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的幽靈:量子糾纏之謎(第2版)

愛因斯坦的幽靈:量子糾纏之謎(第2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郭光燦,高山 著
圖書標籤:
  • 量子力學
  • 量子糾纏
  • 愛因斯坦
  • 物理學
  • 科學普及
  • 相對論
  • 幽靈
  • 實驗物理
  • 量子信息
  • 科學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理工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8249973
版次:2
商品編碼:12310302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79
字數:175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量子理論是迄今為止人類關於自然的最基本的理論,它已經為大量實驗所驗證。《愛因斯坦的幽靈:量子糾纏之謎(第2版)》介紹瞭量子糾纏的起源和它的神秘性所在,詳細介紹瞭人們試圖揭開量子糾纏之謎的各種努力,帶領讀者踏上真實的量子坍縮之路,以及介紹瞭量子糾纏和坍縮錶現齣的不可思議的超距作用,《愛因斯坦的幽靈:量子糾纏之謎(第2版)》在最後一章重點介紹瞭量子糾纏的奇妙應用。《愛因斯坦的幽靈:量子糾纏之謎(第2版)》語言生動,深入淺齣,是**讀者探索奇妙的量子世界的上乘科普佳作。

作者簡介

  郭光燦,1942年生於福建惠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期從事量子光學、非綫性光學、量子信息等領域的科研和教學工作,在包括Nature子刊(22篇)、Phys.Rev.Lett(49篇)在內的國際學術期刊上發錶論文900多篇,他引超過16000次。培養博士80餘人,其中5人榮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奬。曾榮獲1項國傢自然科學二等奬、2項安徽省自然科學一等奬、1項安徽省重大科技進步奬、1項教育部自然科學奬一等奬、1項中科院自然科學二等奬和“何梁何利”科技進步奬等。現任中國光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密碼學會量子密碼專業委員會主任。
  
  高山,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物理學哲學博士,山西大學科學技術哲學研究中心教授,教育部長江青年學者,《國際量子基礎雜誌》創刊人和執行主編。2016年與MaryBell共同編著貝爾定理發現50周年紀念文集《Quantum Nonlocality and Reality》。已齣版學術專著《The Meaning of the Wave Function:In Search of the Ontology of Quantum Mechanics》(劍橋大學齣版社,2017)。主要研究方嚮為物理學哲學、心靈哲學和一般科學哲學。

內頁插圖

目錄

引言從伯特曼先生的襪子說起
第一章 幽靈齣世
1.1 EPR密碼
1.2 彈子球遊戲
1.3 電子版本
1.4 白鏇門
1.5 答案藏在圖中
1.6 諸多神秘性

第二章 失落的世界
2.1 先定的和諧
2.2 尋找漏洞
2.3 可想象,但不可見
2.4 失樂園

第三章 迷霧重重
3.1 追蹤糾纏者
3.2 實在通行證
33玻爾之踵

第四章 坍縮之路
4.1 不確定的世界
4.2 測量問題
4.3 薛定諤貓的命運
4.4 多世界叢林
4.5 求助引力
4.6 構造新理論

第五章 超光速狂想麯
5.1 經典禁令
5.2 坍縮的同時性
5.3 失敗的案例
5.4 量子禁令
5.5 不相容性疑難
5.6 檢驗基礎
5.7 探尋絕對
5.8 禁令解除後的猜想

第六章 擲骰子的上帝
6.1 被冷落的非連續性
6.2 溯本求源
6.3 王者歸來
6.4 粒子雲
6.5 糾纏的圖像
6.6 上帝的賭博
6.7 同一個世界

第七章 無用之學?
7.1 不可能的任務
7.2 糾纏製勝
7.3 隱形傳態
7.4 計算天纔
7.5 量子密碼術
跋 愛因斯坦2.0
附:量子信息研究的最新進展
推薦讀物
揭秘未竟的革命:粒子、時空與實在的邊界 一本關於現代物理學核心難題的深度探索,不涉及量子糾纏或愛因斯坦晚年思考的任何具體論述。 本書將帶領讀者深入現代物理學的核心領域,聚焦於那些驅動科學前沿發展的根本性問題:我們對宇宙最基本構成的理解如何演變?時空在最高能級和最小尺度上究竟呈現何種形態?我們如何纔能構建一個統一的物理學理論來描述自然界的全部力量? 我們不會討論特定曆史人物的晚年思想,也不會深入探討量子力學的特定現象,而是著眼於宏觀的理論框架、實驗的極限,以及數學工具如何塑造我們對物質和能量的認知。 第一部分:時空結構的根基——從牛頓到相對性 本部分將迴溯我們對“空間”和“時間”概念的理解如何被顛覆。我們將從經典物理學(牛頓力學)對絕對時空框架的依賴性齣發,逐步過渡到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帶來的革命性變革。 1. 經典框架的局限與背景輻射的綫索 我們將考察在19世紀末,物理學麵臨的無法調和的矛盾,特彆是關於光速測量的實驗結果。這不僅僅是一個關於速度的問題,更是對“參照係”本質的挑戰。我們將詳述麥剋斯韋方程組如何預示瞭電磁波的本質及其恒定速度,以及科學傢們如何徒勞地試圖在以太(Luminiferous Aether)中尋找這種傳播介質。我們會深入分析邁剋爾遜-莫雷實驗的精確度及其帶來的哲學衝擊,但完全不觸及任何涉及量子糾纏的解釋。 2. 狹義相對論的幾何重構 狹義相對論的精髓在於其對時空幾何的重新定義。本章將詳細闡述洛倫茲變換如何取代伽利略變換,以及由此帶來的動尺縮效應和時間膨脹的必然性。重點在於理解四維時空(Minkowski Spacetime)的概念——一個統一的、不可分割的實體。我們將探討能量和質量的等效性($E=mc^2$)作為這種幾何重構的直接推論,而不是作為量子理論的補充。這一部分完全聚焦於宏觀尺度的運動學和動力學基礎。 3. 廣義相對論:引力的幾何化 從狹義相對論的平坦時空,我們過渡到廣義相對論所描繪的彎麯時空。本章將聚焦於引力的本質:它不是一種力,而是物質和能量對時空結構的扭麯。我們會詳細解析等效原理——引力效應與加速運動的不可區分性——作為連接慣性與引力的橋梁。在數學層麵,我們將探討黎曼幾何的基本概念,說明張量如何描述這種麯率,以及愛因斯坦場方程的結構。我們會分析經典驗證,例如水星近日點的進動和光綫在太陽附近的彎麯,這些都是宏觀引力理論的勝利。 第二部分:微觀世界的革命與不確定性 本部分將轉嚮物質世界的深層結構,探討粒子物理學的興起,關注物質的基本構成和描述這些構成的數學工具,而不涉及波函數坍縮或糾纏現象。 4. 從原子模型到量子化能級 我們將追溯早期量子理論的誕生,例如普朗剋對黑體輻射的假設,即能量的發射和吸收是離散的(量子化)。重點在於玻爾模型如何成功解釋瞭特定元素的綫光譜,將其歸因於電子在分立軌道間的躍遷。我們將強調這個階段的“半經典”性質,即經典力學的軌道概念與能量的量子化假設相結閤的局限性。 5. 物質的波動性與概率的登場 德布羅意提齣物質波的概念,標誌著粒子與波的二元性在所有物質上的普遍適用。我們將詳細考察電子衍射實驗,這些實驗無可辯駁地證明瞭電子(傳統意義上的粒子)也展現齣波動性。隨後,我們將進入更成熟的量子力學框架的描述:薛定諤方程。我們會著重分析薛定諤方程的結構,它如何描述一個係統的演化(時間依賴性),以及該方程的解(波函數)所代錶的概率幅。我們關注的是波函數作為係統狀態的完備描述,以及其數學形式的普適性。 6. 場論的興起:量子電動力學(QED)的成功 量子力學需要與狹義相對論結閤,以處理高速運動的粒子和反物質。本章將介紹相對論性量子力學的挑戰,以及量子場論(QFT)作為解決這一問題的框架。我們將詳細描述QED的結構,即電子和光子如何被視為特定場的激發態。我們會深入講解費曼圖的構建規則——它們是計算粒子間相互作用概率的強大工具。本部分將強調QED在計算電子的反常磁矩等物理量上的驚人精確度,將其視為現代粒子物理學的基石。 第三部分:宇宙的尺度與統一的追求 本部分關注物理學在最大尺度上遇到的問題,以及理論物理學傢試圖構建一個“萬有理論”的努力方嚮,重點在於引力如何融入量子框架的挑戰。 7. 宇宙學的觀測證據與暴脹理論 我們將迴顧現代宇宙學建立在廣義相對論基礎上的兩大支柱:哈勃定律(宇宙膨脹的證據)和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CMB作為大爆炸的餘暉,其溫度和各嚮異性為我們提供瞭早期宇宙狀態的關鍵信息。我們將詳細分析標準宇宙學模型(Lambda-CDM)中的關鍵參數,並探討暴脹理論是如何被提齣來解決早期宇宙視界和磁單極子問題的。這些討論完全基於引力與標準模型粒子物理學的結閤,不涉及任何量子引力效應的具體機製。 8. 統一場論的終極挑戰:量子引力 將廣義相對論(描述時空幾何)與量子場論(描述粒子相互作用)相統一,是現代物理學最大的未解難題。本章將探討為什麼簡單地將引力子(假設的引力攜帶者)引入QFT框架會導緻不可消除的無窮大。我們將分析導緻這一問題的核心障礙:時空本身在普朗剋尺度上是否依然是光滑的背景,還是呈現齣一種“量子泡沫”的結構。我們將描述構建一個自洽的量子引力理論所需要的數學革新,聚焦於理論框架的構造性睏難。 9. 探索新的維度與弦理論的數學結構 為解決量子引力的不一緻性,理論物理學傢引入瞭超越我們日常經驗維度的概念。本章將介紹超對稱性(Supersymmetry)作為一種數學對稱性,它嘗試將物質粒子與傳遞力的規範玻色子聯係起來。隨後,我們將轉入對弦理論(或M理論)的概述。我們將重點分析該理論要求額外空間維度(例如十維或十一維)的數學必然性,以及這些額外維度必須被“緊緻化”纔能在低能下觀測到當前四維時空的原因。我們關注的是其數學結構如何提供一個框架來統一所有已知的作用力,而不是討論任何涉及糾纏態的具體物理預測或實驗驗證。 本書旨在提供一個清晰、連貫的敘事,描繪現代物理學如何一步步揭示宇宙的深層結構,聚焦於從經典極限到量子場論,再到統一理論的數學和概念演進。

用戶評價

評分

《愛因斯坦的幽靈:量子糾纏之謎(第2版)》這個書名,就像一個通往未知世界的入口,瞬間就抓住瞭我的注意力。我一直對那些挑戰我們日常經驗的科學概念充滿好奇,而量子糾纏無疑是其中最神秘、最令人著迷的一類。我設想這本書會以一種非常生動的方式,嚮讀者揭示量子糾纏的奧秘,從愛因斯坦對它的不安和懷疑,到後來科學傢們如何一步步揭開它的麵紗。我希望它不僅僅是枯燥的理論堆砌,而是能夠穿插一些引人入勝的故事,比如那些偉大的物理學傢是如何思考、爭論,以及如何進行實驗來驗證這些顛覆性的想法的。我想象著書中可能會有關於“EPR佯謬”的精彩解讀,以及它如何引發現代量子物理學的深刻革命。我也期待著作者能夠解釋清楚,量子糾纏究竟是如何發生的,以及它對我們理解宇宙的根本規律有什麼意義。對於“第2版”,我更是充滿期待,它意味著這本書的內容更加充實、更新,也許包含瞭近些年量子糾纏研究的最新進展,或者對一些復雜的概念進行瞭更深入淺齣的闡釋。

評分

拿到《愛因斯坦的幽靈:量子糾纏之謎(第2版)》這本書,我的第一反應是它封麵設計一定非常吸引人。我喜歡那些能夠喚起讀者想象力的封麵,尤其是當它涉及到如此前沿的科學概念時。我猜這本書會像一部引人入勝的偵探小說,隻不過偵探的是宇宙的真相,而綫索則隱藏在量子世界的深處。我希望它能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講述量子糾纏這個概念的起源和發展,也許會從愛因斯坦和其他物理學傢關於這個問題的精彩辯論入手,展現科學思想的火花碰撞。我期待著書中能夠巧妙地運用類比和視覺化的語言,將那些晦澀難懂的量子力學原理變得容易理解。我尤其好奇“第2版”這個標誌,它意味著這本書在原有的基礎上又進行瞭更新和完善,可能加入瞭最新的研究成果,或者對一些解釋進行瞭更清晰的闡述。我希望它能讓我領略到量子糾纏的奇妙之處,比如那個著名的“幽靈般的超距作用”,以及它可能對我們未來的科技發展産生的影響,比如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這本書的名字本身就充滿瞭哲學意味,我希望它不僅僅是一本科普讀物,更能引發讀者對現實本質和我們自身在宇宙中位置的思考。

評分

《愛因斯坦的幽靈:量子糾纏之謎(第2版)》這個書名本身就勾勒齣瞭一個充滿智慧和神秘感的圖景。我一直對那些能夠顛覆我們對世界認知的科學概念深感興趣,而量子糾纏無疑是其中最令人著迷的一種。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深入淺齣地剖析量子糾纏的本質。我猜想書中會詳細介紹愛因斯坦以及其他頂尖物理學傢在探索這個領域時所經曆的思考曆程,以及他們之間激烈的思想碰撞,這本身就是一段精彩的科學史。我希望作者能夠巧妙地運用類比和形象的比喻,將那些常人難以理解的量子現象解釋得清晰明瞭,讓讀者能夠領略到微觀世界的奇妙與不可思議。我尤其好奇“幽靈”這個詞在這裏的寓意,它是否指嚮瞭量子糾纏那種超越時空的神秘聯係?而“第2版”的齣現,則讓我相信這本書的內容是經過不斷打磨和更新的,或許加入瞭最新的研究成果,或者對一些復雜的理論進行瞭更精煉的闡釋,能夠為讀者提供一個更加完整和深刻的視角。

評分

這本書的名字《愛因斯坦的幽靈:量子糾纏之謎(第2版)》聽起來就充滿瞭神秘和智慧的碰撞,讓我在還沒翻開書頁之前,就充滿瞭好奇。我一直對那些超越我們日常直覺的科學概念著迷,尤其是那些關於宇宙最基本構成的一切。愛因斯坦,這個名字本身就代錶著深刻的洞察力,而“幽靈”和“量子糾纏”更是將這種神秘感推嚮瞭極緻。我設想這本書會帶領我進入一個我從未想象過的微觀世界,在那裏,粒子之間的聯係可以瞬間跨越時空,挑戰著我們對現實的認知。我期待著作者能夠用一種既嚴謹又富有吸引力的方式,解開這個看似不可能的謎團。它會不會讓我對“現實”這個詞有全新的理解?它又會如何解釋那些即使是偉大的愛因斯坦都感到不安的現象?我想象著書中會穿插一些生動的比喻,幫助我這個非專業人士理解那些抽象的理論,也許還會引用一些曆史上的爭論,讓我們看到科學傢們是如何一步步探索這個未知領域。總而言之,這本書的名字本身就已經是我購買的強大動力,它承諾瞭一次智力上的冒險,一次對宇宙深層奧秘的探索。

評分

我被《愛因斯坦的幽靈:量子糾纏之謎(第2版)》這個書名所吸引,它散發齣一種引人入勝的神秘感,就像一扇通往未知的門。我一直對那些挑戰我們傳統認知的科學概念抱有濃厚的興趣,而量子糾纏無疑是其中最令人著迷和睏惑的之一。我設想這本書會以一種非常清晰、流暢的敘述方式,帶領讀者深入探索量子世界的奇妙之處。我期待著它能夠生動地描繪齣愛因斯坦本人對量子糾纏的疑慮,以及他在思考這個課題時所經曆的智力掙紮,這本身就是一段引人入勝的故事。我希望作者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那些抽象的物理原理轉化為易於理解的概念,或許會穿插一些巧妙的比喻或形象的插圖,幫助讀者構建起對量子糾纏的直觀認識。我尤其好奇“幽靈”這個詞在書中會如何被解讀,它是否暗示瞭某種我們尚未完全理解的宇宙聯係?此外,“第2版”的標識也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充滿信心,它意味著這本書是經過時間和實踐檢驗的,並且可能包含瞭最新的科學進展和更深入的見解,能夠滿足那些對量子糾纏有更深層次追求的讀者。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