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说明:
“湖湘文库”本《张栻集》(全二册)的修订重印本,新增张栻像二幅,书帖二幅。
底本特色:
以湖南省图书馆藏道光年间陈钟祥洗墨池所刻《张宣公全集》为底本,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参校本。
校勘体例:
只据底本与参校本进行校勘标点,对底本文字的讹、夺、衍、倒作正、补、删、乙,有需要说明的问题,则出校记,一般不作注释。
收录《论语解》《孟子说》《南轩文集》三种著作,虽非全集,但篇幅已占张栻著作总量的百分之九十,学术精华尽已囊括。
《论语解》十卷,以“致知力行”的理学思想阐发《论语》义理。
《孟子说》七卷,侧重从王霸之辨、义利之分的角度论说孟子思想。
《南轩文集》四十四卷,收张栻创作的词、赋、古诗、律诗、表、启、记、序、史论、说、书、答问、题跋、铭、箴、赞、墓志铭、祝文、祭文等各类文体。
张栻(1133—1180),字敬夫,一字钦夫,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卒后三十余年,追谥宣,后世因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生于蜀而长于湘,因遵嘱葬父于潭州宁乡(今属长沙),遂徙居于此,故又称其为湖南宁乡人。张栻早年师从胡宏于碧泉书院,学成之后,先后创建城南、道山、南轩书院于善化、宁乡、衡山等地,并于乾道元年(1165)受聘主持岳麓书院教事。张栻一生致力于治学、育人,以岳麓书院、城南书院、石鼓书院为基地,奠定了湖湘学派的规模,并最终成为集湖湘学派之大成的代表性人物。
邓洪波,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长期从事历史教学与学院文化研究工作,曾经主持、参加国家重大文化工程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国家重点图书项目8项、湖南省及教育部社科项目6项、港台合作项目2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十余部、参编词典6部、整理古籍8部,合计近500万字。
这本《张栻集》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子古朴的韵味,拿到手里沉甸甸的,仿佛捧着一段厚重的历史。我是一个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和思想颇感兴趣的读者,所以这本集子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翻开书页,字里行间流淌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是穿越时空的对话。我尤其喜欢其中那些关于山水风物的描绘,寥寥数语,便能勾勒出一幅意境深远的山水画卷,让人身临其境,仿佛能听到泉水叮咚,闻到野花淡淡的香气。张栻先生的文字功底可见一斑,遣词造句精炼而富有张力,既有文人的雅致,又不失生活的气息。虽然我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的学者,但通过这些文字,我能感受到那个时代士人的生活状态,他们的情怀,他们的追求,以及他们如何与自然、与社会进行精神上的互动。这种阅读体验非常宝贵,它让我们有机会窥见历史的细微之处,感受先人的心跳。
评分《张栻集》带给我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初,我只是被它优美的文笔和深邃的思想所吸引,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自己开始不自觉地在生活中运用书中的一些感悟。比如,当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时,我会想起书中关于“顺势而为”的论调,不再一味地强求;当感到焦虑不安时,我会想起书中关于“安分守己”的劝诫,学会放慢脚步。这本书就像一位无声的导师,在我迷茫时给予指引,在我懈怠时给予鞭策。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但它所蕴含的智慧,却如同涓涓细流,滋养着我的心灵。我越来越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启迪。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张栻集》并没有抱太高的期待,总觉得古代文集的阅读门槛不低,容易枯燥。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竟然如此鲜活,甚至带着一丝不羁的趣味。我原本以为会读到许多晦涩难懂的典故和辞藻,结果发现张栻先生的文字,虽然古朴,但并不生硬。他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将抽象的道理变得形象生动,让人容易理解。特别是一些记述个人经历的篇章,读起来就像听一位老朋友在讲述他的往事,有欢笑,有泪水,有感慨。这种亲切感让我很快就沉浸其中,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在读一本古籍。这本书让我发现,古代的文人并非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他们也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只不过他们的表达方式更加含蓄,更加富有艺术性。
评分对于像我这样追求阅读“深度”的读者来说,《张栻集》无疑是一场盛宴。这本书并非一味地追求辞藻的华丽,而是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触及了人生的本质。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自我认知”的探讨,张栻先生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引导读者去反思,去探寻。这种留白的方式,反而给了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也更能激发读者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会在夜深人静时,捧着这本书,细细品味其中的每一个字句,感受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智慧。每一次阅读,都能发现新的理解和感悟。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的篇幅有多长,而在于它能够引发多少思考,能够带来多少改变。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智慧,往往隐藏在最平凡的言语之中。
评分初读《张栻集》,就被其中那股子超然物外的气质所吸引。不同于许多古代文人著作中常见的慷慨激昂或婉约缠绵,《张栻集》似乎多了一份淡泊宁静,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我特别欣赏其中对人生哲理的探讨,没有说教的生硬,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或者一段段细腻的感悟,娓娓道来。读着读着,仿佛一位饱经沧桑的长者,慈祥地看着你,分享他的人生智慧。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比任何强行灌输都更能触动人心。有时候,我会停下手中的书,对着窗外发呆,脑海中回荡着书中的句子,那些关于得失、关于名利、关于真我的一切思考,都变得清晰起来。这本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心灵的洗涤和升华,让我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找到内心的平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