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科學實用 操作簡便 居傢必備的健康寶典 美好生活的黃金搭檔
內容簡介
本書從飲食養生、運動養生、時令養生、疾病防治等方麵闡述瞭居傢養生的小妙招,操作簡便,安全可靠,效果顯著,是居傢保健的必備寶典。
目錄
第一章 飲食養生
飲食互補更健康 / 3
四類食物減輕霧霾傷害 / 4
喝原湯不吃肉也能補 / 5
蓮藕能養胃 / 7
“中藥零食”有禁忌 / 8
每天吃28剋堅果延年益壽 / 9
多彩食物均衡膳食 / 10
喝茶對健康的七個好處 / 11
喝茶講究六妙招 / 13
喝茶講究正確的時間 / 14
一天三時換著樣喝茶更健康 / 15
飲茶的三大誤區 / 18
早上空腹喝茶的好處 / 19
適閤中老年人喝的四種茶 / 20
喝茶的五個壞習慣有損身體健康 / 21
老來要好眠 彆喝下午茶 / 22
晚上喝茶怎樣纔能不失眠 / 23
到底喝哪種水好 / 24
常吃紅豆好處多 / 25
吃腐乳可防癌減肥補營養 / 26
蘿蔔煮著吃勝過胃腸藥 / 28
早餐吃雞蛋可健腦 / 29
吃肥魚對身體有益 / 29
早餐加兩“果” 增營養強免疫 / 30
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於降壓 / 31
豆腐越老越補鈣 / 32
胖人吃點柑橘更健康 / 32
四種食物是天然抗生素 / 33
七種食物抗衰老 / 34
多吃植物蛋白能延壽 / 35
三種菜應常吃 / 37
吃小白菜有助於延緩衰老 / 38
一把鮮棗補足維生素C / 39
黃瓜降糖彆當正餐 / 40
粗糧“少量常吃”最健康 / 40
五種食物健脾暖胃 / 42
蓮藕、西紅柿能開胃 / 43
多吃蔬菜、水果遠離癌癥侵擾 / 44
50~65歲的人少吃蛋白質 / 46
五種食物最好少吃 / 47
飲食防癌做到一日三“摻” / 48
腸胃不好 彆用粗糧來“颳油” / 50
進補羊肉雞湯要因體質而異 / 51
餐後吃啥營養更均衡 / 53
輕鬆“吃迴”丟失的營養 / 54
選對吃的東西有效對抗霧霾 / 55
常吃紅辣椒 可能更長壽 / 57
化解油膩的妙方 / 58
六種食物不能趁“鮮”吃 / 60
五榖雜糧健脾扶正 / 61
吃果蔬遵循“彩虹飲食”原則 / 62
第二章 運動養生
學古人坐姿調養身心 / 67
快走比慢跑更能降低血糖 / 67
每天練瑜伽能防高血壓 / 68
搓腳健身貴在堅持 / 69
飯前勤做“口瑜伽” / 70
常揉腋窩延緩衰老 / 71
六個部位揉一揉助長壽 / 72
中老年人拍打拉筋要謹慎 / 74
飯後如何正確地“百步走” / 76
老人散步有講究 / 78
老人鍛煉四原則 / 79
每天步行助抗炎 / 80
扭手扭腳睡得香 / 81
鼓掌蹬足亦健身 / 81
……
精彩書摘
第一章
飲食養生
飲食互補更健康
從現代營養科學觀點來看,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食物,如果搭配閤理,就能起到營養互補、相輔相成的作用,俗語叫“鴛鴦配”。
百閤配雞蛋 有滋陰潤燥、清心安神的功效。中醫認為,百閤清痰水、補虛損,而蛋黃則能除煩熱、補陰血,二者加糖調理,效果更佳。
豬肝配菠菜 豬肝、菠菜都具有補血的功能,一葷一素,相輔相成,對治療貧血有顯效。
牛肉配土豆 牛肉營養價值高,並有健脾胃的作用,但牛肉粗糙,有時會破壞胃黏膜。土豆與之同煮,不但味道好,且土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能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
鯉魚配米醋 鯉魚本身有滌水之功效,人體水腫除腎外大都是濕腫。米醋有利濕的功能。若與鯉魚共食,利濕的功能倍增。
羊肉配生薑 羊肉補陽生暖,生薑驅寒保暖,相互搭配,暖上加暖,還可驅外邪,並可治寒腹痛。
甲魚配蜜糖 不僅甜味上口,鮮美宜人,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以及辛酸、本多酸、矽酸等,實為難得的強身劑,對心髒病、腸胃病、貧血均有療效,還能促進生長,預防衰老。
四類食物減輕霧霾傷害
富含抗氧化物質的食物 蔬果中的各種多酚類物質、鬍蘿蔔素等都有抗氧化作用,它們能降低身體的氧化應激程度。如果原來吃蔬菜、水果比較少,那麼就試試每天吃500剋蔬菜、250剋水果。盡量挑顔色比較深色的蔬菜。
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 Omega-3脂肪酸(魚油中的DHA及亞麻籽油、紫蘇籽油等)有降低炎癥反應的作用。國外研究發現,處於汙染環境中的老年人在增加omega-3脂肪酸攝入之後,心血管方麵的指標會有所改善。對於沒有貧血問題的人來說,可以適當調整魚和肉的比例,減少攝入紅肉(特彆是牛羊肉),少吃煙熏燒烤肉類,提高魚類水産品的比例。
富含鬍蘿蔔素和葉綠素的食物 鬍蘿蔔、南瓜、芒果、木瓜等蔬果富含鬍蘿蔔素。菠菜、莧菜、小油菜、芥藍等深綠色的葉菜中富含葉綠素和鬍蘿蔔素。其中,葉綠素有利於減少某些化學毒物的緻突變作用,而鬍蘿蔔素在身體內轉變成維生素A,有利於上皮組織的抵抗力和修復能力。同時,橙黃色和深綠色的蔬菜、水果對預防肺癌等多種癌癥有益,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有益。
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初步研究錶明,維生素B6、維生素B12、葉酸、維生素C和維生素E等營養素能夠減弱大氣汙染情況下的健康損害,比如被大氣汙染所苦的哮喘兒童,在增加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攝入之後,通氣量的下降程度會減輕一些。
營養師建議,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所吃食物的營養質量,盡量從新鮮天然食物中獲得保護。那些隻有油、糖、澱粉,卻缺乏各種維生素和保健成分的東西,比如甜飲料、膨化食品、餅乾之類,盡量少吃或不吃。
喝原湯不吃肉也能補
在中國的飲食傳統中,一直有“原湯化原食”的說法。老人們在吃完撈麵、水餃後,都要喝點原湯,認為可以吸收其中的營養。
據有關專傢介紹,喝原湯有補充營養的作用,因為糧食中富含水溶性的B族維生素,如維生素B1、B2和煙酸等,在煮食的過程當中,B族維生素會溶解到湯裏。溶解在湯裏的水溶性維生素數量與加水量和煮製時間有關,煮的時間越長,水的比例越大,溶齣的維生素越多,甚至可高達食物中原含量的50%。如果棄去麵湯和米湯,就減少瞭B族維生素的攝入量。因此,喝原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烹調中的維生素損失。
很多人喜歡飯前喝湯,但專傢錶示,飯前喝湯並非越多越好,胃下垂患者在胃中負擔加重時會有不適感覺,而消化液分泌不足的患者喝少量的湯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喝大量的湯則有衝淡胃液的危險,可能影響食物的消化。因此,飯前喝湯以一小碗為宜(150~250毫升)。如果不渴的話,飯後可以不喝湯。
專傢提醒,吃麵條、餃子、湯圓等澱粉類食物前後,適量喝一些原湯是有益於健康的。但是,隨著工藝的逐漸發展,很多湯中可能含有的鈉、脂肪、食品添加劑的含量過多。因此,是否要喝湯,也應當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
前言/序言
序
先生智遠自幼習醫,矢誌篤學,尤愛中醫,熱衷藥理,年逾九十,樂此不疲;每發現治病良方、養生之道、健康訣竅便如獲至寶,悉心摘錄,以傳後世。
先生為人寬厚包容,坦蕩如砥,雖一生坎坷,艱苦備嘗,然能隨遇而安,坦然處之,從不怨天尤人,實乃長壽之道也。
所選偏方驗方,藥材可尋,療法簡單,省時省錢,使用得當,便可消除煩惱,祛病健身。所選健康居傢小常識、養生之道,資料翔實,簡單實用,實為傢庭所必需。
現將此書公之於世,福澤世人,傳之後世,以慰先生,幸甚至哉,是以為序。
程樂卿
於建飛書齋
《居傢養生小妙招》—— 探尋生活中的健康密碼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健康已成為我們最寶貴的財富。我們奔波於工作與生活之間,常常忽略瞭身體發齣的細微信號,直到亞健康狀態悄然而至,纔意識到養生的重要性。《居傢養生小妙招》並非一本教條式的養生指南,它更像是一位貼心的健康夥伴,引導讀者在日常的點滴生活中,發掘那些觸手可及、簡單易行卻功效顯著的養生智慧。這本書不拘泥於繁復的理論,不推崇昂貴的保健品,而是將目光投嚮我們最熟悉的生活環境——傢庭,以及我們最習慣的日常——居傢。 本書的精髓在於“小”與“妙”。“小”指的是養生方法的花費小、操作簡單、所需材料易得,無需專業知識,人人都能輕鬆上手。“妙”則體現在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細節,卻能對我們的身心健康産生意想不到的積極影響,是長期堅持下去的寶貴財富。 第一章:廚房裏的健康魔法——吃齣活力與平衡 飲食是生命能量的源泉,也是養生的基石。本章將帶領讀者走進廚房,解鎖食材的天然能量,學習如何通過日常飲食調理身體,達到內外兼修的效果。 五榖雜糧的秘密: 褪去精製榖物的“光環”,重新認識糙米、燕麥、藜麥等全榖物的價值。學習如何將它們巧妙地融入三餐,例如:將糙米飯與白米飯混閤蒸煮,增加膳食縴維攝入,改善消化;用燕麥片代替早餐榖物圈,搭配水果和堅果,開啓活力一天;製作一杯營養豐富的藜麥粥,作為午後健康的加餐。我們將深入探討不同雜糧的營養成分,以及它們對改善便秘、控製血糖、幫助減肥的潛在作用。 蔬菜水果的色彩語言: 瞭解不同顔色蔬果的營養特點。例如,深綠色蔬菜(菠菜、西蘭花)富含維生素K和葉酸,有助於骨骼健康和血液循環;紅色蔬果(番茄、草莓)中的番茄紅素和花青素,是強大的抗氧化劑,有助於延緩衰老;黃色蔬果(鬍蘿蔔、南瓜)中的β-鬍蘿蔔素,對視力保護和免疫力提升至關重要。本書將提供一係列創意食譜,將這些色彩鮮艷的健康食材變成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例如:五彩蔬菜沙拉,將各種顔色的蔬菜切丁混閤,淋上自製酸奶醬;水果蔬菜冰沙,輕鬆獲取一日所需的維生素。 藥食同源的智慧: 探索一些常見的、既是食材又是藥材的食物,如生薑、大蒜、枸杞、紅棗、山藥、茯苓等。學習如何將它們巧妙地運用到日常烹飪中,以溫和的方式調理身體。例如:用生薑煮水,在感冒初期飲用,驅寒暖身;將大蒜搗碎,在炒菜快齣鍋時加入,起到殺菌提味的作用;用紅棗和枸杞燉湯,滋補氣血,改善麵色。我們將解釋這些食材的性味歸經,以及它們在不同體質人群中的適用性,強調“食補”而非“藥補”的理念。 飲品的健康升級: 告彆高糖飲料,學會製作健康的自製飲品。例如:用檸檬、蜂蜜、薄荷葉泡水,清爽解膩,促進消化;製作一杯綠豆湯,清熱解暑,是夏季的絕佳選擇;用花草茶(菊花、玫瑰、薰衣草)代替咖啡,放鬆心情,改善睡眠。本書將提供各種季節性飲品的製作方法,以及針對不同身體需求的推薦搭配。 烹飪方式的健康選擇: 強調蒸、煮、燉、涼拌等健康的烹飪方法,盡量減少油炸、紅燒等高油高鹽的烹飪方式。講解如何通過控製油溫、選擇健康的烹飪油(如橄欖油、亞麻籽油),來降低烹飪對食物營養價值的破壞,以及減少對身體的負擔。 第二章:起居室的寜靜港灣——舒適環境與良好習慣 生活環境的舒適度與我們的身心健康息息相關。本章將聚焦於傢庭環境的營造,以及通過調整生活習慣,來提升居住品質,從而促進身體的自然修復與能量提升。 睡眠的藝術: 睡眠是身體最重要的修復時間。本章將探討如何創造一個有利於深度睡眠的環境。例如:選擇透氣性好、親膚的床上用品;保持臥室的溫度適宜、光綫柔和、空氣流通;睡前避免使用電子産品,嘗試溫水泡腳、閱讀輕鬆的書籍,幫助身心放鬆。我們將分享一些有效的助眠方法,如腹式呼吸法、輕柔的伸展運動,以及如何通過調整睡前飲食來避免影響睡眠。 空氣質量的守護: 室內空氣質量直接影響我們的呼吸健康。學習如何改善居傢空氣質量。例如:定期開窗通風,尤其是在早晨和傍晚;利用綠植(如吊蘭、綠蘿)淨化空氣;使用活性炭包吸附異味和濕氣;瞭解如何清潔空調濾網,避免細菌滋生。我們將科普一些常見的室內汙染物,以及如何從源頭減少汙染。 溫濕度管理的智慧: 適宜的溫濕度是舒適生活的重要保障。本章將介紹如何根據季節變化,巧妙調節室內溫濕度。例如:夏季使用風扇、空調時注意避免直吹,並配閤加濕器;鼕季使用暖氣時,可通過擺放水盆、使用加濕器等方式增加濕度,避免皮膚乾燥和呼吸道不適。 居室的“能量場”: 探討如何通過簡單的居傢布置,提升居住的舒適感與能量。例如:選擇柔和的燈光,營造溫馨氛圍;擺放一些綠植,增添生機;利用香薰(如薰衣草、柑橘香)舒緩情緒。還將介紹一些簡單的收納整理技巧,保持居傢環境的整潔有序,減少視覺壓力,營造寜靜平和的心理環境。 第三章:運動角落的活力注入——便捷鍛煉與身心舒展 “生命在於運動”,這句話早已深入人心。然而,許多人受限於時間和場地,難以堅持戶外運動。本章將教會讀者如何在居傢環境中,進行簡單有效的鍛煉,讓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拉伸與放鬆: 詳細介紹居傢常見的拉伸動作,如頸部、肩部、腰部、腿部等部位的拉伸。講解每個動作的要點、幅度以及注意事項,強調拉伸在緩解肌肉緊張、改善體態、預防運動損傷方麵的作用。 基礎力量訓練: 介紹一些無需器械,利用自身體重進行的簡單力量訓練,如深蹲、俯臥撐(可簡化版本)、平闆支撐、弓步蹲等。為不同人群設計瞭初級、中級、高級的訓練計劃,並配有詳細的動作圖解和講解,幫助讀者循序漸進地增強身體力量。 有氧運動的居傢化: 探索如何在室內進行簡單的有氧運動。例如:原地高抬腿、開閤跳、波比跳(低強度版本);利用樓梯進行爬樓梯鍛煉;跟著網絡上的健身視頻進行舞蹈練習或健身操。本書將提供不同強度的有氧運動方案,滿足不同健身需求。 瑜伽與冥想的引導: 介紹一些適閤初學者的居傢瑜伽體式,如拜日式、貓牛式、下犬式等,講解其益處和練習要點。同時,引導讀者進行簡單的冥想練習,幫助放鬆身心,減輕壓力,提升專注力。 碎片化時間的運動妙招: 強調利用零散時間進行鍛煉的重要性。例如:看電視廣告間隙做一組深蹲;午休時間進行簡短的拉伸;工作間隙站起來活動一下。將運動融入生活,讓健康無處不在。 第四章:情緒管理的智慧之光——心靈舒緩與壓力釋放 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密不可分,情緒的起伏直接影響我們的生理機能。本章將提供一係列居傢可行的情緒管理方法,幫助讀者學會自我調節,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正念呼吸的實踐: 詳細講解如何進行正念呼吸練習,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將正念融入呼吸。例如:在感到焦慮或煩躁時,停下來,感受每一次呼吸的進齣,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 積極思維的培養: 引導讀者識彆並調整消極的思維模式。例如:練習感恩日記,每天記錄值得感恩的事情;進行積極的自我對話,用肯定和鼓勵的語言取代自我批評。 情緒的錶達與疏導: 鼓勵讀者用健康的方式錶達和疏導情緒。例如:與傢人朋友傾訴;寫日記記錄內心的感受;通過繪畫、音樂等藝術形式來釋放情感。 放鬆與減壓的小技巧: 分享一些快速有效的放鬆方法。例如:聽舒緩的音樂;進行簡單的冥想;在陽颱或窗邊靜坐片刻,感受自然。 社交的溫暖力量: 強調與親友保持良好溝通的重要性。鼓勵讀者多與傢人朋友聯係,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從人際關係中獲取支持和溫暖。 第五章:生活細節的健康升級——日常習慣的點滴精進 除瞭上述幾個大方麵,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卻對我們的健康産生著長遠的影響。本章將聚焦於這些日常習慣的優化,讓健康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喝水的學問: 瞭解不同時間段喝水的重要性,例如:早晨一杯溫水,喚醒身體;午餐前後補充水分,幫助消化;睡前少量飲水,避免夜間口渴。強調選擇白開水、淡茶等健康的飲品。 用眼衛生: 針對現代人長時間麵對電子屏幕的情況,提供科學的用眼建議。例如:遵循“20-20-20”原則(每20分鍾,看20英尺(約6米)外的物體20秒);調整屏幕亮度和對比度;確保室內光綫充足,避免在過暗或過亮的環境下用眼。 足部健康的嗬護: 介紹足部按摩的益處,以及簡單的足部按摩手法。推薦睡前用溫水泡腳,可加入艾草、生薑等,促進血液循環,舒緩疲勞。 居傢適度的清潔與整理: 強調保持居傢環境的清潔衛生,定期清理,減少細菌滋生。但同時也要避免過度清潔,保持適度的“生活氣息”,避免生活環境過於 sterile。 保持好奇心與學習的熱情: 鼓勵讀者保持學習新知識、嘗試新事物的熱情,這有助於激發大腦活力,保持身心年輕。 《居傢養生小妙招》相信,健康並非遙不可及,而是蘊藏在我們身邊,藏在我們隨手可得的習慣之中。它鼓勵讀者以一種輕鬆、積極、接地氣的方式,將養生融入日常生活,從而提升生活品質,綻放生命的光彩。這本書,就是你觸手可及的健康寶典,是你開啓美好生活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