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民商案件常见改判问题及裁判路径》是一本专门探讨裁判差错发生机理并如何减少改判问题的书,这在目前国内还是具有创见性的。该书是以案例切入,但并非就案论案。案例的直观性和可读性,使得谈论改判问题这个严肃的课题显得形象而生动。书中讨论问题涉及普通程序、特别程序、再审程序、执行程序及破产程序,有一审、二审、重审和再审,甚至检察监督,面广内容多,可以说基本上囊括了地方法院民商事审判的方方面面。
内容简介
《民商案件常见改判问题及裁判路径》从近三年内发生的大量改判案例的案件中撷取50个议题,来分析民商事裁判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涉及诉讼程序、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等方面。通过这些鲜活的案例来剖析和总结审判的经验、教训,成功与失误,期望能给从事民商审判工作的法官们提供些许可资借鉴的材料。
作者简介
黄才水,资深法官(员额法官),担任过浙江省玉环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监督庭庭长、民二庭庭长等职务。其撰写的《独特的商事审判价值观》《论无效合同的评判》等文章发表于《人民法院报》《浙江审判》等报刊。
目录
程序篇
1�奔�定意见采信之考量
——再审申请人北京中路A公司与被申请人浙江宝业B公司定作合同纠纷再审案
2�逼鹚咦锤北舅痛锖腿毕�审理的程序规范
——原审原告邮政银行A支行与原审被告陈B锋、赖C钗、林D达、陈E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再审案
3�焙贤�相对性的适用
——再审申请人陈C顺与被申请人中原A总厂、原审被告海诚B公司买卖合同纠纷再审申请案
4�狈ü偈兔魅ㄐ惺沟谋呓�
——原告胡A连与被告胡B友抵押合同纠纷重审案
5�钡谌�人地位和责任的裁量
——再审申请人信简A公司与被申请人信明B公司、美信C公司、一审第三人郭D明建设用地使用权纠纷再审案
6�钡鹘庑�议司法确认与撤销的考量
——申请人李C晓、郑D平、蔡E宏与被申请人郑A友、外员B公司申请撤销司法确认案
7�币怕┍匾�共同诉讼当事人的处理
——原审原告徐A益与原审被告阮B霞、被告张C军、张D伟、张E莲、张F蕊民间借贷纠纷再审案
8�鼻槭票涓�的适用程序和裁判衡量
——上诉人潘A党、裘B国、陆C志与被上诉人玉湖D村村民委员会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上诉案
9�北尽⒎此咔A�关系的确定与合并审理之考量
——上诉人正田B公司与被上诉人梁A生买卖合同纠纷上诉案
10�敝葱幸煲橹谐绦蛐砸煲橛胧堤逍砸煲榛煜�的司法处理
——原告环球C厂与被告潘A光、李D友、曾E玉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纠纷案
事实篇
11�被�动车交通事故侵权与保险责任的司法裁量
——上诉人孙A青与被上诉人罗B兵、大众出租C公司、天安保险D支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上诉案
12�毙榧偎咚系氖侗鸷痛�理
——原审原告林A辉与原审被告张B佰、吴C英民间借贷纠纷再审案
13�辈坏钡美�举证责任分配的司法衡量
——再审申请人金天运B厂与被申请人银翔A公司不当得利纠纷上诉案
14�本僦ぴ鹑蔚墓娣斗峙�
——上诉人翟A祥与被上诉人顾B飞买卖合同纠纷上诉案
15�毕执�自由心证的运用
——原审原告杨A央与原审被告陈B萍民间借贷纠纷再审案
16�北砑�代理的判断
——上诉人曙光A公司为与被上诉人远帆B公司、陈C华建筑设备租赁合同纠纷上诉案
17�毙淌掳讣�受害人精神损害赔偿之考量
——上诉人王A州、王B祥、王C进、王D月、王E弟、王F才、王G凤与被上诉人王H和、林I富、方J仙、王K青、林L海、林M根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上诉案
18�逼撇�撤销权成立的司法判断
——上诉人詹B平与被上诉人科裕A公司破产管理人请求撤销个别清偿行为纠纷上诉案
19�弊罡叨畹盅旱1T鹑沃�司法裁量
——上诉人欣尔利A公司破产管理人鼎联所、浙商B公司与原审第三人兴业银行C支行破产撤销权纠纷案
20�泵窦浣璐�中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
——上诉人杨A剑与被上诉人胡B军、周C红民间借贷纠纷上诉案
法律篇
21.合同解释的司法考量
——上诉人周A渝与被上诉人刘B木合同纠纷上诉案
22.法官自由裁量权行使的边界
——上诉人张A春、胡B方与上诉人欣达C公司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上诉案
23.违约金调整的裁量
——上诉人张A祥与被上诉人分贝B公司网络购物合同纠纷上诉案
24.讼争案件法律关系性质的判定
——再审申请人黄B云与被申请人刘A阳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再审案
25.善意取得的司法判断
——上诉人李B江与被上诉人王A贝、陈C士返还原物纠纷上诉案
26.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与诉讼时效的司法考量
——上诉人江A文与被上诉人沙门B市场劳动争议纠纷上诉案
27.刑民交叉中民间借贷主从合同效力及民事责任的司法裁量
——申诉人楼B生与被申诉人应A飞保证合同纠纷案
28.第三人撤销之诉裁判的衡平
——原告浦发银行C支行与被告众星B公司、被告润浩A公司第三人撤销之诉纠纷案
29.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的裁判考量
——原告颜A祥与被告高D增、李C聪、孙B平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案
30.执行分配方案异议之诉的裁量
——原告福元A公司与被告D街道办事处执行分配方案异议之诉案
附录
第八次全国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民事部分)纪要
(2016年11月30日)
关于当前民事审判工作中的若干具体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程新文
关于当前商事审判工作中的若干具体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杨临萍
后记
前言/序言
序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法治国家的伟大进程中,中国的法官这一法律职业群体担负着公正司法的神圣职责。我对当代中国的法官群体通过公正司法行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所做出的特殊贡献,表示由衷的敬意!
近些年来,许多法官将自己长期从事司法审判实践活动所积累的丰富经验结册出版,展示了他们特有的人文精神和法律智慧,让社会大众更加了解了中国法官这一法律职业群体的专业素养、职业风范和精神世界。
黄才水同志是一位在基层法院工作多年的资深法官。他将自己数十年从事民商事审判实践中关于案件改判问题及裁判经验与体会付诸笔端,结集成书,与法律同仁和社会大众分享,这的确是可喜可贺的。他在承担繁重办案任务之余沉下心来,钻研自己的判例及其他判例,提炼审判得失,应是付出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没有一定的决心和毅力是无法想象的。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所表达出来的对司法公正的思考和对改判问题的忧心,其所思所虑无不体现出家国情怀,令人钦佩。其中,作为法官,对如何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如何具体裁判考量这些核心技能的阐述,在商事审判开展之初就提出运用独特商事裁判思维,首倡在金融合同中约定送达地址和诉讼适用程序,提出通过顶层设计来解决婚姻状况信息资源共享问题,以及在字里行间将法官裁判时心路历程的展现等等,这些将对年轻法官及法律界同仁有所启迪。在黄才水法官的身上,充分体现了“走在前列,干在实处”的浙江精神。
本书是一本专门探讨裁判差错发生机理并如何减少改判问题的书,这在目前国内还是具有创见性的。该书是以案例切入,但并非就案论案。案例的直观性和可读性,使得谈论改判问题这个严肃的课题显得形象而生动。其先以裁判提示,再案情介绍、案例评析,到裁判路径,既提纲挈领,又深入剖析,写法较为新颖。书中讨论问题涉及普通程序、特别程序、再审程序、执行程序及破产程序,有一审、二审、重审和再审,甚至检察监督,面广内容多,可以说基本上囊括了地方法院民商事审判的方方面面。众所周知,民商法学理论博大精深,民商事审判案例更是浩如烟海。如何筛选挖掘并进行提炼分析,拿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也是所有学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改判问题是司法实务中客观存在的,改判情况发生的因素多且复杂,如有案件裁判中由于认知偏差而导致的程序上或实体上的差错因素,有客观上出现足以推翻原裁判的新证据、新情况因素,有理论上司法思维的理念因素,也有法律规定本身存在的自由裁量权因素等等。本书不仅着重讨论这些改判因素的本身,更侧重于探讨如何有效防止或杜绝出现改判的因素。我们看到,智能化的开发和运用使得法官可借鉴的资料也很多,使得司法裁判的体力投入将有所减少,但综合的判断权行使即使是智能化审判系统也是根本无法解决的,对具体纠纷处理的综合判断是法官的核心能力,这是人工智能无论如何也取代不了的,且这种裁判能力仍需精心培养和不断磨炼,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训练和提高。
本书可读性强,文字通俗易懂、流畅规范,并无多余的赘述,相信读者应该是开卷有益。本书的特色在于将同一纠纷案件的各级法院审判中的不同裁判观点放在一起比对分析,指出正误得失。我们知道,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性案例很重要,它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方向性,但来自基层法院的典型案例同样也很重要,因为全国民商事诉讼案件中绝大多数的案件都是由地方各级法院审理的,所以地方法院案件处理的公正性对绝大多数老百姓而言更加具有体验感,地方的“小案”与普通百姓休戚相关。我们高兴地看到来自基层法院法官亲自撰写的关于普通案件如何正确裁量的著作,说明普通法官对司法理论研究的发展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其研究成果更具说服力,更能产生共鸣,其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也更加契合实务中的司法裁判现实。
这既是一本法官写给法律界同仁研读的书,也是一本法官写给社会大众阅读的书。本书的风格在于它朴实无华,它也许没有多少高深的法学理论,但它所洞见的问题却颇为深刻。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能提示司法审判人员在案件处理中注意哪些容易忽视的关键节点和细节问题,也能帮助司法审判人员减少在民商事审判活动中发生的常见差错问题。该书虽然是基层法官所写,其立足点绝不止于基层,而是能从全局的高度来思考和把握改判问题。应当说,我国法律界并不缺乏相关的高层次理论著述,但恰恰是缺少来自基层一线的、接地气的,就像该书这样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案例研究成果。我向各位读者推荐此书,希望大家从中获益,增进对法律规范和司法审判活动的洞察和理解。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2017年3月
《公司治理的智慧:现代企业风险防范与合规实务》 书籍简介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监管环境日益严峻的今天,公司治理已不再是企业可有可无的“面子工程”,而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本书《公司治理的智慧:现代企业风险防范与合规实务》旨在为公司管理者、法务人员、内控审计师以及所有关注现代企业健康运营的专业人士,提供一套系统、深入且极具实操性的治理蓝图。 一、 核心理念:从合规到治理的跃迁 本书深刻剖析了传统“合规驱动”模式的局限性,主张公司治理应从被动应对监管要求,提升至主动塑造企业文化、优化决策流程的战略高度。我们认为,有效的治理是实现企业长期价值最大化的基石。全书围绕“透明度、问责制、公平性”三大支柱,构建了一个涵盖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的立体治理框架。 二、 结构性挑战:董事会与股东关系的重塑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权力中枢,也是风险的集散地。本书用超过四分之一的篇幅,深入探讨了当前董事会面临的结构性难题: 1. 独立董事的实效性探析: 如何确保独立董事真正发挥“外部监督”作用,而非沦为形式?本书结合大量案例,解析了如何设计有效的薪酬机制和信息披露流程,以激发独立董事的积极性和专业性。 2. 股权结构与决策效率的平衡: 针对“一股独大”或“股权分散”带来的治理僵局,本书提供了多套股权激励与制衡方案,尤其侧重于A股与H股市场中,不同股权结构下的表决权设计与实际操作。 3. 战略制定与风险监控的融合: 传统上,董事会侧重战略制定,管理层侧重执行。本书强调,董事会必须深度参与关键风险的识别与应对,并提出了“风险信号预警机制”在董事会层面的嵌入方法。 三、 内部控制与流程再造:打造坚固的“防火墙” 现代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一张复杂的网络,任何一个环节的松懈都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本书聚焦于实务操作层面,详尽阐述了如何构建一个适应复杂业务场景的内控体系: 1. 全面风险管理(ERM)的本土化实践: 引入国际公认的ERM框架,并针对中国特定行业的监管要求(如金融、数据安全领域),提供具体的风险识别、评估、缓解与报告路径。 2. 采购与资金使用的穿透式监管: 针对高风险领域,本书详细列举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合同管理、供应商选择、款项支付全流程电子化、不可篡改的控制点设计,有效遏制“内外勾结”的腐败风险。 3. 绩效考核与问责机制的衔接: 强调问责不应仅停留在事后惩罚,更应前置于目标设定。分析了如何将关键风险指标(KRI)纳入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年度绩效考核,确保“人人都有风险意识”。 四、 数字化时代的治理困境:数据安全与合规前沿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数据资产已成为新的核心风险源。本书紧跟最新的法律法规动态,特别是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对企业治理提出的新要求: 1. 数据治理架构的构建: 如何设立首席数据官(CDO)或数据治理委员会,明确数据所有权、使用权与安全责任,避免因数据泄露引发的天价罚单与商誉损失。 2. 知识产权的战略保护: 针对研发型企业,本书提供了从实验室研发阶段到最终产品上市全生命周期的知识产权合规管理流程,重点解析了商业秘密保护协议的有效性与司法实践中的认定标准。 3. 反腐败与反洗钱(AML/CFT)的工具应用: 探讨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交易行为进行异常监测,特别是针对跨境交易和关联方往来,提高早期识别能力。 五、 危机应对与声誉管理:从被动补救到主动修复 企业治理能力的最终考验,在于危机爆发时的反应速度和修复能力。本书提供了详尽的危机管理剧本: 1. 预设“沙盘推演”机制: 强调企业应常态化进行重大风险(如系统崩溃、高管不当行为、重大安全事故)的桌面演练,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2. 利益相关者沟通的艺术: 危机中,信息披露的“时机”和“措辞”至关重要。本书提供了与监管机构、媒体、客户及员工进行多层次、差异化沟通的策略模型,旨在迅速稳定市场预期,保护企业声誉。 3. 内部调查的程序正义: 当内部舞弊或违规行为发生时,如何合法、高效地开展内部调查,收集证据,并确保调查过程不损害员工合法权益,为后续的纪律处分或法律追责奠定坚实基础。 结语 《公司治理的智慧》不提供僵硬的模板,而是倡导一种基于企业自身特点、与时俱进的治理哲学。它是一本指导企业穿越周期、基业长青的实战手册,帮助决策者将“合规”内化为一种驱动企业健康成长的内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