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小病不当事》为青岛出版社与江苏卫视知名养生节目《万家灯火》共同打造的保健类图书之一,以《万家灯火》节目内容为蓝本,荟萃十几位国内一线的健康教育专家的讲座精华,健康话题涵盖了各类常见病和多发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流感、胃病、肝病、耳鼻喉病……书中设置内容看点、健康提示、专家支招等小栏目,图文并茂,轻松阅读。让专业医师告诉您,身体有了“小毛病”怎么办,如何发现疾病的早期信号,预防小病发展成大病,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万家灯火》是江苏卫视城市频道推出的大型日播养生栏目,江苏卫视知名栏目之一。江苏城市频道《万家灯火》栏目是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的会员单位,是该协会指定的电视合作媒体,网罗了国内著名的、受欢迎的健康教育专家。精致的节目内容、丰富的专家资源、独特的解读视角、实用的科普知识,让《万家灯火》在全国同类节目中独树一帜。节目坚持传播先进文化、科学知识,为百姓支招、解疑释惑,着力为观众提供全方位的健康资讯、构建健康生活。
第一章
人人都该做的健康投资
第一讲 拿什么拯救健康/2
1.什么是健康/2
2.如何进行健康投资/4
3.怎样获取正确的健康信息/5
4.什么决定你的健康长寿/6
5.我们为什么会生病/8
6.三件小事管好健康/11
7.不同年龄的体检重点/12
第二讲 别让误诊害了你/16
1.去火药吃出肾衰竭/16
2.心梗误当胃疼/18
3.肺癌一定都会咳嗽吗/19
4.别把直肠癌当痔疮/20
5.妇科病别“小题大做”/22
6.寻找过敏源/24
第二章
识别疾病的信号,解读身体不适症状
第一讲 解密疼痛疑云/28
1.你的疼痛是何类型/28
2.头痛应该怎么办/30
3.牙疼应该怎么办/32
4.喉咙痛应该怎么办/34
5.大关节痛应该怎么办/36
6.小关节痛应该怎么办/38
7.胸痛应该怎么办/40
8.右上腹痛怎么办/42
9.左上腹痛怎么办/45
10.肚脐痛怎么办/47
11.右下腹痛怎么办/49
12.下腹痛怎么办/50
13.肩颈痛怎么办/52
14.腰痛应该怎么办/53
第二讲 解密发烧疑云/55
1.如何正确量体温/55
2.不可大意的低烧/57
3.中烧应该怎么办/59
4.高烧应该怎么办/61
5.鼻塞鼻炎怎么办/63
6.咳嗽应该怎么办/65
第三章
从头到脚话保健,关注系统健康
第一讲 健康从“心”开始/68
1.三招揪出心脏隐患/68
2.怎么吃降血脂/71
3.日常三餐要贴心/74
4.巧用运动护心脏/77
5.哪种心痛最危险/79
6.速效救心宝典/81
第二讲 保卫心脑血管/83
1.让动脉不硬化/83
2.动脉硬化的“祸首”/86
3.动脉硬化的“帮凶”/88
4.动脉硬化的潜在“助手”/90
5.动脉硬化的“隐形推手”/92
第三讲 控制血压,乐享人生/94
1.高血压是“无声的杀手”/94
2.怎样吃盐才健康/96
3.要降血压先瘦身/98
4.减压限酒保健康/100
5.高血压必知常识/102
6.会测血压不求人/105
7.多吃药不如巧吃药/107
8.怎样花钱买健康/109
9.高血压食补法则/111
第四讲 寒冷季节防流感/113
1.流感如何预防/113
2.得了流感如何应对/117
第五讲 让呼吸道安度雾霾天/118
1.雾霾天气与呼吸道健康/118
2.雾霾与过敏性鼻炎/121
第六讲 怎样保护你的胃/123
1.胃病怎么防/123
2.护胃误区知多少/125
3.胃炎应该怎么办/126
4.怎样预防胃癌/127
第七讲 怎样保护你的肝/128
1.怎样看懂肝功指标/128
2.“见招拆招”防肝炎/131
3.脂肪肝不是病/133
4.打败肝癌的秘密/135
第八讲 读懂你的内分泌/137
1.内分泌的“司令部”/137
2.你的脖子健康吗/139
3.起死回生的体内“灵丹”/141
4.内分泌失调怎么办/143
第九讲 战胜糖尿病/145
1.发现糖尿病的蛛丝马迹/145
2.你是糖尿病高危人群吗/148
3.糖尿病的诊断和类型/150
4.预防糖尿病关键五句话/152
5.控制糖尿病的“五驾马车”/154
6.糖尿病人怎么吃/156
7.监测糖尿病五大指标/159
8.如何避免并发症/160
第十讲 小器官,大健康/163
1.不能忽视的耳健康/163
2.不能忽视的鼻健康/165
3.不能忽视的咽喉健康/167
第十一讲 跟着牙医学护牙/169
1.你的牙齿多少分/169
2.潜伏的“口腔杀手”/171
3.如何防治蛀牙/173
4.如何防治老年牙病/175
5.孕期牙齿防护要诀/177
第四章
癌症有信号,防癌要趁早
第一讲 危险的癌信号/180
1.癌症偏爱哪些人/180
2.癌症的认识误区/182
3.癌症来临有信号/183
4.防癌体检指标/186
第二讲 实效防癌十六招/187
1.掀起癌症的“盖头”来/187
2.防癌三招:听、摸、看/189
3.肝癌预防法/190
4.肺癌预防法/192
5.胃癌预防法/194
6.食管癌预防法/195
7.卵巢癌预防法/196
8.子宫癌预防法/198
9.宫颈癌预防法/199
10.乳腺癌预防法/201
11.甲状腺癌预防法/202
12.前列腺癌预防法/203
13.胰腺癌预防法/204
14.白血病预防法/205
15.脑瘤预防法/206
16.骨癌预防法/207
17.肾癌预防法/208
18.膀胱癌预防法/209
第五章
和医生打交道,先学会看病
第一讲 专家说看病/212
1.跨越100岁/212
2.对症看医生/214
3.怎样防误诊/215
4.看病要及时 /216
5.治病需对路 /217
6.防病五步骤 /219
第二讲 少花钱也能找个好医生/221
1.花费最小的体检法/221
2.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医院/223
3.挂最适合自己的号/224
4.怎样找个好医生/225
5.怎样避免误诊/226
6.怎样治疗好得快/227
7.如何应对外科手术/228
最近几年,我们的健康意识已经被唤醒了。大家不是都听过一句话吗,健康是“1”,社会地位加一个“0”,家庭加一个“0”,财富加一个“0”,等等。“1”后面可以加无数个“0”,但是如果没有健康这个“1”,后面那些“0”都会归零。
那么,什么是健康?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加拿大的首都渥太华召开了首届健康促进大会,在这个大会上发表了一个渥太华宣言,其中给健康下了一个定义:健康是每天生活的资源,而并非生活的目的。有人说:“如果健康是资源,但是我从来没有管过它,现在不也是好好的吗?”其实不然,不注意自己健康的人,不好好管理自己健康的人,通常患病的概率大,也就导致了他的寿命比较短,还没有活到期望寿命就离开这个世界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的资料,中国人的平均期望寿命是74岁,但是中国人的平均健康期望寿命只有66岁。也就是说,最后8年的时间是病魔缠身的8年,活得不健康、活得不愉快、生活质量不高的8年。通过投资健康,我们可以活得更健康,使人生的最后8年远离病魔;通过投资健康,我们可以活得更长,可以活到84岁、94岁,甚至104岁。
其实,30岁以后,健康就开始走下坡路了,35岁以后,大多数人都已经能感觉到身体状况变差了。管理健康,就等于对一个机器进行精心的维护,机器的使用寿命就会延长。这就是投资健康的意义。
健康是关于每个人自己的事情,实际上是一种责任,而且没有人可以替代你承担这种责任。因为最后健康受损,需要承担后果的是你自己。所以自己一定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任。所有的健康信息提供者,包括政府、社会、专家,都是给你指路的人,健康这辆车还是要自己开,是开在平坦的大道上,还是开在羊肠小道上,还是开进深渊,完全是自己的选择,也是自己的责任。
……
江苏城市频道《万家灯火》栏目是国家卫生部主管的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的会员单位,是该协会唯一指定的电视合作媒体。栏目自2007年4月18日开播至今,整整走过十个年头。十年风雨坎坷,十年传承跨越,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十年的辛勤耕耘成就了《万家灯火》的今天。
《万家灯火》网罗了国内权威的健康教育专家。精致的节目内容、科学的健康理念、独特的解读视角、实用的科普知识,让《万家灯火》在全国同类节目中独树一帜。
《万家灯火》节目已经积累了深厚的观众基础。通过江苏卫视和江苏国际频道的播出,节目内容不仅深受国内观众所熟知,同时节目品牌业已覆盖传播到亚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境外,在华人世界里颇具影响。
《万家灯火》所以能获得今天的成绩,跟她十年来始终坚持“传播先进文化、科学知识,为百姓支招、解疑释惑”的节目宗旨密不可分;同时也与栏目不断求变、锐意创新的理念有着深厚的关系。节目以专业的背景、独特的视角、实用的内容、活泼的形式、丰富的互动,让深奥难懂的医学知识变得通俗易学。
在《万家灯火》众多的选题内容中,关于健康和疾病的话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为传播科学有效的健康防病知识,栏目策划多期系列节目,曾邀请全国知名医院的临床医师、医学院教授、预防医学专家及健康教育专家作为主讲嘉宾。每次一个健康话题,将专业的医学知识,变成鲜活的案例和故事,让老百姓听得懂、学得会、做得到。本节目既保证了医学知识的科学权威性,又增加了互动性和趣味性。节目推出后,收视率屡创新高。《黄建始:拿什么拯救健康》《刘玄重:健康从“心”开始》《向红丁:战胜糖尿病》《纪小龙:少花钱也能找个好医生》等大批系列节目深受观众喜爱。由于这些节目内容与老百姓自身的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在观众群体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传播科学的健康理念,不仅仅要体现在屏幕上,在信息资讯发达的今天,更要注重传播方式的多元化。早在栏目开播之初,栏目组就开发了《万家灯火》系列节目光盘,深受观众的喜爱。为方便观众朋友更系统地学习健康养生知识,值此江苏城市频道《万家灯火》栏目缤纷开播10周年之际,我们推出《别拿小病不当事》一书。本书内容涵盖了各类常见病和多发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流感、胃病、肝病、耳鼻喉病等,以《万家灯火》节目内容为蓝本,将精华内容汇编整理成书。本书突破传统的阅读方式,不仅限于图文,书中加入视频二维码,读者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的节目视频,让图书变成一本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读物。让专业医师告诉您,身体有了“小毛病”怎么办,如何发现疾病的早期信号,预防小病发展成大病,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这也是10年前栏目开创时的初始之心,10年过去,我们初心未变!
江苏城市频道《万家灯火》
2017年4月18日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在经历一场小小的健康危机。不是什么大病,就是一些反复发作的、难以启齿的身体不适,比如时不时出现的头痛,还有那种让人提不起精神的疲惫感,甚至有时候会觉得心悸。去了好几次医院,医生总是说“没什么大碍”,给我开点药,回家吃完好像就那样,但过不了多久又会卷土重来。我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太敏感,是不是“小病”真的不值得一提。这本书的书名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痛点。我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那种温和而坚定的语气所吸引,仿佛在说:“别担心,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书里并没有直接告诉我该怎么做,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讲述了那些被忽视的“小病”是如何一步步影响人们的生活,甚至最终演变成严重疾病的。它让我开始反思,为什么我们会习惯性地将身体发出的信号当作“小事”?是因为忙碌的生活,还是因为对医疗体系的不了解,亦或是仅仅因为“忍一忍就过去了”的传统观念?作者并没有责备,而是用一种抽丝剥茧的方式,引导读者去认识身体的细微变化,去倾听身体的语言。其中有一个章节,讲述了一位因为长期失眠而导致免疫力下降,最终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案例,读来令人触目惊心。这位主人公一开始也只是觉得“睡不着觉而已”,但正是这个“小事”,在她的人生轨迹中投下了长长的阴影。这本书让我明白,所谓的“小病”不是小事,而是我们健康路上最直接的警示灯。它教会我,与其在问题真正爆发时惊慌失措,不如在萌芽阶段就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评分我一直是个比较“糙”的人,对身体的细微变化不太敏感。感冒发烧就吃点药,头疼脑热就忍一忍,总觉得只要不是什么大毛病,就没必要去医院折腾。我的朋友们有时候也会劝我,说我太不爱惜身体了,但我总是觉得他们小题大做。直到最近,我身上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症状,比如白天总是没精神,晚上睡不好,而且皮肤也变得很差,总是莫名的发痒。去看医生,医生也说没什么大问题,可能是压力太大。我当时就觉得,这“小病”还真不是事儿。就是因为有这种心态,我才买了这本书,想看看里面是不是有什么“妙招”能让我恢复精神。然而,这本书带给我的,远不止是“妙招”。它更多的是一种观念的转变。作者用非常平实的语言,讲述了许多关于“小病”的案例,这些案例都非常贴近生活,让我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共鸣。书里并不是教你如何去“治愈”某个具体的“小病”,而是引导你去理解,为什么这些“小病”会出现,它们背后可能隐藏着什么更深层的原因。我记得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位母亲因为长期照顾生病的家人,忽略了自己的健康,最终患上了抑郁症。这个故事让我意识到,我们往往会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最后,而忽视了内在的“信号”。这本书让我开始反思,那些被我称为“小病”的症状,可能真的是身体在向我发出重要的提醒。它让我明白,与其等到问题严重了再去补救,不如在早期就给予足够的重视。
评分我一直是个非常注重养生的人,但总觉得在某些方面,自己好像陷入了一个误区。我总是把关注点放在“大补”和“强身健体”上,比如定期去体检,吃各种号称有益健康的保健品,甚至尝试过一些听起来很玄乎的养生疗法。但奇怪的是,尽管我如此“努力”,身体还是时不时会发出一些小小的“抗议”。比如,皮肤容易过敏,一到换季就咳嗽,还有就是那种莫名的易怒和情绪低落。我常常感到困惑,为什么我做了这么多,身体还是不够“完美”?这本书的书名,当时就引起了我的好奇。我心想,也许里面会有一些我忽略的、关于“小病”的视角。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各种疾病的症状,而是从一个更宏观、更人性化的角度来探讨“小病”的本质。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对健康的理解过于片面,只关注了“治”,而忽略了“养”和“防”。书中的很多观点,都打破了我原有的认知。比如,它强调了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指出长期的压力、焦虑和负面情绪,即使没有直接表现出疾病,也会在身体内部悄悄地埋下隐患。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论点是,很多所谓的“小病”,其实是身体在提醒我们,生活方式需要调整,比如饮食不均衡、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等。这本书没有给我提供具体的“食疗秘方”或者“运动指南”,而是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让我学会去观察自己的身体,去理解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信号。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健康,不是追求没有疾病,而是追求一种身心和谐的状态。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书名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以为会是一本教人如何识别和治疗常见小病的医学科普读物。我平时对健康话题还挺感兴趣的,所以就顺手买了下来。然而,当我翻开书页,我发现这本书的内容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想。它没有那些枯燥的医学术语,也没有过于专业的诊断方法,而是以一种非常生活化、故事化的方式,讲述了无数个关于“小病”的故事。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个章节,讲的是一位年轻人因为长期加班,忽略了眼睛的疲劳,导致视力急剧下降,最终影响了工作和生活。这个故事让我感同身受,因为我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总以为年轻就不怕“折腾”,没想到身体的衰老和问题的出现,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快。作者在讲述这些故事的时候,并没有居高临下地评判,而是充满了理解和同情。它让我认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忽视“小病”,是因为我们被卷入了一个高速运转的社会,被各种各样的“必须”和“应该”所裹挟,以至于我们失去了关注自身需求的能力。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角落,看到了那些被我当作“理所当然”的小不适,实际上是在发出求救的信号。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节奏,开始思考,在追求事业和物质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给自己的健康留出一些空间,去倾听身体发出的声音。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一开始吸引我的,是它的直白和接地气。我一直觉得,健康这个话题,有时候被说得太高深莫测了,反倒让人望而却步。而“别拿小病不当事”,这句话就像是日常生活中一句再普通不过的叮嘱,却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提醒意味。我本身对健康知识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又不喜欢看那些过于学术化的书籍,所以这本书的风格正好戳中了我的兴趣点。我翻开书,发现它并没有像我想象中那样,去介绍各种疾病的医学名词或者治疗方案。相反,它更像是在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来探讨“小病”这个概念。作者通过一个个生动、真实的案例,展现了那些被我们轻易忽略的“小病”,是如何在不经意间改变人们的生活轨迹,甚至悄悄地侵蚀着健康。其中有一个章节,讲述了一位长期遭受失眠困扰的白领,他起初认为这只是“睡不着而已”,但后来因为免疫力下降,频繁生病,最终影响了工作。这个故事让我深思,因为我也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总以为年轻就可以“熬”,却没想到身体在发出警告。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对健康的认知存在误区,过于关注“大病”的预防,而忽略了“小病”的信号。它没有给我具体的解决方案,但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开始学会去倾听身体的声音,去理解那些细微的不适背后可能隐藏的意义。这本书让我明白,与其等到问题变得棘手,不如在早期就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