵形,我就出其不意;敌人要直冲我军,我就在它进攻方向加强防御。进攻,必先进攻敌人兵少之处,攻击,必先攻击敌阵动摇之处。敌人兵力薄弱,可以突破;敌人队形细长,可以截断;敌人混乱,可以迷惑;敌人猜疑,可以胁迫。在军队治理方面:军队疲劳是由于役使过度,士兵有怨气是因为赏赐不均,战斗力弱是因为被逼迫,走投无路是因为身陷绝地,人心离散是因为将领无道,畏惧怯战是因为将领无勇,饥饿是因为补给线太长,口渴是因为没有水井。欲使军队士气高涨:休整得好则将士愉悦,赏罚得当则渴望胜利,军法严正则不避牺牲,战阵熟练则战而成功。如此这般,都是战阵之术。
  军之即于战阵也,从生击死,从实击虚,从整击乱,从利击害,从逸击劳,从有余击困穷。山陵之战,不仰高,不速深,不冲隘,不远追;水上之战,不违风,不逆流;林中之战,不连翼,不相驰:草上之战,不涉深;平陆之战,不远离。此战法之利也。军之禁也,不节语,言必泄;不峻令,行必乱;不行赏,士必怠。行伍紊乱,由于昧暗“,在明察以正之。晦夜惊怖,在镇静以严之。是以知阵之严整,军之表也;军吏畏爱,将之里也。军之所亲,将之所在。非智贤,孰能与此乎?
  ……
《虎钤经》:一部穿越千年,洞察战争奥秘的军事巨著 在浩瀚的中华兵书经典丛书中,有一部古老而深邃的著作,名曰《虎钤经》。它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以其精辟的论述和深远的洞察,为后人揭示了战争的本质、战略的要义以及军事指挥的艺术。这本书并非仅仅是一部罗列战术的兵法,更是一部蕴含着哲学思辨、心理博弈和人文关怀的军事百科全书。它所探讨的,是那些亘古不变的战争规律,是那些影响历史进程的关键决策,是那些决定胜负的深层因素。 《虎钤经》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其宏大的战争观。它不将战争仅仅视为兵戈相见的血肉厮杀,而是将其视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诸多要素相互作用下的复杂动态过程。书中深刻阐述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的根本理念,强调了战争的决定性意义,以及在发动战争前必须进行的审慎评估和周密准备。这种宏观的视角,使得《虎钤经》超越了一般军事著作的局限,触及了战略决策的哲学层面。它告诫统治者,战争的发动必须基于正义、必要和时机,绝非一时冲动或狭隘利益的驱使。书中对“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推崇,更是将兵法上升到了政治智慧的高度,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和平、避免伤亡的优良传统。 其次,《虎钤经》对军事指挥的精辟论述,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书中详细剖析了军事指挥官应具备的素质,包括审时度势的洞察力、临危不乱的胆识、知人善任的领导力,以及精通兵法的专业能力。它将指挥官比作“虎之钤”,意指其如同虎之爪牙,既要勇猛果敢,也要策略得当,才能掌控全局,制敌于无形。书中关于“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经典论述,被后世无数军事家奉为圭臬。它不仅强调了对敌人情况的深入了解,更深刻地指出了认识和发挥自身优势的重要性。这种辩证统一的思维方式,是制定有效战略的基石。 《虎钤经》对战略战术的阐述,更是博大精深。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具体的阵法或兵器使用方法,而是从更深层次探讨了战略的原则和方法。书中对“势”的理解尤为深刻,认为“势”是战场上客观存在的有利条件,是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指挥官需要善于发现、利用和创造“势”,才能在战争中占据主动。例如,书中对地形的利用、对天时的把握、对人心的鼓舞等,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论述。它强调了“以逸待劳”、“避实击虚”、“迂回包抄”、“围点打援”等经典战术思想,并将这些战术思想融入到更为宏观的战略框架之中。此外,《虎钤经》还十分注重对战争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认为这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物质保障。 《虎钤经》的另一大特色,在于其对军事心理学的深刻洞察。书中深刻认识到,战争不仅仅是物质力量的较量,更是意志和心理的较量。它强调了“士气”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认为高昂的士气能够使军队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而低落的士气则可能导致军队不战自溃。因此,书中提出了许多鼓舞士气、瓦解敌人士气的方法,例如通过奖赏激励、通过惩罚震慑、通过宣传造势等。同时,它也强调了对敌人心理的把握,例如利用敌人的贪婪、恐惧、骄傲等弱点,来达到迷惑、削弱敌人的目的。这种对战争中人的因素的关注,使得《虎钤经》具有了超越时代的价值。 《虎钤经》并非一本僵化的教科书,而是一部充满生命力的思想体系。它强调“因敌而变”、“因势而动”的灵活性,反对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战术。书中多次提到“无常势”、“无常形”,告诫指挥官要根据战场上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战略战术,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这种强调“道”而非“术”的军事思想,使得《虎钤经》的指导意义更加深远。它所传达的,是一种灵活应变、随机而动的智慧,而非僵化的套路。 此外,《虎钤经》也关注战争的善后处理和和平的维护。它深知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创伤,因此在论述战争的同时,也强调了战后如何稳定局势、恢复生产、安抚民心。这种对战争后果的全面考量,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以德服人”、“止戈为武”的理念。它不仅仅是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更是为了最终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乐业。 纵观《虎钤经》,我们可以看到其中蕴含的深刻哲学思想。它融合了道家的“柔弱胜刚强”、“上善若水”的辩证智慧,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之道,以及儒家“仁政”、“德治”的思想。这种多学派思想的融合,使得《虎钤经》的军事理论更加丰富和成熟。它不仅仅是一部军事著作,更是一部关于政治、哲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综合性经典。 《虎钤经》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理论的精深,更体现在其经久不衰的实践意义。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无数的军事家从中汲取智慧,指导战争实践,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即使在现代战争中,许多《虎钤经》中所阐述的战略原则和心理战术,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例如,对信息战、舆论战、心理战的运用,与《虎钤经》中关于“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总而言之,《虎钤经》以其宏大的战争观、精辟的指挥论述、博大精深的战略战术、深刻的心理洞察,以及融合了多学派哲学思想的特点,成为了中华兵书中的璀璨明珠。它不仅仅是一部讲述如何打仗的书,更是一部关于如何认识战争、理解人性、掌握国家命运的智慧宝典。阅读《虎钤经》,如同与一位古代的军事智者进行深度对话,穿越时空的阻隔,感受战争的智慧,洞察人性的复杂,领悟治国安邦的至理。这部经典,值得每一个对历史、对军事、对智慧感兴趣的读者深入研读和品味。它的价值,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至今仍闪耀着不朽的光辉。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真正伟大的兵书,其价值不仅仅在于记录具体的战术策略,更在于其蕴含的哲学思考和人文精神。这本书虽然我还没有完全读透,但从目前接触到的部分,就能感受到作者那深邃的洞察力。他对人性、对战争的本质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很多论述放到今天来看,依然具有警示意义。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并没有一味地强调暴力和征服,而是更加注重如何“不战而屈人之兵”,这种智慧的闪光点,正是其超越时代的原因。书中的语言虽然古朴,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冷静、理性,以及对大局的把握,令人叹服。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与一位饱经风霜的智者进行对话,他用最简洁的语言,揭示最深刻的道理。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战争”这个概念,不再仅仅是血与火的对抗,更是一种对人性、对策略、对时势的极致运用。它的思想深度,值得反复品味和琢磨,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体会和感悟。

评分

我个人平时喜欢阅读一些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书籍,尤其是那些能够帮助我拓展视野、提升思维深度的作品。这本书正是我期待的那种。我被书中那种宏大的格局和精妙的构思所折服。作者仿佛是一位站在历史高处俯瞰全局的智者,将战争的方方面面都剖析得淋漓尽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很多关于“人心”的论述,以及如何“因势利导”的策略,都与我在其他领域(比如商业谈判、人际交往)中所学习到的知识有着惊人的契合。这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本质,很大程度上是对人性的洞察和对局势的掌控。这本书的语言虽然古老,但其思想的光芒却穿越时空,依然能够照亮我们今天的学习和工作。我非常享受阅读的过程,它让我有机会跳出日常的琐碎,去思考更宏大的问题,去领略那些伟大思想家的智慧。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很有年代感,厚实的书页,古朴的封面,光是摆在书架上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我拿到手的时候,就被这种复古的风格深深吸引了。翻开第一页,一股淡淡的油墨香扑鼻而来,瞬间把我拉回了那个遥远的时代。我一直对古代军事思想非常感兴趣,尤其是那些真正影响过历史进程的兵书。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满足了我对这份历史沉淀的渴望。它的字体大小适中,排版清晰,阅读起来非常舒服,即便是一些晦涩的古代文字,也因为精良的印刷和注释,变得易于理解。我特别喜欢它在细节上的用心,比如书脊的设计,还有边角的烫金处理,都透露出一种对经典的尊重。拿到这本书,我感觉像是得到了一件传家宝,不仅能从中汲取知识,更能感受到一种文化传承的力量。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扇通往古代智慧的大门,让我得以一窥那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奇才们的思想世界。这本书的纸张质量也很棒,触感温润,不易泛黄,非常适合长期珍藏。

评分

对于我这种对军事历史有一定了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不言而喻。我之前读过一些关于古代战争的书籍,但总觉得缺少了那么一些系统性的、深层次的理论指导。这本书恰恰填补了我的这一认知空白。它不仅仅是罗列战术,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从战略的制定,到战术的运用,再到后勤的保障,乃至将领的品德培养,都有涉及。我发现书中提到的很多理念,都与现代的管理学、心理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让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比如,书中对于“势”的分析,对于“因敌变化而取胜”的强调,都充满了辩证法的智慧。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如何识人用人,以及如何保持军队士气的论述印象深刻,这些内容在任何时代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部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军事百科全书,是任何想要深入了解古代军事文化的读者都不能错过的宝藏。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强大并非依赖于蛮力,而是源于智慧和策略。书中对于“知己知彼”的强调,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都让我受益匪浅。我发现,这本书的很多思想,都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辩证法、中庸之道有着紧密的联系,这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体会。它不是一本枯燥的教科书,而更像是一部充满智慧的武林秘籍,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挖掘出新的奥秘。我尤其喜欢书中那种“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哲学思想,这与我一直以来所信奉的“四两拨千斤”的理念不谋而合。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古代军事思想中蕴含的深刻哲学,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许多我习以为常的观念。它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评分

挺不错的图书,这次京东活动也很好,都买了。

评分

给家里人买的,很喜欢,一直在京东买书,质量信得过。

评分

不错,物美价廉。

评分

好书,送货速度一流,京东就是好。

评分

此用户未及时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评分

质量放心,不错!喜欢!

评分

挺好的,包装有点破损,但无伤大雅。值得购买

评分

这也我长期以来希望买的书啊

评分

哈哈!很有意思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