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拉进阶 大学教材全解 数学分析 下册 华东师大第四版》
基本信息
作 zhe:薛金星
出版社:延边大学出版社
主编:郭政高理峰
字 数:610千字
版 次:2013年8月第1版
印 次:2017年9月第5次印刷
印 张:23
页 数:362页
开 本:异16K
纸 张:胶版纸
I S B N :978-7-5634-5627-7
包 装:平装
定价:23.8
第十二章数项级数(1)
本章知识结构图解(1)
本章教材内容全解(2)
经典题型与解题方法归纳(6)
历年考研真题精析(12)
本章课后习题全解(14)
本章自测题及解析(29)
第十三章函数列与函数项级数(32)
本章知识结构图解(32)
本章教材内容全解(33)
经典题型与解题方法归纳(36)
历年考研真题精析(41)
本章课后习题全解(43)
本章自测题及解析(55)
第十四章幂级数(58)
本章知识结构图解(58)
本章教材内容全解(59)
经典题型与解题方法归纳(62)
历年考研真题精析(67)
本章课后习题全解(70)
本章自测题及解析(82)
第十五章傅里叶级数(85)
本章知识结构图解(85)
本章教材内容全解(86)
经典题型与解题方法归纳(90)
历年考研真题精析(94)
本章课后习题全解(96)
本章自测题及解析(112)
第十六章多元函数的ji限与连续(116)
本章知识结构图解(116)
本章教材内容全解(117)
经典题型与解题方法归纳(120)
历年考研真题精析(124)
本章课后习题全解(125)
本章自测题及解析(139)
第十七章多元函数微分学(142)
本章知识结构图解(142)
本章教材内容全解(143)
经典题型与解题方法归纳(148)
历年考研真题精析(155)
本章课后习题全解(157)
本章自测题及解析(176)
第十八章隐函数定理及其应用(179)
本章知识结构图解(179)
本章教材内容全解(179)
经典题型与解题方法归纳(186)
历年考研真题精析(192)
本章课后习题全解(195)
本章自测题及解析(212)
第十九章含参量积分(216)
本章知识结构图解(216)
本章教材内容全解(217)
经典题型与解题方法归纳(221)
历年考研真题精析(228)
本章课后习题全解(231)
本章自测题及解析(243)
第二十章曲线积分(247)
本章知识结构图解(247)
本章教材内容全解(248)
经典题型与解题方法归纳(250)
历年考研真题精析(254)
本章课后习题全解(256)
本章自测题及解析(262)
第二十yi章重积分(265)
本章知识结构图解(265)
本章教材内容全解(266)
经典题型与解题方法归纳(276)
历年考研真题精析(287)
本章课后习题全解(290)
本章自测题及解析(314)
第二十二章曲面积分(318)
本章知识结构图解(318)
本章教材内容全解(319)
经典题型与解题方法归纳(322)
历年考研真题精析(327)
本章课后习题全解(331)
本章自测题及解析(342)
*第二十三章向量函数微分学(345)
本章知识结构图解(345)
本章教材内容全解(346)
本章课后习题全解(348)
这本《大学教材全解 数学分析 下册 华东师大四版 2018版》的封面设计倒是挺朴实的,和大多数理工科教材风格一致,没有过多花哨的元素,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它的功能性。我拿到书的时候,首先翻了翻目录,感觉内容编排得还算清晰,从上册的微积分基础,到下册开始的级数、多元函数微积分、曲线积分、曲面积分、微分方程等等,这些都是数学分析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们学习过程中觉得比较烧脑的部分。粗略浏览了一下,感觉例题的选取还是比较典型的,应该能够覆盖到大部分重要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当然,具体内容到底讲得有多深入、多细致,还需要我花时间去一一消化。作为一名普通的大二学生,我对数学分析的感受一直比较复杂,既觉得它构建了严谨的数学思维体系,又是很多高级数学和应用学科的基础,但同时,它的抽象性和推理过程又常常让我感到头痛。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能够更好地理解那些定义和定理背后的逻辑,不仅仅是记住公式,而是真正地掌握推导过程和思想方法。我特别关注的是那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比如度量空间、拓扑结构、勒贝格积分等等,这些在很多教材里都可能是一笔带过,或者讲解得比较晦涩。我希望这本“全解”能够在这方面提供更详尽的解释和更易于理解的过渡。同时,我也希望能找到一些不同于课堂讲解的视角,或者是一些能够帮助我们建立直观认识的辅助说明。毕竟,对于数学分析这类内容,很多时候光靠文字描述是比较难完全理解的,一些形象化的比喻或者辅助图示可能会很有帮助。我希望这本书在这方面有所体现。
评分对我而言,数学分析中的微分方程部分一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虽然我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常微分方程,但面对更复杂的情况时,常常感到束手无策。因此,我拿到这本《大学教材全解 数学分析 下册》后,第一时间翻阅了相关的章节。我特别关注它在讲解不同类型微分方程的解法时,是如何进行分类和梳理的。是按照方程的阶数、线性的类型,还是其他维度来划分?我希望能看到一个清晰的脉络,帮助我理解不同解法的适用范围和原理。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罗列出各种解法,更重要的是解释为什么这些解法有效,以及它们背后的数学原理是什么。我希望它能帮助我建立一种“举一反三”的能力,看到一个新的微分方程,能够判断它属于哪一类,然后选择合适的解法。另外,我对它在讲解一些高阶微分方程的解法时,是否有提供一些降阶的方法,或者是一些特殊技巧,非常感兴趣。例如,一些齐次方程、非齐次方程的特解求法,或者是一些特征方程的求解方法。我希望这些内容能够讲得足够细致,并且有大量的例子来辅助理解。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在我面对复杂的微分方程时,提供一个有力的指导,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去解决它们。
评分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深刻理解数学分析中“度量”和“距离”概念的书。这本《大学教材全解 数学分析 下册》的“全解”二字,让我对它在这方面的内容充满了好奇。我翻阅了关于度量空间的部分,我希望它能够从最基本的集合出发,逐步引入度量函数的性质,并解释为什么需要满足这些性质。我希望它能够通过大量的例子,例如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切比雪夫距离,甚至是函数空间中的距离,来帮助我理解不同度量在描述不同“远近”概念时的特点。我希望它能够清晰地阐述度量空间中的开集、闭集、球等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与我们熟悉的实数集上的概念有何联系和区别。我还希望它能够解释,为什么在许多数学分支中,度量空间是一个如此重要的基础。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能够对度量空间有一个更透彻的理解,为以后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理论打下坚实的基础,能够更自信地去应对那些抽象的数学概念。
评分每次学习数学分析,我都会被那些看上去简单却蕴含着深刻思想的定理所吸引。这本《大学教材全解 数学分析 下册》的封面虽然朴实,但“全解”二字却暗示着它在定理证明和概念阐释上的深入。我翻阅了关于函数序列和函数级数收敛性的部分。这部分内容对于理解许多数学模型和工程应用至关重要,但其严谨的证明过程往往让人生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清晰地阐述一致收敛与逐点收敛的区别,以及它们在交换极限和积分时的重要性。我期望它能够提供不同于我课堂上听到的更详尽的推导步骤,或者是在关键的逻辑转折点上加入更多的解释。我希望它能够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例如幂级数、傅里叶级数等,来生动地展示一致收敛的威力,以及在何种条件下可以交换极限和积分。我希望它能够帮助我理解,为什么我们需要区分这两种收敛方式,以及它们各自的应用场景。我还关注它是否对一些重要的定理,例如一致收敛函数的积分性质、导数性质等,给出了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的证明。
评分我一直以来对数学分析的学习都充满了挑战,尤其是在处理那些涉及到无穷过程的推导时。比如,级数的收敛性判别,各种判别法背后的原理,我总是难以深刻理解,更多的时候是靠记忆和套用公式。我拿到这本《大学教材全解 数学分析 下册》后,迫切地想看看它在这方面有什么突破。我翻阅了关于级数的部分,发现它不仅仅列出了各种判别法,还在每个判别法的前后都进行了一定的铺垫,解释了为什么需要这个判别法,它适用于什么类型的问题,以及它背后的数学思想。我特别关注的是它对一些看似相似但又存在微妙差别的判别法的区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判别法。希望这本书能够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深入剖析,帮助我建立起对级数收敛性判别更系统、更清晰的认识。另外,它在处理一些比较复杂函数的级数展开时,是否提供了更易于理解的步骤和技巧,这也是我非常关心的。很多时候,我们面对一个函数,不知道如何下手去求它的泰勒级数或者傅里宏级数,往往是无从着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这方面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帮助我克服这种“无从下手”的困境。我还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级数和积分之间关系的更深入的探讨,因为这部分内容常常是连接微积分和更高级数学的关键。
评分说实话,我对数学分析的某些概念一直存在理解上的瓶颈,特别是关于极限的各种严谨定义,以及后面涉及到的连续性、一致连续等等。每次看到ε-δ语言,都感觉脑子要打结了。我拿到这本书时,重点翻阅了关于这部分的讲解,发现它的阐述方式似乎比我课堂上听到的要更细致一些。它不仅给出了标准的定义,还在定义后面附加了一些解释性的文字,试图说明为什么需要这样的定义,以及它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这种“追根溯源”式的讲解方式,我个人觉得是很有帮助的。我希望它能够一步一步地引导我理解这些抽象概念是如何从更基本的需求演变而来的。另外,它在一些关键定理的证明过程中,似乎也加入了更多的中间步骤,或者对某些关键推理环节进行了强调。这一点对于我这种容易在证明中迷失方向的学生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希望通过对这些详细证明的研读,能够逐渐掌握数学证明的逻辑链条,学会如何构建一个完整的证明,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背诵证明模板的层面。对于像紧集、连通集这样的概念,我一直觉得它们既抽象又重要,但理解起来总觉得隔靴搔痒。我希望这本书在讲解这些概念时,能够提供更丰富的例子,并且通过这些例子来揭示这些概念的本质属性和应用价值。我期待它能帮助我建立起对这些概念更深刻的直观认识,以及理解它们在分析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评分我一直对数学分析的严谨性有着深深的敬畏,但有时候,过于严谨的表述反而会让我感到晦涩难懂。这本《大学教材全解 数学分析 下册》的“全解”二字,让我对它在解释复杂概念方面抱有期待。我翻阅了关于度量空间和拓扑空间的章节,这部分内容是数学分析中比较抽象和理论化的部分,也是许多后续学习的基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来介绍这些概念,比如,从集合论出发,逐步引入度量和拓扑结构,解释它们是如何捕捉“距离”和“邻近”等概念的。我希望它能够提供一些直观的例子,例如在实数集、欧氏空间上的度量和拓扑,来帮助我建立对这些抽象概念的初步认识。我更希望它能够解释为什么我们需要引入这些更一般的概念,它们比我们熟悉的实数集上的分析有什么优势。我希望它能帮助我理解,例如开集、闭集、紧集、连通集等概念,在度量空间和拓扑空间中的通用定义和性质,以及它们如何与我们熟悉的实数分析中的概念相对应。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能够对度量空间和拓扑空间有一个更清晰的理解,为以后学习泛函分析、微分几何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我一直认为,数学分析的魅力在于它能够用严谨的数学语言来描述和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各种问题。这本《大学教材全解 数学分析 下册》在讲解多元函数微积分时,我期待它能够在这方面有更深入的体现。我翻阅了关于重积分、三重积分的部分,特别关注它在讲解坐标变换,例如雅可比行列式的作用时,是如何进行解释的。我希望它能够不仅仅给出公式,更重要的是从几何上解释为什么需要雅可比行列式,它代表的几何意义是什么。我希望它能够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例如计算不规则区域的面积或体积,或者是在物理学中计算质量分布等,来展示重积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强大能力。我还希望它能够对一些高阶的积分形式,例如三次积分,有更清晰的讲解,以及它在不同物理场景下的应用,比如计算质心、转动惯量等。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对重积分和三重积分的直观理解,让我能够灵活运用它们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计算。
评分我一直对数学分析的严谨性感到敬畏,但也时常被其抽象的语言所困扰。这本《大学教材全解 数学分析 下册》的“全解”二字,让我对它在概念解释和定理推导上的细致程度抱有很高的期望。我翻阅了关于微分方程的章节,特别是关于高阶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清晰地阐述特征方程的意义,以及它与解的结构之间的关系。我期待它不仅仅是给出求解的步骤,更能深入地解释为什么这些步骤是有效的,以及它们背后的数学原理是什么。例如,在求解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时,希望能看到更详尽的通解和特解的构成解释,以及如何通过待定系数法或常数变易法来求解特解。我还特别关注它是否提供了关于一些特殊形式的非齐次项的求解技巧,或者是一些更普适的解法框架。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真正地理解微分方程的求解过程,而不仅仅是机械地套用公式,能够更自信地去分析和解决各种微分方程问题。
评分我一直在思考,数学分析的精髓到底在哪里。在我看来,它不仅仅是计算,更是对数学对象的严谨定义和逻辑推理的训练。因此,我对这本《大学教材全解 数学分析 下册》在理解抽象概念方面的阐述尤为看重。我翻阅了关于多元函数微积分的部分,特别是那些涉及到方向导数、梯度、散度、旋度等概念的章节。我发现它在引入这些概念时,不仅仅给出了数学定义,还尝试从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上去解释它们。比如,它试图说明梯度向量的方向与函数值增长最快的方向的关系,以及散度和旋度在描述流体运动时的意义。这种多角度的解读,对于我这种需要具象化理解抽象概念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希望通过这些解释,能够更好地把握这些概念的内涵,而不只是停留在符号运算层面。此外,我非常关心它在讲解曲线积分和曲面积分时,是如何将这些概念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的。比如,如何计算功,如何计算通量等等。这些应用场景的呈现,能够帮助我理解这些抽象的积分形式的实际意义,以及它们在物理和工程领域的重要作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案例,让我能够体会到数学分析的强大之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