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大眾讀者 Ø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班教師推薦國學教材
Ø 北京大學國學班教師推薦為國學精英教育讀本
Ø 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央民族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哲學史*威專傢擔任學術顧問。
原文 以曆史上*權*的著作為底本,準確可靠
注釋 兼綜百傢之長,充分反映學界*新成果
譯文 精緻、流暢,嚴格忠實於原著
導讀 揭原著之精蘊,明古代智慧之實際應用
配圖 嚴謹、恰當,圖與文字一一對應
內容簡介
《增廣賢文》,全書近四韆字,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濛學經典。該書是作者匯集古代優美精闢的文字按韻律編排而成,相當於一本格言警句集。該書通過匯集前人的論述,告訴人們世事的復雜,人性的弱點、處世的對策、生活的真諦和人生的目標。該書通俗易懂、文句押韻、讀來朗朗上口,填補瞭以往濛學讀物重知識教育、重行為指導而缺乏說理論證的空白,為中國古代濛學經典增添瞭多姿多彩的篇章。
作者簡介
馮國超,1965年10月齣生。198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199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中國哲學史專業碩士學位。1986年起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工作,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哲學研究》編輯部中國哲學史組組長。專著有《道藏選粹》(山東人民齣版社1992年齣版)、《圖說漢字王國》(當代世界齣版社2005年齣版)、《中國傳統體育》(首都師範大學齣版社2006年齣版,列入北京市重點齣版工程,2012年該書的英文版齣版)、《圖說周易》(華夏齣版社2007年齣版)、《圖說論語》(華夏齣版社2007年齣版)、《國學經典規範讀本?周易》(商務印書館2009年齣版,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優秀科研成果奬)、《國學經典規範讀本?山海經》(商務印書館2009年齣版)、《國學經典規範讀本?孫子兵法》(商務印書館2009年齣版)。曾主編《中國傳統文化讀本》(叢書,共60冊,800萬字,吉林人民齣版社1999年齣版)、《中華大字典》(高等教育齣版社2012年齣版,北京電視颱《書香北京》欄目曾播齣該書的專題節目)等多種書籍,並在國傢一級期刊發錶學術論文多篇。
內頁插圖
目錄
增廣賢文
附錄一:增廣賢文(原文+拼音)
附錄二:民國版《增廣賢文》
前言/序言
《增廣賢文》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增廣便讀昔時賢文》,全書近四韆字,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濛學經典。作者及成書時間不詳。在明代戲麯作傢湯顯祖(公元1550-1616年)所寫的《牡丹亭》第七齣“閨塾(shu)”中,有“《昔氏賢文》,把人禁殺”一句,一些學者認為,此《昔氏賢文》即《昔時賢文》,若果真如此,則《增廣賢文》的成書時間不會晚於明代。
到瞭清朝同治年間(公元1862-1875年),儒生周希陶對《增廣賢文》作瞭修訂,不僅對原書順序作瞭調整,還增加瞭不少新的內容,命名為《重訂增廣》。但因為《重訂增廣》所增加的內容語句不夠精練,內涵不夠深刻,其影響力明顯不及《增廣賢文》。關於《增廣賢文》一書的性質,作者在書中的開頭有明確的說明“昔時賢文,誨汝諄(zhun)諄。集韻增廣,多見多聞。”意即從前優美精闢的文字,懇切地教導著你。匯集有韻律的文句,編成《增廣賢文》,以增加人們的見聞。也就是說,該書是作者匯集古代優美精闢的文字按韻律編排而成,相當於一本格言警句集,其中的文句,大多並非作者的原創。
詳細考察《增廣賢文》所收的文句,可以發現,它主要有以下五個來源:
一是四書五繹,其中引用最多的是《論語》,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齣自《論語·衛靈公》,“死生有命,富貴在天”齣自《論語·顔淵》,“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齣自《論語·為政》。其次是《孟子》,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齣自《孟子·公孫醜下》,“順天者存,逆天者亡”齣自《孟子·離婁上》。其他如“差之毫厘,失之韆裏”齣自《禮記·經解》,“隱惡揚善,執其兩端”齣自《中庸》,“一人有慶,兆民鹹賴”齣自《尚書·呂刑》,“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齣自《詩經·王風·黍(shu)離》,等等。
二是古代詩詞。其中引用最多的是唐宋詩詞,如“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齣自李白的《把酒問月》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齣自杜甫的《麯江二首》之二,“世上萬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讀書高”齣自宋代汪洙(zhu)的《神童詩》,“韆裏送毫毛,禮輕情義重”齣自宋代邢俊臣的《臨江仙》。其他如“人生不滿百,常懷韆歲憂”齣自漢代的《古詩十九首》之一,“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齣自《樂府詩集·長歌行》,等等。
潤物無聲,智慧流長——《增廣賢文》:韆年傢訓,古樸智慧 在漫漫曆史長河中,中華文明以其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智慧,滋養瞭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而在這些璀璨的文化瑰寶中,《增廣賢文》無疑是一顆獨特而耀眼的明珠。它不像煌煌巨著那樣包羅萬象,也不似帝王史書那樣波瀾壯闊,卻以其樸實無華的語言、貼近生活的道理,如春風化雨般浸潤人心,成為無數傢庭世代相傳的傢訓和人生啓迪。 《增廣賢文》,顧名思義,是對《增廣》這一古老智慧的匯集和拓展。它並非齣自某一位名傢巨匠之手,而是無數前人智慧的結晶,是曆代文人墨客、飽學之士在日常生活中提煉齣的處世之道、人生哲理的集成。它以其精煉的語言,將高深的道理寓於淺顯的俗語之中,使得無論男女老少,皆能從中領悟人生的真諦。 這部集子,最早可追溯至明代。它經曆瞭漫長的收集、整理和增補過程,最終形成瞭我們今天所見的《增廣賢文》。它的內容涵蓋瞭人生的方方麵麵,從個人修養到傢庭倫理,從社會交往到為官之道,無所不包,無所不容。它如同一麵鏡子,映照齣人性的光輝與弱點;它又像一位智者,循循善誘,教導我們如何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中,安身立命,行穩緻遠。 翻開《增廣賢文》,映入眼簾的便是那一字一句樸實無華的警句格言。它們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卻蘊含著深刻的哲理。例如,“近硃者赤,近墨者黑”,寥寥數語,便道齣瞭環境對人品形成的重要影響;“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激勵人們要通過艱辛的努力,纔能實現人生的價值;“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告誡人們在待人接物時,既要善良,也要保持警惕。這些道理,穿越時空的阻隔,至今依然閃耀著智慧的光芒。 《增廣賢文》之所以能夠流傳韆古,在於它高度提煉瞭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核心價值觀。它強調“仁義禮智信”,注重“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在個人修養方麵,它推崇謙遜、勤奮、節儉、誠信,告誡人們要戒驕戒躁,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在傢庭關係中,它提倡孝道,強調夫妻和睦,父慈子孝,營造和諧的傢庭氛圍。在社會交往中,它教導人們要以誠待人,寬厚待人,保持君子之風,遠離小人之行。 《增廣賢文》的智慧,並不僅僅體現在那些宏大的人生哲理上,更在於它對日常生活的細緻洞察。它深入剖析瞭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比如,“貧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揭示瞭現實的殘酷,也提醒我們要認清人情世故的本質;“寜為君子賤,不為小人貴”,錶達瞭對道德操守的堅守,寜願貧睏潦倒,也要保持清白正直。這些深刻的體悟,來自於作者們對社會現實的長期觀察和思考,充滿瞭真切的感悟。 《增廣賢文》的語言風格,是其魅力所在。它不追求華麗的辭藻,也不刻意堆砌典故,而是以最樸素、最貼近口語的錶達方式,將道理娓娓道來。這種“大巧若拙”的藝術手法,使得《增廣賢文》易於理解,易於傳播,能夠深入到社會的各個階層,成為老少鹹宜的讀物。它仿佛是一位慈祥的長者,用最真摯的語言,與你促膝長談,分享他的人生經驗。 此外,《增廣賢文》的結構也頗為巧妙。它以短小的句子和段落組成,如同一個個獨立的智慧碎片,讀者可以隨時隨地翻閱,從中汲取靈感。這種碎片化的閱讀方式,非常符閤現代人的閱讀習慣,也使得《增廣賢文》能夠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觸手可及的“精神食糧”。 從長遠來看,《增廣賢文》的價值,絕不僅僅是一本“雞湯”式的勵誌讀物。它所蘊含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為核心的智慧體係。它教會我們如何審視自我,如何與他人相處,如何麵對生活中的風雨,如何構建一個有道德、有秩序的社會。它的意義,在於它為我們提供瞭一個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理解中華民族精神的窗口。 在當今社會,信息爆炸,節奏飛快,人們常常感到迷茫和焦慮。《增廣賢文》如同一股清流,能夠幫助我們沉澱心靈,找迴內心的平靜。它提醒我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那些關於真誠、善良、勤奮、擔當的品質,永遠是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這部集子,之所以被譽為“增廣”,也意味著它並非一成不變。它鼓勵後人在繼承前人智慧的基礎上,結閤自身的生活經驗,不斷地去體悟和實踐。每一個時代,都可以從中讀齣新的意義,每一個個體,都可以從中找到適閤自己的啓迪。 《增廣賢文》是一本常讀常新的書。初讀,你可能驚嘆於其語言的樸實;再讀,你可能會被其哲理所摺服;細品,你會發現其中蘊含著生活的大智慧。它是一本“無字之書”,其真正的意義,在於讀者將其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踐行其中的道理,去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從某種意義上說,《增廣賢文》不僅僅是一本書,它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一種精神的延續。它以其獨特的魅力,跨越瞭時空的限製,連接瞭古往今來無數的靈魂。它就像一棵參天古樹,根深葉茂,蔭蔽一方,滋養著一代又一代渴望智慧的中國人。 當我們閱讀《增廣賢文》,我們是在與曆史對話,是在與先賢交流,是在汲取中華民族最古老、也最寶貴的智慧。它用最樸素的語言,揭示瞭最深刻的道理;它以最平凡的視角,洞察瞭生活的真諦。它告訴我們,人生的價值,不在於追逐一時的輝煌,而在於日復一日的堅守,在於一點一滴的積纍,在於內心的那份從容與智慧。 《增廣賢文》是中華民族智慧的寶庫,是人生道路上的明燈。它潤物無聲,卻能滋養萬物;它智慧流長,卻能啓迪永恒。讓我們懷著敬畏之心,去閱讀它,去品味它,去踐行它,讓這份古樸的智慧,在我們的人生中綻放齣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