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计算机网络高分笔记 第7版

2019版计算机网络高分笔记 第7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伟 著
图书标签:
  • 计算机网络
  • 考研
  • 笔记
  • 自考
  • 复习
  • 谢希仁
  • 数据通信
  • 网络原理
  • 第七版
  • 2019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88849
版次:7
商品编码:12284535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天勤计算机考研高分笔记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8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近几年全国计算机学科专业综合考试大纲的“计算机网络”部分进行了深入解读,以一种独创的方式对考试大纲知识点进行了讲解,即从考生的视角剖析知识难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取代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以成功考生的亲身经历指引复习方向;以风趣幽默的笔触缓解考研压力。读者对书中的知识点讲解有任何疑问都可与作者进行在线互动,为考生解决复习中的疑难点,提高考生的复习效率。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王天一,男,中国科学院博士,天勤论坛超级版主,负责本书的修订工作。具有多年计算机考研面授和网络授课经验,独创“万能解题法”及其他解题技巧,深受考生的欢迎。

目录


修订说明
前言
第1 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
大纲要求 1
考点与要点分析 1
核心考点 1
基础要点 1
本章知识体系框架图 2
知识点讲解 2
1.1 计算机网络概述 2
1.1.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2
1.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2
1.1.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3
1.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4
1.1.5 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组织 4
1.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 4
1.2.1 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 4
1.2.2 协议 5
1.2.3 接口 5
1.2.4 服务 5
1.2.5 ISO/OSI 参考模型和TCP/IP 参考模型 6
1.2.6 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 8
习题 10
习题答案 14
第2 章 物理层 20
大纲要求 20
考点与要点分析 20
核心考点 20
基础要点 20
本章知识体系框架图 21
知识点讲解 21
2.1 通信基础 21
2.1.1 信号 21
2.1.2 信源、信道及信宿 22
2.1.3 速率、波特及码元 23
目 录
IX
2.1.4 带宽 23
2.1.5 奈奎斯特定理 23
2.1.6 香农定理 24
2.1.7 编码与调制 26
2.1.8 数据传输方式 27
2.1.9 数据报与虚电路 30
2.2 传输介质 33
2.2.1 传输介质分类 33
2.2.2 物理层接口特性 34
2.3 物理层设备 35
2.3.1 中继器 35
2.3.2 集线器 35
习题 36
习题答案 41
第3 章 数据链路层 49
大纲要求 49
考点与要点分析 50
核心考点 50
基础要点 50
本章知识体系框架图 50
知识点讲解 51
3.1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51
3.2 组帧 53
3.3 差错控制 55
3.3.1 检错编码 55
3.3.2 纠错编码 56
3.4 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机制 59
3.4.1 流量控制 59
3.4.2 可靠传输机制 61
3.4.3 滑动窗口机制 64
3.4.4 停止-等待协议 64
3.4.5 后退N 帧(GBN)协议 66
3.4.6 选择重传(SR)协议 67
3.4.7 发送缓存和接收缓存 69
3.5 介质访问控制 70
3.5.1 介质访问控制分类 70
3.5.2 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 70
3.5.3 随机访问介质访问控制 72
3.5.4 轮询访问介质访问控制 77
3.6 局域网 77
3.6.1 局域网的基本概念与体系结构 77
3.6.2 以太网的工作原理 78
3.6.3 以太网的MAC 帧 79
3.6.4 以太网的传输介质 80
3.6.5 高速以太网 81
3.6.6 无线局域网 82
3.6.7 令牌环网的工作原理 82
3.7 广域网 83
3.7.1 广域网的基本概念 83
3.7.2 PPP 84
3.7.3 HDLC 协议 85
3.8 数据链路层设备 87
3.8.1 网桥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87
3.8.2 网桥的分类 88
3.8.3 局域网交换机及其工作原理 90
3.8.4 各层设备的广播域、冲突域及总结 91
习题 93
习题答案 103
第4 章 网络层116
大纲要求116
考点与要点分析117
核心考点117
基础要点117
本章知识体系框架图118
知识点讲解118
4.1 网络层的功能118
4.1.1 异构网络互连118
4.1.2 路由与转发 120
4.1.3 拥塞控制 121
4.2 路由算法 121
4.2.1 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 121
4.2.2 距离-向量路由算法 121
4.2.3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122
4.2.4 层次路由 123
4.3 IPv4 124
4.3.1 IPv4 分组 124
4.3.2 IPv4 地址 128
4.3.3 NAT 133
4.3.4 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 135
4.3.5 CIDR 137
4.3.6 ARP 140
4.3.7 DHCP 142
4.3.8 ICMP 142
4.4 IPv6 144
4.4.1 IPv6 的特点 144
4.4.2 IPv6 的格式 145
4.5 路由协议 146
4.5.1 路由选择协议分类 146
4.5.2 RIP 147
4.5.3 OSPF 150
4.5.4 RIP 和OSPF 的比较 152
4.5.5 BGP 153
4.5.6 RIP、OSPF、BGP 最终陈述 154
4.6 IP 组播 155
4.6.1 组播的概念 155
4.6.2 IP 组播地址 155
4.6.3 组播地址与MAC 地址的换算 156
4.7 移动IP 156
4.7.1 移动IP 的概念 156
4.7.2 移动IP 的通信过程 157
4.8 网络层设备 158
4.8.1 路由器的组成与功能 158
4.8.2 路由表与路由转发 159
习题 160
习题答案 174
第5 章 传输层 192
大纲要求 192
考点与要点分析 192
核心考点 192
基础要点 192
本章知识体系框架图 193
知识点讲解 193
5.1 传输层提供的服务 193
5.1.1 传输层的功能 193
5.1.2 传输层寻址与端口 196
5.1.3 无连接服务与面向连接服务 197
5.2 UDP 198
5.2.1 UDP 数据报 198
5.2.2 UDP 校验 199
5.3 TCP 200
5.3.1 TCP 报文段 200
5.3.2 TCP 连接管理 202
5.3.3 TCP 可靠传输 207
5.3.4 TCP 流量控制 209
5.3.5 TCP 拥塞控制的基本概念 210
5.3.6 拥塞控制的4 种算法 210
习题 217
习题答案 223
第6 章 应用层 231
大纲要求 231
考点与要点分析 231
核心考点 231
基础要点 231
本章知识体系框架图 232
知识点讲解 232
6.1 网络应用模型 232
6.2 DNS 系统 234
6.2.1 DNS 系统的概念 234
6.2.2 层次域名空间 234
6.2.3 域名服务器 235
6.2.4 域名解析过程 237
6.3 FTP 240
6.3.1 FTP 的工作原理 240
6.3.2 控制连接与数据连接 241
6.4 电子邮件 242
6.4.1 电子邮件的组成结构 242
6.4.2 电子邮件格式与MIME 243
6.4.3 SMTP 与POP3 244
6.5 WWW 245
6.5.1 WWW 的概念和组成结构 245
6.5.2 HTTP 246
习题 247
习题答案 253
第7 章 非统考高校知识点补充 259
知识点讲解 259
7.1 组播路由算法(了解) 259
7.2 数据链路层之LLC 子层 260
7.3 FDDI

前言/序言

前 言“天勤计算机考研高分笔记系列”丛书简介高分笔记系列书籍包括《数据结构高分笔记》《计算机组成原理高分笔记》《操作系统高分笔记》《计算机网络高分笔记》等,是一套针对计算机考研的辅导书。它们于2010 年夏天诞生于一群考生之手,其写作风格特色表现为:以考生的视角剖析知识难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取代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以成功考生的亲身经历指引复习方向;以风趣幽默的笔触缓解考研压力。相信本套丛书带给考生的将是更高效、更明确、更轻松、更愉快的复习过程。
《2019 版计算机网络高分笔记》简介推荐教材:《计算机网络》(第5 版),谢希仁编著。
2019 版有如下特点:
1.本书写作非常细致,让读者很容易上手为了让读者更加轻松地学习和理解计算机网络课程考研的相关知识点,本书对于每个知识点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讲解。某些难点、抽象的概念还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去帮助读者学习和理解,以使读者每学习一个知识点即可掌握一个知识点。
2.囊括成千上万条考研疑问天勤论坛作为一个计算机专业考研学习的交流平台,每年都积累成千上万条考研疑问,编者将具有代表性的疑问收录在本书中,并且给出了详细的讲解。
3.及时总结、及时练习本书中每讲完一些易混易错的知识点都会进行总结。同时,为了让考生即学即用、加深印象,每章最后均给出了大量的经典习题。这些习题紧扣所讲知识点,让考生及时练习,巩固提高。为了方便考生检验学习效果,书中对所有练习题都给出了最详细的解答。
4.题源的新颖性众所周知,计算机网络课程的题源是相当少的,所以出题老师已经将出题的意向转为软件工程师(以下简称“软工”)和网络工程师(以下简称“网工”)的历年考题。例如,选项中出现Ⅰ、Ⅱ、Ⅲ进行多选的题型就来源于“网工”和“软工”考试的历年真题。由此可知,“网工”和“软工”的习题是相当重要的。当然,考生不用自己花费时间去找,在本书中已经收录了近10 年来“软工”和“网工”考试的历年真题,经过悉心挑选,已把超纲的部分删除,最后筛选出来的都是最经典的考研题目。另外,编者也针对相应的考研知识点模仿相关题型,自创了不少高质量的题目,目的就是希望考生在平时做题的过程中能够更近距离地体验到做真题的感觉。
我们每年都在不断修订、完善本书,希望本书成为计算机专业考研学生必选的辅导书籍。
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有:周伟,王勇,王征兴,王征勇,霍宇驰,董明昊,王辉,郑华斌,王长仁,刘泱,刘桐,章露捷,刘建萍,刘炳瑞,刘菁,孙琪,施伟,金苍宏,蔡明婉,吴雪霞,周政强,孙建兴,周政斌,叶萍,孔蓓,率四杰,张继建,胡素素,邱纪虎,率方杰,李玉兰,率秀颂,梁鹏。
编者
《现代网络通信:原理、技术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深入浅出地剖析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的核心原理、关键技术以及广泛的应用领域。全书围绕网络构建、数据传输、协议栈、网络安全、新兴技术等关键维度展开,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系统、全面、与时俱进的网络知识体系。本书不仅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概念,更侧重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详细的阐述和丰富的实例,帮助读者理解网络是如何运作的,以及这些运作机制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发挥作用。 第一篇:网络基础与模型 本篇将读者带入计算机网络的宏观世界,从最基本的概念出发,建立起对网络整体结构的认识。 第一章:网络概述与分类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我们将从定义出发,阐述计算机网络的本质,即连接不同计算设备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网络的组成要素: 详细介绍构成网络的硬件(如服务器、客户端、路由器、交换机、网卡、传输介质)和软件(如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网络的功能与优势: 探讨网络的核心价值,包括资源共享(硬件、软件、数据)、信息传递、分布式处理、提高可靠性、促进协作等。 网络拓扑结构: 深入分析各种常见的网络拓扑(总线型、星型、环型、网状型、混合型)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场景,理解它们对网络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 网络分类: 根据不同的维度,对网络进行分类,如按地理范围(PAN, LAN, MAN, WAN)、按传输介质(有线、无线)、按通信方式(点对点、客户/服务器、对等)等,帮助读者理解不同类型网络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网络标准与组织: 介绍制定网络标准的重要性,以及主要的标准化组织(如ISO, IEEE, IETF)及其在推动网络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章: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型 OSI参考模型: 详细讲解OSI七层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的功能和职责。逐层剖析每一层在数据通信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之间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例如,物理层关注比特流的传输,数据链路层处理帧的传输和错误检测,网络层负责路由选择,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或不可靠传输,会话层管理通信会话,表示层处理数据格式转换,应用层提供面向用户的服务。 TCP/IP模型: 对比OSI模型,重点介绍TCP/IP四层模型(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应用层)的结构和各层功能。强调TCP/IP模型在实际网络中的主导地位,及其与OSI模型的对应关系。 模型比较与应用: 分析OSI和TCP/IP模型的异同点,以及它们在理解和设计网络协议中的指导意义。理解模型有助于我们理解复杂网络通信过程的抽象化和模块化。 第二篇:网络传输与协议 本篇将聚焦于数据在网络中是如何被封装、传输和解析的,以及支撑这些过程的关键协议。 第三章: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探讨信号的传输介质(如铜缆、光纤、无线电波),信号的编码与解码(如曼彻斯特编码、NRZ),以及物理接口的标准(如RJ45, 光纤接口)。理解比特是如何在物理媒介上传输的。 数据链路层: 介绍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包括物理寻址(MAC地址)、帧的封装与解封装、差错检测与纠正(如CRC校验)、流量控制和介质访问控制(MAC)。 以太网(Ethernet): 深入剖析以太网协议,包括其帧格式、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在共享介质时代)以及在现代交换式以太网中的演变。 交换技术: 讲解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包括MAC地址表(CAM表)的学习、转发和过滤机制。区分集线器(Hub)和交换机(Switch)的差异,理解交换机如何提高网络效率和隔离冲突域。 其他数据链路层技术: 简要介绍PPP(点对点协议)、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等在特定场景下的应用。 第四章:网络层 网络层的功能: 核心是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路由到目标主机,即使它们不在同一个局域网内。这包括逻辑寻址(IP地址)、路由选择和数据包转发。 IP协议(IPv4与IPv6): 详细讲解IPv4协议的报文格式、地址结构(包括分类地址、私有地址、公有地址)、子网划分和CIDR(无类别域间路由)技术。同时,介绍IPv6协议的地址结构、优势以及向IPv6过渡的挑战。 路由选择: 探讨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包括路由表的作用、路由表的建立(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以及动态路由协议(如RIP, OSPF, BGP)的基本概念和工作机制。理解“跳数”、“度量值”等路由选择的衡量标准。 ICMP协议: 介绍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的功能,如差错报告(如目标不可达)和网络诊断(如ping命令)。 第五章:传输层 传输层的功能: 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主要负责进程到进程的通信,并提供可靠性、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服务。 TCP协议: 深入剖析TCP(传输控制协议)的特点,包括面向连接、可靠传输、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建立/断开连接的过程、序号与确认应答机制、滑动窗口实现流量控制、拥塞控制算法(如慢启动、拥塞避免、快重传、快恢复)。 UDP协议: 介绍UDP(用户数据报协议)的特点,包括无连接、不可靠传输、开销小、传输速度快。解释UDP在哪些应用场景下更适合(如DNS, DHCP, 实时音视频)。 端口号: 解释端口号的作用,以及它如何与IP地址一起标识网络中的具体应用进程。 第六章:应用层 应用层协议: 介绍构建在传输层之上的各种应用层协议,它们直接为用户应用程序提供服务。 常见应用层协议: HTTP/HTTPS: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及其安全版本(HTTPS)在Web浏览中的作用,请求/响应模型,HTTP方法(GET, POST等),状态码。 DNS: 域名系统(DNS)的解析过程,域名与IP地址的映射关系,DNS服务器的类型(根服务器、顶级域服务器、权威服务器)。 DHCP: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如何为客户端自动分配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和DNS服务器地址。 FTP/SFTP: 文件传输协议(FTP)及其安全版本(SFTP)在文件上传下载中的应用。 SMTP/POP3/IMAP: 电子邮件协议,用于邮件的发送(SMTP)和接收(POP3, IMAP)。 Telnet/SSH: 远程登录协议,Telnet的明文传输及其风险,SSH(安全Shell)提供的加密通信。 网络应用模式: 客户/服务器(C/S)模式、对等(P2P)模式等。 第三篇:网络安全与管理 本篇将探讨如何保护网络免受威胁,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网络资源。 第七章:网络安全基础 安全威胁与攻击: 介绍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如病毒、蠕虫、木马、拒绝服务攻击(DoS/DDoS)、中间人攻击、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XSS)等。 安全原则: 讲解网络安全的基本原则,如CIA三要素(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以及认证、授权、不可否认性。 加密技术: 介绍对称加密(如AES)和非对称加密(如RSA)的基本原理,以及哈希函数在数据完整性验证中的作用。 防火墙: 讲解防火墙的工作原理,不同类型的防火墙(包过滤、状态检测、代理防火墙)及其作用。 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IDS/IPS): 介绍IDS和IPS如何监测网络流量,识别和阻止恶意活动。 VPN: 虚拟专用网络(VPN)如何构建安全的远程访问通道。 第八章:网络管理 网络管理的目标: 提高网络性能、保证网络可用性、优化网络资源利用、及时发现和解决故障。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介绍SNMP的工作原理,包括管理器(Manager)、代理(Agent)和管理信息库(MIB)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SNMP监控和配置网络设备。 网络监控工具: 介绍常用的网络监控工具(如Wireshark、Nagios、Zabbix)及其功能。 故障排除: 探讨网络故障的常见原因和排除方法,如使用ping、traceroute等工具进行诊断。 第四篇:新兴技术与未来展望 本篇将展望网络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介绍一些前沿的技术和概念。 第九章:无线网络与移动通信 Wi-Fi技术: 介绍Wi-Fi的标准(如802.11a/b/g/n/ac/ax),工作原理,以及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移动通信技术: 简要介绍2G、3G、4G、5G等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关键技术(如OFDM、MIMO),以及5G在速率、延迟、连接数等方面的突破。 蓝牙与NFC: 介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及其应用。 第十章:云计算、SDN与NFV 云计算: 介绍云计算的基本概念,服务模式(IaaS, PaaS, SaaS),部署模式(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以及它对网络基础设施带来的影响。 软件定义网络(SDN): 讲解SDN的核心思想,将网络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分离,通过集中的控制器来管理网络,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编程性。 网络功能虚拟化(NFV): 介绍NFV如何将传统网络设备的功能(如防火墙、负载均衡器)虚拟化为软件,运行在通用硬件上,降低成本并提高灵活性。 第十一章:物联网(IoT)与未来网络 物联网: 介绍物联网的概念,其组成部分(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以及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 未来网络挑战与趋势: 探讨网络带宽需求、低延迟通信、海量设备连接、网络智能化(AI在网络中的应用)、边缘计算等未来网络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发展方向。 本书特点: 系统性强: 逻辑清晰,从基础概念到高级应用,循序渐进,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理论与实践结合: 深入讲解原理,辅以丰富的实例和场景分析,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 前沿性: 关注最新的网络技术发展,如5G、SDN、NFV、云计算、物联网等,具有前瞻性。 可读性高: 语言通俗易懂,避免过于晦涩的技术术语,适合不同背景的读者。 全面性: 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大部分重要主题,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参考书。 本书适合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以及从事网络开发、运维、安全等工作的专业人士阅读。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深刻理解现代网络通信的运行机制,掌握相关的核心技术,并为应对未来网络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做好准备。

用户评价

评分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价值体现在它的深度和广度上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它既能满足初学者快速建立宏观认知的基础需求,又能为有一定基础的人提供深入挖掘疑难杂症的工具。我特别喜欢它在每章末尾设置的“易混淆点辨析”环节,作者把那些最容易让人在考试中失分的地方提炼出来,用一两句话精准概括其区别,这比自己做错题再回头查找资料要高效得多。虽然市面上同类书籍不少,但这本书在知识体系的严密性和内容的前沿性上,确实展现出了一定的统治力,可以说是近期学习网络知识过程中,收获最大的一份参考资料。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其实挺吸引人的,那种深沉的蓝色调配上清晰的白色字体,给人一种专业又可靠的感觉,尤其是在书脊上那个略微反光的“高分笔记”几个字,好像在无声地告诉我,这玩意儿确实有点干货。我刚翻开目录的时候,心里咯噔了一下,内容模块划分得非常细致,从OSI七层模型的基础概念讲起,到各种路由协议的复杂逻辑,再到最新的网络安全趋势,几乎把计算机网络这个学科的脉络捋得清清楚楚。特别是关于TCP/IP协议栈那一块的处理,作者似乎非常注重实际应用中的细节,不像有些教材那样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它会深入到三次握手、四次挥手背后的状态转换图,甚至还穿插了一些经典的抓包分析案例,虽然我还没有完全啃完,但光是浏览这些章节的布局和示例,就已经能感受到它在试图搭建一个扎实的知识框架,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点罗列。

评分

说实话,我拿到手的时候,最大的期待就是它在讲解那些抽象概念时能不能有点新意,毕竟网络这东西,公式和图表看多了容易视觉疲劳。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还算用心。举个例子,它处理子网划分那部分,没有用那种枯燥的二进制计算题堆砌,而是用了一个类似“网络管理员日常排障”的场景来引入,把VLSM和CIDR的概念融入到一个虚拟公司网络扩容的故事线里。这种叙事手法让那些原本需要反复背诵的知识点变得生动起来,我甚至能想象出自己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的坑。此外,它对一些最新技术的介绍,比如SDN(软件定义网络)的架构描述,也显得非常及时和前沿,不像有些老旧的参考书,还在停留在比较过时的网络架构讨论上,这对我这种需要跟上行业最新动态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风格我得好好吐槽一下,虽然信息密度很高,但整体阅读体验不算差,只是在处理那些需要重点标记的地方时,有时会显得过于拥挤。比如在讲到各种协议报文格式的时候,那些十六进制的字段说明,如果能再多一点留白或者用不同颜色的字体区分一下关键的标志位(Flags),可能理解起来会更轻松。不过话又说回来,它在某些难点处的解释却是非常精辟的。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对比不同路由选择协议(RIP、OSPF、BGP)的“度量标准”时所下的功夫,那种逐条对比、深入剖析收敛速度和路径选择优劣的段落,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对比分析,直接击中了考试的痛点。那种严谨中带着洞察力的写作风格,让人感觉作者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更是实践者。

评分

我在翻阅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内容时,发现它对底层硬件接口和介质特性的描述相当详尽,这对于准备网络工程师认证考试的考生来说是极大的加分项。它没有简单地把光纤和双绞线的区别丢给我们,而是加入了关于信号衰减、抗干扰能力以及传输距离的量化指标,这使得我对网络规划时如何选择传输介质有了更实际的判断依据。更难得的是,书中对错误控制和流量控制的讲解,没有停留在理论的“停-等待”或“滑动窗口”,而是结合了实际TCP/IP协议中的滑动窗口实现机制,讨论了序号、确认号的更新逻辑,这部分内容需要静下心来仔细研读,但一旦理解透彻,对掌握网络可靠性的核心机制就会豁然开朗。

评分

看到这段评价表示包装良好,无质量问题,内容不做评论

评分

很好的书,希望考研能够旗开得胜!!!!!!

评分

所有同窗考研加油,考试顺利!

评分

书还行,还没看,暂时不急着看,先放那了,放假再看。

评分

不错

评分

很棒,书籍对自己帮助很大

评分

还是天勤的408好用,用着放心。

评分

天勤的书特点很明显,讲解细致有趣,不那么枯燥。可以加大题目难度,效果更好

评分

看到这段评价表示包装良好,无质量问题,内容不做评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